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147章:请见证我的射艺

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147章:请见证我的射艺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3:31

第147章:请见证我的射艺

“晋国如今智氏独大,惜智申性格软弱,强如智氏亦无强逼赵氏之意。晋国若不生乱,诸侯必难当之,使计促其内乱方是上策。奈何赵氏敢当,智氏退让?”

斗怀是这一次楚国使节团的副使。

斗氏是楚国一个历史很悠久的家族,他们的初代家主其实就是楚国的公族,到目前因为过了很很多代人的关系,尽管还是楚国公族的一员,血缘关系则是间隔得太远了。

另外,曾经的斗氏无比风光,然后风光终结在一次楚国的内乱之中,没有楚共王的庇护就要扫进历史垃圾堆了。

在晋国与楚国争霸的阶段,楚国的斗氏、成氏、蒍氏、薳氏都有一段风光无限的好日子。

目前阶段,成氏和薳氏已经消失,蒍氏还在苦苦挣扎,倒是一度差点灭亡的斗氏重新振作了起来。

至于屈氏、景氏、昭氏的话?目前已经有屈氏和景氏,只是两个家族目前实力一般,昭氏要等现任楚王熊轸薨逝之后再出现了。

楚国的正使是公子闾,他是楚国现任大王的幼子,来晋国并散布多种言论就是由他提议,再让斗怀去执行。

“晋国不乱,我不与之相争。”公子闾说道。

经过“弭兵会盟”之后,楚国不是没有再跟晋国较劲的心思,只是相对于以前几乎每年都要开启大型战役,后面两国的战事只能说是一种小打小闹。

斗怀心想:“谁说不是呢?团结一致的晋国最为可怕,以前楚国应对艰难,何况是衰弱的当下,并且还有吴国在东南虎视眈眈。”

“如无意外,范氏必将败亡。我与范氏不过利用,使郑国、范氏与晋国为难罢了。”斗怀说道。

这一波楚国算是适逢其会,一点都没有帮范氏跟晋国死磕的心思。

楚国跟郑国是个什么情况?如果说不跟晋国再启动连番大战是一种共识,要不要跟郑国结盟就在楚国内部争得很凶了。

总而言之,楚国目前最大也是必须面对的敌人是吴国。楚国君臣的脑子才没有被门夹了,没有解决来自吴国的威胁之前再次跟晋国打生打死。

“子闾,智氏世子邀请狩猎,往与不往,乃是何意啊?”斗怀是真的不理解智瑶为什么邀请一块狩猎。

公子闾其实也闹不明白。

楚国虽然跟晋国长期敌对,要说国仇肯定有,双方的各个家族则是也存在友情,不止是国战期间能互通有无,平时在战场或其它地方遇上了还会叙旧。

智氏跟楚国的关系比较复杂,曾经智罃在楚国那边当了好几年的俘虏。

当时的智罃可没少跟楚共王聊天,很是得到楚共王的赏识,连带在楚国也交到了不少朋友。

在智罃的时代,智氏跟楚国一些家族的联系还是比较频繁,到了智盈那一代也还有在联系,轮到智氏由智跞当家作主却是断了。

没办法的事情,智盈根本没有来得及交代智跞自己的人脉就撒手人寰,肯定会让智氏对外的联络出现断层。

楚国这边的那些家族没有跟智氏联系也有理由,智跞上位之初是得到中行吴的庇护,某种程度上智氏的对外交流也遭到了中行氏的掌控,楚国几个家族跟智氏一次两次联络没有得到回音,双方断了联系也就显得没什么好奇怪了。

所以,互相之间已经没有什么矫情,智氏那边的家臣代表智瑶向楚国使节团提出一起狩猎的邀请,怎么可能不让公子闾和斗怀感到纳闷呢。

“或是因我等之言?”斗怀觉得是那样的话,智瑶这个人还挺有意思的。

公子闾莞尔,说道:“年少便有辉煌,其有骄横之资。”

这么看,他们以为智瑶是年少轻狂了?

季节已经来到春季上旬,万物复苏之际其实并不是狩猎的时候,等各种动物养起了膘才是,轮到动物的发情季节则是会停止狩猎。

为什么到了动物发情季节会停止狩猎?一来是人们很早就懂得了不能鱼枯而泽的道理,再来是动物发情时期远比其它时候更加暴躁。

在风光明媚的某一天,公子闾和斗怀带上了一批武士出了城,到了地方发现受到邀请的人还真是有点多。

“见过公子。”

“见过宗子。”

公子闾是现任楚王的儿子,称呼公子再正确不过了,只是他更喜欢别人喊他子闾。

而智瑶被称呼“宗子”其实才是正式的称呼,原因是智氏和中行氏合流,荀氏是大宗,下面还有一些小宗,智申成了荀氏大宗的宗主,智瑶理所当然成为宗子。

像是韩庚、魏驹和赵毋恤也能被称呼为宗子,原因是韩氏、魏氏和赵氏也有自己的小宗。

换作程宵、辅果这类的小宗之主,他们的儿子则不能称呼宗子,原因出于程氏和辅氏是荀氏的小宗。

公子闾的岁数有点大,早年间取得了不少的成就,才有了那个“子”当前缀。

有“子”当前缀的人们,他们更愿意别人称呼“号”,不是用身份来称呼。

比如说,人们对公孙侨的称呼叫“子产”,其实就是称呼“号”,代表公孙侨的一些成就取得了认可。

今天受到邀请的人很多,包括卿位家族的一些二代,还有晋国一些中等贵族以及其子嗣。

楚国使节团得到邀请,出于礼仪的考虑肯定不能缺了郑国使节团,再来就是范氏的来人了。

现在虽然是春秋晚期,出现了很多礼崩乐坏的事情,只是还处在那种将坏不坏的阶段,作为贵族一些该讲究的礼仪多少还是要得到重视。

“此便是赵氏宗子?”公子闾看到了赵毋恤,眼眸里带着明显的轻视。

倒不是公子闾蔑视赵氏,纯粹是像他这种身份在天然上对赵鞅的做法非常排斥,同时对以庶出获得世子位置的赵毋恤在身份上很看不起。

事实上,除了变法之后的秦国,其余列国一直到失去国祚之前,对于血统和身份的看法从未改变,后面更是依靠血统带来的声望搅动风云,成功地埋葬了秦帝国,只是胜利果实被老刘家摘了。

因为看不起赵毋恤的关系,公子闾根本就不装。

公子闾先跟智瑶互相见礼,随后也给了魏驹和韩庚该有的尊重,哪怕是对狐尤都能讲几句话,偏偏全程无视赵毋恤了。

来自郑国的向戎可不敢摆公子闾的谱,该对谁笑脸相迎一个没落下。

代表范氏过来的刘明则是一样没有搭理赵毋恤。这个倒也不难理解,因为范氏跟赵氏已经不死不休了嘛。

得到那种待遇的赵毋恤没有表现出一丝丝的尴尬。

有些时候就是那样,大概就是“我不尴尬,尴尬的就会被别人”的情况。

后来,公子闾和刘明一再被用异样的眼光扫视,老实说内心里还真的是有些尴尬了。

“让,多加看顾赵毋恤。”智瑶吩咐道。

遭到轻视的赵毋恤会不会做出什么不理智的行为很不好说。

真正令人担心的是刘明或来自范氏的武士,他们会不会在打猎期间在赵毋恤的身后放冷箭。

今天的狩猎活动是智瑶发起,出现任何的意外都要承担责任,不管赵毋恤或是谁出现了意外,丢了智氏的脸还是其次,必定会有更严重的后果要担负。

豫让心里很不想保护赵毋恤,口中还是应道:“诺!”

狩猎的场地就在“新田”郊外。

好些身份尊贵的人到场,每一个人都会带上充足的武士,数一数至少有个三四千的总数量。

因为参与狩猎的人着实是太多了,涉及的场地肯定是要增大,免得出现争夺猎物的情况,再发生什么纠葛。

智瑶特地邀请公子闾以及向戎、刘明,还有同为卿位家族世子的几人一起。

要是没有魏驹、韩庚、狐尤和赵毋恤,很难不让公子闾等人猜测智瑶是要私下讲一些什么私密话。

“未曾想,宗子瑶射艺如此精湛。”公子闾一次次看到智瑶每射必中,发出了由心的赞叹。

他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打到一些猎物,要数谁最多却不是智瑶,是一直极力表现的赵毋恤。

其实,智瑶挺理解赵毋恤为什么要那么卖力表现,无非就是越让人看不起就越想打那些人的脸而已。

“诸位尽兴,何不巧立它项。”智瑶没用错词,巧立是一个中性词汇。

公子闾一脸的感兴趣,问道:“以何取乐?”

“古有养叔,叔党比射,创下一段佳话。今人如何使前人专美?”智瑶说道。

养叔就是养由基。

叔党则是潘党。

他俩的射艺比试被载入史册。

听了的公子闾挑了挑眉头,思考智瑶是不是要找事。

现在的贵族,有谁不会射箭吗?可能有,但绝大多数贵族都会射箭,勤加练习在准头上不会太差。

他们回到营地,又等外出狩猎的人回来。

大家一听要搞射箭比赛,还有相关的彩头,并且允许在赌资上博弈,基本都来了兴趣。

正式开始之后,智瑶命人取来拇指大小的铜环,它们除了一个环之外又有悬挂小铃铛,分别去挂在二十步、五十步、七十步、一百步和一百二十步、一百五十步之外。

大家看到智瑶这么安排,有些人还听说刚才智瑶提起了养由基和潘党,兴致方面更高了。

“宗子既有此雅兴,何不首射?”公子闾内心里其实是很不爽的。

智瑶本来还想着让有些人先行表现,一听笑着说道:“必不负公子期待。”

站在旁边的赵毋恤一直盯着挂在五十步左右的铜环,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而智瑶已经在挑选弓和箭,又在一片注目中摆出张弓搭箭的姿势,随后一声弓弦嘣动,箭矢激射而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