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232章:俺是魏氏之友呀

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232章:俺是魏氏之友呀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3:31

第232章:俺是魏氏之友呀

我在春秋做贵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无广告!

现如今的周天子挺不容易,进行朝会时君臣谈得基本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今次哪个村落起了纠纷,明天哪个地区的国人又怎么了。

国家大事?分封诸侯各玩各的,好些连君权更替都没有找周天子盖章。

当然也还有诸侯在发生君权更替时找周天子报备,得到允许之后才登极。

只是相比以前,必不可缺的程序被不当回事,难怪很多人张嘴闭嘴念道几句礼崩乐坏。

更为悲催的是财政枯竭之后,周王室连玩自娱自乐的游戏都办不到。

军队在周王室成为极其奢侈的玩意,周天子掌管的军队数量甚至不如“洛邑”大商贾用于护卫经商队伍的私人武装。

曾经几代周天子很讨厌晋国,屡屡给晋国的霸业捣乱。

晋国尽管对周王室只是表面恭顺,起码还维护了周天子的脸面,搞到后面双方有点撕破脸,其实大家都有所受损,总得来说则是周王室更不好受。

为什么?因为晋国起码武德充沛,周王室却是只剩下祖宗留下被败坏得仅剩不多的脸面。

周王室的衰败让韩庚去了“洛邑”一趟,回归小伙伴的社交圈子,不觉得“洛邑”有什么好提及的东西。

钟武听到周天子派遣使者专门去感谢智申,表情不由变得发木。

除了智瑶和韩庚,其余人并不知道智氏送给周天子的礼物中有中山国的礼器,只觉得周天子果然是一代比一代差,得到问候竟然反过来舔臣子的臣子。

话又说回来,舔晋国的“元戎”并不丢人,好些人想舔还不够资格。

他们经由“王野”过“皇”进入郑国的地界。

早上数年的话,能看到郑国与周王室的边界处农田处处,相隔一二十里还能看到一座“邦”。

现在?郑国对晋国进行了战略收缩,曾经是农田的土地长满了各种杂草,一处处的“邦”遭到废弃。

“魏氏何时南下?”智瑶对魏驹问道。

郑国自己怂了,迁徙走了贵族,黎庶也被带走,他们在创造战略纵深,问题是郑国才多大?

魏驹用奇怪的眼神看了智瑶一眼,心想:“不是吧,老兄!这么重要的事情,张口就问?”

也对,任何一个家族未来有什么打算都能算是战略目标,岂是外人能问的。

智瑶从魏驹的眼神里读懂了意思,笑着说道:“若齐国如此,智氏焉能辜负美意。”

摆明了就是想往哪个方向扩张,不是什么秘密,问出来就是在展现坦荡。

魏驹苦笑了一下,说道:“内部难稳,或需五岁?”

以为谁都是智氏,膨胀了一大圈之后快速消化,能够轻装再次上阵啊?

睁开眼睛看看,晋国的其余家族,哪个不是在负重前行,搞得机会明明不错都不堪重负难以向前踏步。

狐尤的战车就在边上,插话说道:“明岁我家欲讨白翟,诸位有意可来也。”

韩庚立刻接话,说道:“必有韩氏。”

这么明显的吗?

今年他们捧智瑶的场,明年轮到捧韩氏和狐氏的场了。

智瑶挺无所谓的。

智氏在训练新军,需要时不时地用实战进行检验,要不然光是练根本练不出精锐。

并且,小规模用兵而已,哪怕是没有检验新军的需要,一个家族哪能常年不作战,会被养成猪,极可能连猪都不如。

毕竟,历史上大型溃败常有,几万、十数万大军被两三天内解决掉,几万、十数万头猪跑了光是抓都不止要耗时两三天的吧?

智瑶表示会捧场,其余人自是不能落下。

苦还是赵伯鲁苦,他们失去了七成左右的地盘,人口还保留一半左右,出产已经跟不上消耗,再时不时用兵的话,必定会是一个雪上加霜的局面。

他们先去了一个叫“京”的地方,着实是被郑国君臣的气魄给震撼到了。

这个“京”算是大邑,郑国还是说放弃就放弃,不是有大气魄还真干不出来。

“郑国之城,外有郭,少则三层。”智瑶站在内城墙上面,扫视着城池。

其实,城内并不是完全没人。

在郑国弃城之后,好些野人来到城池翻找东西,不少野人也就在遭到郑国放弃的城池里安家了。

晋军过来,进城之后吓到了里面的野人,他们能跑就跑,不能跑则是瑟瑟发抖地等待处置。

智瑶本着蚊子腿也是肉的想法,其他家族不要,自家就抓起来,马上安排给带回国。

最先跟上的是魏驹。

魏氏现在也很缺人,好多地方需要劳动力,自然逮住一个就是一个。

谷橉

别说,遭到废弃的“京”里面野人不少,跑掉了多少不清楚,被逮住的就有千余,一般还是拖家带口的那种。

因为好多人事先就说不要的关系,智瑶和魏驹当然不会客气,哪怕是后面谁后悔了,还是别想得到分润。

有了这一次教训,他们后面去了某地,逮住野人之类,没人再当作视而不见了。

这样一来,他们南下还没有跟郑军交战,见到人就是逮住,抓到的人数一再增加,其中的相当部分并不是野人,以郑人居多,并且还有来自列国的人。

“我等非是郑人,亦与伯国非敌也。”这人满满宋国的口音,看上去懵逼比害怕更多。

子贡很头疼。他本身对晋军南下见人就逮,觉得心情无比复杂。

抓捕野人这种事情吧?其实在哪个国家都不违反律法,甚至都构不成道德上的缺失。

从某些方面来说,抓捕野人还是一种挺正确的事情,能够减少地方上的不法,再来就是补充各家族的劳动力。

说白了,无论是在哪里的野人,他们本身就是一股不安稳的因素,小偷小摸是常有的事,恶劣一点就劫道,更大胆一些则是成群结伙去偷袭某贵族的村落。

为什么没人管?贵族自扫门前雪是其一,再来是能抓捕到一些,更多的野人闻风而逃,长时间用兵对任何一个家族都会造成极大消耗,认为干起来挺不划算的。

另外一点,抓捕到的野人,但凡是单身有机会就一定会逃跑,导致管制成本会有点大。

所以了,哪怕晋国一再展开抓捕野人的运动,其实基本也是治标不治本,严打时期野人躲进山林,风声过去又各种冒出来,一代代繁衍生息,怎么抓都抓不完。

武德充沛的晋国都是那样,其他列国可想而知了。

得到处置权利的子贡已经不止处理了一次误抓商贾的事件,只能再一次放人。

至于说抓捕期间产生伤亡?谁都不愿意看见,赔偿什么的……想都别想!

以为现在是什么年代?军队岂会屈服于个人。

没有将错就错全部干掉,玩一手死人无法追究,不可能将坏名声传出去,其实就不错了。

遭到无妄之灾的人?他们事后想怎么样另外说,暂时反正是不敢叽叽歪歪。

子贡在处理期间碰上了鲁国的商队,老乡见老乡不免会有更多的情感,干了道歉并赔钱的事情。

这种双标不是什么小事,传到了智瑶的耳朵里,将子贡召唤了过来。

“因何无有一视同仁之举?”智瑶问道。

子贡就实说道:“臣乃鲁人。”

智瑶沉默了一小会,说道:“你此举,鲁人难有感激之情,列国之人亦是愈加愤懑。”

子贡怎么会不知道呢。

智瑶又说道:“大军乃是凶器,便是错,何有致歉之理?”

这个道理子贡依旧懂。

别说是到了礼崩乐坏的年代,哪怕是讲礼的时代碰上这种事情,除了将错就错之外,不会有第二种选择。

牵扯到军队,国君都要谨慎再谨慎的对待,什么轮到一个家臣在军队犯错时向人道歉了?

智瑶说道:“你往‘新郑’,若郑君割三城,抵罪;事了往鲁,劝说三桓暂弃‘艾陵’,使之齐军复得。”

这个历史版本还没有发生子贡去列国周游,赎买鲁人归国没有找国家获得奖励的事情。

上述的事情还会不会发生,谁也说不清楚。

子贡这一次跟随来到郑国,处理鲁国商队的事情,看起来是对老乡有情有义,消耗的却是晋国的各种成本,追究起来的罪责可大可小。

事后,得知智瑶对子贡处置的其余人,他们并不觉得智瑶是在为难子贡,相反认为智瑶算是手下留情了。

“届时,城池可得而复弃,口众我等分润。”智瑶对众人说道。

这个好!

大家看上去都挺开心,就是魏驹有那么点魂不守舍。

魏驹在想的是,郑国能够答应那种事情,代表郑国面对晋国根本不敢拒绝,魏氏真的要放弃这样的好机会,忍住诱惑不向南扩张吗?

而一直在关注魏驹的智瑶看到那副模样,心里想道:“郑国现在是两头怕。既怕晋国贪得无厌,也怕楚国死磕郑国。相比晋国可能的贪得无厌,楚国因为白公胜的存在对郑国恶意更大,郑国一定会一再对晋国认怂,直至忍无可忍。郑国这样,魏氏怎么可能忍得住啊?”

也许,只是也许,郑国却不会永远忍下去,某天必然会爆发。

魏氏会因为向南扩张得到很多好处,关键是之前得到的那一部分还不稳。

扩张这种事情,真不是短时间越多越好,搞不好会把自己撑死的呀!

哪怕不撑死,需要花多少精力和时间才能消化?

智瑶经过一系列的思考,认定扩张迅猛的魏氏,才是一个好的魏氏,愿意来当这个好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