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纵横宋末 > 第二百三十四章、 千里迁移(五)

纵横宋末 第二百三十四章、 千里迁移(五)

作者:宋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7:12

第二百三十四章、 千里迁移(五)

日子过得舒服了,黄欢喜也不知不觉喜欢打扮起来。

路上自然没有栽种的花,她把主意打动野花上面。

黄欢喜此时采了一些野花作为花冠,此时抬头花冠掉在地下。

她顾不得捡起花冠,一边感叹秦岭之高大险峻,一边提出一个问道:“蜀道难于上青天,晚上如何赶路?”

鹿鹿叨也打量眼前的巍巍秦岭,说道:“当然好赶路,不用走夜路了。白天走,多舒服。”

众人听了,个个兴高采烈。

虽然前些日子非常安全,却是总是走夜路,心里总是有些不踏实的感觉。

能够白天赶路,哪个还愿意走夜路?

到了二十天之后,他们越过秦岭,感觉眼前发生了巨大变化。

其一,空气不在干燥,脸上充满了湿润,皮肤也没有中原那么难受。

果然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黄欢喜打量鹿鹿叨,想了想,最后觉得不妥,最后还是把此话咽了下去。

马仁民深深地吸气,说道:“好舒服,好舒服,鹿兄弟,你皮肤竟然比中原不少女人还好,难道也是这里水土的缘故?”

鹿鹿叨有些不好意思说道:“也许是吧,这里的男人女人皮肤许多都比中原人好。”

黄欢喜打量一下天空,说道:“这里确实不错,太阳也没有那么刺眼了,感觉晒在身上也没有那么火辣辣了。”

又是经过十日,他们穿过大巴山、米仓山,来到西县。

虽然依然是群山峻岭,鹿鹿叨终于松了口气,这里已经是蜀道。

经过这个蜀道,他们几千人口就可以安全抵达金堂县。

而他鹿鹿叨也将金堂县成都府志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甚至,鹿鹿叨也不会怀疑,大宋史书也会记载。

毕竟,这些都是故土遗民,而且还是原来的东京人氏。

文人的最大愿望,就是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一笔。

当然,赵平给予他散官及待遇同样少不了。

鹿鹿叨布置马仁民安排移民,自己穿上迷彩服偷偷通过树林打看蜀道。

毕竟,现在兴元府还在胡人手里,他可不想功亏一篑。

“哈哈,鹿叨怎么这个时候才来,也不觉得晚吗?”

随着哈哈大笑,旁边的树林从中走来七人。

鹿鹿叨一看,原来是上官伯龙、云中崖、邓斌、高兴、余青山等七人。

他们也是一脸风霜之色,上官伯龙及云中崖迷彩服衣服有的甚至有破洞。

鹿鹿叨大喜过望,赶紧上前。

八人紧紧拥抱,高兴热泪之流。

他们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分别来到大都、洛阳、开封。

赵平并没有强迫他们,他们全部都是自愿。

特别是邓斌、高兴两个,原本是昌元县的员外,他们两人纯粹是被散官所吸引。

他们二人在赵家庄没有多少人缘,无法拉走五千人这个最低指标。

两人不甘心,可是大宋境内各个地方严加看管,也无法拉人。

大宋境内不行,难道大宋境外不行?

两人通过赵平弟子姚毅找到赵平,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赵平反复强调风险,两人决心已下,并且愿意加入细作营。

赵平也想试试,看看能否把中原人口带来,就让种华制订一个万人迁移计划,并要求保安团予以配合。

种华一边制订计划,突然也脑洞大开,两个员外都可以到中原拉人,为何细作营就不可以?

而帮助他制订计划的鹿鹿叨、余青山、欧力给等觉得这个计划可行性越来越高,他们细作营已经在胡人大地布满眼线,早已生根、发芽、开花。

如此大好的机会都不利用,更待何时?

鹿鹿叨、欧力给、张贯民等也请愿到中原拉人,机会是给有准备的。

欧力给、张贯民配合邓斌、高兴到洛阳附件拉人,鹿鹿叨与余青山决定到开封乡下试试。

毕竟,在一个地方拉人,非常容易暴露出来。

没有想到,他们的计划竟然成功了。

鹿鹿叨指着余青山他们说道:“看看你们,个个都是一身酸臭、一身汗味,就是衣服也破了,哪里还有保安团的形象?

眼,一起哈哈大笑:“彼此,彼此!”

鹿鹿叨打量邓斌、高兴、欧力给及张贯民问道:“你们来了这里几天了?”

邓斌与欧力给等人互相交换一下眼色,哈哈大笑说道:“这个当然比你们早,十天之前就到了。”

鹿鹿叨觉得奇怪,问道:“那你们为何还不到金堂县,呆在这里一身酸臭也不难受?”

高兴四人又互相打量一眼,不禁露出苦笑:“还不是你动作太大了,被胡人发现了。去四川的两条金牛通道路全部被胡人拦住了。”

鹿鹿叨也不甘示弱,反击说道:“到中原及胡人境内拉人也不止我一人,难道你们没有?”

上官伯龙看到几人吵闹起来,安慰说道:“各位都努力了,已经达到目的,现在看小郎君的。”

是呀,他们已经把人接到兴元府,现在蜀道这里有胡人重点防守,这个也只有小郎君想法子。

上官伯龙是细作营的正将,接汪德臣家人及到中原境内拉人,他都参与,是这次行动的最高负责人。

他一发话,其他人就不说话了,一起望着他,希望他拿出一个妥善的计划。

赵平虽然可以派出兵马出来迎接他们,但是他也需要这里情报,这个重担就落到上官伯龙身上。

上官伯龙陷入沉思之中,一边不断喝着醉春风,一边寻思如何制订计划。

胡人也不是傻子,金堂县到处拉人,现在开封及洛阳突然失踪几万人口。

这个不是你赵平干的,还是哪个干的?

河南经略使赵壁安抚使史天泽得知开封及洛阳知府呈文消息,不敢怠慢,立即快马上书到大都。

蒙哥汗见过奏章之后,不禁脖然大怒,下令兴元府夹谷龙古行省及元帅秃雪派兵严防死守,他不相信这一批中原人能插翅飞过去。

夹谷龙古极有战略意识,提出把兴元府作为进攻四川的大基地,被伪汗窝阔台采纳。

他本来是金国降将,被窝阔台任命夹谷龙古带为兴元安抚使,后来贵由汗又任命他为兴元行省。

胡人把兴元府提高到省一级,可见胡人对于兴元府之重视。

夹谷龙古带经营兴元十余年,把兴元建设得城高墙坚,堡垒相连,屯放了胡人的大批物资,胡人多次对四川的入侵就是以兴元作为后方大基地的。

介于兴元府对四川威胁极大,余玠曾经于淳佑十年进攻兴元府,打算彻底解决对四川的威胁。

经过谋划,在进攻兴元之前,余玠先派出几支宋军向川北另一侧的陇蜀边界发动进攻,以吸引胡人注意力往西转移。

之后,余玠亲率宋军主力,号称十万北伐,从金牛道北上秦蜀边界。

应该说余玠的谋划及策略是无可挑剔的,此时是胡人在兴元府兵力最虚弱的时候。

余玠率领主力击败蒙古利路元帅王进,接着又于罗村、西县等地三次击败胡人,到第二年淳佑十一年年四月,包围了汉中。

为阻止北方胡人南下救援兴元,余玠派出军队烧毁栈道,阻止北方胡人南下救援兴元,随即便展开对兴元的攻击。

夹谷龙古带在兴元城里的胡人并不多,只能闭门坚守,不敢出战。

但是由于兴元的防御坚固,而这部分胡人又本来就是专门组建来防御兴元的,因此急切间宋军也攻打不下。

北方的胡人紧急南援,蒙古都元帅秃雪率兵到达大散关,因栈道被毁而无法南下,正在着急时却意外抓到三名从汉中地区逃跑的胡人。

秃雪赦免他们的死罪,命令他们带路,从小路绕过栈道,实现了军事史上的又一次暗渡陈仓,不过这次是自北向南。

秃雪部胡人取道陈仓,经褒谷南下,突然抵达兴元城下,增强了胡人在兴元的防御。

与此同时,胡人汉将郑鼎率兵抢修栈道,不久之后也修建完毕,使得北方的胡人源源不断的南下,扭转了兴元地区宋蒙的军力对比。

面对这种情况,余玠乘虚夺取兴元的计划已经不能实现,宋军久攻兴元不下,师老兵疲,形势已经大变,大宋已经失去兵力上绝对优势。

余玠担心一旦给胡人内外夹击必然全军溃败,所以当机立断率部丢弃重型军械撤退,反攻兴元到此失败。

因此余玠对此恋恋不忘,看到赵平护川军及保安团的攻进能力,希望再次进攻兴元府。

夹谷龙古可以说兴元府的防守充满了信心。

接到大汗的命令,行省夹谷龙古招集元帅秃雪、佥事郑鼎互相商议。

行省权力很大,可以说是地方诸侯也不为过,与前唐的节度使相当。

它同样置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官,总管钱粮、兵甲、屯种、遭运以及一切军国大事,与中书省相表里,嗣渐称其所辖地区为行省,它后来修改成省,这就是省的来历。

从兴元府到成都,有三条道路,分别是金牛道、米仓道、及阴平道。

米仓道及阴平道两条道路道路非常险峻,道路极难行走,而现在又是几万的平民,只有金牛道唯一这一条道路。

金牛道从西县开始,经过宁强、广元、昭华、剑门、武连、梓潼、绵阳、德阳,最后到达成都。

兴元府佥事郑鼎现在率领一万兵马驻扎在西县,在蜀道的第一关西县不但派出重兵把守,而且还派出三千骑兵到处巡逻。

兴元府不是号称还有十万以上大军,怎么只有一万兵马在这里防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