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266章:果然啊,天命在我!(第四更)

第266章:果然啊,天命在我!(第四更)

我在春秋做贵族

智瑶以智申的名义命令钟全带上两个“旅”前往支援狐氏,随后又给魏驹发去了新的指令。

魏氏表现出了他们的能打,可问题是太早攻入吴军营寨,没有跟智氏和狐氏两支部队形成联动。

现在,约有五千左右的齐军出“艾陵”正在靠近,谁知道他们到底想干什么,不得不防着点的。

当然了,齐军只是来了五千左右的数量,智瑶很清楚齐军不会马上攻击晋军,有歹意应该是假装当晋军的盟友,逮住机会猛然间给晋军来那么一下子。

战前,齐军和吴军各有十万左右。

四五个月过去之后,齐军的损员最多,剩下的兵力约在两万到两万五千之间,分成了好几个部分,“艾陵”的数量最多,应该有七八千?

吴军仅是在“艾陵”就有接近四万,其余局部战场合起来应该有两万左右,再加上鲁军的一万,总兵力依旧约在七万上下的样子。

所以,吴军与齐军的较量,明显就是吴军处在优势地位,损失了四万左右的吴军和一万以上的鲁军,消灭了七万五千左右的齐军。

“这一战之后,齐国不是臣服晋国便是要臣服吴国。以地缘政治来看,齐国应该臣服晋国,可是齐人历来就对晋国有极大的意见,搞得脑子从来都不好使,很可能会臣服吴国?”智瑶刚才已经下令加强鉴于覆盖,又让士兵拉来早就准备好的拒马和栏栅。

他们不可能放弃继续压着吴军的营寨,不撤兵的前提就是在足够靠近吴军营寨的区域建设属于自己的营寨。这种战法在《太公兵法》上有写,只是用的人极少。

那个《太公兵法》是什么?乃是姜子牙所写,一直以来都是姜姓吕氏的传家宝。比较可惜的是姜姓吕氏没有出什么能人,使得《太公兵法》蒙尘了。

智瑶需要搭建营寨,弓弩手一再箭雨覆盖是一种挺烧钱的举动,不是富有还真有点扛不住。

当然不是光依靠箭雨覆盖就能阻止吴军,还是需要有近战部队顶上去,能够看到身穿胸甲的智氏刀盾兵一次次挡住了冲锋而来的吴军,双方因为人数规模都不大的关系,基本一刻钟左右就能够分出胜负。

吴军着甲率很少,有穿甲的大多是竹甲。这个也是吴军的一种特色,以至于行军得到时候总能听到一阵竹片的磕碰声。

因为现在提炼桐油的技术还有没被研究出来,或者根本不知道能提炼出桐油,不管竹甲、藤甲还是什么甲,反正就是没有用桐油处理的一道工序。

这样一来,竹甲或藤甲固然有一些防御功能,缺少浸泡桐油的工序,防御力上其实真的不怎么样。

智瑶一阵观战下来,发现吴军的兵器非常锋利,以打造青铜武器来论,吴国的技术好像比中原列国更加高端一些?

然而,有着高端青铜技术的吴国,他们的弓箭手却是使用骨箭或裸箭居多。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晋国因为有连绵数十里铜矿极多的中条山,再有更加难得盐池,依靠着这两项资源在发达之后快速崛起,崛起之后又能从太行山源源不断开采铜矿,吴国固然也有铜矿和能制海盐,可是吴国的崛起才多久?

吴国真正有成为霸主的趋势就是在夫差担任国君之后,算起来也就才十一个年头而已,真的是挺厉害了。

所以,吴国有些地方无法补足很正常,更不用说夫差东一锤子西一榔头干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导致吴国仓库常年能跑马这么一回事了。

“欺人太甚!”夫差看到晋军在眼皮子底下搭设营寨,着实是被气得够呛。

气归气,智氏的弓弩手着实是豪横,雨点一般的飞矢让缺乏厚甲得到吴军每一次冲锋都要付出极大的死伤,后来夫差也不再意气用事,下令军队向营盘内部退缩。

在夫差回到中军大帐时,听取了战报脸色变得更加阴沉。

杀进吴军营寨的魏氏所部更加欺负人,他们打崩了与之交战的吴军,干脆地玩起了鸠占鹊巢,利用吴军先前搭设的壁垒在进行阻击,一副进来就赖着不走的架势。

唯一让夫差有点好心情的是打狐氏比较好大,狐氏没有得到两个“旅”的增援几乎都要被己方打得逃窜了。

“不可猛攻西面晋军,务必与之有来有往!”夫差非常严肃地进行提醒。

脑子要是转得慢,会对夫差的命令无比困惑。

鸡贼一些的人听了立刻会意。

狐氏战斗力不行,要是吴军太早将之打崩,或者打得晋军统帅一再给狐氏增兵,岂不是堵住了他们可能突围的方向?

君臣会议开到一半。

茹曹急匆匆地过来,连行礼都忘记,急促声说道:“齐军出‘艾陵’,已与晋军合兵一处。”

好些人脸色立刻就是一变!

一阵突兀的笑声出现,众人看着正在“哈哈”大笑的夫差,着实是有点没明白被戳中了什么笑点,能给笑成那样子。

“传寡人之命,各处大军归来,且在‘艾’驻防。”夫差这是要把围困的齐军全给放了。

逢同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高声赞美道:“大王英明!”

夫差说道:“如此,大夫且将寡人英明述于众臣。”

别说,逢同还真的是想到了夫差为什么要那样做,一边述说的同时,再抽机会拍夫差的马屁,看着真不是一个纯粹的小人,智商方面比好些人高了许多。

讲真啊,想要当奸佞的话,智商和情商真不能低,比忠臣都难当。

逢同能得到夫差的宠爱,除了能来事之外,不就是能够事先窥探到夫差的想法,或者总能在最需要的时候给夫差捧哏吗?

众人不管之前懂或没懂,听了逢同的一阵讲述,没懂也要装懂,不然就是不给夫差面子。

胥门巢说道:“大夫所言极是,智氏屡屡攻掠齐国,先占济水北岸,后夺济水南岸,齐人恨之不输与我。此番,我军固然得胜,损失亦是惨重,齐人深知晋若复为伯国,必深害于齐。”

展如接着说道:“大王可遣使往国氏处,与之。”

国氏?那么国书到底是田氏,还是国氏?

夫差看了一眼逢同,后者立刻就意会了。

“大王,臣愿往。”逢同请命道。

所以,奸佞也不是那么好当,要懂得君主的好恶,还要经常干出点什么成绩?

率领齐军出城来到晋军智氏所部的人是高无邳,他出身自齐国高氏,与国氏的来历一般。

高无邳领了一路齐军,还有国书也领着一路离开“艾陵”不知去处,留在“艾陵”城内的则是宗楼。

等待高无邳来到智氏这边,才知道实际统兵作战的人是智瑶,并不是智申,一下子信了某些传言。

传闻中,智氏大小事务都是智瑶在谋划和处理,作为家主的智申完全可以享清福。

好些人对智氏那样有点迷,羡慕智申的人就更多了。

高无邳给智瑶的说法是,齐国与晋国现在是盟友的关系,出城与晋军会合要打吴军。

“不知田书何在?”智瑶问道。

高无邳答道:“田书在博山。”

啊?

智瑶露出了困惑的表情,之前国书不是在“艾陵”吗?怎么给跑到博山去了。

这里明显是智瑶搞错了一件事情。

这一股齐军有两位名叫书的将领,齐军的统帅是国氏的书,有一名出身田氏的书也在军中,跟田逆都是作为齐军的后备队,后来田书留在博山,田逆率军支援正面战场的国书。

碍于现在很多时候只称呼名,连封号都不带,再来就是现在田氏现在齐国得势,两个叫书的人被弄混了。

本来吧,这么低级的错误不应该发生在智氏身上,比较巧合的是国氏之前遭了大难,一下子让智瑶给搞错了。

不过,不管是田书或者国书基本对智氏没差别。

齐军的到来让事情变得很复杂,对智瑶不是什么助力,相反变成了隐患。

智瑶等四下没有外人,凑到豫让耳边说道:“我欲囚高无邳。”

豫让二话没说,应道:“请予让二十甲士,必拿下!”

智瑶诧异了一下下,敢情豫让那么莽要直接去齐军那边逮人?

“我邀高无邳前来,届时让径直拿下。”智瑶说道。

豫让却是说道:“我家虽与齐国不和,宗子却不可做此失德之事。”

还真是这么回事。

现在赵氏名声那么差,九成九的锅需要赵鞅去背,而赵鞅只是干了一件杀死送人头上门的赵午的事。

智瑶注视着豫让,重重地点了点头。

邀请被人过来再抓起来不合适,直接莽过去靠实力抓人?这种霸道的行为很晋人!

豫让离开。

智瑶赶紧地进行该有的布置,免得五千齐军给疯魔了。

同时,智瑶哪能真的就给豫让二十人,哪怕是甲士,少说也得几百才能在得手之后控制住场面,尤其是动手之后不管只抓高无邳一个人,还要控制住齐国的其余贵族。

“不管是哪个书,必须马上弄清楚要去哪里。”智瑶其实有派人盯着。

在智瑶等待豫让消息的期间,子路却是将逢同给逮了过来。

再一次成了俘虏的逢同觉得自己简直是太倒霉,哪里能想到晋军一开始就十足防备齐军,人到外围就被逮住了。

智瑶看到逢同却是大喜过望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