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124章:他的一生

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124章:他的一生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3:31

第124章:他的一生

“我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

智跞由记得自己当初成为智氏之主时,当时的智氏正处在绝对的弱势,而智氏的断代是历经了智朔和智盈啊!

作为继承人智朔英年早逝,随后智瑩在没有将智盈培养起来之前也病逝,智盈还有很多计划没有施展也跟着没了。

晋国从很久之前各卿位家族之间的倾轧就已经非常严重,太久远的斗争也就不提了,赵氏、郤氏和栾氏短短二十年不到的时间先后灭亡或被踢到边角,其中从政坛退下去的栾氏以一种消声无息的方式就那么消失了。

春秋第一老阴逼栾书算计了一生,子孙后代也被人算计得走向不见踪影,很难不说是一种自食其果。

而栾氏那种悄声无息的消失,估计还是范氏、智氏、中行氏、魏氏、韩氏和赵氏看在栾书承担除掉晋厉公恶心的份上,否则以栾书更多的所作所为,几个家族联合起来干死栾氏的机率会更大。

当过“元戎”的智瑩很贪婪,反复招惹了魏氏、韩氏和范氏,要是当时没有中行吴照看智盈的话,不好说智氏会不会步上其余几个已经消失几个卿位家族的后尘。

在中行吴的看顾之下,智氏虽然在十来年的时间里一再失去各种东西,好歹让智盈在“卿”的位置上能坐下去。

中行吴寿终正寝之前,智氏家主智盈再一次英年早逝,轮到智跞接手智氏显得更加风雨缥缈。

幸好中行吴继续庇护智氏,只不过智跞跟智盈不一样。

在智盈当家作主的时代,他其实不是那么重视来自中行吴的照顾,好多时候还不给中行吴面子,同时对于赵氏的照顾总觉得别有用心。

想对赵氏干点什么的智盈没有干成,得到了一个跟父亲智朔相同的结果,某天很突然的猝死了。

小小年纪接手家族的智跞心里极度害怕,天幸的是中行吴尽管是“老牌”上军将,终其一生也只是爬到中军佐的位置,可是中行吴还是极度给力,妥善操作下让卿位中有了智氏的一个位置。

说起来中行吴确实悲剧,他在士匄的时代任“卿”,后面历经了赵武、韩起、魏舒的执政生涯,有一次明明能竞争“元戎”宝座,只是赵氏、韩氏和魏氏联合打压,他自己也进行了退让。

中行吴时代中行氏的退缩,某种程度上刺激到了中行寅。这个也是中行寅后来觉得智氏就是个累赘,跑去跟范氏哥两好的主因之一。

从中行吴寿终正寝之后,智跞变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人,尤其是魏舒之后到士鞅当政让晋国的国内变得非常恐怖。

士鞅这人真的太跋扈、太混账、太贪婪,争取到中行氏的支持就更是各种事情没有下限,连“撤魏舒之棺的柏木,令以大夫规格下葬”的事情都能干得出来。

话说,魏氏没有跟范氏拼命,主要是当时的魏氏能忍,本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心态,后继才一直加强跟赵氏的关系。

所以,后面魏氏站在赵氏那边,伙同韩氏,还想带上智氏,可是智跞退缩,赵氏、魏氏和韩氏一块算计士吉射和中行寅并不是一天两天,可算是把范氏和中行氏给坑没了。

失去靠山的智跞变得更低调。那个阶段?打从事实上智氏就是一种“人在屋檐下”的状态,成长阶段习惯了“低头”的智跞心态上有比较大的问题,不光内部缺乏向心力,甚至后面智氏清理了内部,智跞还是有点强硬不起来。

智跞生下了嫡长子智申,要命的是智申不像是一个能承担大任的人,更要命的是其余几个子嗣更为不堪。

智申的平庸和其余子嗣更不堪让智跞很焦虑,导致的是智跞很难雄起一把。

其实,智跞吸取士鞅的教训有点过头,担忧的是自己做了什么会招惹其他家族的记恨,害怕智申没那个智商应对仇家的算计,扛不住那些家族的报复,采取了很多时候能争也不去争,损失了利益也是选择忍让,外人看上去就是个胆小鬼的伪装。

“我唯一一次锋芒毕露的是算计祁氏啊……”

那一次,智跞承认是遭到了梁婴父的蛊惑,何尝不是一次顺水推舟呢?

梁婴父的梁氏是赵氏的小宗。

智跞一直在对时局冷眼旁观,尽管心理上因为童年阴影有很大的缺失,身为大家族家主一些“本能”还是有的。比如说,逮住机会在赵氏内部埋下一颗钉子。

“我没有想到的是梁婴父能那么废物吧?棋子仅仅是发挥出打击赵氏团结的作用,一趟出使竟然能被当众袭杀。”

智跞是真的没想到梁婴父会被袭杀成功,懊恼在梁婴父身上那么多的谋划付之流水,一度很想将豫让给悄声无息的弄死。

“我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的谋划不重要呢?连干掉豫让出了心中那口恶气都放弃。”

话说,当时智跞真的想要干掉豫让,却是仅因为豫让曾经要投效智瑶,一下子就抛掉了弄死豫让的想法。

让智跞很多想法产生改变的是发生在前501年,也就是智瑶开始表现自己的那一日起。

智瑶开始发力,短短的三年之内让智氏内部的生产力高了不止一节,随后更是连续率军击败诸侯联军。

各种各样的新式工具出现在了智氏,作为“发明”者的智瑶很多工具制作出来,可能就忘到一边去,一直在观察智瑶的智跞才不会忽略。

智跞在很长的时间里成了“收集狂”的角色,只要智瑶发明了什么,不会马上去拿来看一看,但一定会在后面研究一下。

那样就造成了一个现象,智瑶“发明”了什么东西,教导是什么用又该怎么用,极可能后面就忘记曾经“发明”过什么,真正让智瑶“发明”出来的新工具发挥最大价值的人是智跞啊!

在这一点上,智跞做得非常顺溜,他毕竟当一个大家族家主那么长的时间,能看清楚什么有利,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推广合适。

并且智跞在发现智瑶总会忽略新工具价值,不止一次嘱咐智申要像自己一样,不要去干涉智瑶的“发明”热情,想方设法将那些“发明”用到合适的地方就行了。

发现孙子竟然能那么优秀的智跞,他的心里其实很害怕的。

尤记得智朔也是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各种聪慧,十三四岁就能够参与对家族的治理,没等接班就早早病故了。

智朔的死亡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十岁左右就发现有疾病,后来也是一年必有一场大病,久病之下身体彻底垮掉,死亡方式则是某天突然猝死。

“我的孙子从小无病无灾,不会英年早逝!”

这是智跞长久的观察,也是人生中最大的愿望。

智瑶表现出来的不止是聪慧,仅是聪慧也就一些事情上会显得聪明。

智跞一度以为智瑶会是加强版的智盈,后来发现不是那么一个回事。

“我的孙子更像是一种生而知之,是上天赠予智氏难以估量的隗宝!”

好多事情智跞都有猜测,乃至于是找到了答案。

可是呢?他什么都没有说,有的是在发现之后,无论智瑶的请求多么离谱,都会给予智瑶竭尽所能的方便,并且还让智申诅咒发誓在接手家主位置后也这么做。

“申是个平庸的人,但他是一个很好的孩子。”

智跞本来对智申还是挺失望,一切在发现了智瑶的异常之后,对智申的感官也跟着出现了改变。

如果说智瑶是注定带领智氏走向某种巅峰的人,平庸的智申对智氏就不再是一个错误,相反会因为智申平庸但有自知之明又非常溺爱智瑶,变成了智氏绝对该值得庆幸的事情。

有这个发现让智跞心里的大石头被搬开,对待智申的看法也在出现改变。

话说,之前智跞对智申不会大骂,可是一名父亲总是会用失望的眼神看儿子,还是会让儿子产生心理阴影的。

某天起,智申突然发现父亲不再用失望的眼神看自己,他虽然搞不明白什么状况,可是心里真的好开心。

“儿子不中用没关系,认清自己的能力就好。孙儿有极强的内政能力,也有军事上的成就。我所看到的……可能是展示出来的一小部分?”

仅仅是有那些发现就已经让智跞无比满足,并且对智氏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我这一代合并了中行氏,尽管日后需要归还给中行錡,暂时以封地、人口、资源无疑已经成为国内的最多。即便赵鞅再嚣张跋扈,岂敢轻易挑起跟智氏的战端?存疑的是魏氏,他们一旦悖盟重新结盟魏氏,智氏才会遭遇危急。”

智跞从来没有相信过魏氏,选择跟魏氏结盟仅是出于时局的需要。

“瑶将局势看得很清楚,着实弱化和控制赵氏的下一代,交好魏氏和韩氏的下一代,一步先,会步步领先的。”

“申这一代最大的责任只是进行沉淀,以他的性子会善待中行氏,中行錡深受智氏大恩,乱不起来的。”

“等瑶接手家族,很大的可能性只会归还一部分封地给中行氏,不过恶名被我担了啊……”

想事情的智跞好像听到了呼唤声?想要睁开眼睛,却是怎么都睁不开,并且发现自己好像不再呼吸了???

“要死了吗?总觉得我多活了两年……”

“我现在离开,合适吗?”

“对了,瑶在哪?不要因为太急切想赶回来,携带的护卫太少了啊!”

“我还有好多话没有对申和瑶说,没有能够为他们多遮风挡雨……”

好多的事情开始在智跞的脑子里闪过,一些确认了的,以前不太确定的,一件件以极快的速度在出现。

“瑶……要的不是成为国内的最强,极力甚至急切地发展不是为了镇压其他家族?”

“他想要干什么?是了,他要的那样……”

“心那么大……,是福是祸?”

“听不到了……,好黑暗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