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雄起北亚 > 第三百六十一章 金国使团的触动

雄起北亚 第三百六十一章 金国使团的触动

作者:爱做的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4:11

第三百六十一章 金国使团的触动

完颜守纯的问题,也是整个金国使团的问题。他们实在想不通,仅仅只是一河之隔,为何却出现这么大的差异。而且就算是金国在山东东路的统治还没有崩溃的时候,地方上也是绿林好汉无数。

怎么明国才在山东统治一年半载,就出现了这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说明国的统治者们都是一群饱读诗书,擅于礼仪教化之辈,他们还能够理解。但事实上,明国的统治者是不折不扣的草原人。论出生,比之他们这些已经汉化了有近百年的女真人还不如。

但就是这样一个比之蛮夷还蛮夷的统治者,却让明国处处都彰显着文明之国,礼仪之邦的姿态。

听到他们的问题,负责接待的王文统很是自信的笑道:“在明国,没有人会愿意成为山贼盗匪。”。

“为什么?”,没等完颜守纯接话,随行的金国礼部尚书张行信就脱口而出道:“是明军杀伐果断,所以将境内的山贼盗匪都赶尽杀绝了么?”

对于紧一河之隔的邻居,金国那边也没少关注山东行省的情况。在明军拿下山东西路的头两个月,就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大剿匪行动。而且为了彻底的清扫干净,还动用了当地的驻军。

听说抓捕的壮丁有两万之众,算上他们的家属更是多达六七万人。甚至为了彻底杜绝山贼盗匪的产生,还对境内的山区进行了大扫荡。里面的村子几乎被尽数迁出,里面成了真正的人迹罕至之地。

对于这样的处置,张行信非常的认同。甚至他觉得,如果金国朝廷有足够的精力和魄力的话,最好也能在南京路的地域内进行一次大扫荡。这样他们回程的时候,就不会总是隔三差五的就碰到想要拦路抢劫的匪徒了。

尽管真正对他们所造成的威胁为零,但一直骚扰不断,着实有些令人心烦意乱。

“信甫兄只说对了一半!”王文统脸上的笑意收敛了几分,变得有些肃然道:“杀伐只能解一时之困,不能解一世之困。而民生多艰。只要百姓衣食无着,山贼盗匪就会禁而不绝。”

说到这里,他又指着官道两旁忙活的百姓道:“信甫兄可知,这些百姓的来历?”

说话时,一个个赤着上半身的汉子正挥舞着镰刀,将成熟的麦子一片片割倒。一些妇人也跟着在地里忙活,并且不时将割倒的麦子抱成一团。然后配合着年轻力壮的相公,合力将麦子捆绑好。

张行信注意到,有些汉子身上还带着刀疤。那伤口,根本不像是普通人造成的。除此以外,还有人脸上被刻了字。这种情况,一般也只有犯过律法的人才会被如此对待。

完颜守纯也看出了这些人的身份有问题,马上道:“莫非你们赦免了这些罪大恶极之辈,且还赐予他们田地,让他们与普通百姓无异?”

“为什么不呢?”王文统反问道:“他们或许曾经犯了错,但并不罪大恶极。且各种冤屈,也是有的。在明国还没来山东的地界时,这些人曾借着地方大乱的时机,逃进山里,占山为王。且时常打劫过往商旅,遗害地方。

不过自我们明军来后,首恶全除,他们这些从犯在经过审理后,罪行轻者便直接赦免为民,单成一村,安置在此地了。”

“久闻明国官府宽仁,不想竟宽仁至此?”在金国,这些敢于从贼的,无论罪行轻重,一律都只有死罪。

听着张行信的感叹,王文统又补充道:“信甫兄不是好奇我们明国为何没有盗贼吗?这官府的宽仁是其二,耕者有其田则是其三。想必你们应该都有所耳闻,我们明国对各境百姓都一同视之。只要愿成为我们明国子民,在我们明国安定,国主会赐予他们田地,让他们有安身立命之本。

且即便是不愿种地的,也可以去城里的工坊做工。总之,不会让百姓断了生计。”

“如此倒是善政。但那身有所缺,五谷不勤,老弱矜寡之辈,又该如何安置?”张行信又好奇的问道。他自来了明国境内,都还没见过衣衫褴褛乞讨之辈。这怎么说,都有些不正常。

且这些人什么都做不了,他很想知道,明国的官府会如何安置这些人。

王文统没有隐瞒,给他们介绍了‘安养院’的事情。

为了解决那些实在无人抚养,无力抚养自己的人的生存问题,兀鲁图斯提议让户部建立了‘安养院’,那些被大人丢掉的弃婴,小孩,以及年过半百的老人,和身体有残疾被家人抛弃的,都被被官府送到‘安养院’安置。

为了尽可能的让这些人在安养院里自食其力,官府也会给院里下派一些手工活儿。钱财不多,但却能改善一下院里的生活环境。至于那些有些有脚,却不想干活的,安养院是绝不会收的。

毕竟官府的钱,可不是拿来养那些懒汉的。

这么闲聊着,一行人已到了登州的黄县郊外。

相比其他州府的县城,黄县看着就让人感觉富庶多了。因为郊外的田地被开垦出来的很多,几乎全部都已经种上了麦子,现在正紧锣密鼓的收割着。

这种农忙时节,很多男男女女都在地里忙活着。

明国鼓励女人出门干活,这种风气从海拉尔开始,便一直随着明军的扩张,而逐渐扩散。在上京、辽阳等地,女人跟男人一样干活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

山东行省这里的汉人较多,对男女之防看的较重,所以相对保守一些。不过像这种农忙的时候,也顾忌不了什么女人不能抛头露面的规矩。一切都是以最快的速度收割粮食为主。

官道上的行人也变得多了起来。来来往往的商队,几乎隔不了多久便能见到一波。还有一些将麦子用牛车往家里搬的农户,许是丰收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这样的神情在南京路可是很难见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