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177章:当一名快快乐乐的家主

第177章:当一名快快乐乐的家主

我在春秋做贵族

以前在纯以纸面数据上来看,吞并了绝大部分中行氏封地的智氏,无疑是晋国各家之中数据最好看的家族。

实际上呢?

封地面积方面,智氏跟赵氏差不多。

人口方面,智氏一家的人口就能抵得上赵氏和魏氏的总和。

在封地质量上,智氏的封地质量就有点那什么了,太多的地方没有得到开发,并且地理位置的环境谈不上多好,类似情况的还有赵氏。

纯算农业开发程度的话,吞并范氏大部分封地的魏氏状况最好,再来才是智氏,排在后面的是韩氏。

如果没有狐氏回归晋国,卿位家族之中以韩氏最弱。

韩氏的弱小主要是体现在家族军队战斗力的不足,封地质量比赵氏稍微好一些,人口数量跟魏氏则是差不多。

晋国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六个卿位家族的人口占了国家的八成,封地则是占了国家的七成之多。

真到了某天卿位家族不想再侍奉国君,以那样的现状来看,公族除了干瞪眼就只能做决死一击的事,其余贵族还是赶紧融入其中一个卿位家族为妙。

“韩氏不动弹?大家都能够理解。我家应该盯上谁?”智瑶开始进行思考。

有鉴于其他家族都是盯上异族,智氏肯定不好对诸侯动手。

这个也是晋国面临的形势造成既定格局,大乱之后需要时间来休养生息,跟诸侯大战可能引发大规模的战役,找异族能更以一个家族的实力单抗。

现在的晋国,谁引发国战必然会被骂,要不然智氏对齐国动手最好,次一级的动手对象能是郑国。

齐国正在内乱,智氏有封地跟齐国接壤,真的是一个占便宜的好机会。

智氏对郑国动手?不是以获得土地为目标,还是奔着掠夺人口而去。

至于说一样跟智氏有接壤的卫国?上一次卫国已经重新屈服于晋国,卫国不自己找死,智氏只能自己创造理由才能动手。

现在去攻打卫国会很不划算,理由是南子治理下的卫国没有生乱。

攻打一个内部团结的国家,历来都不是第一选择,打赢了也要损失极大,打不赢就会显得很丢脸了。

智瑶陷入了思考之中,思来想去还是寻觅不到好的目标,想对仇由动手,极可能将鲜虞和中山国扯进来,一打很容易打成旷日持久的大战。

“要不……,还是选择齐国薅吧?顺道将叔孙氏的人情还上。”智瑶最终还是觉得智氏没有必要按照其他卿位家族的节奏玩。

智申还在眼巴巴等着智瑶拿主意呢。

话说,以前智申还高高瘦瘦,多久的功夫而已,变得有些富态了啊?

这个就是心宽体胖的一种正确演示???

那什么来着?如果智瑶将目光盯上齐国,历史又将再一次发生改变,原历史上智氏盯上的是仇由这个异族国家。而当时鲜虞和中山国爆发冲突,没有余力去管智氏攻打仇由。

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仇由、鲜虞和中山国结成了守望相助的攻守同盟,赵氏已经决定对中山国动手,智氏再去打仇由会变成在帮助赵氏的。

“伐齐。”智瑶说道。

智申眨了眨眼睛,迟疑道:“齐生内乱,伐之可妥?”

瞧瞧,什么心态。

不过话又说回来,智申的迟疑才是这个时代贵族该有的心态。

当前“国丧不伐”的规矩已经被破除。

某个国家发生内乱,不是被邀请为前提,其他国家还是对介入会心生迟疑。原因很现实,入侵可能迫使爆发内乱的国家摒除矛盾变得团结,介入能够获得的好处有限,名声方面却会变得很难听。

智瑶说道:“田氏乃是齐国此次生乱之因,我伐田氏,非为伐齐。”

就是一个借口而已。

再则,晋国尽管已经不是霸主,余威方面却是还在,举起拨乱反正的旗号杀进齐国,多少还是合情合理。

届时,智氏选择扶一名齐国的公子上位也就是了。

智申思考了一小会,颔首道:“便如此罢。”

他刚才其实什么都没有想,假意思考是作为父亲最后保留的尊严了。

明年才会干的事情,今年就该进行相应准备。这样的情况在春秋屡见不鲜。

所以是,除非碰上了突发状况,不然做什么的节奏都会很慢,需要花费长得多的时间去进行相关的准备。

智氏决定明年进军齐国,很多的动作需要事先完成,不止是家族进行战争准备,还要给在齐国混的中行寅通气。

“世子之举,一举三得也。”博览道得知智瑶力主出兵齐国极为赞赏。

智申对博览道这位以前伺候智跞的老家臣给予很大的尊重,很多时候会私下跟博览道谈论智瑶的一些举措,从博览道这里得到关于智瑶一些动作的含义。

博览道说道:“拨乱反正合乎于礼,此为其一;奉还叔孙氏人情是为其二;其三便是将有收获。”

仅仅是让本来需要七八年时间才能完成的筑新城缩短到三四年之内,已经能够让智申知道公输氏的重要性。

人情都是有来有往,说得更现实一些就是叔孙氏还不配让智氏欠下人情。智氏能及早还上叔孙氏的人情就别拖了。

智申说道:“我已遣人往鲁。”

博览道捧哏似得说道:“主英明。”

其实,智氏内部都知道事情是智瑶在拿主意,智申只是作为发号施令的工具人。

硬要说点什么的话,智氏内部很希望那种格局能够维持下去,最好是维持到智瑶某天继位。

那个是智瑶做出的一些决策从来没有失误,很多举措甚至是比别人不止多走了一步,避免了很多风险的同时,肉眼可见将获得的利益也是极大。

再讲一些大实话,智瑶早早地将智氏内部该收买的人全给收买了,不是直接以财帛或土地去收买的形式,族人以及家臣的二代都在跟智瑶混呢。

作为长辈很多时候宁愿自己的利益受到一些损害,也会保证后代有光明的未来。

再说,智瑶也没有干出什么有损孝道的事情,他们没有不支持的理由啊。

“鞅多次提及瑶久不见芬嬴。此乃何意啊?”智申的称呼代表谈的是私事了。

博览道笑着说道:“‘元戎’不过示以友好,主毋庸多虑。”

赵伯鲁还是世子的那个时候,是会让智瑶经常去赵氏家玩耍,每一次芬嬴都会出现。

后来,赵伯鲁不是被撸了世子位,赵氏的世子变成赵毋恤了吗?

尽管智瑶不知道赵毋恤设宴再干掉自己的姐夫一事,由于一些感观方面的问题,再加上交情着实太一般,还真的一次都没有再过去。

这样一来,智瑶跟芬嬴见面的机会变得非常少,大多是一些年轻人外出狩猎时才见上一面。

智申想到了什么,说道:“不可使施夷光、郑旦先于瑶妻有孕。”

那啥,智瑶十八岁了。

美人当前,智瑶忍了多少年?

目前施夷光已经长开,郑旦更是完全成熟,十八岁的智瑶是不是……又或者说有没有那啥过了呢?

听智申讲那话,肯定是智瑶干了的呀。

为什么没有相关的篇幅?好好猜。

一名贵族只能有一位活着的妻。这个是受于礼法的约束,并且根本没有什么平妻一说。妻死,可以再立新妻,人选绝不是早先的媵或嬖人,只会是再娶一名门当户对的女人为妻。

智氏是大家族,嬖人早于妻有子嗣将会闹出一个大笑话,并且对于妻族也显得太不尊重了。

博览道说道:“宗子乃节制之人。”

这话可没有胡说。

其他家族的小伙子,他们十三四岁就会瞎胡搞,出的人命可不止一条。

这个“出人命”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有人丧命,可能是怀孕了的嬖人,也许是受命监管却失职的族人、家臣之类。

以智瑶的条件,再有那样的长辈,想怎么瞎胡搞办不到?他还有西施和郑旦这种美色,给硬生生地忍到十八岁啊!

别提什么柳下惠。关于他寓言故事在春秋战国时代,其实是一种天下的笑话,才不是什么赞美。

也不要提登徒子,他估计是春秋时期在后世被黑得最惨的一个人了。

“瑶在做甚?”智申平时不会问,问了纯粹就是好奇,没想过管控。

博览道别说不知道,知道也不敢说知道,表示智申想知道,愿意去看一看。

“罢了。”智申完全没感觉权威受损,低叹了一声,再说道:“如览道所言,瑶乃节制之人。”

现在的年代,贵族的子嗣很难有什么快乐童年,懂事起就接受各种教育,年龄越大所承担的责任就越重。

至于说什么欺男霸女?身为贵族平时接触的不是族人就是家臣,看仆众就是两脚工具,社交圈子的人是平等阶级,欺负了不关欺男霸女的什么事,互掐而已。所以是,几乎没有跟黎庶接触的机会,怎么个欺负法?

智瑶在干什么?他在跟司马穰苴论道。

新军训练了起来,历经实战之后,发现有些兵种暂时没有需要,一些兵种则是缺失。

“枪斧无可一展锋芒,勿需也。”司马穰苴着实搞不懂智瑶要这个兵种做什么。

智瑶能说什么?用来破阵的重步兵,列装的武器好像是真的选错了。

“智氏欲效仿魏氏?”司马穰苴说的是舍弃掉战车。

老实说,智瑶还真没有想过这一点,心想:“我倒是想搞骑兵,可是暂时没那个条件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