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雄起北亚 > 第二百五十一章 明君的样子

雄起北亚 第二百五十一章 明君的样子

作者:爱做的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4:11

第二百五十一章 明君的样子

“拜见国主!”汉人喜欢称呼兀鲁图斯为国主,而以蒙古人为首的汉化程度较轻的人则根据习惯,称呼兀鲁图斯为大王。不过眼下书院中,从省考脱颖而出,参加京考的举子,则都已经汉化程度很高了。

“都起来吧!不用多礼!”兀鲁图斯从容的下了马车,边说边将王浍虚扶起来。

“国主,京考800举子,已有721人住在此处了。另有56人歇在上京他处,还有23人尚未前来登记。”王浍起身向兀鲁图斯简述着举子的情况,同时又补充道:“另书院教习,已招募了五人。他们都是各省学堂表现颇佳的教习先生,经过当地学政和教育司的双重考核,才被学院聘为教习。”

和传统的儒学教育理念不同,上京学院是以‘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为立院之本。拒绝空谈,拒绝毫无逻辑性、事实性的臆想和揣测。另外上京学院也不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一代大儒、名儒或是学文家,而是以如何当官,如何当一个好官,以培养合格的明国官员为己任。往后已经当官的明国官员,会不定期的进入上京学院学习当官的经验与知识,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尤其是在思想上,忠于兀鲁图斯,忠于明国。

而那些没有当官,但可以参加科举的学生,则会在学院中熟读《科考要典》《省榜中举》《京榜提名》三本在未来,成为明国科考三宝的必考典籍。同时还有以思想教育为主的《忠君要论》与实事政治相关的策论。

但目前除了《科考要典》还在畅销,并且教育司也在同步修订外,其他的典籍都还在编撰中。至少这届举子,是没机会学习后面的典籍了。

等未来他们都已经身在官场,发现后辈在苦读科考三大宝时,会觉得自己当初参加科举只考一本书,是多么的幸运。

“就是他们吗?”兀鲁图斯对五位教习有些兴趣。毕竟能从那么多的教习先生脱颖而出,确实是不简单的。

“微臣萧瀚拜见国主!”

“微臣周襟幕拜见国主!”

“微臣李孝文拜见国主!”

“微臣曹章······”

“微臣金成汉······”五人听见兀鲁图斯询问自己,连忙再次躬身行礼。作为书院教习,五人都被封了大学士的官身。虽说就论学问而言,定然是比不上那些宋金两国的名家大儒的。但这符合明国自有的国情。每个人在思想、教书育人上,都经过了考验,确实有几把刷子,那就足够了。

至于当不当得起,也只能由明国官府说了算。

且五人中,萧斡是汉化的契丹人,金成汉是汉化的高丽人,周襟幕、李孝文、曹章三人则是汉人,没有一个蒙古人。这也是明国当前的学堂罕有蒙古教习先生决定的。

在基数少得可怜的情况下,就更难有蒙古大学士脱颖而出了。

兀鲁图斯简单的询问了他们对上京书院的观感,得知学院尚是初建,所以各种章程还在讨论商定中,便勉励道:“上京书院未来会是明国的第一书院,也是孕育官吏的圣殿。能否培养出忠君爱国,勤政爱民的好官,就是你们书院的责任了!”

简单的几句话,让五人受宠若惊的同时,又顿感身上的责任重大。不由齐齐肃着脸,郑重其事道:“定不负国主所盼,不负明国期许。”

其他的考生则都不自觉的对上京书院更高看了几分!这座建立时间不足一个月,新的不能再新,教育理念迥异于传统儒家学院的学府,竟然会是明国的第一书院,而且更关键的是,会培养明国的官吏。如果整个明国官场的官吏都出自这个学院,那关系网是多么的恐怖。若是自己也能在这书院就读,那往后在官场上,岂不都是师兄师弟和同窗了。

起先还不知道上京书院重要性的举子们,呼吸都不自觉的重了起来。再看上京书院书法一般,但却盖着兀鲁图斯蒙文印玺的牌匾,顿觉其高大巍峨多了。

郑明俨和窦默两人将目光从牌匾上收了回来,互相对视着。虽没说话,但也都有了希望能在上京书院学习一阵的心思。

而这个时候,兀鲁图斯似乎是猜到了这些举子们的想法似的,出声道:“本王承诺。此次京考与榜单失之交臂者,也可在书院学习,以待来年备考。”

“这是真的吗?”有举子太过高兴,特别是得知明年还可以再考的时候,想都没想,就直接问道。

但王浍却马上脸色大变的呵斥道:“混账,怎可藐视国主威严?”

那举子也立时意识到不妙,就战战兢兢的下跪赔罪。

兀鲁图斯却立即制止道:“不用怕!本王在这书院,也算是学生,与大家都是一样的,不用如此拘礼。”随即又冲王浍道:“他们以后可都是我们明国的栋梁之才,你可别吓着他们了。”

“国主教训得是。只是明尊卑,守礼仪,也是官场的规矩之一。这些举子们,还是要多多学习的。”王浍身子微躬的解释着。

“恩!但也不用太过注重繁文缛节。我们明国不同于宋国,没有那么多的旧规矩。一切都要适度而止。”

“是!微臣定会谨记!”

两人谈话时,郑明俨发觉兀鲁图斯的态度异常亲和。虽然外表看上比自己的年岁还小,但身段不算矮。与教习还有院长的交谈,都少有高高在上的国主姿态。

面对失礼的举子,也并未惩处。还担心吓到了对方,好言宽慰。

不过国主毕竟是国主,亲和的姿态中,还是会在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一种上位者惯有的威仪与自信。就好像没有任何事情,是能难住这个明国国主的。

随后兀鲁图斯又挑选了几个举子攀谈,简单的了解了一下他们在书院的生活情况后,得知他们一天只有一顿饭食时,立即责令书院改正。并且还下令从自己的内帑中拿出部分钱财,以补贴举子们的饮食。尤其是京考期间,必须保证一日三顿,而且还要有肉糜。如果做不到,还让他们这些举子向札鲁忽赤衙门举报。

这样体恤民情的姿态,马上就获得所有举子们的好感。等其离开时,虽然勒令不准恭送,但举子们还是趴在墙头,目送着兀鲁图斯的车驾离开书院。

郑明俨也在目送的举子之列,见马车已经走远了,不由悠悠出声道:“汉卿,你说这就是传闻中的明君吗?”

“礼贤下士,不重虚礼,又体恤民情,重教重德。虽明国所为,在那些汉人大儒眼中多少有些离经叛道。但这本就是他们口中的蛮夷之邦,如此作为倒也算符合他们心中所想了。其实我也不知道真正的明君是什么样子,但今天见到的明国国主,应当就是我心中的明君吧!”窦默所言,刚好符合了郑明俨心中所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