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104章:向左还是向右?

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104章:向左还是向右?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3:31

第104章:向左还是向右?

大家族子弟能够为自己的婚姻做主是一件很值得庆幸的事情,要是能够有一段美满的婚姻则是更好了。

智瑶想娶赵鞅的女儿很有目的性,其实也是没得选之中的一个选择。

如果能够娶国君的女儿,对于智瑶会是最佳的上上之选。

然而,智氏是姬姓,尽管跟晋国公室的血缘关系已经非常远,同姓依然无法进行结合。

要是智瑶能够娶国君的女儿,短期内智氏将能站在优势的地位与公族进行紧密合作,并且还能跟得到“名”与“器”的加持。

现在晋君午掌握“名”与“器”,可是他遭到了卿位家族的抵制与削弱,使得权力得不到伸张。

换作智瑶能娶晋君午的女儿,一位是国君,一位是“元戎”的身份,两相结合等于有了名义和武力,肯定会爆发出很强的力量,其余家族想要抵抗,小心得到个叛逆的罪名。

另外,智瑶跟国君的女儿生下的孩子会带有公室的血统,天然上就能得到公族与国内一些保守派的支持,能够为以后智瑶进行代晋创造很多的便利。

可惜了,同姓不婚的习俗让智瑶无法娶国君的女儿,最合适的魏氏也是姬姓,次一些选择的韩氏同样是姬姓,盖印不会跟中等贵族结合,国内能选择的婚姻对象剩下了赵氏。

当然了,智瑶还是有其它的选择,比如找一些诸侯谈一谈嫁女儿的事情,能够肯定的是异姓诸侯会非常乐意。

以智氏的级别,智瑶想娶诸侯的女儿,能够从秦国、楚国、齐国和宋国中去选,其中宋国绝对是最乐意的那一个国家。

没有太复杂的原因,纯粹是眼见着晋国又有恢复霸业的迹象,宋国又想要得到晋国的允许去吞并曹国,智氏提出联姻的举动肯定会让宋国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并且宋国还会送上极度丰厚的嫁妆。

至于秦国和楚国听到智氏想娶自家国君女儿,答应下来是必然的事情,只是不会像宋国那么热切。

齐国估计会婉拒?一来是他们刚刚举办完国丧,再来便是齐景公有被智瑶逼死的嫌疑。

“我倒是有想过跟楚国、秦国、齐国或宋国的国君成为翁婿,只是短期内能看到好处,长期来看潜在的风险太大了啊。”智瑶真的是经过深思熟悉,不是脑袋一热想娶赵鞅的女儿。

诸侯以联姻方式介入他国内政在春秋时期是常有的事,并不是什么个例。

事实上,智瑶连见芬嬴一面都没有见过,压根就不知道长得美或丑,性格方面又是怎么样。

他之所以知道芬嬴这个人,偶然听说过一些芬嬴自带香气的传闻,又有几次听赵伯鲁无意间讲到这么一位妹妹。

完全没得选的情况下,暂时阶段智氏跟赵氏联姻也会很有利,为什么智瑶不能选一个会自带香气的妻子呢?

已经确定的事情不用再多说,智氏确认会取赵氏的女人,定下婚事之后全部的麻烦丢给了赵氏去烦恼。

“幸好现在是春秋时代,娶妻是赚不是赔。”智瑶在听智跞和智申闲聊,心情放松给自己在心里玩了一个梗。

当前时代有彩礼,只不过贵族的婚嫁中,女方是付出较多的一方,要将女儿嫁出门,还需要陪上符合身份的嫁妆,拿男方彩礼却只是送“三件套”这种事情是不存在的。

智瑶并没有姐姐,嫡出的妹妹倒是有一个。

只是吧?一种紧迫感一直在鞭策智瑶快步往前走,再则是因为现在女性社会地位的关系,兄妹俩见面的次数比较少。

“瑶为何返‘新田’?”智跞终于问了。

智申也是一脸好奇地看着智瑶。

练出一支精锐符合智氏的利益,智跞和智申哪怕对智瑶能不能练出一支精锐心里存疑,父子俩还是进行了百分百的支持力度。

智瑶也就将自己对兵源挑选错误直接讲出来,尤其需要给予充分的解释。

“众家与我一体,瑶是否多虑?”智申觉得那些都不是事。

刚才智瑶说到了“士”和“徒”担忧失去绝对的自主权,并且不接受物资完全由主人家来出。

智跞和智申都是完完全全土生土长的春秋人,他们的思维和三观跟智瑶不一样,确确实实没有觉得“士”和“徒”想保持一定的自主性有什么错误。

这个就好比如智氏是晋国的一个家族,晋国的主人是晋君午,可是智氏根本没有可能完全服从晋君午的所有命令,想要得到更多的自主权那般。

“士”和“徒”不能算是真正的贵族阶层,他们只是武士阶级,想要让自己更进一步成为贵族的思维,想要家族得到壮大,以现在人们的三观来看不会存在什么错误。

所以了,不止智申难以明白智瑶为什么觉得“士”和“徒”不合适,没有说话的智跞同样存在很大的困惑。

智瑶简约地说道:“我需唯命是从之辈。”

这样一说,智跞和智申又理解错了。

养死士,对吧?

贵族呀!不养一些死士算是贵族吗?老智家就有类似的群体,只要家主一声令下,哪怕是让他们当场自裁也会照办。

智跞和智申对视了一眼,反正都挺纳闷智瑶训练那么多死士做什么,进一步担忧让其余家族知道老智家一训练就是三千死士,不是可能,完全是会出现大麻烦。

“瑶……”智跞出现了迟疑。

而智瑶能从智跞和智申的表情看出是有误会了,赶紧地进行解释。

死士什么的玩意?他们搞一搞护卫工作和刺杀还行,小规模的武力冲突也会很强力,可是上阵搏杀会被军队的军阵配合教做人。

智瑶并不是要训练死士……,不对,要是按照那种解读,也就是唯命是从的话,好像还真的是死士的一种?区别在于刺客类的死士是一次性消耗品,唯命是从的士兵能反复使用。

因为词汇太少,智瑶很费劲地一再解释,总算是让智跞和智申相信自己不是要训练刺客。

“此类大军闻所未闻……”智跞两眼在冒光,想了一小会才继续说道:“常备三千,同吃同睡同练,训练得当必是精锐!”

可不是嘛!

春秋的时代,武力被各个家族掌握在自己手里,每一名贵族都能视为驻守某地的大大小小藩镇,得到征召命令再带兵前往某处会合,集结成为一支为国征战的武装。

那么,一旦公族不给力的话,形成的必然是一种地方藩镇过强,中枢武力却是严重不足的现状。

在这种环境之下,君主变得越来越像是招牌很是理所当然,周天子就是属于那么一种情况。

“如你所言,需有‘士’、‘徒’,以‘羡’多也?”智跞很庆幸智瑶没有打算完全放弃‘士’和‘徒’这两个阶级,要不然某天绝对会酿成大祸。

什么意思?

也就是作为既得利益者一员的智瑶,他根本没有想过要带领一个阶层玩“大翻身”的游戏,才不会尽心尽力培养出一个会推翻自己的新集团。

更为现实的是,作为“羡”的阶级,他们连识字都是一个问题,掌握某种技能的人更少,别说有足够数量的军官了。

而智瑶没有那个时间,更不可能从“羡”的群体挑人来进行培训。

他是想用更短的时间打造出一支精锐的军队,怎么能缺了现成的大量军官,尤其是基层军官呢?

当然,因为很早就开始在培养小伙伴的关系,即便不对外进行挑选,智瑶还是不会缺了军官,并且数量上还显得足够充足。

“我需万余众,亦是往‘壶口’集结。”智瑶见智跞和智申保持支持力度,索性就多要了人。

智跞先一阵咳嗽,再轻笑几声,说道:“瑶之所需,无有不允。”

智申一样在笑,只是看去表情有些迷糊。

因为智瑶不在“新田”陪伴智跞左右,留在“新田”的智申已经变成了陪护人。

现在智申就一个责任,每天按照智瑶给的食谱亲自进行烹饪,再照顾智跞的日常起居。

儿子照顾生病的父亲,没有比这个更加天经地义的事情了。

智申这么做属于理所应当,没有因此而获得外界好的风评。

说白了,照顾才对,不照顾则是一定会有恶名。

如果某天晚辈照顾生病的长辈都能获得好名声,只能说明社会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匆忙回到“新田”的智瑶不会马上离开,大概会在新一批受训人员就位之后,才会再去山区的基地。

在“新田”的这一段时间,智瑶需要等候婚事的最终确定,平时跟父亲智申一起照顾智跞,等得到赵氏的回复则是需要亲自登门拜访赵鞅这位准岳父。

届时,智申会带着智瑶去赵氏府宅,两家交换订婚信物。

那个过程少不了让赵鞅施展一下未来岳父的威风,或是作为准岳父来提点智瑶一些什么。

“祖父完全是靠着意志在进行强撑,活得太痛苦了……”智瑶看着时不时就会咳嗽一下,有时候会咳得撕心裂肺的智跞,心里极度的难受。

“我是不是应该放下手中的事情,留在家里陪伴祖父?”智瑶的理智告诉他以发展为重,情感上则是认为要陪智跞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