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雄起北亚 > 第一百四十五章 钢铁、纺织与玻璃

雄起北亚 第一百四十五章 钢铁、纺织与玻璃

作者:爱做的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4:11

第一百四十五章 钢铁、纺织与玻璃

钢铁在古代是代表着战争潜力,在后世,也是重要的工业发展指标。为了提高钢铁的质量,兀鲁图斯利用后世的知识,在炼钢方法进行指点。

如今东蒙古的炼钢技术其实还是以‘灌钢法’为基础。并且还发现了为数不少的小煤矿,从而提高炼钢时的温度。而后兀鲁图斯又给那些铁匠们特别提到了‘生铁淋口法’!

原本这应该是一两百年后,明代才能出现的技术。但是兀鲁图斯看过简单的钢铁发展史,也见过太过种田类小说中,会特别提到钢铁发展上的特殊节点。

像这‘生铁淋口法’,就是华夏钢铁发展史上的一大重要节点。其根本的原理就是利用熔化的生铁,将其作为熟铁的渗碳剂,以便将这种熟铁的刀口炼成钢铁。

当然兀鲁图斯只是提到,实际操作中还是需要熟练的工匠去摸索。在王贺的亲自参与并督促下,只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工部直营的东蒙古铁器坊就完全掌握了这门成熟的技术,可谓是功不可没。

另外在炼铁的燃料上,东蒙古铁器坊也进行了创新。由原来的烟煤,炼制成焦炭。不仅提高了燃点,还剔除了煤杂质过多的缺点,大大提高了钢铁的质量和产量。

战场上无论是东蒙古的火筒、火弹,还是刀枪、甲胄等冷兵器,都表现优良,与钢铁质量的提高不无关系。

除此以外,便是毛纺织业上的工业化倾向!

毛纺织业是兀鲁图斯起家之时,就重点扶持并发展的起家产业。哪怕如今很多低端毛纺织技术都以拍卖的形式,流传到了境内的各大商行。甚至第一大官营毛纺工坊,也都转移到了户部的名下。但是毛纺织工坊所需要的纺织车,还是由工部执掌的工坊营造。

早前兀鲁图斯曾建立利用河流的动力,带动纺织车的运转。但因东蒙古之地河流封冻期长,且纺织车本身技术落后,所纺织的效率远远比不上人工来的快。

因而兀鲁图斯就想到了后世闻名遐迩的‘珍妮纺纱机’,其利用增加纱锭数量的优势,大大提高了纺织机的效率。他便将自己的猜想透露给了王贺,而后王贺便让纺织车机造坊开始验证这个猜想。

在追求真理的道理上,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也不是一马平川的坦途。和珍妮机纺织的原料是纱锭不动,东蒙古以羊毛为主。其质地比起纱锭,更为坚硬和粗糙,所以简单的将珍妮机的原理嫁接过来,是远远行不通的。

好在随着毛纺织工坊的普及,毛线的种类也开始多样化。不仅是颜色上更为鲜艳多彩,其质地也开始在人为的改进下,变得相对柔软和细腻。

这也反促成了纺织车机造坊在验证猜想时,难度的降低。终于在冬日即将来临的一个秋日,由兀鲁图斯提出猜想,由王贺督促工坊建造的第一架‘东蒙古纺织车’成功建造了出来。

这个时代是不能直呼权贵的名讳的!其实兀鲁图斯原本还是想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但是他也知道,一旦取了这个名儿,反而还会让别人不敢直呼其名了。

刚好东蒙古的一体化道路正在狂飙突进,便直接取名为东蒙古,算是加深底下百姓对东蒙古的认同感吧。

纺织车之后,便是玻璃制造工艺的从无到有了!

说起来,这原本应该是户部商业司的功劳的!

出于之前兀鲁图斯提到的,对特殊技术工艺,以及东蒙古暂时没有的技术工艺引进,要持扶持与鼓励的官方政策,所以一个会制造玻璃的回回商人,便在这种政策的鼓励下,成功在上京城开办了第一家玻璃工坊。

起初兀鲁图斯是没在意的,但奈何玻璃的高价出售引起了他的注意。有着后世丰富的知识储备,兀鲁图斯怎么会允许这样高价值的商货制造法不在官府的掌控中。便命人将那回回商人寻来,一问之下才得知,对方其实不是信仰真神的教徒,而是信奉耶稣的比萨城商人。

也是现在的东蒙古,对一切高鼻深目,金发碧眼的西方人就默认为回回人。毕竟随着蒙古汗庭的西征,大量中亚地区纳入其统治。很多明显有异域相貌特征的回回商人也都进入传统的东亚地区。还有大量的回回奴隶被贩卖,如今也是东蒙古重要的奴隶来源。

不过多数都是女人和孩子!

尤其是女人,在当前的古代,女人也是一种战备资源。因为女人多,孩子也就更多。对于人口的增长,无疑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兀鲁图斯可是打算日后在东蒙古五省一府大量引进人口的!

和迁移动力不足的女人相比,男人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小,敢于拼搏的劲头足。再加上战乱年代,只要不是被拉到战场上当炮灰,其实男人活命的几率是比女人高的。

有敢于未来男女比例失调,造成社会不稳。还不如提前未雨绸缪,先大规模引进划算的女奴。

到底现在的奴隶行情还是很不错的!

当然这是对买家而言。

由于花剌子模正处在灭国的边缘,其国内大量的人口被贩卖。在短时间内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其奴隶的价格就一路走低。再加上金国、夏国也都处在战乱之中,其底下的人口也成为了奴隶市场重要的补充之一。

所以现在一个成年女性的价格,已经走低到半头羊一个了。反正引进人口的事情马上就要着手做了,现在买来奴隶安置着,也不怕马上就会年老,导致无法生育。

那个比萨城的商人其实是作为奴隶跟着回回人的商行过来的。只是他机灵,看到东蒙古的招商政策以后,主动请求以技术的方式,得到商业司的扶持。

在验证其烧制玻璃的技术是真的,商业司便替其赎了身份。而后兀鲁图斯召见了他,不仅与其讨论了烧制玻璃的技艺与猜想,还邀请其加入工部即将成立的玻璃制造坊,担任第一任坊主。

吃了被卖作奴隶的苦,这比萨商人对权利的看重更甚于财富,因而其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下来。到底工部直营的玻璃制造坊,是有官身的。和他自己一个人开办工坊,有着天壤之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