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北方苍狼 > 第六十八章 韬光养晦

三国之北方苍狼 第六十八章 韬光养晦

作者:长不大的肥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5:26

第六十八章 韬光养晦

“父亲,这么做是不是有些太过急切刻意,反而会打草惊蛇?”田韶站在田泓身侧,恭敬道。

“无妨。韶儿,你要知道,大势之下,任何拦路之人都将化为齑粉。李太守的实力,已经不需要顾及任何了,完全足以快刀斩乱麻,一举控制局面。”正坐着的田泓微阖双眸,淡淡道。

“而且公孙晖那个老东西,别看他明面上装的鲁莽直率,其实心细如发。就是我们布置的再好,也会被他察觉到问题。与其如此,还不如单刀直入,不给其反应的时间,其便是察觉到问题也已经无奈他何。”

说话间,田泓缓缓抬手起身,田韶轻轻将之扶起。

“父亲果然思虑周全。”

“咳咳。”

轻咳两声,田泓略带疲惫的摆摆手:“老了,没有你们这些年轻人的闯劲了。为父现在只能做到保全家族,至于将来如何,就要靠韶儿你自己了。”

“待此次宴会结束后,我便会将家主之位交于你。之后你要好生为李太守做事,将来带领我辽东田氏真正踏入中原成为世家。”

“父亲对于李太守这般看好吗?”田韶开口道。

“由草原上一介小部落的族长,一跃成为现在名满天下的一方太守,你觉得其会是等闲之辈吗?”

“这一切根本不是运气能够掩盖的,其能力、心性、手腕绝对都是上上之选。否则,就凭借个李陵之后的身份,就能取信于陇西李氏?得到其这般支持?”

“你觉得城门那立威之举不过是其草率为之?你觉得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一切就是其全部的布置?你觉得城内如今的风向不过是适逢其会?”

一系列连续追问,道尽了田泓的思虑之深远、阅历之丰富。

看着有些懵的田韶,田泓轻叹了口气:“韶儿,你天资聪颖,可放在中原只能算得上是中上之姿。将来虽然必会有所成就,但要想成大事,还需得借力顺势。李太守,就是辽东如今最大的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给你半个时辰在这里思考一下这段时间你所听闻的有关李太守的消息,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收拾好心情准备参加接下来的宴会。”

言罢,田泓拍了拍田韶的肩膀,缓缓离开。

……

襄阳城太守府内,李兴刚接待完前来辽东的士子们。

这些人多是内心矜高孤傲,李兴自然要慎重对待,刚一抵达,还未接见各级官员,便安排士卒将这些人请入了太守府内。

以堂堂一方太守的身份,摆出一副求贤若渴的姿态,对于这些寒门子弟而言,自是大为受用。

双方君臣和谐,相互商业吹捧,场面一派祥和之象。

“叔父,这些人如何?”李恒恭敬道。

虽然他虽是李垨嫡孙,但却丝毫不敢轻食眼前的这位年轻的有些过分的“叔父”。

早年他的处境并不好,因为是第三子,可以说是名不见经传,是这位叔父安排人找上了他,一手为其铺路造势,使得如今便是在中原他也有了些许名声。

他对于李兴不仅是尊敬感激,甚至还有一些崇拜和畏惧。即使是第一次见到这位比自己还要小不少的“叔父”,他依然不敢有丝毫懈怠,毕恭毕敬。

“尚可,虽无惊艳之才,但治理一县勉强应该是够了。”李兴也不讳言。

李恒是他一手挑选打造出来的,对于其心性李兴有着绝对的把握。

“辽东诸县都被当地豪右把控,空闲的官职只怕有限,而且这些人能对付的了他们吗?”李恒不免有些担心道。

“放心,辽东豪右自有我来解决。接下来很快会空缺出一大批官职,容下这些人绰绰有余。我还会安排一批人给这些人作书佐、刀笔吏,不会出大乱子的。”

李兴这些年也培养出了不少人才,不过与当代士子而言,这些人是绝对的“异类”。

不精通儒学,更擅长算学、农书等,不为世俗所包容,难以担当大任。

如今还没到天下大乱,他可以肆意妄为、重定乾坤之时,这些人暂时只能充当副手居于幕后。

现在暂且积累经验,考察其能力,待时势有变,李兴很快便可将这批人推上台。

“叔父当真高瞻远瞩、雷霆手段,早已便布局辽东,看来襄平城已完全在叔父掌控之中了。”李恒不由得感慨道。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季乾你是聪慧内秀之人,暂且先任襄平县令之职,叔父给你准备了一些辅佐之人,其中不少能人。你当多听多看、广开言路,必会有所裨益,将来成就不可限量。”

李兴对于李恒十分的看重。不仅是因为其心性出身,而且也是因为李恒是李兴与陇西李氏最重要的纽带,是一面旗帜。

一旦把李恒这位陇西李氏年轻一辈的代表立起来,陇西李氏会更加的向李兴靠拢。

“多谢叔父提点。”李恒拱手道。

在辽东四郡,陇西李氏、弘农杨氏都安排了些人手过来。

不过这些人之后多会挂以校尉、县尉等职务。

说白了,就是在李兴作战取胜之后,将部分战功挂在他们身上,积累功绩将来回京提拔。

李兴对于这些人倒是也无所谓,不过前提要求就是他们要守本分,不能瞎指挥。

这些人当个吉祥物就可以了,李兴自会为其安排“副手”,帮助捞取战功。

待他们积攒足够功绩得以回中原封赏之后,这些“副手”的功劳自然足以被提拔,代替他们的职务。

世家中人借此立功受赏,李兴也借此暗中掌控周边军队,双方各取所需。

而如李恒却不相同,襄平县令一职地位特殊,李兴为了培养其成材,特为其安排。但同时也是为了安抚朝廷和世家之心。

朝廷诸公也不是易于之辈,虽然因为辽东豪族的特殊性,允许李兴带兵前来,驱虎吞狼。

但也不可能坐视李兴在辽东独掌大权,成为一个土皇帝,自然要加以限制。

弘农杨氏、陇西李氏与李兴虽然利益一致,但毕竟道不同,不会轻易让李兴完全掌控辽东。双方相互制衡,才能确保辽东之稳定,不至于一方独大。

李兴也清楚这一点,过于霸道独裁、招人耳目只会引起朝廷的注意,届时万一忌惮之下,一纸调令把自己升为中原某郡太守,李兴就头疼了。

身处其中就要遵守政治规矩,还是得以韬光养晦为主。

只要明面上做的不太过,再借助鲜卑、乌桓等外族为理由“养寇自重”,李兴这个辽东太守便可以一直当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