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 第678章 最后的愉快日子

第678章 最后的愉快日子

第678章 最后的愉快日子

赵佗在山坡上待了很久。

他还是忍不住去给兄弟们在坟前倒酒。

一旁的沙枣树受不了这里的炎热多雨气候,它们要想在这异乡的土地上生活并且扎根,起码要经历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年的进化和变异。

沙枣树总是在这里死了活,活了死,土生土长于干旱黄土地上的树,到了这南方水乡,它要面对的事情还有很多。

眼下存活下来的人,一半有上天眷顾,一半是信念顽强。

赵佗那粗粝的大手,捧着一束束花,从山坡的这头走到那头。

他一直望着西北方向的山,微风吹来,猛然感觉自己的脸上有凉凉的水,他抬头望着天空,上面是一片清澈的蓝。

碧空万里,远处残阳如血……

赵佗不知道他该怎么办。

是的,越是有责任心的人,他越是要考虑很多方面,这就导致他们负责任的同时,也会犯过错。比如会非常犹豫,经常摇摆不定。

而任嚣建议赵佗做的这个决定,赵佗深知其对大秦帝国的影响。

他虽然读的书不多,可是你要知道,赵佗是一个非常好学的人。自从他成为将军,别人都在晚上喝酒找美女,可是他不,他会去听人讲述历史。

因为当他发觉,所谓的战争,不过是权力斗争的一种形式,他就不得不去深入了解这样东西。

让赵佗在短暂的时间内做出或者做一个好决定,本身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换做别人,也许吓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甚至想要从此和任嚣断交。

至少赵佗在这件事上表现的是十分克制、清醒、冷静。

而扶苏到了这里,也不过短短十几天罢了。算算时间,这个时候的季布还是季布,他没有变成黥布,还走在从家乡到咸阳的路上。

一路上除了受苦受累之外,他还会做些秦始皇只要做了就会被嘲笑的事情,在路边撒尿在树上刻個字,季布到此一游。

在等级森严的秦国,庶民能做的事情,皇帝做了,那性质就会被改变。

甭管我们现任的大秦始皇帝到底有多么英明神武,骨子里是个怎样的潇洒快活少年,只要披上了那身皮,他就有无数数不清的苦衷,以及无数的不自由。

还是说扶苏和张良吧,命运牵引着他们早晚要有交集。

扶苏主要是看这里的将与士都很喜欢他,他才敢这么快开始提经商的事情。

提了之后,将士们也更加愿意支持他,对他感到很亲和。

只是扶苏担心,自己再有作为的话,有些窗户纸,就要被捅破了。他想要上位,可是要考虑继位的方式,手段,乃至继位以后的影响。

甚至于,他以后要如何立太子呢。

夜深人静的时候,扶苏也在思考这些事情。

扶苏不再在将军们面前摆出养尊处优的那一套,说实话,换做任何一个有良心的人,在见到百越战争的惨状后,他都不会有心情摆架子。

将士们很少有看起来神龙活路的人,大部分人在炎热的夏天又晒又闷,好些人中暑了。

扶苏能做的只能是给他们希望,乃至让他们高兴愉快些。

扶苏白天待在馆舍,傍晚趁着凉快的时候,点上篝火,出去和将士们一起喝酒唱歌,让士卒们看美女跳舞。

亲民,是最好的形象包袱,也是最轻的形象包袱。对于真正心里装着民众的人来说,这也不算什么包袱。

只要你肯放下架子,和庶民平等,那你不管做什么,都会得到人的喜爱。

这是扶苏从刘季身上学到的一个法宝。

做人不要太过高傲,即便是皇帝,也要对庶民有敬畏之心,不要因为他们没有权力又或者出身平凡而瞧不起他们。

因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报复心最强的民族。

贪官污吏,皇帝作为,桩桩件件,庶民们都不糊涂,他们只是不说罢了。

等到你让他们活不下去,他们就会让你活不下去。

这……就是所谓的历史。

几千年、也许几万年来都是如此,换汤不换药。

为此,扶苏深知,要想保住他们秦国嬴姓赵氏这一支的皇位,并且让大秦长久地存续下去,就一定要宽厚的对待庶民。

庶民的支持与他的皇位,一直以来都是两面一体的。

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扶苏和将士们一起坐在篝火旁吃烤肉,士卒们都很兴奋,太子亲自陪着他们来这里受苦,他们敲打着鼓,拍着战车梆子,大声地用嗓子吼着秦乐。

嘹亮的歌声传遍四野,漫天繁星只敢静静地眨眼。

楚国人躲在最后面,嘴里面念念有词,“真是一帮没有音乐的蛮夷。”

就是百越族人,在听到这样的歌声后,一个个都忍不住吐槽,“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他们根本没有音乐,唱歌就像是在喊话。”

有一说一,现在的这个状态,对于秦国从上到下都挺好的,大家也仿佛处在一种久违的幸福里。

秦始皇被钳制,不得不听取谏言,他不能再为所欲为。庶民们不用再承受更多的苦难,扶苏让他们的苦难终于一眼望到了头。

而另一方面,扶苏实力既壮,他选择的下属也都是实力非凡之人。即便扶苏不在咸阳城,他们也能够保全自己,甚至通过钳制嬴政,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

扶苏的太子之位,十分稳固。

但是,扶苏和嬴政都很清楚,对方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嬴政在赌扶苏不敢子造父反,背上骂名,到时候在天下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以后他治国也势必被人诟病。

扶苏则在赌,嬴政全盘推行郡县制,到底得罪了多少人。他得罪的人,失去的人心,那才是支撑他政权的基本。

扶苏喝着酒,时不时看起来心事重重。

吕泽坐在末位,正吃着烤猪腿。

这可是从林子里捉到的黑野猪,不是家养的那般,其为大火猛烤,这肉外焦里嫩,焦黄的牛肉表面滋滋冒油,配上胡椒粉,微微撒点盐,既有肉的香味,又有着胡椒和盐的调味。

第一口吃下去,嘴里冒油,调味和肉的原始滋味碰撞在一起,立刻像是钩索一般,紧紧地勾勒住人的肠胃,让人忍不住狼吞虎咽。

这烤野猪肉也太香了。

吕泽一刀一刀将猪腱上的肉刮下来,一条一条喂入自己的口中。

众人都忙着喝酒,忙着应酬,谈天说地。

吕泽则慢慢地咀嚼着肉。

灌夫望着吕泽,只觉得惊讶,“这个肉有这么香吗?”

“香啊。我一辈子没吃过这么好的野味。”

灌夫望着吕泽,一双眼瞪得大大的,怎么他没吃出来。

吕泽望着灌夫已经吃完的一块烤腿骨肉,其骨头还扔在面前。

灌夫不好意思地摸着头,“怪我太饿了,狼吞虎咽,一口气吃完了,愣是没尝出来什么味道。”

灌夫坐在了吕泽身边,和他讨教怎么吃能更香。

当两个很能吃、很爱吃的人聚在了一起吃东西,那别提多快乐了。

两个人对着一条烤猪腿,愣是吃出了鱼翅熊掌的感觉。随后灌夫又跟着吕泽喝酒,发现同样是喝酒,吕泽能把一口普通的酒喊出琼浆玉液的感觉。灌夫也就跟着他学,如何品尝酒。

这些东西,也许是生活的本真。

但是,这是在历史上的战末秦初,没有几个人会有吕泽这样的……生活态度。

以至于当大家了解吕泽后,很多人会觉得他不可思议。

他是如此的乐于平凡,做事如此的踏实细致,对他而言,人生仿佛是一场盛宴,什么都值得细细品味。

这让他周围的男子汉们都很不理解。

“不过一口饭罢了,几口吞了不就得了,还整那么多花样。”任嚣很不理解。

吕泽则说,“固然一口饭,选择怎么吃它,就得到什么滋味。”

这句话让众人感觉有点味道。

冯敬喝的有点上头,兴高采烈地说什么,“吕卫尉,没什么野心在。大伙儿哪个不是想着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吕卫尉只想着怎么每天过日子。”

众人听罢,都哈哈大笑一番。

因为很多男人都认为,那是女人才会想的事情。

赵佗没有跟着去笑,他只是望着吕泽这个沉默的将军。

他和这个世界,仿佛有着一种巨大的隔膜。

对什么人都不亲切,也不主动和人亲切。

你和他办完差事,他就走了,也不会主动联系你。

仿佛和这个世界有些格格不入,说他对这个世界很厌恶吧,可是他又喜欢看风景,对着一口肉都有那么多讲究,喝酒更是要品出个琼浆玉液的味道来。

他太安静了,有时候像个死物。

谁懂啊,他是那种如果天上下了火球,他都很沉默,不爱与之分享的人。对待名誉和功勋,他也太过淡泊了。

说实话,这种个性在战末秦初的历史节点上,他很容易被人看作是精神颓废的一个人。

因为他的**太低了。

别人都是被迫降低**,他则不然,是自己本身**就很低。

和很多人站在一起,他甚至能一直不说话。

只有妹妹吕雉理解他。

但是很可惜,他妹妹此时不在这里。

这就让摆脱了神秘宫廷的吕泽来到军中之后,长期暴露在秦国诸将面前,显得格格不入。

不过,问题不大,因为他的妹妹此时并不受宠,在王宫里根本就是个可有可无的太子小妾,甚至没有孩子。

而吕泽又这么低调,若不是扶苏把自己身边的虎贲卫重兵交给他,大家恐怕会欺负他这个个性的人。

但是命运往往与人设想的相反,恰恰是他这种人,得到了扶苏的无限信任。

赵佗倒是很喜欢吕泽这个人,他比较安稳,只是有时候会让人觉得过于沉闷、严肃、认真,有些不太通情达理。

看着像是地主家的老实儿子。可是做事的时候,却又透露着一股精明。

冯敬这只小豹子,他可是受不了这种生活的。他要去战场上厮杀,他要去朝堂上和人一较高下。

这种平静的日子对他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折磨。

“什么时候,我们能干一番大事业。这种日子我可过不下去了。”

将士们闻说此言,一个个眼睛瞪得像是铜铃。

“也不知道还要在这鬼地方呆多久,等到雨季来了,一下雨就是一两个月,有时候明明没下雨,只是静静坐一会儿,衣服也能给湿透了。”

“本来以为能封侯,可结果险些把命给搭上了。”

冯敬听着诸将们的吐槽,心里忍不住嘀咕,还不是你们人不行,换太子来的话,一年肯定就能打下百越了。

冯敬趁机帮扶苏开腔,“有太子监军,百越肯定能很快打下。”

吕泽不说话,只是一个劲儿的低头削肉、撕肉、吃肉。

这时候,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将直言不讳地表达着自己心中的怨怒,“太子只是监军而已。”

“打不打,守不守,全在陛下决定。什么时候打下,打下哪几块地方,也在陛下决定。我们没有功劳,只不过是听人指挥罢了。”

“我们这些人,对于历史来说,就像是那滚滚大河里的一粒西沙,没有人记得我们。”

“而始皇帝陛下则不然,功在千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陛下要我们嬴,我们就得嬴。陛下要做的事情,就要一定做到,不管付出什么代价。”

“哪怕这代价是我们的命!”

老人说着,眼里流淌着眼泪。

冯敬吓了一跳,连忙搀扶他,“这话能说嘛。您老人家还是回营帐吧。”

老人哈哈大笑,“瞧把伱吓得,就这样还想拜将封侯。老夫三个儿子都搭在战场上了,没一个活着回家。你觉得我还怕这个啊。”

老人愤怒的咒骂着。

宴会的气氛突然间就变了,所有人都不敢说话了。

巨大的篝火架子照亮了一方的土地,扶苏能够清楚地看见每个人的神色。

这时候,大家都不吃不喝不聊了,每个人都安静地望向扶苏这边。

老汉大声地哭嚎着……

没有人能够理解他此刻的内心,望着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儿郎们张口闭口不是谈吃肉,就是聊拜将封侯的事情,老汉的心里自然是难受。

他根本无法接受和太子同宴饮作乐。

赵佗站出来,替那位将军说情。

原来他的头发四年前并不是白的,他今年不过四十五岁,是个公乘。

本来想着带着孩子们出来打仗一家子封侯,做下一个王家。

结果出来三个儿子全没了。

男人一夜之间就开始精神恍惚,后来慢慢地被药医治好了。

赵佗为他说情,“请太子不要为他计较。”

扶苏自然不会说什么,他都明白,明白是谁造成这一切的。不管老人哭诉是自己的表演还是真情流露,他们对始皇帝的不满已经是摆在明面上来说了。

“无碍。”

看到太子沉默,不予追究,将士们的反应那就更有意思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