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182章:太没排面了!

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182章:太没排面了!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3:31

第182章:太没排面了!

看书网.,最快我在春秋做贵族最新章节!

有智瑶带兵驻扎在“崔”依旧没有让齐国停止混战,要么是齐国的内部矛盾太大,不然就是智氏只来了一个“师”的威慑力不够。

其实还有另外一个解释,比如齐国根本不担心因为内乱而遭到灭国,他们认为智氏干得再狠也只是占了一波好处而已。

那种思维不能说幼稚或荒谬,齐国的体量不小,不是那种人口数万和地皮一个县的小型诸侯国,怎么都不可能被一下子吞并呢?他们也就想着赶紧解决内部,再有余力对外。

智氏的部队停在“崔”没有动弹加大了齐国各方势力的信心,不能说是什么有恃无恐,纯粹认定智氏也在投鼠忌器。

毕竟,当前时代就是那个样子,很多状况有自己的特点。

智氏想插手齐国内乱,没有敲门砖的话,在很多人看来是不行的。

“田乞奔走或有成效,齐君荼得公族相助,众公子心生忌惮不敢再攻。”夫僚刚从‘临淄’来到‘崔’面见智瑶这位世子。

说起来很奇怪啊?明明田乞的名声已经臭了,偏偏还能到处溜达,并且有不少人愿意继续信任。

难道是智氏和鲁国搞得舆情威力有限,还是齐人察觉到是外部势力在引导舆论,反而认定田乞的无辜吗?

带有立场去看待一件事情,确实是会先入为主的。那种情况不是说没可能!

真的变成那种情况,事情将会变得无比搞笑以及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

智瑶面带不解,说道:“齐君荼莫以为田乞乃救命稻草?”

关于“救命稻草”的典故还没有发生,听到智瑶那么说的人稍微愣了愣,品味了一下才明白是个什么意思。

如果他们没有记错的话,田乞之前跟公子阳生走得最近,鲍牧也是公子阳生这一波的。

然后,齐君荼一定是失忆了,忘记之前田乞对自己的厌恶,接连不断的各种小动作。

司马穰苴叹息声说道:“齐君荼为储君时便懦弱寡慧少谋,身旁亦无有贤人,轻信田乞不足为奇。”

听起来,齐君荼是个挺悲哀的人啊?

智瑶对司马穰苴说道:“何不去信齐君,以尽恩义?”

很明显田乞是要继续搞事情,偏偏齐君荼还给予田乞很大的信任,一旦让田乞的某些阴谋实现,齐国内乱的赢家就是公子阳生了。

齐景公对司马穰苴有恩,司马穰苴给齐景公定下的储君进行警告,后面智瑶再帮齐国平定叛乱,等于是司马穰苴还了齐景公的恩情,并且齐国也欠了智氏的天大人情。

司马穰苴知道智瑶对齐国不怀好意,倒是没有因为智瑶的这个建议而心生什么厌恶感。

站在国家的角度互相算计,谁都怪不了谁,要怪就怪自己智商有限给上当了。

从个人角度出发,智瑶建议司马穰苴提醒齐君荼是一种正面意义的作用,能够避免齐君荼遭到田乞的算计。

所以,智瑶的“一箭双雕”算是一正一负,成全了国家层次的算计,也让司马穰苴还了齐景公的恩情。

司马穰苴还是决定去信提醒齐君荼,至于齐君荼信不信……,只能听天由命了。

目前齐国大体上分为五个势力,齐君荼肯定是其中一支,再来便是公子阳生独自一波,公子寿、公子驹、公子黔联合起来,公子驵自成一支,最后便是一帮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干什么的家族。

以常理来看,齐君荼已经是国君,怎么都应该是实力最强的那个,对吧?现实却不是那么回事,看上去实力最强的是公子寿、公子驹和公子黔的联合,再来就是公子阳生这一波,实力最差的是公子驵。

齐国四股势力的强弱,需要先看一看每个公子的母族,再看他们的食邑在哪。

如果有一张势力分布图,可以发现公子寿、公子驹和公子黔已经占据了齐国的半壁江山,几乎将原属于莱国的地皮划了进去;公子阳生则是占据了济水下游的一大片,近乎于将齐国纺织高产区控制在手中;公子驵窝在齐国西南角,也就是本属于介国的那一片;作为齐君的荼,他的控制区域被切割得零零散散。

有一些事情智瑶没有对司马穰苴提起,比如鲁国已经决定支持公子阳生,公子寿、公子驹和公子黔在寻求吴国的支持。

当然,不管鲁国还是吴国……,又或者说鲁国只会将支持公子阳生的事情干得隐秘,某天大局已定的时候再进行炫耀;吴国却是不一样,他们一定会大肆宣扬公子寿、公子驹和公子黔寻求自己帮助的事情。

那么就是说,仅仅有吴国介入,齐国的内乱就算是有外部势力插足,不再是简单的内乱了。

智瑶不说,司马穰苴能够从一些情报自行得出判断。

司马穰苴说道:“吴国乃蛮夷之国,公子寿、公子驹和公子黔如今势大,败亡必在顷刻之间。”

这个是说别以为公子寿、公子驹和公子黔现在看起来强大,仅是主动让吴国介入,齐国的人心一定不在他们这边,齐国得到内乱不管延续多久,乃至于公子寿、公子驹和公子黔这一次获得胜利,很快也会失去权柄,由其他人来接棒齐国的国祚。

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不止因为公子寿、公子驹和公子黔寻求吴国的帮助,应该说从历史的相关例子去品鉴,其他诸侯扶持上去的国君,他们的屁股一般就坐不稳。

更不要提吴国是一个很特别的国家,一旦吴国扶持的势力取得齐国内乱的最终胜利,一定是齐国被打烂了,并且吴国后续会一再对齐国进行索取,势必会让齐国再次爆发内乱。

司马穰苴见自己想表达的意思都说得那么明显,可是智瑶还是一副在思考的模样,心里开始有了不好的预感。

“我欲助齐君荼,奈何无使节前来?”智瑶说道。

智氏帮助谁都一样,智瑶更想做的是跳一曲“一起摇摆”,只是操作起来的难度非常大。

现在虽然是春秋晚期,礼崩那个已经乐坏,可是基本的信誉不能轻易破除,保持良好信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哪怕是一时半会吃亏上当,不一下子完蛋总能更容易获得帮助。

当然,智瑶这种想法……,又或者说这样的行事风格能保持多久很不好说。

君不见,六国留余韵,秦持暴行而得宇内混一?

在那个不折手段的年代,六国做事还追求古礼,偏偏互相之间满嘴仁义道德,干的一些事情却是充满龌龊,捆着手脚去跟秦国斗,不被打死才是怪事。

智瑶秉承的是“因时因势,以变应变”的理念,社会主流是怎么样,智氏就尽力伪装成跟大家很合群,行事标准就是不去当最坏的那一茬,永远只当第二坏。

又是过了一个月,齐国各方势力依旧就是不带智氏一起玩耍,弄得智瑶自己都无语了。

俺就这么没排面是吧?

智瑶干脆发兵攻“頼”,再一次抢夺了济水北岸的一座城邑,用这样的方式宣告自己的存在感。

结果令智瑶很失望,哪怕是“頼”陷落依旧让齐国各方势力无视,他们还是自己玩得不亦乐乎。

“世子,齐君荼借穰苴之口,欲使智氏班师。”司马穰苴找到智瑶,讲了这么一句话。

其实,智瑶已经搞懂了一件事情,齐国对济水北岸根本不在乎,只要智氏的部队不大举渡过济水来到南岸,很难刺激到齐国的各方势力。

相比之下,鲁国已经攻下齐国两座城邑,更加能够吸引齐国各方势力的重视。

智瑶想说点什么,外面传来季孙肥的求见声。

稍早之前季孙肥离开,他去了泰山那边,随后鲁国光复了“阳桥”这座被齐国夺去的城邑。

鲁军光复“阳桥”并没有历经大战,更像是一种和平接收,原因是齐国的公子阳生先将“阳桥”的齐国贵族调了回去。

在另一个方向,鲁军光复“长勺”就爆发了血战。

那是哪怕齐国正在内乱,没有人调走“长勺”的齐国贵族和驻防力量,鲁军死伤余万才拿下两千齐军驻守的“长勺”。

现在,季孙肥来找智瑶,提到了鲁国的下一个目标将是“艾陵”,请求智瑶能够调拨公输氏的一些人前往支援。

“艾陵?”智瑶想起了一件事情。

如果智瑶没有记错,历史上的确是爆发了一场“艾陵之战”,背景是吴国北上,鲁国跟吴国进行结盟,联合起来在“艾陵”这个地方全歼了齐国的十万大军。

智瑶也就问季孙肥,道:“吴复北上?”

季孙肥很明显地愣了那么一下下,摇头说道:“并未听闻此事。”

那么事情是怎么一回事?是齐国先从鲁国这里将“艾陵”给夺了去,后面鲁国抢回“艾陵”让齐国发兵再来,恰好吴军北上,鲁国才跟吴国结盟一起对付齐军吗?

智瑶肯定不会将公输氏还给鲁国,哪怕只是归还其中的一部分。

“我欲南下!”智瑶在忽悠季孙肥的。

戏没看够,南什么下嘛!

季孙肥脸色变得有点怪怪的,一时间很是欲言又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