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纵横宋末 > 第三百五十二章 井研换天(九)

纵横宋末 第三百五十二章 井研换天(九)

作者:宋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7:12

第三百五十二章 井研换天(九)

“这个在保安团已经得到证实。”洗星高兴说道,“因为这个拼音确实识字极快,可以提高识字速度五倍以上,”

“但是保安团人太少了,”杨德荣摇摇头,不禁发出沉重叹息之声,“与天下人相比较,它几乎可以忽略。”

“虽千万人,吾可以往矣。小郎君也是如此说的,更是如此做的。”洗星目光坚定,打量赵家庄一眼,断然说道。

说到这里,洗星突然提出一个问道:“是文人重要,还要大宋百姓重要?”

“这确实是一个难题,难以选择之题目。”杨德荣沉思一会儿,摇摇头叹气说道:“百姓虽多,却不及一些文人之口。”

“文人掌握天下舆论,左右着朝廷方向。”洗星叹息一声,说道:“所以小郎君要办报纸,希望通过报纸发生自己的声音,如今看来这一步确实对了。”

杨德荣向赵家庄拱了拱手,表示敬佩,同时也说道自己的担忧:“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改革。改革自古就没有好下去。前有商鞅车裂,后有秦始皇车千古骂名,成为一代暴君,还有王丞相一代君子也被骂为小人。”

“商鞅造就了一统天下的大秦,秦始皇书同文造福了子孙后代。”洗星也向长安方向拱拱手,说道:“所以商鞅伟大,秦始皇乃是千古第一帝。”

王安石的改革毁誉参半,洗星也不好拿出来说。

“这倒也是,”杨德荣点点头表示赞同,随即话题一转,提出另外一个疑问,“可是秦始皇是皇帝,商鞅是丞相。小郎君还是一个学生,功名也尚未取得,请问如何去改革?”

当时赵平仅仅是昌元县学堂的学生,与秦始皇及商鞅身份天差地别。

杨德荣心里极为佩服赵平的雄心壮志,但是功名也没有,不知如何才能推动改革。

说完,他盯着洗星,希望能够从这里得到答案,但是他失望了。

洗星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吟诗一首:“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杨德荣心里非常恼怒,想挥手打他一顿,但是作为文人,他深深吸了口气,强制压住了自己的冲动,眼里看了洗星。

“小郎君的身份与地位决定了,他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大张旗鼓自上而下进行改革。”洗星佩服说道,“所以小郎君则独辟蹊径。”

杨德荣沉思半响,也没有想出一个所以然出来,皱眉问道:“如何独辟蹊径?”

“天下识字之人占多少?”洗星又卖了一个关子,让杨德荣心里既恼怒又迫切不已,想知道答案。

为了知道答案,杨德荣只好跟着洗星的思路,回答他的提问,“这个,这个,余想想,不过百分之三四而已。”

“回答很对,不过没有奖赏。”洗星看到杨德荣非常着急的样子,感到好笑说道:“小郎君就是把拼音识字的希望放在不识字人这里。”

“读书人能够读书,不能读书人则始终不能读书。”杨德荣心里觉得这个难度很大,一会儿摇摇头,一会儿又叹气,“因为不识字人家庭困境,决定了他们不能读书。”

洗星打量他一眼,有些欣慰点点头:“汝有这种想法,说明汝心系百姓。但是汝想过没有,那些没有读书之人,难道他们不想读书吗?”

“如果有那个条件,当然人人都想读书,这是大同世界。”杨德荣仰望苍天,深深叹气,摇摇头说道,“只是,这个何其难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洗星没有回答,而是突然吟诵屈原的一首诗。

听到又是一句诗,杨德荣心里简直要抓狂。

此人性子有些急,洗星摇摇头,还得在修心养性在下功夫。

“小郎君办理赵家庄学堂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越来越多人识字。”洗星打量他一眼,说出答案。

杨德荣打量赵家庄学堂一眼,摇摇头,叹息说道:“这个学堂能够容纳多少学生?一千还是两千?”

“目前这个学堂当然容纳数量有限,但是在其它地方也修建赵家庄学堂呢?”洗星反问道。

杨德荣依然摇摇头,说出自己的看法,“办这么多学堂,不怕把赵家庄压垮?就是官府也不能办这么多学堂。”

“所以小郎君要办这么多作坊。”洗星打量赵家庄酒坊、茶坊等作坊,微笑说道。

“小郎君这是拯救天下苍生呀。”杨德荣不由得跪下,向着苍天呋喃念道,“如果成功,哪怕让大宋增加一倍的识字之人,其业绩也不亚于书同文之影响。”

“正是,汝与余也有幸参与其中,不知尔愿意否?”洗星打量着他,一边扶他起来,一边目光炯炯问道。

杨德荣并没有起来,而是恭恭敬敬向苍天磕头,断然回答:“固所愿耳,敢不从命?”

“如此,只要做好此事,乃是流传千古之美誉也。”洗星看着他依然跪在地面,也跟着跪下,向着苍天磕头说道。

两人达到共识,心情顿时轻松下来,互相搀扶一起起来,彼此望了一眼,一起哈哈大笑。

洗星笑完,从怀里掏出一个如书的物事,郑重地递给杨德荣。

“《赵家庄字典》?”杨德荣打开一看,有些茫然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洗星打量他一眼,问道:“《说文解字》,子誉知道吧。”

“这个当然知道,乃是识字之鼻祖之经典也。”杨德荣这样评价说道。

“然也,”洗星点点头,接着话题一转,“可惜它一个释义不齐全,没有例子,而且用的还是切音。”

“确实如此,看多了,让人头昏脑胀,总是理解不透彻,”杨德荣点点头,深有同感,打量手中字典,呐呐问道:“这个?”

“这个就是以川音为标准,而且释义例子非常齐全。”洗星指着《赵家庄字典》说道,“可以说它是天下最好识字之利器也,功效远远胜于《说文解字》。”

“真的,那在下一定好好看看。”杨德荣说完,整理衣裳,洗脸焚香,才恭恭敬敬打开《赵家庄字典》。

杨德荣一边翻开《赵家庄字典》,一边目瞪口呆。

《说文解字》与《赵家庄字典》字数相近,一个九千多,一个一万。

但是《赵家庄字典》厚度几乎是《说文解字》的五倍,也就是说释义几乎是《说文解字》五倍左右。

不但释义翻倍,而且检索非常方便,什么拼音、偏旁部首、笔划、仓颉、四角号码等等,检索也几乎是他五倍。

杨德荣一边观看,一边流泪。

洗星不解,问道:“汝想到伤心之事了,竟然流泪?”

“在下愚笨,先天资质欠缺,读书不求甚解,文章往往词不达义,考不上举人也是理所当然。”杨德荣说到这里,竟然伤心痛哭起来。

洗星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他说道:“汝年轻,何必这些在乎?”

“闪耀可以不在乎,因为汝已经是举人。”杨德荣说完,又抹了抹眼泪,说话也错乱起来,反复强调,“余当然在乎,非常在乎。汝与在下年齿差不多,已经是举人,在下痛恨不已。”

到了后来,他越来越伤心,情不自禁把洗星的衣袖当成他的袖子,擦拭自己的眼泪。

洗星虽然心痛自己衣物,但是看在同窗如此伤心的份上,也原谅了他。

杨德荣哭泣一会儿,感觉好受一些,停止哭泣。

“可恨的是,这个《赵家庄字典》为何现在才出来,”杨德荣不停捶打自己的胸口,仰天长啸,“如果《赵家庄字典》早点出现,让在下对文章文字理解得更加深刻,岂能举人无望?”

看到杨德荣悲伤的样子,洗星此时身有同感,点点头。

“子誉,这个《赵家庄字典》,不正是为汝准备的吗?”洗星拍了拍杨德荣的肩膀,指着他手里的字典,说道,“不久举人考试,子誉必定有望。”

“如此之利国利民之利器,为何不印刷出来,造福天下之百姓?”杨德荣一边恭恭敬敬收好,一边不解问道。

不得不说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宋文人,刚刚看到自己有一点希望,就可以想到天下大事了。

“汝与余可以接受,天下百姓可以接受,”洗星摇摇头,叹气说道:“可是那些文人能够接受吗?”

杨德荣不禁大叫可惜,摇摇头仰天哀叹:“造天下之大福之物,而被文人视为洪水猛兽,悲乎!哀载!”

“所以小郎君说道,此事只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洗星沉思一会儿,说道,“当赵家庄学堂出现大量效果之时,总有一些文人慢慢接受。”

“也只有这样了,”杨德荣点点头,突然向着洗星一礼,提出一个要求,“在下想进入赵家庄学堂,不知可以不?”

洗星打量他一眼,问道:“汝想到学堂当夫子?”

“在下举人都不是,岂能当夫子,这样会误人子弟的。”杨德荣不好意思摇摇头,说出心里想法,“在下想当学生。”

“这个不妥也。”洗星摇摇头,苦笑说道:“里面学生不是童子就是少年,汝已经成年,岂能与他们坐在一起。”

“那怎么办?在下想静心下来,努力读书,争取这次把举人考上。”杨德荣目光炯炯打量洗星,希望他拿出一个万全主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