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252章:且行且珍惜罢

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252章:且行且珍惜罢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3:31

第252章:且行且珍惜罢

我在春秋做贵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无广告!

姑布子卿跟随了赵鞅大半辈子,很久的一段时间里作为赵氏的第一家臣,不能说在赵氏没有属于自己的权威,并且因为是新主继任的关系,正是最为仰仗的时刻。

只是,君是君,臣是臣,君在商谈大事,臣打断不好吧?

智瑶用不满的表情看向姑布子卿,再注视赵伯鲁时带着极大的疑问。

话说,赵伯鲁憨厚,不至于连什么是君臣之别都分不清楚才对,怎么会允许姑布子卿有那么大的胆子。

或者说,姑布子卿认为赵伯鲁会发表什么不合适的讲话?

这里着实是让智瑶越来越觉得事情不对劲,一时半会又比较难以确认状况。

“一定是代君悔婚上有问题!”智瑶几乎断定,只是还存在一些疑惑。

如果赵氏在与代国的联姻上做文章,代君悔婚的真假很容易就会被调查出来,事后出的问题不会只是一点半点。

届时,即便是赵氏能够获得一些利益,又或者是获得大利益,本来就差的风评会变得更差。

得了一时之利,失去了信誉?以当前的社会环境,脑子正常的贵族通常不会去干。

只不过吧?赵氏一直以来都挺特殊,很经常会搞出一些骚操作,不能以常理视之。

智瑶存在疑虑,主要是思维有点被当代同化,再来就是不了解赵毋恤能阴险到什么程度。

有去研究赵氏的几代家主,再了解赵伯鲁和赵毋恤的为人,会发现赵伯鲁跟赵成比较相似,庶子出身的赵毋恤则是结合了赵武和赵鞅的风格又有自己的处事思维。

如果知道栾书是谁,会得出赵毋恤就是失去道德底线又最终成功的栾书版本。

栾书啊?春秋中后期的第一老阴哔,一生的精彩程度很适合想要成为枭雄的人借鉴。

最终,赵伯鲁还是没有提出智氏需要出兵多少,给出的回应是需要几个家族一起商议,隔天更是直接找智瑶告辞,不做逗留地走了。

智瑶唤来了台狐,吩咐道:“着人命朔探知代国大小事。”

目前程朔还在五台山那边,另有两个“旅”长期驻扎。

本来这种事情让在“霍人”的阳虎去做更合适,问题是阳虎刚刚抵达“霍人”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不适合去分心。

哪怕智瑶不明白赵氏为什么要对代国动手,到时候只需要看赵氏像各个家族请求多少支援,一下子就能够有所判断。

另外,赵氏想动手也不是马上就能够行动起来,必然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准备。

所以了,风已经吹了起来,什么时候聚风乘势,比较不好说。

“总感觉这种事情怪怪的。”智瑶所想的奇怪不止是赵氏与代国起纷争,还有其余卿位家族变成了赵氏的保姆这一条。

有读史的智瑶能够从以往的例子找到借鉴,历史上三郤也经常公器私用,不过三郤跟赵氏的情况不一样。

三郤公器私用是他们十分强大,要用晋国的力量去打击对自己不礼敬的诸侯。

赵氏遭到削弱,更像是挨了欺负的小宝宝,请求长辈们进行撑腰。

“姑布子卿明显不想其他家族参与的样子?是原有的骄傲不想弱了赵氏的威风,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智瑶心想。

在后续,智申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没有传递相关的消息给智瑶,把以为会得到消息的智瑶耽误了几天才派人回去问询。

人在外得到智瑶这是不知道智申患了心病。

有些执拗的人,他们容易陷入一件事情里无法自拔,能不能走出来全靠自己想通。

智申的心病不是其它,主要担心智瑶会将智氏带往什么境地。

再一次回到“新田”的智瑶必然会发现智申的不对劲,能开导智申最好,不然就做出妥协,将在智申活着的时候做什么事都收着点。

追根究底还是智瑶没有想到仅是透露出一部分会让智申那样,要知道的话会烂在肚子里面。

智氏的族人以及家臣,他们发现智申的不对劲并不会马上向智瑶报告。真这样算怎么回事?他们岂不是变成智瑶安插在智申身边的细作了。

一直待在“邺”的智瑶需要时不时地巡视一下各个作坊,运作正常自然是不用干涉,出现麻烦则是第一时间寻求解决的方法。

目前“邺”城有十二座大炉,它们每天炉火不熄进行冶炼,出产的铁锭会被送往兵器或甲胄锻造工坊,锻造出武器胚胎和甲胄部件再送外下一个作坊进行加工,最终变成成品的武器和甲胄。

那么一套程序说白了就是流水线模式,不是一个作坊承担起从无到有的所有工序。

十二座冶炼炉并不算多,接下来还会增设新的冶炼炉。暂时只有十二座有原因,主要是将各处的铁矿和煤矿运输过来有点麻烦,以后道路修起来,运输量增多,能够看到“邺”城里面好多一直往外吐黑烟的烟囱。

“如兵器储量已足,可使之打造农具。”智瑶没说甲胄。

比起兵器,甲胄的打造难度更大,也就导致再怎么生产都会让储备量显得不够。

冉有先应“诺”,后面说道:“油脂还需世子遣人敦促。”

智氏已经全面使用铁质的武器,发放到手怎么保养是持有者的事,仓库储备的武器和甲胄都会需要用到油脂。

为了这个,智瑶可是鼓捣出了豆油,诡异的是因为产粮不足的关系,没有投入食用油市场,专门用来保养各种军事储备的物资了。

在那期间,值得智瑶自豪的事情又多了一件,也就是寻找到了油菜花,试验出能从油菜花籽榨油,不是将“油”这个字给“创造”出来。

智瑶搞出豆油和油菜花籽炼油之前,其实并没有植物油,人们食用或其它用途的油都是动物油。而动物油极容易凝结,人们使用的是“膏”这个称呼。

大规模种植油菜花这种事情以前并没有家族这么干,有种植油菜花也只是用作蔬菜的一种,没人知道油菜花籽还能榨出油来。

智氏能用黄豆和油菜花籽榨油这件事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其他家族知晓,一来是智氏的保密工作做得很不错,再来就是大家缺乏相关的知识,压根就不知道某玩意还能榨出油,最重要的是能吃。

现实就是那样,不知道就是拦路虎,搞得明明很简单的事情,困扰了无数的人,知晓答案之后恍然大悟,并且还觉得自己很蠢。

等智氏某天将植物油投入市场,不要小看各个家族,他们仅是从植物油不容易凝结这一点就能很快察觉出端倪,再对智氏进行各种窥探。

知道答案的各个家族肯定不敢大肆效仿再投入市场,一但这么干就是侵犯智氏的“专利权”再进行市场竞争,要被打得满头包的。

他们可以生产出来自用,不想对智氏发起挑战,反正就是不能投入市场!

智瑶这边有数据,各类兵器的储备量达到七万,甲胄储备量四千套。

因为需要试验的关系,一开始智瑶可是设计了不少种类的武器和甲胄,后来渐渐淘汰掉根本不切实际的作品,存留下来的种类并不是那么多了。

看看出征归来的新军怎么换装,能够发现再也没有了什么枪斧兵,增加了数量极多的长枪兵,再来就是刀盾兵的数量也在提升,保留了原有的戈矛兵和长矛兵,自然少不了塔盾兵这个诸夏特色的兵种。

不知道是不是先入为主的关系,智瑶总觉得随着战事越来越频繁,参战人员的一再剧增,很快戈矛兵将会面临淘汰。

新军会是智氏的先行者,他们负责将新式兵器的使用方法探索出来,经过一再实战的验证,智氏高层再判断适不适合在其余部队推广。

很多兵器的淘汰都有其原因,比如戈和戈矛遭到淘汰,无非就是参战人员无法长期学习相关的使用技巧。

像是长枪、刀这类的兵器,没有学得多么精深,刺和砍就能杀人,稍微训练一段时间便可以拉上战场了。

其实,以晋人的身高和体格很适合玩陌刀兵,然而智瑶根本不知道陌刀兵这种特殊兵种怎么训练。

智瑶不懂怎么训练陌刀兵,也没有想过尝试进行研究。原因是现在根本不需要专门克制骑兵的兵种,再来是一个人的精力着实有限,不是太紧迫的研究少干点。

“三岁!至多五岁,甲胄储备需有过万。”智瑶没提武器的事。

武器储备的数量已经很合适,再增多就是在给维护保养增加后勤压力。

只有四千套甲胄的储备明显不够,一场大战下来就没了不提,数量着实也是少。

这个少是根据智瑶的观念而言,其余家族列装靠谱甲胄的士兵未必能超过四千,储备什么的有个几十上百套都算多。

并不是在开玩笑,木甲,竹甲、藤甲、练甲都是甲,各个有实力的家族还是追求皮甲,有能力谁不想要金属甲?可是办不到啊!

“只要持之以恒下去,‘邺’城的兵器和甲胄产能必定还会再得到提升的!”智瑶为自己搞出这一座功能性城池感到十足的自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