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85章:又到了俺表演的时间啦?

第85章:又到了俺表演的时间啦?

现在的情况很明显,一再亮相的智瑶想再低调已经不可能,由此让智跞陷入迟疑不定的心态。

老智家的智申过于平庸几乎人尽皆知,孙辈的智瑶厉害一些,好像是能弥补智申的平庸,不至于让其余三个卿位家族轻视,同时也因为智瑶年纪尚小的关系,赵氏、魏氏和韩氏对智氏带来的威胁不会过分紧迫。

说白了,一个家族的继承人只是继承人而已,有什么政治抱负或其它,等成为一家之主才是施展的时刻。

而这里出现了问题,比如说赵鞅明显不知道智申已经躺平。

智瑶适当地表现出兴奋,问道:“全军皆交予我手?”

十三岁的少年,灵魂老成是一回事,该表演出十三岁少年该有的不成熟,还是要适当表现出来的。

赵鞅看到智瑶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心想:“孩子就是孩子,不管多么妖孽还是藏不住心事。我是不是能找机会试探一下,他为什么会对伯鲁另眼相待?”

作为祖父的智跞看的情不自禁嘴角一勾,一种舐犊之情无法控制地泛了出来。

“瑶欲得三军,鞅以为可也。”赵鞅率先表态。

在“濮阳”的晋军没有三个规模的数量,所谓“三军”就是全军的意思了。

智跞却说道:“瑶年幼无状,中军佐勿怪勿纵。”

诸夏并不是儒家大行其道之后才讲谦虚,民族性格一直都着谦虚的品性。

智跞对赵鞅的表态其实很满意,不过内心的担忧却是增多,一旦智瑶得到全军的指挥权打不下“濮阳”,又或者得到指挥权让军队损失惨重,相关责任还是要担负的。

如果不是晋国没有像楚国那种“败军杀将”的传统,智跞都要认定赵鞅不怀好意了。

“吔……”赵鞅拉了一个尾音,说道:“小辈可陷齐都,卫都自是不在话下。我等具在,何不使小辈出战?”

讲真话,智跞还没有亲自见识智瑶是怎么统率军队作战,心里其实是很想看一看的。

就这般,智瑶获得了临时指挥全军的机会。

当然了,获得指挥权不代表智瑶就立刻能够指使全军,需要智跞将相关的命令传达下去,连带包括赵鞅等率军前来参战的各个家族的家主也该传下配合的指示。

当天对“濮阳”的进攻依旧是智徐吾和赵获在联合指挥。

作为看客的智瑶可以不用去管晋军怎么攻打“濮阳”的过程,身份得到转换肯定变成极度关注了。

所以,智瑶邀请了赵伯鲁、魏驹和韩庚前往就近观战。

作为卫国都城的“濮阳”是一座侯爵级别的城池,城墙最高达到九米,最矮的城墙则是七米出头的模样。

跟当前所有城墙没有区别的是“濮阳”的城墙也是夯土而成,其上有垛口和女墙,墙面是一种倾斜幅度很大的情况,也就是座基比较宽,越往上宽度越小的形状。

说白了,现如今的夯土城墙真不是墙面九十度,八十五度才是常规形态。

再有一点就是,不要以为夯土城墙会很脆弱,严格督造的夯土城墙硬度一点不输砖石城墙,乃至于比砖石强更坚硬。

来到一个高坡上面的智瑶远远看着城池攻防战。

其实并没有什么看点啊……

晋军有打造攻城器械,不过看不到攻城塔、撞车等器械,高端一点的仅仅是有了云梯,像是投石车、车弩之类就更别想了。

所谓的“云梯”真就不是一张简单的梯子,它有自己的带轮基座,梯子用材讲究且坚固,还有可以用来勾住女墙的倒勾。

正在宫城的晋军完全就是靠着一种蛮劲在攻城,云梯的数量着实有点少,大多数晋军是用更简陋的常规梯子在往城墙攀爬。

守城一方的士兵构成看去有点杂,能看到穿着灰白色战袍的卫军,还有土黄色战袍的齐军,并且还有身穿浅绿色战袍的郑军,甚至能看到身穿红色战袍的范氏和中行氏士兵,再来便是有着一些没穿战袍看似各家族私兵的参战人员。

来自各方势力的士兵,他们并不是混着防御城墙,每一个势力负责其中的一个城墙段,互相之间的配合看上去极少,大多数时候都是各顾各的。

“现在的攻城器械种类稀少,守城的防御器械也没见到几样啊?”智瑶反正没有看到拍板或绞刀,连‘金汁’都没有用上,仅仅能看到有守军士兵会砸石块。

攻城一方蛮着干,守城一方靠人去填补防御空缺,看上去原始且更加血腥。

魏驹很讶异地说道:“城外竟无敌军?”

是呢,关于这点智瑶早就发现了。

守城不在城外安排游弋部队很容易与外界断了联系,再来就是会让攻城一方全力攻打城池。

正常的城池攻防战,哪怕防御一方兵力再怎么不足,一样是会选择在城外布置游弋的部队,给予攻城一方心理上的压力,也能时不时地袭扰一下攻城部队。

如果防御一方的兵力足够,他们肯定会在城外设立营寨,时间充足还能打造卫星城来形成掎角之势。

韩庚说道:“中军将与中军佐多次击溃敌军。齐君亦是突兀薨逝,以至酿成此困局。”

正在观看战局的智瑶转头看了韩庚一眼,不明白韩庚搁这隔空拍马屁有什么用处。

“齐君知礼器被掠薨逝,天下人如何看待我等?”赵伯鲁很担心这个。

魏驹与韩庚对视了一眼,他们很纳闷赵伯鲁现在讲这种败兴的话做什么。

他们干了那么大的事业,得到智跞和赵鞅的设宴款待,拿出去能够狠狠吹一段时间的牛逼了!

如果他们以后无法再做出什么事业,仅仅是一度控制齐国都城“临淄”这件事情,很可能成为他们一生取得的最高成就。

“天下人如何看待我等?”智瑶内心很无语,有些话却是不得不说,道:“吴国如今代楚为南方一霸,南方诸侯无不兢兢战战,凡吴国所需所言,竭尽唯命是从。”

吴国一直都不讲什么道理,玩的就是谁拳头大就由谁说了算,他们在一些列国眼中是什么不重要,使得周边各国感到害怕,尽情收保护费到手软。

曾经的南方霸主楚国在南边也从不讲什么礼仪,为了在竞争霸权之后使“天下”信服才在跟中原列国交手的时候保持克制。

现在很不好说楚国和吴国谁采取的方法正确,要等一等吴国的霸权能不能得到大多数诸侯承认,到那个时候才能知道答案了。

“吴国或可逞一时之凶,霸业必不长久。”赵伯鲁不是故意想跟智瑶唱反调,纯粹是讲出了赵鞅说过的原话。

他被智瑶、魏驹、韩庚看得心里发毛,转口说道:“瑶之言亦有理。”

要是赵鞅在场,会不会抽赵伯鲁几个大嘴巴子?

智瑶之所以会用惊奇的目光看赵伯鲁,主要是赵伯鲁真的说对了。

魏驹和韩庚则是纳闷赵伯鲁什么时候有这种政治眼光,太不像赵伯鲁了。

那么,吴国的霸业维持了多久,又或者说吴国到底有没有一度称霸呢?

打从事实上来说,吴国打崩了楚国只是得到南方霸主的地位,没有打服晋国就是一个削弱版的南方一霸,算不得什么“世界霸主”的。

然后,吴国成于诡道,败亡也是在反治其身上面,风光时间真的没有保持多久。

“我所言非尚于吴,乃是无有持齐国礼器之心。”智瑶说完就继续观看城池攻防战,不理会三个人为了吴国的事情继续斗嘴。

因为诸侯联军崩溃得很突然,导致齐军和郑军进入“濮阳”城内,使得“濮阳”的守军数量达到夸张的四万余。

在这边的郑军并不是今年从郑国过来,他们是早先参与第一次“濮阳”防御战留下的客军。

目前魏侈还在将宋军和郑军抵挡在“平丘”这个地方,只是因为魏侈统率的兵力只有三个“师”,随着郑国和宋国分别再次增兵,抵抗起来有点吃力了。

觉得已经掌握基础信息的智瑶不再观看城池攻防战,询问三人是留在这边还是回营地。

这个隐隐已经形成的小团体是以智瑶为首。既然智瑶要走,他们肯定也是跟着离开。

回到营地之后,智瑶去找智跞询问营中有多少来自智氏的工匠数量。

“为何有此问?”智跞知道,只是还是要问。

智瑶说道:“攻城器械过于稀缺、简陋,我需加以打造。”

这个就是为什么只问老智家来了多少工匠的原因。

春秋时期的知识壁垒很明确,自家的就是自家的,才不会以任何形式向外传播。

智瑶又说道:“我观‘濮阳’城内中行氏之兵多也。可否使之阵前倒戈?”

智跞有跟智瑶提起过恢复了跟中行寅的联系,才会让智瑶提出那样的建议。

“如你有此念,寅处由我亲笔一封。”智跞稍微迟疑,还是决定无条件配合智瑶的布置。

那么,中行寅会配合智氏吗?他会,并且还是那种极力的配合。

根本原因是智跞答应中行寅会保存中行氏的血脉,某一天智氏还将全力支持中行氏在晋国的复起。

仅仅因为智跞的承诺就能让中行偃配合?这个是春秋时期的特殊性,换作在其它年代就没有这种事情了。

“中行氏之兵穿戴与我家仅在家徽之别,届时……可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智瑶开始讲起了自己的计划。

智跞保持安静在听,听着听着脸色渐渐变得无比奇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