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太师 > 第三百三十章:靖难!靖难!!(二)

第三百三十章:靖难!靖难!!(二)

天下太平,四海咸歌。

盛世锦绣的江山一如既往,月落乌升,老百姓每一天都元气满满。

虽然这几年连着换了两个皇帝,不过国家的政策没有变化,百姓们的生活一如既往安定且祥和。

若是只醉心于市井,那么,这大概是大明朝开国三十年来最好的一年。

春江水暖鸭先知,每个时代总会有那么一部分人,他们的嗅觉要远超于平凡者。

这看似稳如金汤的天下要生乱子!

“陈云甫,你不应该给朕一个交代吗!”

文渊阁内,朱允炆怒气冲冲的冲着陈云甫叱责道:“朕让你做的事,你到现在都没有去做,你想干什么?”

几個月了,一想起自己让陈云甫动手剥夺蓝玉等人兵权,至今过去了几个月陈云甫都迟迟没动,朱允炆就顿觉怒火中烧。

这陈云甫也太不给自己面子了。

“汝,欲夷族乎?”

朱允炆觉得自己这话一出,陈云甫定会害怕,谁知道后者还是那副云淡风轻,脸上带着令自己早已深恶痛绝的轻松写意。

“说话,在朕这装什么大尾巴狼!”

陈云甫终是开了口。

“陛下,您真的决定要在现在就剥夺蓝玉、冯胜四人所有的兵权吗。”

“你以为朕在给你开玩笑吗?”

“朱柏招了。”陈云甫很是淡定的说道:“他供出了伪造宝钞的用途,是给楚王、晋王充资军费所用。”

见陈云甫答非所问的扯开话题,朱允炆更气。

“这些事朕都知道,朕还知道这是伪证。”

他要削藩,削楚王朱桢的藩,朱柏的事不过是炮制的冤狱而已。

熟料陈云甫却摇了摇头。

“陛下,这是真的。”

这是真的?

朱允炆先是一怔,随后愕然的瞪大眼睛看向一旁的延庆,把后者也是看的一头雾水。

笔录是延庆手下一干儿子太监去做的,取证之前那是好一番酷刑折磨,硬生生逼着朱柏签字画押把伪造宝钞的用途栽在朱桢头上,实打实的伪证怎么到了陈云甫这,变成真的了?

“确实是真的。”

陈云甫加重了一下语气,给到朱允炆心头一记重击:“洪武二十三年,晋王朱棡就图谋不轨、私造兵甲器械扩充卫队。

洪武二十四年,燕王棣权管辽东,建东胜卫并漠南十余卫,私养甲士六万。

永乐二年,宋晟出任陕甘总兵官,这位,曾经和燕王一起戎马五六年。

陛下,朱柏不仅招供自己伪造宝钞,还供出,楚王朱桢、燕王朱棣、晋王朱棡已经密谋在一起,打算谋反了。”

朱允炆顿时脸色惊变,下意识站了起来。

“不可能!”

“可不可能的,陛下试一下不就知道了吗?”

陈云甫跟着起身,上前两步言道:“陛下可以下旨,以新年赐宴为由,召三王入京,您就看,三王会不会来。”

朱允炆的心开始剧烈而疯狂的怦怦跳动,他的理智告诉他这事是真的,可感情上怎么也不愿意承认这事是真的。

“三王手中,不过区区万余卫队,有何能力兴兵造反。”

“那是明面上露给朝廷看的,看不见的呢。”

陈云甫沉声道:“朱棣权管辽东多年,辽东和漠南天高地远,到底养了多少私军,谁知道。

朱棡镇守太原十几年,晋地山峦叠嶂,无论是养私户还是养私军都轻而易举。

朱桢在湖广抚慰洞蛮土司,深谙恩威并施之道,臣当年经略两省之时,早就发现端倪,故而力主进言劝太宗裁撤诸藩,这一点,齐阁老也是知道的,他也和臣一样,力主削藩。

但是太祖爷担心臣做权臣,祸乱朝纲,遂保留三藩,当时太祖爷还曾说过,留下三藩,若是朝中有权臣作乱,三藩便可清君侧、靖国难,彼时,哪怕皇位更替,江山不会旁落外姓。

这些话,太宗在世的时候,没和陛下您说吗?”

“陈云甫伱大胆!”

朱允炆既羞又恼,怒急咆哮出声,可随后又深吸几大口气强行压下,只是冷冷望着陈云甫。

“这些事,你怎么知道的?”

“这些事,臣早就知道了。”陈云甫微微抬起下巴,这一刻,他的气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有的憔悴沧桑全然一扫而空,那个曾经万事万物了然于心的大明太师再次出现。

“臣做了那么多年的通政使、内阁首辅,天下很多事臣都知道,臣也和太宗说过不止一次,太宗仁义宽爱兄弟,所以一直悬而不决迟迟不处理,问题,就留到陛下您这了。

您降恩,让臣落个善终,臣感激不尽,所以臣现在是在报您的恩,选择将这些前尘往事都说给您知道。

蓝玉四人暂时别动,万一三王真起兵造反,平叛,还是要靠他们的。”

朱允炆眯起眼睛:“朕怎么能确定,蓝玉等人就一定值得信任。”

“那就请申国公邓镇、曹国公李景隆、魏国公徐辉祖为帅。”

陈云甫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和朱允炆多纠结,直接说出这三人的名字来:“这三位世代忠良,总可以信的过吧。”

朱允炆没吭声,许久后挥手。

“你先退下吧,朕自有考量。”

“臣告退。”陈云甫也不再多言,作揖后离开。

望着陈云甫渐行渐远的背影,朱允炆言道:“延庆,朕能信他吗?”

“奴婢觉得,成国公说的话,很大可能是真的。”

延庆小心翼翼言道:“如果三王真在密谋造反的话,那最不可能通敌的就是成国公,谁都知道,成国公和晋王、燕王之间有龃龉矛盾,当年秦王殿下还在世的时候,多次在宗人府里说,有机会一定要杀掉陈云甫。”

“嗯,皇祖考也说过,说过这些外藩都恨着陈云甫去死。”

朱允炆摩擦着下巴,目露凶光。

“那就试一次,传旨,朕新年设宴,着三王入京!”

“另外,召李景隆来见朕。”

延庆一怔:“陛下,您这是决定让曹国公来做可能平叛的主帅吗。”

“邓镇是李善长的孙女婿,徐辉祖是朱棣的大舅哥,这两个人都不可信,只有李景隆了。”

“毕竟他父亲李文忠,和父皇那是多年的兄弟。”

朱允炆挥了挥手。

“除了李景隆,朕实在是不知道,还能信谁。”

“不过陈云甫说的也有道理,蓝玉四人暂时还不能除,万一有什么意外发生,这四人,还是能打仗的。”

“从现在开始,严密监视此四人,尤其是他们的家眷亲族,定要牢牢控制住,一旦发现他们有暗中投敌的迹象,立刻诛夷满门!”

朱允炆说着不信陈云甫,但所做的准备,无不是把陈云甫的话放在心上的表现。

此时此刻,他突然发现,自己似乎还真就只能信陈云甫。

这大概,是朱标和朱元璋活着时那些年的念叨起了作用。

“国家有乱子的时候就去问陈云甫,他能帮你把江山稳住。”

把这江山,稳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