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雄起北亚 > 第二百一十章 狭路相逢

雄起北亚 第二百一十章 狭路相逢

作者:爱做的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4:11

第二百一十章 狭路相逢

当说真话的传信兵被斩首,并且被传阅三军,告知所有人此人是蒙古鞑子派来的奸细后。其他还活着的传信兵,就再也不敢说真话了。如果不是蒙古鞑子屠城的恶名太甚,他们都有些后悔从特邻城逃出来报信。

毕竟被俘虏的话,说不得还能捡回一条命!

而始作俑者的蒲鲜万奴是不会理会这些小兵的心思!

在杀了传信兵后,他并没有觉得高枕无忧。因为混迹于军旅多年,他本能的觉得,那传信兵说的话很可能就是真的。

只是对方描述的火器实在太过匪夷所思。让很多人都无法想象出世界上竟然还存有这样毁天灭地的武器。一旦真的在军中广泛传开,那对士气而言,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

不过蒲鲜万奴自己清楚,这次南下的蒙古大军,是有一种杀伤力很大的火器的。

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小部落,逐步发展成如今一统东蒙古大部的数万户大部落。火器在这其中起到的作用,绝对是不可忽视的。他也曾让人去东蒙古弄来了使用后的火器,那东西单论制作其实不难,只是其中炸药的成分配比让很多工匠都犯了难。

只是单以这样的火器,想要轰塌特邻城的城墙还是不可能的。即便传言说,那火器只要被点燃,就会连续不断的释放出雷鸣声响的天火。在爆炸时,还会飞溅出大量的碎片或石子。

可是面对石头铸造的墙壁,再多的石子和碎片,都不可能击垮特邻城。

但依照传信兵的说法,那类似神罚的天火拥有毁天灭地之能。和他了解到的火筒,似乎不是一个东西。

“难道说,蒙古鞑子又弄出什么厉害的火器了?”,想到这,蒲鲜万奴的心理难免生出几分惶恐。因为连坚固的石头城墙都能被轰垮,那还有什么城池是攻不破的!

便在与诸位军将商议后,蒲鲜万奴决定暂时以窝某罕城为依仗,囤积兵马,誓要挡住蒙古大军南下的步伐。同时也派出了三千精骑,会会蒙古鞑子的深浅。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

对方到底是不是有传闻中的势不可挡,还是得亲眼看看才知道。

抱着这样的想法,三千精骑在蒲鲜万奴和诸位军将的目送中,踏上了北上的行程。

仆散达侓是这支精骑的军将!他们仆散家算是跟着蒲鲜万奴起家的功臣了,虽然在朝堂上的势力不如那个汉人王浍和以王后李仙娥为首的李家势力大,但在军中,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几乎朝中的女真军将,都以他们仆散家为首。当然,他们仆散家是很忠心于国主蒲鲜万奴的。也正是因为这份信任,他们家才能在军中保持着超然的地位。

而这支精骑,则是以蒙古大汗的怯薛军为例,选调朝中权贵之子,进入这支军中历练。每个将士都着了统一的甲胄,在大真国大部分军队都未能披甲的情况下,他们亲卫军算是少数的例外了。

如果没有李家执掌的禁卫军与他们分庭抗礼的话,他们亲卫军就算是国主最依仗和最青睐的军队了。

当下仆散达侓领着精兵顺着牡丹江往下,两岸是起伏的山岭。好在河流两岸被泥沙冲积成了平地,再加上官道也都还算完整,所以军队行走的还算快。

但他们也没有太过专注于速度的快慢!毕竟特邻城已经丢了,赶得太快也只能在城下吃闭门羹。而且蒙古人的行踪也还不确定,难说沿途会不会有埋伏。

他的担心的确是对的!

在其出城后,埋伏在窝某罕城的暗卫就将出兵的消息送了出来。而且还不是依靠人力,而是飞鸽传书。

在这通信不便,没有电话、手机的古代,要想更快的传递消息。除了快马加鞭以外,就只能飞鸽传书了。因此当仆散达侓的军队还在路上时,刚刚攻破特邻城不久的兀鲁图斯部兵马,就得到了准确的消息。

千夫长阿当罕第一个毛遂自荐,愿意主动出击,会会这伙儿被称为大真国精锐的部队。

可是军功这种事,不是你推我让,而是需要你争我抢。否则的话,就只能红着眼睛看别人上战场立功了。

因此这个与大真国精锐交战的机会,便成了诸多军将争抢的香饽饽。

千夫长呙不阿闻言,也是不逞多让,马上出言道:“末将也愿请战!还望万夫长恩准。”,虽说他的军级只是小千夫长,比不上阿当罕的大千夫长,但这种事关切身利益的时候,可没什么军级可讲。

见底下诸位将领请战之心强烈,全旭也没有阻拦的意思。只是轻敌之心切不可有!兀鲁图斯部虽说一路走来,从无败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敌人都是一碰就碎的豆腐。

恰恰相反,若无火器之胜和绝佳的谋算,兀鲁图斯部想要轻松的统一东蒙古和横扫辽东,那是绝无可能的。

像当前的辽东战事,就是兀鲁图斯部以派遣使团南下安抚的名义,让大真国放松了警惕。然后以突袭的方式,秋风扫落叶,速度极快的直捣的大金国的都城南京。

时间又紧又急,让大真国上下,根本就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哪怕等到现在蒲鲜万奴终于得到消息,领军南下。但因之前与东辽国的战事,导致大部分的兵力被牵制在原东辽国境内,从而无法短时间的抽调兵马。

即便是现在,蒲鲜万奴也是让东辽国境内的兵马做好守城的准备,而不是前来支援。反而是让东边胡里改路、速频路的猛安,加紧抽调当地的女真部落,好让他们前来共同抵抗蒙古大军的侵扰。

以这个时代的动员力,没个三五月,是绝不可能整军的。然后再算上路上耽搁的时候,最少要半年。更别说让军队形成战斗力,需要的时间。

因而在当下,大真国能调动的兵力绝对是有限的。只要在其援军到齐前,攻破南京城,拿下蒲鲜万奴。那些前来支援的援军,也绝对会做鸟兽般散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