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 第654章 太子得势

第654章 太子得势

第654章 太子得势

尉缭听闻消息,也匆匆赶来。但是看到了蒙武和冯去疾来了。立刻拉着王敖转头就走,还对左右之人说:

“你们可都没看见我。我可没来过。”

冯去疾在一边看着尉缭这个老无赖刚来就逃跑。冯去疾文武兼备,对于缭的为人处事作风其实难以认同。

冯去疾觉得缭有些轻浮。

至于缭,他觉得冯去疾虚伪、好装深沉、流于表面、善于迎合、心口不一、自以为尊贵……

两个人完全是平日里就互相见不惯。

在这种关头,缭丢下扶苏就要逃走,冯去疾自然更加看不上他。

冯去疾走的越快了。

听动静,众人称颂皇帝,那就是太子真把赵高给宰了。

“要出大事了!”

“要出大事了。”

冯去疾走几步,腿脚上的筋肉就开始一阵剧烈的抽搐。

怕啊!

太子杀皇帝的心腹,这是古今鲜有的大事。

是以冯去疾踉踉跄跄,冯敬不免皱眉,他心想赵高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个宦侍罢了,死了就死了。陛下难道要为了他,对太子不利吗?

太子什么人啊,天下有哪个人不尊敬太子,不佩服太子。

这怎么可能呢?

正常人用脚都能想明白的道理。

不仅冯劫这么想的,其实方才章台宫里的虎贲卫们也是这么想的。

别忘了,扶苏刚刚才赢得了夺势之争的胜利。

太子和赵高都是陛下的心头肉。太子是来杀赵高的,这说到底是皇帝的自家事。

但是要让他们在太子和赵高之间选择,那肯定选择太子啊。得罪太子,他们日后肯定没有命。但若是让太子杀了赵高,那就是讨好了太子。

知不知道,武成侯王离、公乘茂、铁官司马昌(司马毋怿生父)都在给太子送礼啊。

现在太子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所以扶苏说的话,他们才会齐齐响应。

蒙武也是一面快步走着,一面擦着额头上的汗。他一把年纪了,居然为这种事情出动。

说起来,他今天本不愿意来王宫见皇帝。要记得,蒙家出自齐国,深受儒家学说影响。蒙武受到的儒家影响比两個儿子更大。

这意味着,当嬴政在做那些榨干民众的血汗去满足他自己私欲的时候,位居彻侯的蒙武,是第一个对他暗暗不满的人。

只是蒙武不喜欢和人粘连,所以和太学没有走的太近。难以想象,一旦蒙氏家族和太学站到一起,这会给嬴政多大的重创。

蒙武没有上谏嬴政的原因有二。

第一、他年纪太大了,须发全白,而嬴政生龙活虎的,又是个言语刻薄犀利之人,蒙武上谏,唯恐再听到来一句‘将军老矣’。

第二、嬴政现在还能吃他年轻时励精图治时的老本。

曾经有一批文化素养不高、和历史视野不那么广阔,并非心怀天下,只是渴望让自己的私利得到满足的庶民们通过军功爵制这个制度从底层跃迁为中层和中高层。

在嬴政施加为政举措的十多年间,有近乎上百万秦人从中受益。

这些百万人,就是如今大秦帝国的中坚管理层。

这些人崇拜秦始皇、敬畏秦始皇。他们成为了既得利益者,自然会更加心无旁骛地为嬴政做一切事情。

蒙武清楚局势,他看到嬴政在走上一条不可逆转的道路。

但是,照眼下的情况来看,有人比他还担心他和王贲曾一起开创的天下。

那个人就是扶苏。——

当然,有趣的真相才慢慢开始揭晓呢。

其实,在政治较量之中,死亡永远都是如影随形。

扶苏身边的虎贲卫们,个个都是贵族的后代或者亲戚。

那么秦始皇身边的虎贲卫,纵使高手们都是从庶民之中挑选的,毫无背景。

可是负责管理他们的长官,日积月累,难道会对自己未来的前途没有想法吗。

在政治较量之中,更多时候是在比拼人心、势力。至于那些外在爆发的形式,只是势力比拼的结果而已。

章台宫里,赵高肥胖的身躯趴在地上。

他像是没有死去一样,衣服上仍旧闪耀着细微的光泽。远处看去,赵高似乎只是趴在地上,仍旧活着一样。

只是鲜血已经灌满了地上的铜制河道。

嬴政被扶苏和众多虎贲卫们拥簇着,接受着他们的称赞。

嬴政微笑着接受众人的称赞,后槽牙都险些咬断了。

扶苏亦然毕恭毕敬的模样。

不过,扶苏其实心里很慌。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举动会得到这么多人的支持。

瞧瞧今天,他甚至都没有能够把自己的侍卫给带进大殿来。

可是他却独自一人完成了这样的大事。

赵高真的死了。

等到扶苏心头那股怒气消停下来,对嬴政的攻击之意也衰退下来。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身后的这帮虎贲卫们不太对劲。

“君父,今日之事,实在是臣……”

扶苏回过神来了,他想要道个歉,把今天这事了了。

可是忽然,冯去疾、蒙武等人到了。

冯去疾一进殿门就看到赵高倒在地上,而嬴政则被扶苏和虎贲卫等人围起来。

只是远远望着嬴政所站的位置,冯去疾其实就察觉到问题的所在了。

这怕是闹出大事来了。

冯去疾上前,第一时间跪倒在地,“陛下,恭喜陛下。赵高奸恶,人人得而诛之。如今赵高已死,天下人可以还清誉于陛下了。”

嬴政压抑着自己内心深处的不爽。

他环顾着周围的虎贲卫们,最终没有说话。

蒙武在一侧,颤颤巍巍道:“陛下,您能够同意让太子杀了赵高,这将是载入史册的明智之举啊。”

“臣佩服之至。”

蒙武也跟着作揖。

虎贲卫们个个大眼瞪小眼,都是看着扶苏的脸色。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把扶苏给吓了一跳。

扶苏心中好似万马奔腾。

他万万没想到,章台宫的虎贲卫会去看他的脸色。这不就意味着……他们公然投靠了自己吗。

这个时候的扶苏,还没有来得及思索明白,这件事的背后深层次到底蕴含着怎样的道理。

他只觉得自己今天好厉害。

他把赵高给杀了。

话说司马毋怿在哪里,快来给我把这件事记录上去。

扶苏忽然间想起来,他今日来到这里是为了报仇的。

师父非、信,我给你报仇了。母后,我终于把你担心的坏人给杀了。

但是现在,这三个人,全部都不在了。

冯去疾和蒙武联合粉饰,最终是把这件事完美的掩盖了。

三人和虎贲卫都十分地从容、大度,给足了好大喜功的嬴政面子。

嬴政被三人联合请回了王座坐下,他始终没有流露出愤怒之色。

只是坐在王座上的他,口中忿忿不平的叱骂道,“朕竟然不知道,这个赵高背着朕做了如此多的坏事啊。”

“残害忠良,排挤同侪,掩盖贤能。桩桩件件,都够他死罪了。扶苏啊,你今天做的真是好啊。”

扶苏听着,只是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扶苏知道,这个时候自己应该抬起头来笑着,捧嬴政的场子。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做不到。

扶苏没有说话,只是一个人低着头。

冯去疾赶忙道,“太子今日,清理陛下身侧奸佞之臣。以身犯险,只为了挽救陛下的威名。请陛下明鉴。”

蒙武没有说话。

嬴政笑呵呵道,“朕明白。朕心里都明白。难为你们二位赶来了。”

冯去疾太懂嬴政。这是在责怪他们前来保护扶苏,给扶苏撑场子。

嬴政又道,“其实扶苏都已经把事情办妥了。”

换言之,你们俩来,其实就是告诉朕,你们支持谁。

朕现在都明白了。

嬴政的话外音,虎贲卫们听不懂,可是扶苏、冯去疾、蒙武三个人心里门清。

“太子今日如此忠心尽孝,列祖列宗在九泉之下都要为之动容。”

“看来日后都用不着朕来出手了。”

冯去疾听着,心头猛地跳动。

蒙武也是吞了吞喉哽。

扶苏低着头,嬴政这话么,自然是在讽刺他。

不过事已如此,就只能尽可能引导它向好的方向发展。

其实杀不杀赵高,是一件扶苏多年以来一直在在犹犹豫豫的事情。

扶苏担心他无法控制杀了赵高之后的局面。

但是当真的做了以后,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此前关于自己到底能不能行,能不能接的住嬴政的盘,震慑住嬴政手下这帮盖世功臣;又如何面对后人的评价,自己的子孙后代继位之后,是否会重演自己的作为。

所有的纠结,在这一刻化为乌有。

今天只是事情发生的第一天,按理说不会有什么浪花。日后恐怕将有着数之不尽的风波。

从赵高倒下那一刻,嬴政和扶苏都明白,以后他们两个连表面的和平都无法维持了。

新的风暴已经出现,恐怕谁都不能再停滞不前了。

三人寂寂无言,虎贲卫们也都望着他们的首领——执戟郎杨婴。

“你们都退下吧。朕要处理公务了。”

扶苏望了眼嬴政,对方没有看他,只是假装望着奏章。

扶苏在前,冯去疾满怀心事走在后面;至于蒙武,他猜过几日自己就要递上辞呈了。最后是虎贲卫跟着走了出去。

殿还是那个殿,只是少了某个奸恶之人后,嬴政坐在自己的王座上,只觉得座位后面空空如也。

脚底下是无尽的深渊,周遭是漫无边际的黑暗。

嬴政已经很久都没有那种感觉了。

虎贲卫们都回去各司其职,站在边上值守了。

嬴政没有去杀他们。

因为他们是嬴政直属的私人卫队。

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他的卫队在危难之际临时叛变了,他们选择了扶苏。

也就是说,在今日扶苏逼杀赵高的场面上,扶苏和虎贲卫站在了一起,嬴政是孤家寡人。

因为执戟郎杨婴想清楚了,如果嬴政要下令杀了他们今日不幸在场值班的虎贲卫,那么他们就会帮着扶苏杀了自己。

这就是宫廷的生存法则。

每个人都要在瞬息之间做出最快的反应,以保全自己的利益。

这和谁伟大、谁矮小无关。

他们只是要保全自己的生命,保全自己的官禄。

所以谁势力大,就听谁的命令。

否则就要重演过去的宫廷悲剧了。

不要小看每一个地位卑下的人,因为他们才是帝国宏伟宫殿的地基的每一块砖石。

每一块砖石在特殊的时刻,都可能会给上位者致命一击。

虎贲卫们,从来都不是只懂得听从命令的稻草人,他们每天都在听嬴政说什么、做什么、见什么人。

没有谁比他们更能判断他们的陛下到底是变得越来越英明了还是越来越暴虐。

每次只要有人做了让嬴政不满的事情,不管他是擦地的宫女,又或者是远在长城外监督修葺宫墙的将士,还是前线攻打南越的将军,他们的皇帝罔顾人情,用最严酷的法律剥夺他们的政治待遇不说,还直接用最严酷的刑法杀了他们。

从改立天下庶民为黔首的那一刻,嬴政身边的‘黔首’们,就已经对嬴政不满了。

他们是人,不是黑头!

把全天下人都当成奴隶一样,就为了给他一个人服务。他自己把他过去的英明神武变成了回忆,现在嬴政身边的人对他只有不满和憎恶,没有了最初的尊敬和崇拜。

嬴政身边的虎贲卫们,他们恐怕是早有想法了。

下午忽然风雪变大,虎贲卫们仍旧在值班。殿内,时不时传来一阵阵踢打砍砸东西的声音。

赵高的尸体被抬到了永巷。

他的奸臣之名必须要落实,这样才能挽救嬴政今日的颜面。所以在寒冬冰雪交加的天气里,他的尸首先是被扔在永巷,随后被运送出宫,放在午市供人观赏。

蒙毅听风就是雨,只听点皮毛,以为皇帝陛下终于开悟了,他第一个催促廷尉赵婴,立刻对赵高家人、族人展开连坐、缉捕,搜查其家,下狱其家人。

赵婴一看赵高已死,太子占据大势。蒙毅的作为让他一度错判蒙氏的立场,以为蒙氏也站在扶苏这边。

【赵婴非公子子婴】

于是乎,赵婴立刻传令下去,对赵纤纤、赵高弟弟赵成、赵高女婿阎乐展开了追杀,还有其家仆下狱诊断问罪。

……

自此,代表嬴政私权的赵高这一脉势力彻底从宫内、府中、咸阳城治安全部由点带面的被破除。

随后秦王嬴政开始被迫走上了为民众考虑的政治道路。

这些事,后续自有分说。

只是扶苏刺杀赵高这件事,意义非凡,过程甚至有些不可思议。

但是这件事代表着扶苏取得了章台宫宫禁侍卫的拥戴,等于其人在嬴政身边架上了一把剑。

扶苏回来后,没有对司马毋怿说什么。但是司马毋怿和史官们通过拼凑,还是把当时殿里发生的情况给还原了。

他们感受到了扶苏的势力空前强大,预感未来秦国将有大事发生,为民众谋利的政治趋势不可逆转。

于是众人联合起来共同写了这一段历史史料。——

【太子既入殿,见内侍高立于始皇左,持剑前。

赵高左手把秦王之袖,泣涕涟涟。

未至身,始皇帝惊,自引而起,绝袖。

太子言曰:“此来为秦国江山社稷着想,特意杀赵高,除奸佞,清君侧也!”

秦始皇大呼,传虎贲卫。

太子呵斥虎贲卫,虎贲卫止。

后太子逐高。

始皇亦拔剑,剑长,操其室。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始皇逐太子,太子逐赵高。赵高引太子、秦皇还柱而走。

虎贲卫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面面相觑。

太子逐高,而高卒惶急。太子蹑高衣,高卒倒地。被十六创。

始皇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太子对曰:“今可使天下人还父皇清白矣!”

虎贲卫皆附太子言。

太子既斩赵高。始皇视之,目眩良久。

随后御史蒙毅弹劾太仆高往日种种所为,列其罪证,交托廷尉,株连赵高奸佞七十余家。

朝中大臣皆与高有牵连,终只斩高之亲故。】——

在大臣们看来,太子在始皇帝面前杀了心腹赵高这个事件可以作为太子得势的标志**件。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