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293章:速则乘机,迟则生变

第293章:速则乘机,迟则生变

总的来说,晋国的秩序是真的崩坏了。

定义为智氏吞并卫国带来的效应,不是说不可以,但锅绝对不能全由智氏来背,始作俑者应该是一举让范氏和中行氏变成叛逆的赵鞅。

并不是什么推卸责任,原因就是那么个原因,以后谁看晋国的历史,一定会是那种看法。

爆发内战已经成为定局,智瑶做完了国内应该做的事情,目光转到了国外。

最需要关注的国家自然是吴国,一旦吴国有所动作,带动的影响将会最大。

说白了就是吴国肯牵头并出最大的力气,宋国和鲁国将会再次改主意,齐国和郑国则是巴不得加入到联军之中,一下子就能让反晋联盟再次成立了。

智氏攻打“晋阳”的两个军团,从“鲜虞”出发的军团需要耗费将近一个半月,从“邯郸”出发又绕路的这一个军团大概需要耗费两个月。

所以,哪怕是用最快的速度,智氏攻打“晋阳”也会是一个半月之后了。

在这期间,智瑶还能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局面,一旦正式展开对“晋阳”的攻打,任何的变动都将要承相应的后果。

不过,魏氏、狐氏和钟氏已经先行展开军事行动,某种程度上是他们开启的内战,并且也用实际行动来展现出自己的态度。

尽管智瑶还是有点疑神疑鬼,一些事情则是不能做得太过明显了。

“第二个五年计划明显是要推迟了。暂时说不上临时的变局是好是坏……”智瑶对魏氏的这手阳谋不接也得接,必须承认自己有点小瞧魏驹了。

平时不咋吭声的人,看上去人畜无害,一下子搞了这么一手,谁还敢说魏驹无法挑起魏氏的大梁呢?

某种程度上,智瑶觉得魏驹暴露得比较及时,乃是一件好事,避免了轻视之下猛然间被来一下大。

有一天,博览道急匆匆来汇报,说道:“魏氏之主正往‘邯郸’途中,再有六日便可抵达。”

老实说,智瑶有点疑惑魏驹现在来“邯郸”是什么意思。

魏氏不止在攻打“采桑”这个地方,他们也同时在对郑国用兵。

应该是军事进展相当不错,才会让魏驹有闲心到处跑?

以魏氏实力,打一个赵氏主动放弃“采桑”肯定没有难度,来“邯郸”找智瑶做什么,稍微一想也就呼之欲出了。

六天之后。

魏驹来到“邯郸”郊外,看随行兵马约是三个“旅”左右。

智瑶来到城门处进行迎接。

两人有说有笑进城,魏氏这边除了几十名护卫之外,其余部队肯定是驻扎在了城外。

从魏驹的一些话中,表明魏氏对“采桑”的攻打非常顺利,不出意外两个月内就能将军事行动大体完成。

他们来到大厅分别入坐。

魏驹觉得自己已经将来意说得比较清楚,还是问道:“我可出兵‘赵’地?”

所以,魏氏觉得光拿下“采桑”、“屈”和“鄂”无法满足胃口,将目光盯上了赵氏的祖地“赵”了?

现在的智瑶不怕魏氏胃口太大,怕的是魏氏引而不发,却是做出了为难的表情,说道:“‘赵’在都城之旁。”

讲道理,谁控制了“赵”几乎也就把守了“新田”对东北方向的通道,更别提“昆都”那边有一座战略价值非常高的桥梁。

那一座桥梁直通汾水两岸,谁把控住桥梁,基本上也就等于是掌控住了这个战略要道。

在之前的商议中,赵氏的“赵”地应该由智氏、魏氏、狐氏和钟氏联合发兵去打,攻打下来之后再将那边的城邑进行瓜分,有战略价值的那一座桥梁则是由多个家族共管。

现在,魏氏要独力发兵去攻打,是不是能够理解为他们要吃独食,再将“昆都”那边的桥梁控制起来?

魏驹说道:“‘昆都’可由我家、智氏共管。”

那么就是将狐氏和钟氏撇到一边,智氏也不用出兵参与对“赵”地的攻击,还能分得“昆都”的管控权?

智瑶多看了魏驹一眼,想了想说道:“如狐氏、钟氏一月之期不可攻下‘台谷’,便如驹所言罢。”

赵氏对“台谷”那边一样是采取了放弃的姿态,狐氏和钟氏的军事进展速度却是有点慢了。

当然,说是赵氏放弃,其实还是会有人进行抵抗,带头抵抗的就是赵氏在当地的族人或附庸,能有多么难打不取决于赵氏的支持力度有多大,看的是当地赵人的抵抗决心以及战斗力强弱。

魏氏能够那么快解决“采桑”、“屈”和“鄂”,纯粹是魏氏的战斗力很强。

狐氏和钟氏军事进展缓慢,只能说他们两家的战斗力有点弱了。

“韩氏集结三‘师’于‘韩’地,‘虞’、‘樊’各有一‘师’之兵,‘葵’屯驻二‘师’。”魏驹说这些话的时候,表情比较凝重。

服丧期间大肆征调军队有点奇怪,不过考虑到内战已经爆发,韩氏什么都不做该是心多大。

再看韩氏屯驻兵力的地点,比较明显的就是想要自保的同时,对外形成一种威慑。

智瑶能理解魏驹的心情。

目前跟韩氏封地有较多比邻的家族就是魏氏,他们的确是该有一种韩氏突然参战之后会干什么的忧虑心态。

如果魏驹的担忧不是刻意做给智瑶看,再加上智氏这边没有窥视到魏氏和韩氏之间有所联络,只能说韩氏脑子不清醒才会站在赵氏那边跟智氏、魏氏、狐氏和钟氏为敌。

摆明了的事情,赵氏在晋国除名已经是铁定板板,韩氏这时候站在赵氏那边对其余卿位家族开战,除了给赵氏陪葬之外,能够挽救赵氏于倾覆吗?

也就是韩氏要脸,针对赵氏的军事行动上采取了中立,换作是不要脸的话,他们应该忘记跟赵氏的交情,加入到对赵氏的瓜分之中。

魏驹来也匆匆,去也着实匆匆。

在后继,智瑶了解到魏氏已经在“新田”边上集结了三个“师”的兵力,魏驹从“邯郸”过去之后没有停顿,带上那三个“师”和本身随行的三个“旅”径直向东北而去。

约是十天之后,狐尤和钟武来到“邯郸”,见到智瑶立刻抱怨魏氏吃独食不太好。

智瑶有一说一,道:“狐氏、钟氏攻‘台谷’实迟也。”

别人才不会因为狐氏和钟氏的动作太慢而有所等待,再则说内战这种事情本身就看实力,不要提列国那边随时会有动静了。

狐尤看到智瑶是这样的态度,说道:“如‘赵’为魏氏所得,我等往来皆需魏氏允准。”

智瑶也不避讳,说道:“智氏将与魏氏共管‘昆都’,狐氏往来无甚忧虑。”

这一下,狐尤和钟武对视了一眼,相继露出了苦笑。

现实就是这么一个现实,实力不够能被接纳进入联盟已经是一种幸运,哪来的底气想要平起平坐呢?

钟武问道:“如此,‘台谷’收复,我家应当何为?”

可以理解为钟氏就是要抱智氏的大腿,以小弟的身份自居了。

狐尤随后问了同样的话。

如果智瑶眼界窄一些,哪怕明知道狐氏和钟氏无法起到什么大作用,依旧会要求狐氏和钟氏出兵帮忙攻打“晋阳”这座难啃的硬骨头。

智瑶说道:“攻占可留驻,与之剪除不服。”

狐氏和钟氏的封地太少,多一点是一点,并且根本不在乎是不是飞地。

所以,智氏和魏氏看不上“台谷”那片地方,狐氏和钟氏获得之后却是愿意进行經营。

想要經营,對不对?他们就不能击败成建制的赵氏部队就立刻全部撤出,好的选择当然是将军队留下来进行维稳,用最短的时间将胜利果实消化掉。

智瑶又说道:“狐氏、钟氏屯兵于‘台谷’便是與我等有利。”

一些话不能说得太明,智瑶讲这话,狐氏和钟氏能品味过来,等于是智氏在对他们表达比魏氏更为亲近的态度。

没有达成目的,某种程度上却是有着很大收获的狐尤和钟武走了。

不管魏驹,还是狐尤或钟武,他们到“邯郸”见智瑶都没有提智氏搞出大动作的事情。

并不是他们没有发现或是不在意,过来“邯郸”见智瑶本身就带着一种审视,没问出口则是保持一种分寸。

实际上,魏氏和狐氏、钟氏察觉到智氏各处青壮被集中起来训练,他们借着拜访智瑶的机会查看了一波,回去之后也开始了自己的动作,要么是进行新一轮的征召,不然就是学智氏开始集结青壮进行训练。

学智氏集中青壮训练的是魏氏,说明他们的存粮非常足够,并且武器装备的库存能撑得住。

不管怎么说,仅是集中青壮进行训练这一点,智瑶又给这个时代带来了新的变化。

也许这一次,可能是在不久的将来,战争规模的扩大其实就是一种成为定局。

这个变化注定会改变既有格局,好事或是坏事看怎么理解。

坏的角度就是战争规模的扩大,死伤方面必然会增多。

好的一点就是,参与战争不再将普通黎庶排斥在外,他们拥有了上进的渠道。

而在魏氏开始对“赵”地动手之后,智氏的两个军团可算是抵达“晋阳”外围了……

------题外话------

锦唐桐棠新作,破奇案,建锦衣卫,创锦绣盛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