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纵横宋末 > 第五十二章、 邀请主薄(二)

纵横宋末 第五十二章、 邀请主薄(二)

作者:宋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7:12

第五十二章、 邀请主薄(二)

赵地说道:“这个是小郎君赵平所写的。”

原来此人是赵地。

现在他早已非吴下阿蒙。

虽然不能说琴棋书画样样皆通,但是《唐诗三百首》《长短句三百首》《八大家散文》等让他大开眼界。

他与文人交谈诗词文章可以随时喷出。

洗星一听是赵平所写。

什么,赵平除了诗词赋之外还会写话本。

只是他的话本难以比得上诗词赋吧。

于是他好奇打开。

谁知他打开之后,就一口气读下去。

就是他一心喜欢的茶也忘记了。

直至日落西山。

话本终于看完。

这个话本与以前的完全不一样。

无论故事性、情节性、起伏性,是前所未有。

原来话本还可以这样写。

赵平这个经过他重新创作的赵氏版本《西厢记》,完全是以读者角度写作,具有强烈的代入感。

书中内容简直是为洗星等天下书生量身打造一样。

让洗星完全进入张生角色,仿佛洗星就是张生,张生就是洗星。

这对于洗星杀伤力何其之大!

洗星觉得,自己一生读书不就是成为一个张生这样的书生吗?

颜如玉及状元样样有了,而且还是大家闺秀的小娘子。

洗星心里不禁感叹,以前那些话本全部都白读了,评书全部都白说了。

千金易求,知己难得。

竟然忘记了姓名。

还谈了半天。

洗星不禁双手一拱问道:“敢问仁兄大名?”

赵地也拱手答道:“不敢,小弟姓赵名云,字子翼。仁兄可是大名鼎鼎快嘴洗闪耀?”

洗星虽然平时瞧不起商人,但这时再也不敢托大,双手深深一礼问道:“敢问子翼兄可是赵氏商坊赵掌柜?”

赵地急忙大礼躬身说道:“些许贱业,何必挂齿。”

洗星郑重看了看茶杯,品茗之后郑重说道:“对别的商人,小弟可能产生一眼不敢苟同的想法。但是看到赵家庄的作坊所制作的物事,让小弟不禁一直在思考。赵氏作坊,必出精品。且不说仙皂、仙炭、仙炉、花仙子皂这些物事。”

“单单这个醉春风绿茶,也只有赵家庄才能制作出来。这些物事,确实匪夷所思,别出心裁。”

洗星从内心表达他对这个新式茶叶的爱好。

“特别是这个醉春风。小弟觉得。如果说煮茶如同词藻堆叠出来的长篇大论的话,那么这个绿茶就是一首清新隽永的小令。不引人注目都不行。”

赵地不禁大喜,难得这位举人对赵家庄有如此之高的评价。

这是否意味着文人对赵家庄这个作坊发生了改变呢?

于是赵云郑重拿出一盒醉春风绿茶,双手递给洗星说道:“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些许小物,还望收下。”

洗星不禁大喜,没有想到简单几句评价,竟然得到价值一两银子的醉春风。

他急忙摆摆手,说道:“这个醉春风太贵重了,小弟难以承受。”

赵地一边把醉春风向他怀里塞进,一边说道:“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既然是知己,岂能是区区铜臭所能比拟的。”

洗星只好郑重收下,看到盒子上面一首诗,不禁轻轻地吟了出来:

“汤色一杯影玉容,清香弥室烦忧空。巧裁嫩绿制成柳,叶底依然醉春风。”

不禁一拍案桌,叹息而道:“诗好,茶也好,二者互相益彰。”

赵地接着又拿出一个景德镇版本的瓷器茶杯,郑重送给洗星说道:“好马须好鞍,好茶要茶杯。这个茶杯小弟就送给仁兄了。”

洗星一番客气之后只得收下,然后又目不转睛望着《西厢记》!

可是让他失望了!

赵地摇摇头,手里拿着书对着洗星说道:“仁兄,此书乃是手抄本,恕不外借。”

看到洗星一脸失望,赵地又说道:“如果是赵家庄学堂的先生。是可以随时借用。”

看到洗星一脸犹豫的样子,赵地平继续蛊惑说道:“赵家庄不但有《西厢记》、还有《岳武穆传》、《卫烈侯传》、《祖豫州传》、《霍冠军侯传》、《班定远传》、《散文八大家》等等。”

“正如仁兄所说的,赵家庄不出则已,一出必然精品。不但商品如此,就是书也同样如此,全部都是世上没有的精品。”

洗星沉思一会儿,说道:“仁兄,让小弟回去思考,三天之后答复。”

赵地知道文人都有自傲的本性,拱手之后走了。

看样子还得三请四请。

刘备不也是还有三顾茅庐的故事?

赵地随后几次备礼上门。

洗星终于同意在赵氏茶楼见面。

三天之后,洗星依约来到赵氏商坊旁边的赵氏茶楼,发现这个雅间的书法已经悄悄更换了。

茶诗由过去陆游的诗“我是江南桑苎家,汲泉闲品故园茶。只应碧缶苍鹰爪,可压红囊白雪芽。”变成了赵平的诗:“汤色一杯影玉容,清香弥室烦忧空。巧裁嫩绿制成柳,叶底依然醉春风。”

并且还有一个一群文人湖边品茗、下棋、钓鱼弹琴的山水画的在上面,而且书画乃是自己老师的袁学正!

洗星不由对着书法一礼,然后长长叹息说道:“果然诗词书画茶是一家,人生如此,有何忧也?”

其实赵平得到老师袁学正茶的书画代价也不小,不但付出了每年增加三十斤茶叶,还把《沧海一声笑》及《梁祝》的曲谱交了上去。

袁学正高兴之下,就画了一幅湖边品茗图给了赵平。

洗星还有自己的忧虑。

自从娘亲生下洗星落下病根之后,虽然多方治疗,但是依然没有得到根治!

洗星恨不得生病的就是自己,而不是娘亲。

还有几个没有长大的弟妹。

但是随着自己长大成人,自己还得与父亲一样养家糊口,更不能生病倒下。

此时两人客气一番之后,说道:“仁兄,小弟走后家里父母及翁翁婆婆年纪已大,可是还有两个小妹及年幼的小弟,父母在县城租房。小弟实在放心不下。”

赵地哈哈大笑,说道:“这个不是问题,赵家庄正在修建住房,对于教渝,有优先选择权力。不知令尊令堂高寿几何?仁兄的两个令妹及令弟多大?”

洗星不禁大喜,说道:“家父四十出头,家母快四十了,不过家母长期生病。翁翁婆婆快六十了。两个舍妹一个十四、一个十二,尚未许婚。两个舍弟,一个十岁,一个八岁。”

赵地继续哈哈大笑说道:“仁兄,这个你放心好了,令尊、令妹在赵家庄可以安排活计。令弟可以在赵家庄免费上学堂,中午还免费供应午餐,笔墨纸张一律由学堂提供。令堂可以安排郎中给他治病。”

“对了,令堂已经生养五个儿女了?”赵地突然提出一个问题。

洗星点点头。

赵地更加高兴。

“赵家庄刚刚出了一个规定,凡是生养五个子女的妇人,可以每月得到三贯铜钱。仁兄,只要是赵家庄的人就可以享受九折优惠,三贯已经可以购买一担大米了。基本上可以保证一家人的吃饱了。”

洗星顿时有一种被心爱的娘子绣球砸中的感觉。

他又害怕这是梦,不禁用手掐了掐自己的手臂,感觉疼痛,确实这是事实。

想到这里,没有想到赵家庄还有如此人性化的一面。

顿时热泪盈眶,转身悄悄用衣袖擦拭了夺眶而出的眼泪。

洗星突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提出一个问题:“小弟娘亲生病厉害,不知能否预支一月的俸禄?”

既然已经答应了赵家庄请求,他不得不提出自己的要求。

娘亲身体太差了。

赵地去过他家里,当然知道他的情况。

房子还是租的,几个弟妹衣衫烂缕。

尤其是洗星的娘亲,一脸的美容。

当即答应。

然而赵地没有料到。

预支的俸禄竟然成为他的几个弟妹的新衣。

可怜天下父母心。

次日,洗星一家兴奋坐着逆流而上的船只向赵家庄而去。

两个小妹及小弟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但是最高兴他的娘亲。

她过去是家庭累赘,现在反面给家庭挣钱了,几个儿女身上的新衣就有她的一份。

他们一路上只见一路来来往往的船只,天边的白鹭不停在头上掠过,两岸则是翠竹的倒影。

梢公一边哼着山歌,一边吱呀摇着船,看着同行,笑骂几声,然后仿佛感觉更加有力,摇橹也更快了。

快到赵家庄,是一个大大的水湾唤做沱湾。

天上突然下起毛毛细雨。

洗星家人钻进中间船蓬避雨,艄公也把斗笠戴上蓑衣披上。

唯有洗星与赵地二人站在前面的船头。

洗星心情大爽,不禁诗兴大发,口中吟着前唐的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赵地也点点头,指着两岸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渔翁,说道:“仁兄此词确实是当前风景之写照。”

洗星也看了看四周的风景,点点头赞叹:“没有料到乡下风景如此之清丽,仿佛来到世外桃源。”

来到赵家庄码头,此时雨水已经基本上停下了。

码头之人见到赵地一边招呼“二掌柜”纷纷行礼,赵地也一边招呼一边微笑还礼。

赵地只见码头已经扩建三倍有余,其中三分之一为行人专用码头,其余都是货物专用码头。

洗星一家人不禁目瞪口呆,没有想到这个码头竟然比县城还要大还要热闹。

这里竟然比县城来来往往的人流及物流还要多。

洗星两个妹妹高兴地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而两个弟弟更是高兴得跳了起来。

父母相视一眼,眼里全部是笑容。

赵地解释说道:“赵家庄是联系昌元县及大足县的枢纽,下可至昌元县,上可到大足县,赵家庄的货物不但可运发昌元县,也可以输送大足县,加上大足县是昌州所在地,来来往往的客人货物商家更多。赵家庄占了水道之便宜,因此才如此热闹。”

洗星父亲洗阳四十多岁一脸风霜。

他打望来来往往的人群及商家还有货物,摇摇头叹息说道:“仅仅是水运尚不足如此。最主要的是,赵家庄有其它没有的物事,才引得如此之多商家来到这里进化。赵家庄就如一个聚宝盆一样,吸引四面八方的目光及商家。”

“原来自家们以为赵家庄是一个偏僻乡村,没有想到竟然如此热闹。咦,那个物事是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