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之罗网之言 > 第二百四十六章 昌平君的试探

第二百四十六章 昌平君的试探

新郑城前。

昌平君看着缓缓打开的城门,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一名身披黄色儒服,腰配玉佩,长剑,墨发披肩,气质超尘,眉清目秀的“美少年”,骑着一匹神俊的白马缓缓向着他们的方向过来。

昌平君看着那自新郑城中骑马而出的美少年,不禁在心底暗暗赞叹一句:好一个翩翩美少年。

田言这一套神周瑜套装别的不说,颜值这一方面确实是拉满了。

“看他容貌不过十五岁左右的模样,与情报中所言一般无二,却有如此气质和修为,当真是难得的少年英杰。

且让我试他一试,若是可以,倒是可以试试引为助力。”昌平君一捋胡须,面上不动声色,英气的脸庞上满是冷冽之色,在旁人眼中虽一幅生人勿近之色,却在心底暗暗算计道。

“单骑赴会,这份胆色更是难得。”昌平君思虑良久,在心底暗暗道。

不愧是魏无忌的子女,行事魄力当真有其先父之风

他想招募田言为己用,这合规矩吗?

未必。

秦王会同意吗?

那却很有可能。

毕竟他除了是秦国的相邦,还是楚国宗室,以外戚身份享秦之高官厚禄,此次秦王派他来,本就是有意以他楚国血脉彰显自己的容人之心,乃至收各国遗民之心为己用。

成大事者,没有够厚的脸皮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是不行的。

荆轲刺秦王,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教训和印象。

秦时明月世界的秦舞阳可是个真正忠义的勇士,为荆轲血战到了最后一刻,可忠义,不怕死,可不代表心理素质过硬,而这种大事,任何的马脚都有可能成为致命的破绽。

他的脑海中不自觉的浮现那一天秦王宫内的,殿壁之上血淋淋的场景。

到最后,他甚至已经不明白到底是自己谋事不周,还是燕丹识人不明了。

不久,魏言已经骑着马,来到了秦军主将前十余米左右。

田言立于马上,虽然身形略显纤瘦,相较于军旅人士更像儒生,但腰间的玉佩和长剑却给她增添了几分儒将气质。

千余龙虎骑兵列阵排开,整齐划一,戈矛锐利,强弓劲弩,战马嘶鸣,旌旗飘扬,战甲与铁面在太阳的映耀下闪烁着寒光,若一人列于如此军阵之前,一眼望去,在勇猛的人也会觉得震感至极,压迫感极强。

此刻,她单骑立于千军万马前,虽然相比较千余秦国骑兵,她一人一骑,力量上的差距显得太过悬殊,可也正因为如此,这一幅画面却给人一种莫名的震撼感。

“魏言先生,久仰大名了。”昌平君骑在马上,率先平静的开口道。

这一句久仰大名,放在别人那,算是恭维和客套,他身为秦国相邦,身份尊贵,地位尊崇,何须仰慕他人之名。

但放在魏言身上则不是。

魏言的名头确实大,而他对于这位魏无忌之子也确实敬仰已久。

他很好奇,能做出那般诗句的魏言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敬仰,来自对其身上魏国宗室血脉的尊重,以及对魏无忌功业的肯定。

魏无忌窃符救赵,食养门客三千,为五国上将军,统兵大破秦将蒙骜,一度攻至函谷关下。

这份功劳与恩德若是再过几十年,或许会随着时间而慢慢流逝,但在如今,魏无忌这个名字还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能带给这个少年相当大的遗泽。

尤其是那一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脯,天下归心。”,正应当年信陵君礼贤下士,居赵之时与平原君论,平原君门下宾客听闻后半数去投靠信陵君,而后使得天下士人投奔信陵君的典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而当年信陵君与平原君的故事,也是他听闻这四句话后脑海中瞬间便浮现出来的画面。

魏王昏庸无道,为秦军所破,魏人如今又怎会不怀念当年任用贤才,礼贤下士,率军攻至函谷关下,使秦人不敢出关的信陵君?

好奇,则是对其本身能力的好奇,已经对其未来究竟能走到那一步的好奇。按说少年热血,年轻人扬名于世,怎能不建功立业?

思及此,熊启微微一缕胡须,轻轻的摇了摇头。

以他的眼力,自然可以看出,天赋与名气,乃至魏无忌之子的身份都不是魏言身上最可怕的东西。

更可怕的是什么?

是这位魏言先生的心性。

若是他年方十五之时有这般成就,哪怕是上面有那几位“老人”压着,只怕也早就张扬的上天了。

而在魏言身上,他却看到了谦逊与隐忍。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对于六国的人才,甚至是秦国内部的少年天才,罗网,阴阳家这类的势力也都不会放过。

如当年的甘罗。

极致的天赋与时间相结合,在加上善于隐忍的心性,昌平君几乎已经可以预料到,另一个怪物的崛起。

对于秦国的情况他太了解不过了,扶苏之母为楚人,嬴政不立后,据昌平君多年推测,原因有三:

其一,若扶苏为国君,不使扶苏将来和他一样,有一个叫太后的“东西”拖后腿。

其二,如今,谁是嬴政之后的下一任秦王还未定,而扶苏之母为楚人,若立其为后,则相应的,扶苏也必然会是未来的国君,而楚系的势力,已经太大了。

大到昌平君自己都已经心惊肉跳,每行一步,都如临深渊的地步了。

第三,则是为了自己的权力不被分散。

当然,这一条的成分很小,因为他是嬴政。

可却绝不是没有!

嬴政如今在秦人心中就是神明,他也做到了集权到了一种极致,这不假,可政治是个神奇的东西,太子与王,又是另一种矛盾的集合体。

总而言之,放权之后,在想收回便是难上加难。

立贤不立嫡长,固然有好处,可却也不是没有坏处的,那就是如果大家都很优秀时,该怎么办呢?

争端一起,岂能不祸起萧墙?

不过嬴政的儿子里,除了扶苏以外好像没有成气候的。

不过很快,田言开口打断了他的思绪。

“秦相之名,亦是如雷贯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