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雄起北亚 > 第二百七十章 宋金明友好和议

雄起北亚 第二百七十章 宋金明友好和议

作者:爱做的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4:11

第二百七十章 宋金明友好和议

九月底,建国大典的前一日。

一场秋雨过后,上京的气温再次走低。但随着大典的到来,上京百姓们的热情极大的冲淡了空气中的凉意。各大工坊、学堂以及非必要的官府衙门,也都接到了放大假的告示。

以庆典当日为主,前后各一天,各放三天的大假。这可比得上过年的旦日大假了,因而提前得到消息的各大商行、店铺,也都铆足了劲的备货。

就等到大假的这几日,狠狠的卖出一笔。

董友走在人流密集的街头,深入的感受着上京城的节日气氛。他是金国的使臣,从红袄军的使臣变成金国使臣,只不过是换身衣服,换个官府诰命印信而已。

当来到外城的北城,这里的气氛就明显不如南街那么热闹。但受节日的影响,还是有部分百姓在街上游玩。作为原本住在益都的老人了,他是知道这条北城还有个雅名,那就是-山东新城。

盖因这里居住的百姓八成是山东迁过来的富户,受地域的影响,他们在说话、习俗等方面,也明显迥异于上京城的其他百姓,所以很快的,便有了别城。

来这里,他当然不是随意走走的。而是径直来到某一间外观上没有任何出彩的普通宅子,上面的牌匾写着‘蒲府’

咚咚······敲了敲门,内里过了好一会儿,才探出一张老脸。

“找谁?”那脸上长满褶子的老者很是警惕的问道。

“叨扰一下,请问蒲万是住在这里吗?”董友从袖中掏出几枚金元,在老者眼前晃了晃。

“在倒是在,但你是他的什么人?”那老者虽然对金元有所心动,但警惕之色还是没有完全褪去。

“是石抹千户让我来的,这是他的亲笔信和暗卫的通行令牌。”董友将关键之物拿出,在老者检验一番无误后。董友又将金元塞入他的手中,老者没有推辞,将门打开一条缝,让其进去。

便见门里面站着一排带刀护卫,个个神情肃然,给人的感觉,便是手上见过血的。

“蒲万就在里面,要我带你去吗?”收了好处,那老者的神色也缓和多了,不禁语气也显出几分温和道。

“让寻常仆役带我去便可,无须叨扰你亲自亲为。”

“行吧!”老者随意喊了一个下人过来。对方立即恭恭敬敬的候在老者跟前,就听:“你带这位爷去见见那位老东西吧!记着别让其用污物伤人了。”

交待了声,那仆役就带着董友进入房内。

只转过两道门,一间上锁的房间就出现在眼前。那仆役上前将门锁打开,然后让董友在外面等待片刻。内里迅速传来砰砰作响的击打声,跟着就见下人捧了一堆碎裂的碗碟出来。

“这位爷,屋子里的那老东西脾性暴烈,虽已用铁索束缚其手脚,但你还是得注意和他站远一些。”

董友拱拱手表示谢意,并向仆役打伤了两枚铜元,才进入房里。

一阵茅房里特有的恶臭马上涌入他的鼻息,就见房里凌乱不堪,窗户也都被订上了木板。少许几缕阳光从木板的缝隙上斜射进来,给房里带来稍许光亮。

一个蓬头垢面,身上的衣物已经看不出原本颜色的人半靠在角落里。四条铁链分别串起他的手脚,地上铺着干草,一些黄色、黑色的大块物资散布在干草间,白的、黑色的虫儿绕着这些污物乱飞,直让人作呕。

“蒲鲜万奴?!”董友试探的问道。

曾经大金国的重臣,身背皇命,平定辽东。却在兵败后,倒戈蒙古人,还建立了大真国。这可将金国在辽东的声望败坏得一点都不剩,所以金国上下,都对其是恨得咬牙切齿。

此次出使明国,蒲鲜万奴也会是一项重要的交易‘商品’。

或许是很久没听过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后,也或许是脑袋、耳朵都没从前那么好使了,这位曾经的大真国国主,依旧靠在角落里,连个脚指头都没动一下。

董友感觉面上有些挂不住,便提高声音道:“蒲鲜万奴,我是奉金国圣上之命,特意来带你回南京城的。”

“南京城?”蒲鲜万奴也很久没听到这个城市的名字了。尤其是兀鲁图斯改名为图门城后,南京城便成了跟东真国一样,彻底埋藏在历史堆中的废物。

“是的,就是南京城。从你枉顾圣恩,在辽东起兵谋反的那一日起,就没想过还有这一日吧?”

在整个金国江河日下的情况下,能将蒲鲜万奴带回来杀了谢罪,也能提高金国朝廷的声望。同时让那些三心二意的朝臣知晓,即便背叛了朝廷,终有一日还是要受到朝廷的严惩。

至于是怎么抓到浦察万奴的,就看金国朝廷怎么宣传了。反正在明国,是不会故意泄露浦察万奴是被‘交易’出去的,而且还是作为金国恭贺给明国的回礼。

“金金国?”蒲鲜万奴睁着浑浊的双眼,忽然哈哈大笑道:“哈哈哈······弱金竟然还在吗?那皇帝老儿,只怕也很快便落得与我相同的境地吧?”

“哼!逆贼还敢逞凶。金国是在战场上接连失利,但如今金国已与明国交好,想必在明国火器的大力支援下,终有规复北国疆域的一天。你这样的处境,可惜是永远看不到了。”董友义正言辞的驳斥着,却是迎来蒲鲜万奴更大声的嘲笑。

忽然,蒲鲜万奴一把抓起地上的黄色污物。哗啦啦的铁链声也发出清脆的回响。

记着之前仆役的提醒,董友也意识到不好。马上转身跑出了房门,然后就听啪嗒一声,一坨黄色污物刚好砸在他身上的门框声。

这气得董友又狠狠的骂了几声,才稍稍解气的离开。他之所以亲自来这儿走一趟,也是为了确认蒲鲜万奴是不是真的还活着。如今见其还有力气扔东西,想必也能跟着自己回金国了。

作为一名降臣,能带回这样的叛将受罚,也是大功一件了。

这么回到内城的金国使节府邸后,有随从马上向其禀告道:“大人,宋国的贾使节来了。”

自兴定元年宋金开战以后,金国的处境就越发艰难。北方与蒙古、夏国持续交战,南边与宋国初期战事还算顺利,但没多久便被赶出了宋境。双方在边境上你来我往,杀得好不热闹。

此前对金国而言,算是非常重要的进项岁贡,也因宋金交战的缘故,而被直接停贡了。可以说,现在的金国是非常的艰难。

同样,这样持续数年,又无更多斩获的交战,对宋国而言也不是那么好受。所以宋国是愿意停战的!哪怕不是永久停战,只停那么一段时间,也足以大大的缓解朝廷钱粮供应紧张的状况。

于是在明国的牵线搭桥下,宋金两国的使臣终于愿意在第三国的领土上,进行停战的意向接触。虽说最终的停战协议肯定由不得他们做主,但前期的接触也是必要且有功赏的。

而且董友的任务还不只是与宋国和谈,西北面的夏国,也是重要的和谈对象。在持续的四面楚歌情况下,金国的朝臣们也都意识到了四面皆敌的危险处境。

能够有机会化解,自然也是非常愿意的。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明国在暗地里对于宋金、金夏三国的停战是持支持态度的。这样一来,也避免了蒙古汗庭的故意捣乱和眼线。

“好,你们先好好伺候着,我沐浴更衣后便去见客。”董友感觉身上臭烘烘的,回到金国使节馆便迫不及待的洗了个澡。那香气扑鼻的肥皂,用在身上的感觉异常的好。再在回回美姬的伺候下,换上干净的衣物,他心里都有些心猿意马了。

若不是还想着正事重要,定然先跟美姬**一番再论其他。

如此来到花厅,等着的不止贾涉一人。

“王侍郎,贾使节,你们到来,真是让府上蓬荜生辉啊!”董友笑着拱手行了个平礼道。

“客气了!客气了!”王文统说着,又道:“我不请自来,还请董使节不要埋怨才好。”

董友便又与其谦让了几句,才回到了正事道:“我国圣上和朝堂诸公都言,金国与宋国向来是亲厚的伯侄之国。前些年因少许误会而闹出了兵戈,现在边境上打了这么些年,对我们两国都颇为不利。且北方还有蒙古汗庭虎视眈眈,一旦金国被灭,必定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席卷江南。因而特意让我趁着此次出使,与宋使相谈一二。若是能停战言和,我们大金愿为挡住蒙古汗庭的磐石。只要我们大金存在一日,必定叫汗庭兵马不敢南下。”

“明国虽与汗庭同出一源,但国情不同,有山东行省为屏障,也必不会让汗庭借道攻伐大金和大宋友国。”王文统等董友说完,也立即补充道。

有鉴于在山东之战上的表现,宋金两国也相信明国的诚意,否则也不会有今日的试探性接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