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雄起北亚 > 第四百零二章 北地的危与机(二)

雄起北亚 第四百零二章 北地的危与机(二)

作者:爱做的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4:11

第四百零二章 北地的危与机(二)

透着原木气息的议事厅里,阳光以光柱的形式,通过屋顶的透明玻璃窗洒了进来。窗户上也镶嵌着玻璃,为了美观,还用了部分透光性不算强的彩色琉璃。

而在光柱的下方,是一片高台。上面摆着一方桌案,摆着太师椅。当前是空的,似乎人还没来。

高台之下,则是一排排横竖整齐的座椅。此刻部分已经坐了人,大羽兮进来时,因光线的原因,还稍有些不习惯。等片刻缓过来后,就马上寻找着熟悉的身影。

当看到头带冠帽,身着儒服的大荣秀时,他快步走了过去。

在明国,尤其是新移民占据人口多数的省份,很多旧有的规矩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新思想和不算习惯的新风俗。

比如这样平时可以用来开大会、看戏的议事厅,就成为巡抚召见全体官员时的御用场所。

而像原来那种上官独坐其上,文武两班分列左右而坐的方式,已经不多见了。

“爹!”来到近前,大羽兮轻声喊道。

“嗯!快坐吧。”大荣秀语气平静道。可能是一省学政的关系,这么多的官员中,也就大荣秀还身着较为传统的儒服。而大多数人,都是便于骑射和行走的‘明服’。

其式样已不简单的糅杂汉服和蒙古服饰的特点,还借鉴了北地部落生民的穿着习惯,而带上明显的地域特点。

尤其是皮革的运用,就较为常见。也是北地的林子里各种野生之物数不胜数,所以才让大多数北地百姓有机会穿上动物毛皮做的衣裳。

只是和部落的粗加工不同,北地的移民中在纺织上有一定的技艺傍身,所以缝制出来的皮衣都较为美观和贴身。

“听闻是北边出了大事了!”大羽兮刚一坐下,大荣秀就轻声道。

“莫非是修路一事?”大羽兮揣测着。

修路的事情是集中在龙江省全境的!尤其是混同江北岸,是修路的重点目标。旧岁的那场大火,可是让黑河城的直辖范围直接扩展到了混同江北岸,一直到了结雅河畔才算止步。

今年的移民安置,也就集中在结雅河与混同江北岸一带。因大火烧得彻底,新移民的开垦倒是方便多了。很多新开出的田地也都集中在混同江北岸,虽然真正耕种的不多,但来年新移民站稳脚跟了,会有更多的收获。

当前混同江北岸的修路是移民区域的延伸。从原来结雅河一带,往外兴安岭地区蔓延。那里最大的部落火噜噜部对此是深怀疑虑的,虽然没有主动且公开的抵制明国的修路大计,却是指示底下的小部落没少给修路添堵。

而这又关系到了五军都督府那边下一步的用兵大计,所以龙江省这边,其实已经做好了剿灭火噜噜为首的林中部落的准备。

“非也!是八剌忽部东迁了。”大荣秀刻意压低了声音。

谷伟

八剌忽部是一个历史比较久的部落了,一直游牧在贝加尔湖东侧一带。百年前也在外兴安岭和结雅河一带游牧过,但在西边发现了更好的牧场后,就逐渐西移。

蒙古部落崛起后,对其征讨过。于是那些八剌忽部依照臣服强者的习惯,跟着臣服了蒙古。但是他们的游牧区域还是没变,依旧在贝加尔湖东畔。

怎么好端端的,忽然就东迁了呢?

这样的疑惑也发生在上京。

比起黑河,上京这边更早得到消息。因为兀鲁图斯可是让暗卫在草原安插了不少探子,从而也就能得到更多的内部消息。

说起来,这件事追根溯源,还是能怪到明国身上。

“漠北、回纥境内修路工暴动?!八剌忽部、霍里、秃麻部、吉利吉思部等林中部落反叛?”兀鲁图斯听着石抹哚察的话,不确信道:“这件事真不是暗卫所为?”

此前兀鲁图斯曾让暗卫在漠北以北的林中部落安插人手,并刻意扶持他们,以便挑起与漠北汗庭的争端。只是那些林中部落摄于蒙古铁骑的厉害,以及被抽调了不少青壮西征未归,所以就一直没有挑事成功。

不成想,这个时候竟有了意外之喜。

“自夏末以来,汗庭就屡次征调各部青壮修缮官道,尤以夏国、大同府、中都以及北海一带的林中生民诸多。因蒙古监官中饱私囊,使用劳力过剩,导致死伤者无数。待到北海一带降下初雪,蒙古的达鲁花赤又在他们部落中抽取壮丁,从而引发了诸部的反叛。”石抹哚察用最简短的话语解释着,并送上暗卫加急整理出来的详细情报。

兀鲁图斯不发一言,静静的看着情报上的文字。

和他猜想的差不多,林中诸部的反叛确实与蒙古抽丁过甚有关。但其中,却还有着别的势力的身影。

“那些回回商队竟与夏国有关?且那些林中部落所制的刀甲,也多有夏国匠人的影子!”兀鲁图斯感叹着,意外的同时,又在心里情不自禁的叫好。

夏国这样的慷慨助人实在是太好了!

省得明国风头太甚,被查出来了遭到蒙古汗庭的强烈报复。并且根据情报上所述,那些修路工的暴动也有着夏人的身影。

这也是寻常之理。

自被汗庭打得不得不臣服后,夏国就一直过起了苦日子。不是响应蒙古人的号召攻伐金国的西北疆域,就是偶尔被越境的部落打草谷。等到兀鲁图斯给汗庭献上修路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却累死无数的好建议后,夏国的青壮更是被残害得厉害。

要知道,此次汗庭修建的官道可是要经过夏国境内的,这也意外着,汗庭的主力回援时,会经过夏国。本来按照原历史,是没有这一茬的。但汗庭的修路计划有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明国,为了祸水东引,也是为了刺激夏国狗急跳墙,明国这边在修路时,自然是强烈建议将官道靠近夏国甚至是直接修建在夏国境内。

于是,这果然刺激到了夏国已经脆弱又敏感的神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