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雄起北亚 > 第二百五十三章 龙江省黑河城

雄起北亚 第二百五十三章 龙江省黑河城

作者:爱做的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4:11

第二百五十三章 龙江省黑河城

明国龙江省黑河城,是龙江省除了蒲与城外,第二大城。位于黑龙江的西岸,建城的历史很短,距离当前还不到半年。整座城的规模也不大,只圈了一圈二十里的土墙,不高,防的也不是敌人,而是那些可能乱入城里的狼群、老虎、猎豹等猛兽。

城里的房屋大概有上百座,九成是木头建的简陋树屋。高而尖的屋顶,可以有效防止冬季积雪压垮房屋。原木色的房屋外壁,没有任何来自人工的修饰,透着一股独属于白山黑水间的原始建筑风貌。

好在布局还算规整,没有东一座西一座的杂乱感。且每座房子都严格遵照巡抚的政令,在房中挖了排水通道,直通埋藏在地下的排水沟渠,使得街面上没有污水横流的脏乱情况。

另外一些稍有些财力的人家,还会在树屋中装上玻璃窗户。和上京府的人喜欢透明的玻璃相比,黑河城内的百姓喜欢色彩明艳的彩色玻璃。虽然透光性要差了一些,却是让那些还保留着浓重原住民特点的百姓觉得喜庆、好看。

而在这些房屋中,规模最大,占地最广,也是黑河城最中心的房子,则是黑河巡抚府兼札鲁忽赤衙门,兼总督府了。这样三个衙门融为一体的情况,也就只会出现龙江与滨海这样九成是原始荒林的省份了。

不仅如此,这里的主官也是兼巡抚、札鲁忽赤、总督三大地方长官于一体。也是作为边疆之地的扩荒省份,权柄不可能分得如吉林、辽宁行省那么仔细。

而且因缺少官道与上京相连,使得双方间的联系也不方便。所以很多时候,都需要地方主官独自做决断。

当下在黑河城内,黑河省主官李幢正步履匆匆的赶往城外。因为就在半个时辰前,底下的人来报说。正在城外修路的归化民中,有十几人被大树砸伤。在这人口少得可怜的黑河城内,归化民可是死一个少一个的。因而他不得不亲自赶过去看看,以彰显官府的关怀之意。

至于这归化民,则是明国官府对那些愿意接受明国生活习俗,主动在官府登记户籍,搬入城里生活,放弃原有渔猎习俗的部族人的统称。为了增加吸引力,李幢任职以来,可是没少花心思。

先是请求官府派太医院的大夫和学堂的教习先生过来支援,通过大夫的治病救人增加当地部落生民的好感,同时让教习先生传授知,让部落生民不至于那么愚昧不堪。

另外再积极联络商行在黑河城建立物资收购据点,从当地生民手中收取鹿皮、山参等当地特有好货,然后再卖给他们盐、糖、麦粉、罐头、火柴、毛衣、麻衣、丝织品、铁锅、陶罐、杯子、碗等各种吃的用的。

这样一来,既改善了这些生民的生活,让他们对明国富足的境况有了初步的印象。又让商行赚取到足够的利益,使其能在黑河城长久的驻扎下来。

最后便是充当调解者的角色,积极的调解各个部落的矛盾与纠纷,好使他们能干戈化玉帛,最大保持龙江省的平和与稳定。这也是明国在龙江省的势力还很浅薄的缘故,只能先用这些怀柔的手段减弱当地生民的抵触。当他们习惯了明国官府的存在,且也对其放松警惕的时候,说不得就会突然变了嘴脸,露出獠牙了。

这一天李幢其实是一直期待着!因为怀柔的手段对于黑河城的归化民数量而言,效果非常有限。即便那些部落底层的生民对黑河城的生活充满向往,那些掌控着部落生杀大权的长老、首领们却是不会白白看着部落青壮的流失。

因而上任这么久了,黑河城的百姓数量也只堪堪突破两千人。其中又有十九户,近两百人,是从上京、吉林、辽宁、海拉尔等地迁移过来的罪民。再加上一千左右强行迁入的高丽拓荒民,真正的归化民只有不到八百人。

当然,如果将两千的驻军也算入城中百姓的话,那黑河城的百姓数量就可以翻上一倍。但在考核的政绩里,驻军是不算当地官府户籍上的丁口的。

因而作为龙江行省省治的黑河城,就只有可怜的两千常住百姓。这放在辽宁行省,还比不过一个大点的镇子。在所有省治中,黑河应该都算是最寒酸的城池了。

李幢当初从军中主动申请调离,前往黑河城担任一番主官时,也是想过做出一番政绩的。虽说也猜到了事情可能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如意,但如今半年时光已逝,还是令他有些失意的。

当下经过不长的街区,路旁有着三三两两的商铺。其中有房子的多是汉人和高丽人、渤海人开办的,少量的部落生民则在这些商铺前转悠,希望能用带来的兽皮、山参从商铺里换取足够多的商货。

等到了城外,一大片用木栅栏围起来的简陋榷场则是部落生民主要交易的地方。

很多不愿意遵守黑河城的规矩,放弃武器入城的生民则在榷场中随便寻一处空地,摆上自己从部落带来的货物,等着需要的其他部落生民或是明商前来购买。也有做转手交易的归化民以相对低廉的价格买下这些商货,从而拿到城里卖给明商,赚取差价。

为了维护榷场的秩序,内里也是有少量士兵维持秩序。虽然被允许带入武器,但却严格限制使用。旦有违反且与人争执,伤人性命的,都会当即受到士兵的惩处。

这也使得榷场中的秩序相对井然。却因榷场内是不收入场费和税费的缘故,还使得不少部落将其当成不定期交易的市集。如今又正是一年之中,黑河之地气温相对较高的时候。所以来到榷场贩卖商货的部落生民不少,李幢出城时,看到的便是榷场内外热热闹闹的景象。

这让他心情不自觉的好了不少,抽打坐骑的鞭子,也不再那么急,那么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