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纵横宋末 > 第三十三章 、新学威力

纵横宋末 第三十三章 、新学威力

作者:宋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7:12

第三十三章 、新学威力

王狗儿哭丧着脸,挠了挠头,不好意思说道:“二师姐,你果然说对了,我下面的弟妹就是取的这些小名。”

众人不禁哈哈大笑。

赵平仔细一想,其实这个也非常正常,毕竟这个时代医学落后,希望取一个贱名,能够顺利长大。

回到赵家庄之后,娘亲见到赵平带着这么多小孩过来,顿时乐得合不拢嘴,也每人打赏一个五钱的银角子。

王启虎四人相貌本来不赖,换上新装之后,人也显得更加精神。

虽然每人有两套新装,但是他们的旧衣,却依然用一个包袱小心翼翼地保管着。

他们一家人实在穷怕了。

此时,看着赵平娘亲及赵平给自己的下代每人打赏一个银角子,更何况儿女还拜师了,四人顿时热泪盈眶,一起跪在叩首说道:“谢谢叔母,谢谢师父。你们的好意,只有做牛做马报答了。”

娘亲爱礼赵平看了王狗儿继母王向氏一眼之后说道:“王家大嫂,听说你已经怀孕了,可有此事?”

王向氏看了王狗儿一眼,又看了自己的小腹,然后小心翼翼回答说道:“主母,郎中已经确定了,不过已经有了三个月了,不碍事的。”

她害怕赵家庄不让她做活。

她害怕因此而失去收入。

赵平明白她的意思,得给她安排一项让孕妇力所能及的工作。

赵平回头对着娘亲说道:“娘亲,现在赵家庄的摊子越来越大,需要的人手越来越多。而为赵家庄做事的工匠家里没有父母长辈带着,小孩容易出事。况且,以后这些作坊,更需要识字的人来做事。”

说到这里,停顿一下赵平说道:“不如这样,赵家庄办两个学堂,一个是小学学堂,传授识字、格物、医术、算术,年龄五岁至十四岁;一个是幼儿学堂,重点是照顾幼儿,学学儿歌,认识简单的字画也可以的。娘亲,你觉得如何?”

娘亲略一思考,然后点点头说道:“可以办学堂,可是没有先生呀。”

赵平看了翠竹及赵一郎赵二郎他们一眼,又看看赵杰,然后又看看王向氏说道:“先生呀,我及翠竹可以当。我们这里主要是办小学学堂,要求不高。还可以从难民那些当中识字的招聘,也不一定需要通过发解试的举人,只要如伯父这样的人才已经可以了。”

赵平的话暂时消除娘亲心中的考量。

“至于幼儿学堂就更加简单了,王家的大嫂也就可以了。幼儿学堂主要是把这些幼儿带好,唱一点童谣之类。正好王家大嫂怀孕,不能做重活,但是照顾五岁以下的幼儿还是没有问题的。至于俸禄,小学学堂六贯,幼儿学堂三贯。娘亲,你觉得呢?”

赵平能够写出诗词赋,显然已经能够胜任。

关键的是,赵平是神仙弟子。

能够写出美妙文章,能够制器,当先生是没有问题。

但是翠竹呢?

赵家庄的学堂既然要办,就要办好。

决不能让赵家庄学堂败坏名声。

于是娘亲给了赵杰一个眼色,赵杰点点头。

娘亲看了看赵平及翠竹,问翠竹道:“翠竹,给我说实话,你能认识多少字,算术如何?”

翠竹沉思一会儿,掰着手指说道:“字大约能够认识两千字,算术已经能够进行加减乘除。”

赵杰站了起来,拿出随身携带的《论语》,给了翠竹,翠竹打开《论语》,从《学而篇》、《为政篇》、《八侑篇》、《里仁篇》,一边喝水一边用清脆的语音抑扬顿挫地读了出来。

赵杰随机抽了这四个篇幅其中的文字,翠竹也简明扼要说出文字的内容及意思。

赵杰问了《公冶长篇》,翠竹不好意思说道:“禀告赵翁翁,这个奴婢还没有学过。”

赵平知道,这个《公冶长篇》已经大约是一千两百字,显然已经超出翠竹的能力。

赵杰点点头,用今天王启虎四人购买布匹价格及总额来考核翠竹。

赵杰的话刚刚落下,翠竹就立即给出答案。

娘亲也点点头,看来她的平儿不但不错,教授出来的弟子也不错。

赵杰脸色有些挂不住,随即问道:“今有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鸡)兔各几何?”

这个已经超出加减乘除的范围了,在古代已经算得上比较难的问题了。

娘亲本来一边点点头,一边不禁微微一笑,听到此话,娘亲笑容嘎然而止。

显然,她也知道此题难度很大。

翠竹思考一会儿,学着赵平用木炭,在一张纸上用娘亲及赵杰看不明白的“双刀、弹弓”天方文字进行演算,仅仅两分钟的时间,翠竹就给出答案,鸡有二十三只,兔子一十二只。

娘亲现在已经有些目瞪口呆。

赵杰脸色有些难堪,只好点点头,然后思考一会儿,问道:“今有鸡翁一,值钱伍;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凡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母、雏各几何?”

赵平一看,这个已经是三元一次方程,而且还是不定式那种,难度非常大,是中国古代最难的算术题之一。

翠竹才刚刚接触二元一次方程,翠竹思考一会儿,果然放弃了。

赵杰随后考核了其它人。

六岁兰儿能够认识《论语.学而篇》及唐诗宋词十多首及一十以内的加减。

而十二岁赵一郎则能够读出《论语》前面的《学而篇》及《为政篇》,唐诗也能够背出三十首。

十岁赵二郎、十二岁王狗儿则介于翠竹与兰儿之间,就是八岁赵一娘、六岁二娘也能够分别背出唐诗十至二十首,就是最小仅仅三岁的夏小娘子也能够背出李白《静夜思》等五首唐诗。

赵杰也不禁不断地抚摸胡须,笑眯眯地看着四个儿孙,心中充满难言的自豪之情。

王启虎、王向氏不禁心花怒放,没有想到自己儿子才到赵家庄仅仅一月,就取得如此好的效果,就是王家庄学堂也没有这种效果吧。

众人没有想到赵平仅仅两个月左右时间,就达到这个效果。

赵杰沉思一会儿,不禁问道:“翠竹其实已经能够认识两千多字了,算术更是不凡,敢问小郎君是如何做到的?”

赵平就是让他们见识这个全新的拼音及算术知识的魔力!

赵杰指着天方文字,向赵平不解问道:“小郎君,老奴不明白,为何用双刀切割之后再用弹弓击打击,这样才能计算得更加快吗?”

赵平强制忍住心中笑意,这个管家也太会想像了。

赵平指着XY说道:“这个不是双刀和弹弓,而是XY,它们是两个未知数,我们在计算之中把未知数带入计算,就能够得出结果。”

赵平接着详细介绍如何利用未知数XY进行计算。

不但赵杰家人专心致志听讲,就是娘亲也一心一意听赵平讲解。

随后,赵平又举例讲解如何进行计算。

听了半天,娘亲及赵杰也能够动用XY进行简易计算。

娘亲一页又一页仔细翻阅有拼音《长短句三百首》,一边轻轻踩低吟诵,一边要李涵梅、姜莺两个弹奏伴奏。

赵天捧着阿拉伯数字《算术》,完全进入书里的世界,想吸收其中的营养,为继承管家这个父业作好准备。

赵云在侄儿的指导之下,认真用拼音读《弟子规》。

赵杰目瞪口呆地一边翻阅《唐诗三百首》,一边指着上面的天方文字,好奇向赵平求教:“小郎君,这是什么?”

赵平看了看,说道:“这个就是拼音,我用这个对所有的字与进行标注。叔翁,你觉得用切音认识困难不?”

赵杰想了想,点点头,叹息说道:“确实,用切音必须用已知熟悉的字来切新字,很不容易切准。那你这个拼音是怎么回事?”

赵平耐心说道:“文字认字困难就是切音,它太复杂它困难了,极大影响了学生读书识字的能力。这里有六十三个拼音,其中声母二十三,韵母二十四个,整体认读十六个。只要学生掌握了六十三个拼音,其它任何字都可以用这些拼音巧妙组合起来标注并且轻易拼读出来。可以这样说,用这个方法识字,速度至少提高十倍以上。”

娘亲也一边在翠竹指导之下学习拼音,拼着拼着,突然问道:“平儿,为娘也觉得你这些拼音对于读书速度肯定速度快。可是为娘发现你的拼音有些标注不太精确,有些好像有走音的感觉,不知这是否是为娘的错觉?”

赵平点点头,心想自己是按照现代人拼音标注的,肯定会与古代的雅言存在一定的区别,于是眼睛一转,说道:“孩儿匆忙之间而就,肯定存在不会谬误,还敬请娘亲、叔翁及各位斧正。”

娘亲仔细打量《长短句三百首》的拼音,沉思良久然后摇摇头说道:“为娘也不是进士,发音难免存在疏漏之处。这个要完全标注清楚,即使你舅舅也不行;而你的老师袁学正如果用一辈子的精力,只能说勉强合适。”

说到这里,娘亲突然停顿下来,看了众人一眼,然后又轻轻抚摸着《长短句三百首》之后继续说道:“即使如此,你的拼音肯定会受到天下士子的诘责甚至攻讦,也许身败名裂也不是不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