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战神朱祁镇 > 八十章 陛下在大同

我:大明战神朱祁镇 八十章 陛下在大同

作者:夏天不长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4:52

八十章 陛下在大同

说罢以后,朱祁钰一副惶恐模样:“圣母娘娘恕罪,儿臣,儿臣对此事全不知晓,儿臣绝无此窥探大宝之意,请圣母娘娘明鉴。”

孙太后冷冷注视着朱祁钰,事到如今,你猜哀家信或不信?

朱祁钰自是不肯承认,就算是禅位,那也得讲个三辞三让,一副“莫要害我,莫要害我”的模样,然后才能心不甘,情不愿,一副被逼的样子,哪能真的一屁股落在龙椅上。

王直见时机差不多了,上前行礼道:“殿下,娘娘,臣以为徐翰林说的是,事到如今,还请娘娘以国事为重,立郕王为帝,遥遵陛下为太上皇帝。”

随着这位吏部尚书的表态,一些早就归附郕王的官员像是听到号令一般,纷纷跪下。

一时之间,声势浩大,给人一种众望所归的错觉。

文官之中,只有王佐,曹鼐几人极力反对,显得有些势单力薄。

这重担,便交到了勋贵手中。

有些垂垂老矣的勋贵,当听闻徐珵提出要立郕王为帝时,顿时眼露精光,一副生龙活虎的样子,像是回到了当年意气风发的时候。

不少人眼里,已经起了杀意,下意识的摸向腰间不存在的佩剑腰刀。

他们可以接受太子登基,但决不能接受郕王成为皇帝。

皇帝可以换,但是只能是太子上位。

若是真的郕王上了位,他不是没有儿子,过上几年,太子还能是太子?

这世上有皇帝不立自己儿子而立侄儿为太子的?

郕王不是太子,他登基之后,一朝天子一朝臣,陛下给他们手里的兵权,还能保得住吗?

为了陛下,为了权力,他们能不惜一切代价。

他们当年是怎么样挣得这份家业的?

靖难?

说穿了,就是造反。

他们当年跟着还是燕王的太宗皇帝,一路从北平杀到南京的,一个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人物。

论起嘴皮子,这些个大老粗们连个新科进士都嘴炮不过。

可要是人家不给你耍嘴皮子,直接提刀玩命呢?

为首的老将陈瀛突然上前一步,轻描淡写一般说到:“启奏殿下,娘娘,老臣以为,太子那是国家储君,天命所定,若是有人敢行有悖人臣之事,我等靖难勋臣,定当效仿当年之事。”

殿内人听到这里时,汗毛竖起。

王直看向这位老侯爵,很想骂他罔顾国家,呈口舌之快,说这些话,是何居心……

可话到嘴边时,看着陈瀛那帮人毫不掩饰的杀意,王直心里竟生出几分胆怯。

他很清楚,这帮人,说得出,做得到。

当年攻入南京的时候,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的下场……

真的要是逼急了,他们不是不敢在北京……

文官握有话语解释权,满口大义,他们的背后,都是当地的大族,是士绅的代言人。

而勋贵们,则是掌握着要命的军权。

两边已经杠上,谁都不肯退让一步。

谁都清楚,退了,可就是万劫不复。

陈瀛索性摊牌:“你们这些文官要认就认,我京营和上十二卫亲军的二十万将士,只认大明正统皇帝和当今太子。”

大家的脸色,都显得很凝重。

这话的意思相当于是你们文官只要敢立郕王为帝,老子这帮勋贵就敢再来一次靖难。

朱祁钰没有料到,勋贵的态度居然如此激烈强硬。

双方剑拨弩张,却都尽可能保持着克制。

王直这帮人害怕要是谈崩了,这帮子人是真的会杀人的。

陈瀛为首的勋贵们想着要是真的到了杀人那一步,恐怕那个时候就收不了场。

奉天殿内陷入了僵局之中。

京师之外,一骑笔直的冲进了城内。

这是英国公府上的家丁,从大同一路疾驰而来,几乎日夜不歇,吃喝全在马上。

这已经是他换的第四匹快马了,整个人也累到了极点,若不是这一路上嘴里含着参片,恐怕人早就不行了。

宫门外,这家丁刚一停马,就从马背上滚了喜下来。

守门的太监看见这一幕,也是吓了一跳,一问,带着几个侍卫就围了过去。

一问,知道是英国公家丁,是从大同赶来的,这太监当即做主拍板,领着人就进去了。

奉天殿内,气氛凝重如水,这太监踮着脚步入内,大声道:“启禀殿下,娘娘,大同府来人有消息了。”

“传”。

这家丁被人掺着,摇摇晃晃进了奉天殿。

这家丁进殿以后,大声喊到:“启禀殿下,娘娘,陛下,已至大同。”

这一嗓子如同晴天霹雳一般,震的所有人晕头转向。

最先反应过来的王佐,什么都顾不上,死死盯着这家丁:“你,你再说一遍,陛下在哪?”

这家丁仿佛耗尽了所有的力气一般,在奉天殿内晕死过去。

王佐看着他腰间系的木匣,不过身份,亲自上手夺了下来。

金英赶忙下来,二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打开木匣。

金英一路小跑,将两封信呈给孙太后。

其中一封,上面写着“儿祁镇敬上”。

看着熟悉的字迹,孙太后颤抖着打开信,一目十行般的扫了过去。

大悲大喜,莫过于此。

孙太后压抑着内心的激动,将张辅,邝埜的奏章交给金英。

金英拿过以后,抑扬顿挫念了起来。

饶是金英,中途也是数次停顿卡壳,觉得惊异无比。

这时候百官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这一切都是陛下和英国公,邝本兵的计策啊。

一场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随着这条消息,消弥在了无影无踪之中。

皇帝没有献媚,只是为了拖延时间,传递消息。

既然如此,皇帝都回来了,还立哪门子的新君?

孙太后,王佐,还有刚刚坚定支持陛下的人,都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模样。

王佐更是一副“老子早就预料如此”的表情。

自然,有人欢喜有人忧。

朱祁钰愣在台上,脑子嗡然。

王直觉得眼前一黑,心口一阵绞痛,越来越剧,最后一口黑血自嘴中喷出。

若是往日,王直要是吐血,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围上去做孝子贤孙。

可今日,所有人巴不得自己离这位吏部尚书远些,在远一些,想尽一切办法也不要和他纠缠上。

最后,还是孙太后传来太医给这位老尚书诊治。

王直如此,徐珵也好不到哪去,他已经觉得自己要魂飞魄散了。

高兴之后,孙太后这些想起,皇帝说他还要留在大同些许日子,整顿军务。

想到这,孙太后就气不打一处来。

军务,军务,有什么军务能让你这皇帝来整顿的?

这出去了一遭,还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想到瓦剌屯兵大同城外,孙太后就担心的要死。

孙太后不再迟疑,板着脸:“金英,传哀家的懿旨去大同,问问皇帝,他心里还有没有祖宗的江山社稷,还有没有哀家这个母后,有没有皇后和太子?”

“是”。

孙太后看了眼朱祁钰,“这些日子多亏了郕王监国有方,郕王的功绩,皇帝回来之后,哀家定然会给皇帝好好说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