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241章:强国的行为好难懂

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241章:强国的行为好难懂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3:31

第241章:强国的行为好难懂

我在春秋做贵族

就实而言,引领当前时代的人确实是在吴国。

不止是喊出“兵者,诡道也”的孙武,还有干了很多大事的夫差。

哪怕夫差不是君王,仅是修运河一项都足够青史留名了。

需要明说的是,孙武尽管玩弄诡道,可是并没有干出多少无所不用其极的事情,追求的更多是“以正和,以奇胜”这种军事思想。历史上真正将不讲武德玩出花的人是孙膑。

什么伏击、偷袭等等,人家吴国在孙武没有过来之前就玩得贼溜,甚至还创造出引诱养由基到某处再埋伏大量弓箭手射死的壮举。

当时没有这么一句“善游者溺于水”的话,自然也就没人说一句“善射者死于箭下”的话。

不过,那时的吴国君臣就想向楚国证明一件事情,养由基既然是神射手,吴人有能力能够让养由基死在万箭穿心之下。

这个“万箭穿心”就是个形容词,意思反正就是那么个意思,同时极大鼓舞了处在绝对不利态势下的吴人。

比较要命的是,设计诱杀养由基的吴国,他们在楚国的报复之下,出现了三代国君战死疆场的事情,某方面体现出了吴国的不屈,何尝不是楚国将他们打得挺惨呢?

当然,吴国现在已经抖了起来,给人一种吴国在引领风骚的印象。

白公胜在吴国学到不少,包括假意要与晋军正面交战,背地里派出楚军想去偷袭晋军的营寨。

只能说智瑶跟白公胜想到一块去了。差别在于白公胜的偷袭行动失败,智瑶派出的偏师至少真的在攻打楚军营寨。

“乃是赵氏、钟氏袭营。”

“兵不过五千。”

“勿用多虑。”

白公胜对被惊到的同僚一阵解释,包括他早有准备,有在营寨留下伏兵,等的就是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

话是那么说,智瑶真的派兵前往偷袭还是挺让白公胜感到意外的。

白公胜的那一招是跟伍子胥学的,

果然做到了有备无患。

至于伍子胥是自己想的,还是跟孙武学的?白公胜就不清楚了。

吴人能那么搞,纯粹是他们的区域性格,没想到浓眉大眼的晋人也开始玩花招了!

“智瑶手中的兵力比我少,我能多做安排,他……”白公胜扫视了一眼晋军那边,目测军阵厚度,一看之下给愣了愣神。

两军立阵之初,晋军总体数量看上去大约是两万左右。

当然,目测只是得出一个大概的数字,肯定是办不到绝对准确。

实际上,晋军一开始是两万两千多人。

他们已经交战约一个半时辰,晋军的中军看上去怎么人数增加了?

然而,并不是智瑶的本部人数增加,其实是阵型拉开了一些,空出的位置给撤回的狐氏所部,再来是智瑶临时虚设了旌旗。

下一瞬间,白公胜再次给愣了愣神,原因是韩氏所部竟然顶风逆推,并且韩氏的箭阵竟是干出发射漫天箭雨的举动。

知道为什么敌我双方发生接触战,两军的远程部队会停止箭雨覆盖吗?无非就是出现误伤会打击本方士气。

白公胜看到是韩氏弓箭手能够准确覆盖己方的士兵,一再注视才发现几辆出现在前方的巢车是干什么。

抵近战线的巢车还能是什么用途,一定是利用巢车的高度,上面的旗手再向箭阵提供相关信息。

“韩氏能扛正面已经足够让我意外,他们还研究出了新战术?”白公胜一下子猜到了很多,包括晋军为什么要在‘新郑’城外跟他们打一战。

接下来还有更令白公胜意外的地方,比如魏氏一改以前的战法,也就是打着打着大方阵突然分裂成几个小方阵,其中的几个小方阵又闷头向前不断推进,猛然间又突然干出列出横向队形切断某支楚军退路的举动。

那是在干什么?

“怎么看着有我家的战术应用?”智瑶看得很清楚,魏氏干的就是战场上的一种切割、包围、再歼灭的战法。

智氏的“潮水攻势”战法,以为只是反复轮替冲锋吗?干的就是一支部队先打崩其中的一股敌军,友军再从敌军空出来的缺口杀进去,撑开敌军之间的间隔,稍微休息过后的部队再配合友军围歼掉被困在原地的敌军。

这一次,智瑶从魏氏所部的表现看出了一种智氏战法的影子,只是魏氏看上去更莽一些,硬生生顶掉前方的敌军,不像智氏的军队发现有点难度就另外找机会。

某种方面来说,智氏的军队能发现有难度就另寻目标,其实还是基层军官素质够高才能办到。而这一点并不是智瑶插手家族事务之后才能做到,很久之前就是这样了。

智瑶后面将自己培养的人补充进入部队,算是一种增强,只是这个增强的效果比较不一般。

打开之后的第二个时辰,韩氏所部不止顶住压力,并且还在向前推进;同时,魏氏所部击溃了正面的楚军,他们开始按照既定计划向己方的右矩推进。谷陏

如果楚军没有新的应对,比如投入新的部队缠住魏氏所部,或是从其它方向威胁智氏所部,白公胜只能是舍弃被缠住的友军选择撤退或认输。

战局发展到这一步,白公胜先后投入了约两万部队,本阵还有一万左右。

剩下的楚军?有三千去要偷袭晋军营寨,以时间来看不是被歼灭就是逃走了;五千左右留在营寨,他们正在与赵氏和钟氏所部酣战;最后的两千本来是留在营中保证各项运作,等于也是在进行营寨保卫战。

白公胜看了一眼远处的‘新郑’,其实也就只是看到一个轮廓,手砸向了车栏,闷声道:“可恨!”

以战况而言,没有疑问就是楚军吃了亏,白公胜主动撤退当然就是战败,败得多惨则是要在后面进行各方面的统计了。

对于败给晋军?白公胜其实没有多么怨恨,纯粹的技不如人而已,恨的是不能给予郑国更多的侮辱。

而在观战的郑国君臣,他们看到楚军要败了很高兴,一些理智的人却是开始思考得罪晋人会有什么下场了。

白公胜喊来一人,吩咐道:“绕路往寻智氏宗子,告知我部认输。”

输给晋军这种事情,没有楚人会觉得丢脸,反正祖祖辈辈又没少输。

他们这一次是竞技类的会猎,说白了就不是什么利益之争,也不关两国的纷争。

白公胜认输,以常理智瑶是该见好就收,乐意的话双方的将校还能坐一块讨论交战的得失。

别以为很搞笑,也就是时代变了,使得认输就停战带着不确定性,换作还是君子之战的年代,更离奇的事情也不是没有。比如胜利一方帮败兵修战车,再让败兵接着逃。

智瑶这边还是纳闷白公胜怎么没有新的举措,楚军再不干点什么,很快跟韩氏所部交战的楚军就要被魏氏所部抄后路,有覆灭的危险了。

没有多久,白公胜的使者过来,代表白公胜承认战败。

发生这种事情让智瑶觉得挺新奇,比较利索地答应答应下来,随即发出罢战的命令。

一阵阵的鸣金之声响彻战场,不止是晋军本阵这边在敲响,楚军那边也是一样。

身处战场的两军将士听到鸣金声,辨别之后才发现两边都在鸣金,优势的一方不是那么甘愿,劣势的一方则是由衷感到庆幸。

话说,智瑶为什么要答应停战?

他们就是想要试炼新军而已,再来就是向楚国证明晋国并未倒下。后面的一项意义十足,关乎到未来楚国在面对晋国提出某项协议时会有态度。

智瑶还想给白公胜留下足够好的印象,说不定双方还能成为朋友来着。

以后,世人研究智瑶的人生轨迹,提到今天必然会有一个“舍小利而取大利”的评价。

两军各自收兵,双方的辅兵很快入场,寻找己方受伤的士兵,再对战场进行其余打扫。

由于是楚军认输的关系,楚国这边的辅兵只能带走伤患以及战死者遗体,其它东西按照原有规则是不能动的。

魏驹和韩庚反正是打得很尽兴,觉得今天交战的收获极大。

他俩回到营寨,看到赵伯鲁和钟武正在争吵,坐主位上的智瑶则是单手扶额看上去很苦恼。

魏驹走到智瑶身侧一屁股坐下。

主要也是甲胄在身,屈膝跪坐会很不舒服。

“伯鲁与武为何争吵?”魏驹低声问道。

智瑶说道:“钟氏不堪任用,弃赵氏而逃。伯鲁险些被俘,赵氏八百余众陷于敌手。”

魏驹露出了一种果然那样的表情,说道:“今日若是以钟氏为‘锋锐’,后果不堪设想。”

就是吧?

所以智瑶才拒绝钟武担任前锋。

他们真心知道晋国公族的战斗力变得很堪忧,不是钟氏成为卿位家族立刻能够扭转,需要的是一次又一次历练,最终能不能让战斗力得到提升也是两说。

魏驹看到韩庚加入争吵,只是看了几眼不再看,又问智瑶,道:“尤何在?”

智瑶眼睛看着正在逮住钟武狂喷的韩庚,回答魏驹,道:“瑶使之往‘新郑’。”

这一战他们跟楚军打或许会输,只是各个家族绝对不会亏,亏多少都能从郑国身上加倍讨回来。

当然,他们并没有输,相反是战胜了楚军,找郑国要好处会更加理直气壮。

智瑶甚至都派人与白公胜相约,邀请两天后在“新郑”南边一块再聚聚,到时候双方的权贵喝喝酒,吃一吃炙什么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