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雄起北亚 > 第四百零五章 民兵扩编

雄起北亚 第四百零五章 民兵扩编

作者:爱做的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4:11

第四百零五章 民兵扩编

“好了,都是公忠体国之辈,休要再以些许小事争论不休了。”李幢打着官腔呵斥着,又冲按察使褚维安道:“褚巡察应当是不会与一百户计较的吧?”

按照品级,褚维安若与林世贤计较,实在有些自降身份了。所以只沉着脸道了句‘自是不会’,便不再说话了。

随后就听林世贤在大羽兮的眼神鼓励下道:“卑职以为,我们不妨将八剌忽部与火噜噜的请求都应承下来。如此在保证我们超然物外之时,又能有一定的干预手段。”

“可若与朝廷的旨意相悖,岂不是闯下了大祸?”林世贤的话头刚落,就有人急切问道。

“一无字据凭证,二无人证,光凭一张嘴,那两部怎能轻易取信于朝廷?”林世贤反问道。

李幢却是已经听出了他的意思,说道:“待会儿你跟本官去一趟书房,些许内情还要与你分说。”虽然没有当面应下他的主意,却是已经透露出意思了。

随即李幢又宣布了第二件大事,只道:“刚接到上面的旨意,民兵再扩编一万。”如今龙江省的民兵编制已达到了三万,这是今年暴增起来的。其中有六成是从投靠过来的归化民中招募的。

对于这些刚成为明人不久的归化民,五军都督府那边其实是心存疑虑的。但眼下军队中,其实占据多数的都是非蒙古人。在现实面前,军中的蒙古将领们不得不低头。

况且现在军中的汉人已经有近半了。用归化民来对冲汉人的比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这些归化民的单兵战斗力确实不错。

和生活在文明社会的汉人不同,归化民大多从小就生活在条件艰苦的林子里,是丛林法则下优胜劣汰的产物。论单个身体素质,和一直走精兵路线的中军近卫相差毫厘。

只是他们散漫惯了,在守规矩上需要多耗费些精力。

但经过快一年的整训了,已经可以拿得出手了。

剩下的四成则是从各地的新移民中招募的。以山东的汉民居多,高丽、倭国其次,蒙古人、回回人、契丹人和女真人等少数部族,占据的比例少得可怜。

虽然这不是第一支无论是军官还是普通士兵,蒙古人占据的比例都不高的军队。但却是转为正规军中,最有希望的军队。如果真能成事,说不得就是现有的正规军中,蒙古人占比最低,归化民占比最高的军队了。

不过这样的情况也不好。

按照兀鲁图斯和五军都督府的意思,明国所有的军队,都不应该让单一族群占比过高。这既是为了防范某些风险,也是为了促进整个族群的大融合。

眼下扩编的命令一出,那些军中将领们都高兴坏了。

“总督大人,这招募的兵源,还是老规矩吗?”有军将在高兴后,就出声问道。

老规矩就是归化民占比一半,剩下的则从其他族群中招募。若有差额的,则再从归化民中补足差额。

和那些从南边迁移来的移民相比,一直生活在北地的归化民对于参军的热情很高。因为就农耕技术而言,这些归化民是远远比不上那些汉人和高丽农夫的。哪怕赐予了同样的田地,对他们来说也种不出和汉人一样的庄稼来。

但参军了之后,情况却大大的不同了。他们的家人成为军人亲属后,就可以在官府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更适合他们的生活。比如去矿上当监工,去工坊当个普通工人。比起技术性要求更高的农夫而言,去当流水线工人更方便他们融入大明的生活。

就算这些不行,也可以去大的商行充当护卫。

反正不管怎么选,只要不种地就行了。

别以为在后世,种地看起来很简单。事实上,在缺少化肥和优良农种的当下,要想获得一个好的收成并不是那么容易。就算有着黑土地提供的肥力,也会因为突然出现的植物病而导致绝收。

在全家都指望着一亩三分地能填饱肚子的情况下,一旦收成不好或是绝收,整个家族就有饿死的危险。

而林中的部落都是以渔猎为生的,让他们像那些汉人一样精耕细作的种地,真不是一种好的体验。因而再有别的选择下,能不种地就最好不种地了。

另外搬入城池里生活是很多归化民非常向往的。

现在的明国还处于那种包分配的阶段。城池里落户的百姓虽然多数没有田地,但他们一定有着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少部分百姓则在建城之初的时候,就有官府给他们在城池周边分配了田地。

真正的无家可归者,在被治安军发现后,定然会以最快的速度送到移民村落安置下来。

这也是在大明城池、乡下,都很少见到流浪和乞讨者的重要原因。

“嗯!依照前例办理便是。”李幢应承道,心里却已经在憧憬着民兵转为正规军的那一刻,随即又嘱咐道:“宁可缺员,也不可滥竽充数。若是因此而失了咱们龙江民兵的机缘,本总督可会问责到底的。”

依照李幢如今在龙江省的威严,他还真能办到这一点。其他人纷纷应是,待离开时,仗着跟李幢关系亲厚,大羽兮以有要事问策的名义,贴近李幢问道:“总督大人,上面是不是要组建东军了?”

现在明国的五军都督府中,算起来其实只有南、北、西、中四军。旧岁的西军建立,就有很多将士是从地方民兵中抽调进去的。现在龙江省的民兵在已经满员的情况下,忽然破例增加编制,实在不免让人多想。

李幢闻言,却是脚步一顿道:“朝廷旨意,我们怎能胡乱揣测!”。

“是卑职孟浪了!”大羽兮连忙一脸歉意道。

“嗯!好好办差。若有机缘,少不了你的好处。”李幢很满意大羽兮的态度,又补充了句道:“你阿爹在学政之任上干得不错。若有可能,不知能不能挑起一地民政的担子?”

一地民政就是地方巡抚,这可是地方三大主官之一啊,大羽兮听着就忍不住心里一阵激动。身为罪臣,能有机会再爬上高位,成为封疆大吏般的人物,大羽兮不敢再往下想了,便努力忍住激动道:“家父都是有耐总督大人的提携,不敢有旁的非分之想。”

见其这么的守规矩,李幢心下更加满意道:“不用顾忌。此事既是出我之口,便是想想也不妨事。”

“那就多谢总督大人厚恩了!卑职一定将这话带给家父,想必家父也不敢忘却总督大人的恩德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