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太师 > 第三百四十八章:国家一体纳粮

大明太师 第三百四十八章:国家一体纳粮

作者:煌煌华夏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2:00

第三百四十八章:国家一体纳粮

大明太师

宗人府摆平之后,陈云甫说到的事便很快应验。

说没有建文三年就没有建文三年。

守在年三十这一天,礼部草拟的退位诏书就草草颁行。

这很显然是不合礼法仪程的。

因为新帝都还没准备好呢。

但此时此刻,谁还去在乎礼法呢,早已礼崩乐坏了。

就这么,年仅九岁的朱允遥在迷迷糊糊中登上了大明朝的皇帝宝座,成为了大明朝第四任皇帝,年号:熙和。

熙和元年,也就是原历史上的建文三年,西历1401年。

世界史的进程来到了十五世纪,中国史的进程也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因为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实际上进入到了一个无君的变革阶段。

是无君,绝不是虚君,这一点千万不能搞混。

明明有朱允艺飧龌实墼冢为什么要说无君呢。

因为在谈妥各方利益之后,陈云甫着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废除内阁和朝会制!

陈云甫把皇宫一分为二,以乾清门为线,后宫属于皇室,而在乾清门外的三大殿连着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宫群全部被一个新的官衙所独有。

军政院!

原先的文渊阁配给了通政使司,武英殿配给了五军都督府,而奉天殿,就被改成了军政院衙门。

牌匾的全名是‘中州军政院’。

不需要任何人敕封,陈云甫自领了军政院第一任军政总理大臣。

大明朝一应国家事务,都将送到这里来,由陈云甫乾纲独断。

所以,大明皇室在国家的存在感,瞬间仿佛消失一般。

而在这个军政院新衙门中,有一个下属单位最引人重视。

那就是位于原华盖殿的九州堪舆司。

听名字像是画地图的,但实际上,就是一群国家真正最顶层最核心权贵圈子中的那寥寥几人坐在一起,和陈云甫分食蛋糕的地方。

以前的华盖殿就是用来分享美食、快乐的地方,现在配给九州堪舆司,两者倒是相得益彰。

这个衙门中,有包括蓝玉、常茂这些位军队统帅,也有曾经的六部九卿国家大员,还包括了朱、朱权这些个曾经的大明宗亲藩王。

当然,现在的他们已经没有王爵了。

熙和元年没有皇室诏书,

只有军政院的第一号国策行文。

大明朝原定的所有爵位包括王、公、侯、伯、子五等暂行停止。

新的爵位颁授和相应待遇,将由军政院重新拟定。

权力洗牌了,利益自然要重新分配。

“没了爵位,今年户部就可以停发相关的爵禄了。”

大雪纷飞中,陈云甫裹着一件白色的皮草走进原奉天殿,如今的军政院行衙,身后跟着杨士奇、邵子恒和一大帮子中枢官员。

这两人,如今都挂着一个军政院行走的衔。

前者兼领了通政使司,后者则领了吏部尚书。

所谓的军政院行走,就相当于是一张入场券,有了这个头衔,就意味着可以参与到未来分享新九州这块美味蛋糕的圈子中。

现在挂着这个头衔的一共也只有二十几人。

没这头衔,那就不是圈子里的人。

所以现在金陵城里有一股子邪风传着。

说进不到这个圈子里的人,往难听了说,其实就是个打苦工的奴才罢了。

新的户部尚书夏元吉在人群中应了一声,而后给出了一个实数。

“太师,今年停发的爵禄,合并在一起足有七十八万石。”

“数不少。”

陈云甫感慨了一声,人就已经过了殿门。

此刻的奉天殿完全被魔改,以往象征着高高在上的御阶、金案、龙椅全部没了,整个整改成了曾经文渊阁内阁样子的布局行图。

居中是从巨大的圆桌,外围一圈则是一百余张方案,四四方方的簇拥着。

高空俯瞰,一个标准的八卦形状。

能在这张圆桌上找到自己名字座位的,都是军政院行走。

除了陈云甫这个总理大臣外,还有蓝玉在内的二十二人。

这功夫已经悉数到齐,眼见陈云甫进来,无不起身。

“拜见太师,万福金安。”

走到正对着大门的主位,陈云甫解下自己身上的皮草系扣,身后的一个杨士奇接过挂到一侧衣架上。

扫视一圈,陈云甫胸中陡生起一种天下尽在掌握的豪情,倨傲落座,端起茶碗一笑。

“都坐吧。”

“谢太师。”

诺大的奉天殿坐下两三百人完全不显拥挤,虽然人不少,但却安静的落针可闻。

所有官员都像是乖宝宝一般,正襟危坐的望着陈云甫。

这是军政院挂牌成立后第一次开会,用脚指头想,陈云甫也是要有大动作。

“今年,国家暂停了原先的爵位,本辅亦着户部停发了爵禄,本辅知道,下面此刻正是议论纷纭,所以,今天要议论的第一件事,就是明确新的爵位制度和相应的待遇。”

陈云甫开口说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抚。

“这段时间,本辅也在构思新的爵位制度应该如何定,有了一个不算成熟的草想,大家听听,给个意见。”

“新的爵位,将分为两种,一种是实爵,一种是虚爵,但无论哪一种,都不可世袭原封继承,只能降等传承。”

曾经有世爵在身的人,无不纷纷对视,看出了彼此眼中的不开心。

不能世袭那就意味着不能封妻荫子,那,立功求爵的**可就会大打折扣了。

“所谓的实爵,就是有爵位有食邑!”

食邑!

齐刷刷的,所有人惊愕瞠目。

食邑制度不是早就退出历史舞台了吗,现在陈云甫竟然重新给抬了出来。

这算是,开倒车吗。

算不算开倒车暂时不提,但有一点可以明确,食邑制,那对众人的吸引可实在是太大了。

谁不想当万户侯!

万户侯,那可就相当于一个小国王啊。

“新的爵位体系将分为六等,增设男爵,即王、公、侯、伯、子、男六等,六等爵位均有实爵和虚爵。

实爵者,王爵食邑一府。

公爵食邑一县。

侯爵食邑一千到万户。

伯爵食邑五百到一千户。

子爵食邑两百到五百户。

男爵食邑一百户。

虚爵者,没有食邑,但可以免税,在其他的相应礼法规格上,享有对应的安保、出行等待遇。

另外可以享受到一定的爵禄。

王爵,年俸为三千两。

公爵一千五百两、侯爵一千两、伯爵五百两,子爵二百两、男爵一百两。

两爵同为降等传承,一代降一等,如后代者未立寸功,则三代嗣终免爵。

食邑者,所有收上来的税均属食邑者,但税比和税法,要按照国家的政策来,不可以强征暴敛私自征税,如王爵食邑一府,每年征税还是由当地府衙的税司衙门根据国家政策征收,所收上来的税目交由户部稽核审定后勾销,这笔税粮或税银,才能发给享受此府食邑的王爵者。”

陈云甫举了个例子:“比如,蓝玉若是封王实爵,食邑在苏州府,则苏州府一年六十七万石粮税、三万九千八百两税银都归蓝玉。”

被拿出来当例证,蓝玉呵呵一笑。

他才不惦记呢。

苏州才多大点,他要的是整个蒙州。

蓝玉当然不在乎,但那些自觉自己没有本事去九州的官员却是激动不已。

这不比大明朝之前的爵位制度好?

还得是陈云甫掌权大家都混到好处啊。

从来都是利益动人心。

“爵位的封授,不由某一个人决定,同理,爵位的免黜也不由某一个人决定,一律报到军政院,需由本辅会同众军政院行走一同决议后,再由本辅亲自签署盖章方可实授。”

带食邑的爵位可不是那么好拿的,没有实打实的功绩,二十多个军政院行走呢,想说服可不容易。

“当然,这只是咱们大明的规矩,也只是中州的规矩,将来九州划定之后,各位若是觉得中州的爵位不好混,也可以去其他八州为官出仕,那里的规矩,本辅这个中州军政院的总理大臣就管不到了。”

这话一出,蓝玉和常茂等几个人的脸上就露出了笑意。

他们,可是已经内定的九州王之一。

“大家有没有意见?”

“都听太师的。”

陈云甫满意一笑,见安抚住了众人后,才开始慢慢步入正题。

“前些日子,广东布政使司上了一道疏,事关去年广州市舶司的营收,本辅看了一下,成绩非常喜人,创下了二百七十万两的佳绩,虽然还远不足两宋时期的一半,但方兴未艾的阶段能有这般效益已经实属不易。

国家有钱自然是好事,商人纳税、百姓纳粮,咱们这些位持家的大家长日子才能好过,因此本辅打算,再给官员们加加俸禄。”

今天这是喜鹊入了奉天殿,好事一件接一件?

百官现在真就是觉得,好像大明朝也没什么好留恋的啊。

陈云甫好啊,这才是做掌权者应该做的事嘛。

权力归你,利益归我们,你好我好大家好。

“新的品轶俸禄表本辅已经着通政使司、吏部、户部拟好了,大明朝日后将分为九品十三级,分别有不同的长俸可以领,下面,让士奇说说吧。”

陈云甫好整以暇喝了一口茶,开始闭目养起神来。

耳边,是杨士奇的声音接力响起。

“太师、众位同工,根据太师的指示,日后咱们大明朝的品轶将划定为九品十三级。

分别是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直到从四品共八级,随后的五、六、七、八、九五品不再有正、从之别,此相和,正好十三级。

户部做了一个统算,之前一个县令的俸禄,在经历过洪武、永乐两次加俸后,大约为六十两,折合一个月大概为十二石粮食,但考虑到官员卖粮换钱,再去购买其他物品过程中的火耗,那么又要要打一个九折。

新的俸禄中,将完全取消粮食,全数由现银支付。

最低的九品,年俸为五十两,每升一级,则递增两成,不足的尾数全部进一。

如此,到了最高的正一品时,年俸为四百五十八两。”

最低五十,最高四百五十八。

县令是正七品或者正六品,原先是六十两的年俸,如今是七十二或者八十七两。

若是考虑到取消粮食,全部由银子支付的话,那确实增加了不少。

“军政院总理大臣,uu看书正一品,军政院行走,从一品。

六部尚书、大理寺寺卿、都察院都御史、通政使司通政使、各省布政使,正二品。

......

具体的品轶表,我们通政使司已经草拟好印刷出来,大家可以在会后,到通政使司领取。”

杨士奇说完话冲陈云甫拱手落座。

“大家都听明白了吗。”

一众人纷纷点头,都这么白话明了,哪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大家伙纷纷升官加俸,这是天大的好事。

于是纷纷含笑点头,齐刷刷的夸陈云甫此举好的不得了。

“既然都同意,那咱们接着往下说。”

“为了遏制、杜绝投寄、飞洒等避税行为日益猖獗,本辅决意,全面禁止功名田、官田的免税政策,国家统一收税。”

图穷匕见,这才是陈云甫真正的打算。

国家一体纳粮!

大明太师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