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174章:鲁班与孙武

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174章:鲁班与孙武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3:31

第174章:鲁班与孙武

总之,赵氏又出现了一门两卿位的情况,后面赵获果然成了梁氏之主,会不会演变成为早先赵氏与邯郸赵的局面,谁又能说得清呢?

只是吧?已经有了邯郸赵的前例,想来赵鞅对赵获的控制会更严密一些?尽量不使让那种情况重复出现。

这里从赵获依旧叫赵获可以看得出来,他没有改掉自己的前缀,更像是赵氏把自己的小宗梁氏吞了,不是任命新的小宗之主。

“大人,梁氏封地寡也,口众亦是不多。赵氏得梁氏之利微乎其微,可有异举?”智瑶坚定认为赵氏会再寻觅新的吞并目标。

智申说道:“赵氏损兵极多,仅是吞食梁氏不足为持。国中可吞食小家已寡,动何家皆必使他家恐慌,‘元戎’敢为?”

那可不一定呀。

现在的赵氏陷入虚弱时刻,可是赵鞅给人的感觉越加危险。

“众家非议赵氏一门两‘卿’,‘元戎’并无制止。赵氏或在静待时机?”智瑶问道。

智申却是听得笑了,说道:“诸家势薄,便是吞食又有何用?”

也对,晋国现在是卿位家族独大,除非卿位家族之间互相吞并,要不然其余家族身上的肉就跟蚊子腿一般,吃了也不能使卿位家族壮大多少。

智瑶认为晋国未来的一段时间必定会再出现新情况,卿位家族的火拼可能性低一些,更大的概率是对外一再征战。

“赵氏也许会盯上中山国或仇由?”智瑶心想。

这个是虚弱的赵氏自己会避免跟其余卿位家族火拼,赵氏联合韩氏打不过智氏跟魏氏的联合,赵氏和韩氏对狐氏下手则必然会让智氏和魏氏介入。

魏氏和智氏能不能对赵氏动手?当然可以,只是智申在任期间对赵氏动手的可能性极小。

赵氏对中小家族动手,只动一两家效果不大,动手次数多了的话,其他人可不会干看着!

赵鞅当前在某些事情上强势,另外一些事情上则是表现得很理智。

最后一个卿位被补上,晋国的卿位可算不再出现空缺,很多职务的分配也安排了下去。

智申代表智瑶婉拒中军尉的职位,然后解氏的解雍得到了这一任命。

说实话,解氏在一众中等贵族中的实力排名靠前,可是解氏一直以来低调得不像话,很少能够听到关于他们的消息。

“我闻解氏次子在秦?”智瑶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记忆出现了混乱。

智申看了一眼智瑶,说道:“解烁确实在秦。”

智瑶之所以会问这个,主要是他记得解氏后面好像是出奔到了秦国,随之在秦国一直发展下去,直至某天有个叫卫鞅人去秦国主持变法,秦国的解氏跟很多老牌贵族那样成了变法的一只鸡杀给众多猴子看。

现在距离商鞅去秦国主持变法还有多少年来着?智瑶没有记错的话,商鞅变法是在秦孝公在位时期,也就是还要一百三四十年的样子。

“瑶为何大肆遣人往鲁?”智申说到这个有点不开心。

智申为什么不开心?还不是一帮人在智氏最需要的时候离开,并且有几个封臣干出了背叛的实际行为。

外人会因为那帮门徒在得知老师有难去救,觉得真是有情有义。

打从事实来看,他们却是辜负了智氏给予的封赏与栽培。

智氏选择让他们南下,其实就是对双方都能维持体面。

如果智氏拒绝让他们南下,他们还是给南下了,更丢脸的会是智氏。

所以,智申答应让他们离去,对那些人的感官却是变得非常差,压根就不想再次看到。

智瑶答道:“我忽有所感,鲁将出大才。”

“……”智申现在对鲁人的感官无比差劲。

智瑶接着往下说道:“其人名班,得之必使我家兴盛。”

没错,智瑶派去鲁国的人,他们就是为了找到鲁班。

这件事情干得有些匆忙,原因是智瑶从某一些事件判断鲁班也该出世了,哪怕是绑都想将鲁班绑到智氏。

另外一些事情智瑶就没有必要告诉智申了,比如台狐去了鲁国还会跟三桓展开邦交,劝说他们召回孔子,反正最好别让孔子到处溜达了。

智申因为自己的厌恶感不想再看到子路、子贡等人,能理解,倒是有点因为自己的好恶,忽视了子路等人对智氏能够起到的作用。

智瑶不一样的。

历史上多少领导很厌恶一个人还进行重用,得到重用的人也帮助这位领导建立了丰功伟业。

鲁国现阶段出现的大才很不少,可是鲁国已经被三桓把持,出身鲁国的大才很难得到重用。

智瑶派人去寻找鲁班,给的名字是公输班。

前往鲁国的台狐还担负着寻找其他人才的使命,反正是见一个就邀请一个,有鉴于鲁国现在是三桓持国,相信想做事的鲁人不会拒绝智氏的邀请?

“随你罢。”智申秉承不干涉智瑶做任何事情的心理,决定压下自己的恶心。

智瑶却是不能忽视智申的感受,把自己的一些盘算讲出来。

历经了那么一件事情,智瑶也对子路等人的感官变得很差,问题是相比起个人的感官,智氏的发展更重要一些。

这么说吧,智瑶培养的那一批人还没有真正地成长起来,少了子路等人的相助,智氏的发展可能延滞个三四年。

怎么办呢?智瑶选择召回子路等人,不但要让他们为智氏的发展卖力,还会在后续让他们给智氏卖命。

如果有其它的选项?智瑶还是会召回子路等人,不为因为其它什么别的,只想一想他们因为内心愧疚而各种鞠躬尽瘁,乃至于为了智氏的事业死而后已,心情便会舒畅很多。

上位者的用人之术,本身就包括对下位者的各种心理进行利用,不是吗?

智申听后心里好受了很多,说道:“此方是人主。”

道理很多人都知道,只是知道归知道,过不了自己心里那关罢了。

“此班,乃是何等大才?”智申问道。

智瑶该怎么说呢?他只知道鲁班也叫公输班,自小便对发明各种小玩意很感兴趣,随着慢慢长大更是改良和创造各种工具,人到中年却是走入歧途,没事干先研究木锁,后来专门研究会飞的机械鸟。

有一点智瑶并不知情,也就是鲁班只小智瑶一岁。

时间已经走到了前489年,今年智瑶十八岁,鲁班十七岁。

先秦时期的加冠分好几个阶段,春秋时期是二十二岁,秦汉时期是二十岁。

有特殊情况肯定能提前加冠,只是那么干一般会显得很不体面。

鲁班啊?诸夏在春秋时期的特殊人才,是一个牛逼到不行的人物。

他待在腐朽的鲁国都能得到那种成就,要是到能全力获得支持的智氏,又该是有多么辉煌的一生呢?

如果没有出现意外,三个月后智瑶就能得到台狐的汇报,到时候一定是鲁班被带回晋国。

智瑶不止派人去鲁国,还派人去了吴国。

现在不是吴国将战略重心转向中原了吗?代表很清楚吴国实力以及吴国有哪些威胁的孙武正在谋求退休。

吴国现在看上去很强,但是他们的强大是建立在沙硕之上,只要败一场给弄得损失惨重,不会再有爬起来的机会了。

所以,吴国的强大很虚假,他们要是能像晋国和楚国一败再败还没有伤及根基,窥视中原,乃至于想谋求霸主地位,肯定没有问题;没有相应的深厚底蕴,想要去谋取不该触及的地位,成功的机率太小,风险却是远比想象中更大。

孙武是不是一个聪明人?他都能书写兵法著作,还有不少的朋友,代表是个军事才能与情商相匹配的人,哪能看不出夫差带着吴国在往作死的道路上狂奔,还是怎么劝都没有用的那种。

察觉到危险的孙武没有义务为夫差陪葬,不能离开吴国就找个山林隐居呗。

智瑶已经有望获得司马穰苴的襄助,能够再增加一名孙武就太好了。

两个月之后,也就是夏收完毕,补种也跟上,智瑶离开“新田”向东。

这一次智瑶不是要去“邯郸”,目的地是一个叫“棘蒲”的地方。

该地原本属于长狄所有,后来长狄被智氏赶跑,成为了智氏的势力范围。

智瑶到这里来只有一个原因,不是视察当地的情况,也不是游览肥国或鼓国的旧地,来到这里是想要亲自迎接公输一家子。

大约在二十多天之前,台狐派人回国禀告,他们找到了公输氏,确实有一名少年叫班,并且跟智瑶的描述几乎一致。

那就是找到了人了呗?只是台狐依旧怀疑是不是正确目标,原因是公输班看上去太年轻了,倒是他的叔父公输全更像是一个很有手艺的人才。

智瑶在一个矮山半腰遥望东方的远处,脸上满满都是期待。

现在的鲁班……,还是称呼为公输班吧?反正他肯定还不是“完全体”的状态。

事实上,公输班真正为人所知,需要他前往楚国帮忙打造各种攻城器械的那会了。而当时的他已经五十八岁。

东方的地平线出现了一支队伍,能够看到智氏的旗号。

“下山!”智瑶看到出现的队伍,心里的期待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变得更加热切了。

土木建筑鼻祖、木匠鼻祖、戏班的祖师啊!

谁不馋呢?

也不对,反正鲁国不馋。

智瑶馋得连口水都要从嘴角溜下来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