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89章:令人侧目

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89章:令人侧目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3:31

第89章:令人侧目

在中行氏的配合之下,智氏很轻易就顺利接管了“濮阳”的北面城墙,待在章台高处的卫君元看得差点没一头栽倒。

随后,入城的晋军分为三个部分,配合城外的友军攻打“濮阳”的西面和南面城墙,剩下的一支晋军直逼宫城。

有点缓过劲来的卫君元破口大骂中行氏,其余的卫国贵族则是乱作一团。

来自齐国、郑国、宋国的人,他们对事态的发展同样感到惊慌不已,有点没有搞清楚状况的同时,对中行氏和范氏的防备心暴涨,甚至发生了跟中行氏、范氏的交战,近一步加剧了“濮阳”防御一方的混乱态势。

范氏的部队遭到卫军、齐军、郑军和宋军攻击,一开始根本没有反应过来,等损失惨重才听到中行氏反水的消息,一方面狂呼冤枉,另一方面曾经的友军根本不接受解释,只能是接着打了。

卫都“濮阳”城内的郑军和宋军并不多,乃至于卫军的数量不能算多,真正多的是齐军,再来才是中行氏和范氏。

因为中行寅背刺的关系,卫军、齐军、宋军和郑军不再信任中行氏和范氏的部队,同时卫国君臣对齐军、宋军和郑军也很难再保持信任感。

结果当然是中行氏干出背叛盟友的行为,一下子让联军内部互不信任,乃至于卫国拒绝其余友军进入宫城。

晋军清晨发起攻击,不到正午之前就控制了城墙,诸侯联军与范氏部队龟缩到宫城外面聚集,大规模的交战暂时缓了下来。

尝试夺取宫城的程朔发现局势出现变化前,及时带着本部撤离宫城附近。

程朔率军撤退期间碰上了范氏的部队,想到什么似得没有发起攻击,干出了退到一旁让范氏部队过去的事情。

那一幕被列国的人看到,搞得范氏的部队靠近宫城再一次遭到了齐军的攻击。

说惨的话,“濮阳”城内的范氏之人最惨,他们因为中行氏的背叛得到不到联军的信任,陷入了谁碰上都要开打的境况。

在这种局面下,范氏的领头人肯定要想办法了。

“籍秦求见?”智瑶已经入城了。

这个籍秦是谁?他打了两次“沫之战”,一度击败赵鞅并追击到“壶口”附近,能算得上是一个善战之人。

范氏在“濮阳”的军队就是籍秦在统率,一番折腾下来从六千多人只剩下不到两千来人了。

子贡问道:“可要接见?”

当前战事缓了下来,进攻方需要为攻打宫城做准备,防御的一方则是依旧惊疑不定的状态。

智瑶想了想点头表示愿意见一见。

没有多久,卸甲并交出兵器的籍秦过来了。

其实,战时求见不带兵器就是一种示弱,再卸甲就称得上是侮辱了。

然而,智瑶才不愿发生那种“生命终结在胜利前最后一刻”的事情,肯定不愿意非智氏的人携带兵器靠近自己五米之内。

“公孙克齐都、掠礼器,为晋国贺!”籍秦没说别的,先对智瑶干出那番事业表示祝贺。

智瑶没有谦虚,微笑说道:“大夫统兵之能,瑶早有所闻,不失为丈夫。”

现在说“丈夫”就是“英雄”的意思。

两人商业互吹了一波,接下来肯定要谈正事了。

籍秦收敛笑容,说道:“今次攻卫都,公孙错矣。”

“哦?”智瑶知道籍秦为什么那么说,无非就是中行氏干出背刺,哪怕拿下卫国都城都不算什么光彩的事情。

籍秦很严肃地说道:“今日之后,同盟协心同德不再。此为公孙之过。”

有道理啊!

尽管是到了礼崩乐坏的阶段,互相结盟之后还是能够互信,哪怕立场不再一致也会明明白白解除盟约,只有极少数不要脸的诸侯才会临阵反水。

智瑶却是不能认的!

他做出失笑的模样,说道:“非瑶之过,古已有之。前有宋卫悖盟,后有齐鲁悖盟。敢问大夫得见诸侯,可有言语一二?”

籍秦的军事才能或许不错,但他只是一名大夫而已,哪怕能够见到某位一国之君,几乎没有正经对话的机会。

所以了,类似的话籍秦肯定没有对某位诸侯讲过。

籍秦讲那些话其实就一个意思:荀氏将他们给坑惨了!

能够意会的智瑶说什么都不愿意承认,再来是看清了城内范氏诸人的窘境,再有籍秦过来求见,哪能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天也,命也,事已至此,大夫何不归我?”智瑶说道。

算是劝降,又不是那种常规意义的劝降。

常规的投降,投降的人等于一切听由胜利者处置,接下来交赎金,或是成为胜利者的财产。

籍秦立刻下拜,说道:“愿为智伯效力!”

这是投降智氏,不是投降智瑶吗?同时效力的对象是智跞。

换作其余人可能就不喜了,觉得籍秦等范氏的人都陷入这样的境地还矫情,极可能一怒拿下籍秦并立刻挥兵开战。

智瑶却是觉得很无所谓,老智家的一切迟早归于自己,效力自己的祖父,不就等于是效力于自己吗?

“想要成就大事业,哪能没有帮手?我不止要自行培养,对外肯定也要广纳良才!”智瑶心想。

就这般,籍秦带着将近两千范氏的士兵归了智氏。他们仅仅是扯掉身上范氏的家徽,一下子跟中行氏一样来了个华丽转身。

得知智氏又接纳了范氏部队的人,他们有那么点被智瑶给再一次秀一脸了。

“主,智瑶乃是为收拢范氏、中行氏创先机!”姑布子卿是赵鞅的谋臣,脑袋瓜子不一样要比别人好,发觉了什么或有什么猜测必须第一时间告知赵鞅这位家主。

在晋军清理完城墙的敌军之后,赵鞅谁都没有通知,带上足够的护卫进城了。

后面得知赵鞅入城的智跞也在加紧准备。

智跞在知道赵鞅入城的情况下,哪怕身体状况不是那么允许,还是会跟着进城,怕的就是赵鞅以身份压人,甚至干出摘桃子的操作。

又或者说,哪怕赵鞅没有干摘桃子的事,不要脸地抢夺一些利益的话,以智瑶目前的身份抗衡起来不彻底翻脸肯定扛不住。

“非不为,实不可为也!”赵鞅只能光流口水。

范氏和中行氏投降谁都不会投降赵氏,甚至能够预见范氏和中行氏灭亡之后,赵氏的族人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随时面临被袭杀的危险。

现阶段,晋军将敌军成规模地堵在宫城附近,其余区域则是正在清理城内的抵抗力量。

智瑶暂时还不知道赵鞅已经进城,正在就近在观看宫城是个什么情况。

卫国的都城坐落在大河边上,他们却是没有从大河引水入城,同时城池也没有护城河。

当下建城,必要的时候会将一些山体包括进去,选择将宫城建立在山体之上。

实际上,哪怕没有山体的话,修建宫城一般也是需要夯一个很高的基座,使得发生水涝什么的时候威胁不到宫城。

智瑶能看到宫城城墙后面的宫阙,原因在于宫阙所处的地势很高,以至于有城墙挡住都能看到建筑群。

现如今的建筑发展也就那样,说是宫阙只是存在章台楼阁,其实是看不到什么魏巍大城的奇观。

齐国的都城“临淄”里面也有山,只是齐国的宫城并没有建立在山体之上,加高倒是有进行加高,程度则是远远低于郑国的工程。

卫国宫城明显是选择山体的便利建立,城池的面积没有“临淄”大,宫城含括的占地面积比齐国宫城大了一些。

智瑶唤来宰予,吩咐道:“你且前往求见齐军‘将’,询问是否偃旗而降。”

这是允许齐国选择投降输一半。

卫都“濮阳”城内,中行氏和范氏都归了智氏,目前还在抵抗的士兵以齐军的数量最多。

再有一点,智瑶认为应该适当地保存齐国的军事实力,免得齐国真的崩了之后被赵氏占太多的便宜。

已经成了智氏家臣的宰予认真应命,下去准备准备就会亲自去求见齐军主将。

“公孙,敌军惊慌失措,阵势无有固形,可一鼓而下也!”高强刚从中行氏转到智氏,很需要功劳的呀!

智瑶笑眯眯地说道:“大夫勿急,攻其**,先攻其心。”

听到这一句话的人觉得简直是用兵宝典,赶紧牢牢记在脑子里。

而这时,宫城的城门却是打开了缝隙,一些卫人列队而出,走在最前面的人并没有身穿甲胄,看队列所持的旗帜,明显是一支使者队伍。

恰好智跞进城,询问到智瑶的位置赶了过来,没问赵鞅干了些什么之前,卫国的使节恰好到了。

“代寡君问候晋正卿。”使者不会忘了礼节,尤其卫国现在极度需要礼节来保持体面。

但是,这里就有点怪异了。

一般一国之君只会问候一国之君,哪怕晋国的“卿”位比小国之君,地位上面还是存在差距,哪有一国之君派人来对晋国正卿致意的道理。

智瑶低声对智跞说道:“卫君求盟。”

外城被攻破,宫城被层层包围起来,卫国继续抵抗无外呼是垂死挣扎,能够体面地结束战争当然最好啦。

为什么是“求盟”而不是“求降”呢?这里就是春秋时期特有的外交礼节了。

不过,很明显晋军不止是兵临城下那么简单,杀都杀进来了,打下宫城的话,做绝了还能灭亡卫国。

看就看卫君元提议的是结成什么样的盟约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