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 第637章 毫无悬念

第637章 毫无悬念

第637章 毫无悬念

“再说了。百年之后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到时候别说我们骨头都已经化成灰了,如今和我们立下约定的太子……嗯?”

杨缪望着王贲和杨端和狡黠一笑。

王贲,无所谓。他只是保住一家大小的性命和荣华富贵。

始皇帝陛下大势已去。

王氏只能选择跟着太子。

皇后的崩逝,像是一根弦忽然断裂。扶苏和嬴政同时失去了平衡,各自做着新的盘算和考量。

不仅如此,皇后选择回葬荆地寿春,此举再度引发了楚国乡民对扶苏的依附之心。

对这位秦楚混血太子,对他有好感的楚人数量远远大于不喜欢他的楚人。

而身在边关的将军,不管是出于嬴政信任还是怀疑的目的被外派边境地带,这远离了中央。大家心里都不舒服。

面对顺路过来的扶苏,他们自然是用尽一切办法攀附。

不管是日后斡旋能够回到中央,又或者是得到封地,把妻儿老父母接到身边。这两个目的都对在外戍边的将士具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所以投资扶苏都是极其有意义和价值的。

所以王贲等人的选择,几乎没有什么悬念。

身在大秦帝国,除了追随扶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在王贲几人商量的日子里,扶苏微服出巡寿春。想要考察一下楚国的情况。

为了避免复刻自己嬴政在自家脚下大街上遇到强盗的尴尬经历,扶苏放弃了穿着华贵衣服溜达,选择穿上了底层民众的衣服。

因为母亲是楚国人,华阳太后也是地道的楚国人,这长在深宫里的扶苏从小就懂得楚地方言。所以扶苏很快就在寿春城里和人用楚国寿春独有的方言交谈。

虽然扶苏的面孔很生,但是听着这一口地道的楚语,大街上的楚人都热情地和扶苏交谈。

跟着扶苏微服私访的人是一直生活在鲁地的楚人吕泽兄弟。

看到扶苏的方言说的比他们还好,这两个人干脆不开口了,免得人家起疑惑。

其实扶苏出来,一是为了散散心,守丧的日子很难熬,扶苏接受了突然失去生母的事实,但是皇后死后,那种悲痛和遗憾时不时冲击着扶苏。比起一开始知道皇后崩逝,扶苏痛苦、惊愕、茫然、悔恨,守丧期间的日子极其难熬。

不仅日子单调,而且生活枯燥。

扶苏也需要摆脱阴郁、不得意的过往,在千里清秋的楚国云天之下,走在寿春城的街道里,闻着花香,听着鸟语和楚女吴侬软语的交谈,沐浴着淅淅沥沥的凉风,踩着地上细细的沙土,这让扶苏感到前所未有的舒适。

至于扶苏出来第二个目的,那就是他想弄明白,这些楚人到底对秦国是一个怎样的看法。

扶苏抛砖引玉,随便提了些话题,比如统一度量衡对他们的生活到底什么影响。

楚人的反馈倒是让扶苏耳目一新。

大家都忙着过日子,没人等在大街上被扶苏闻讯。

何况这個时代的城池,依山傍水,人们的聚居地也都是傍着山、邻近水,人们生活的环境都是聚居在高坡上,没有办法像在咸阳城那样,在平整的土地上弄出一排排整齐的房屋来。

楚国的房屋,星罗棋布的。到处都是澄澈的湖泊,它们落在绿茸茸的、一望无垠的草上,像是一片片大镜子镶嵌在绿色海洋上。

几个正在放牧的老人告诉扶苏,“统一衡,这本来是好事。可是谁都知道,政令一旦落地执行,就是有些人行使自己的权威的工具了。”

“有些人想过太平生活,有些人不乐意还想着当上卿、当大夫。今天县丞下令规定衡的单位,明天就有人暗地里使绊子。”

“可是最后,受罪的是我们。县丞和豪族、旧贵族们结亲家去了。”

扶苏眼底一黯。

扶苏又接近几位大娘,在拒绝了和他们的女儿相好之后。

几位大娘很生气地对着扶苏泼水,还对扶苏说:

“年轻人,不要管太多。”

扶苏走遍了各处,几乎没有遇到多少和自己年龄相仿的楚人。

偶尔遇见一个,对方也支支吾吾,闪烁其词。仿佛他在家闲着是什么罪恶。

最后扶苏只好和寿春城门口的监门聊天了。

“什么秦法,根本就是变着法给上头抓壮丁的。地方担心年轻乡下壮士太多,威胁治安,干脆一杆子打死,一点小事也被判罪。”

“什么人嘛。”

监门一边骂着,一边对往来的贵客们作揖,笑得十分谄媚。

“知道底层人怎么活不?就得笑着,挨了打、遭了骂,还是得笑着。你这个年轻人,你家里一定很有钱吧?”

“为什么这么说?”扶苏纳闷。出门前扶苏看过镜子,他打扮地几乎和庶民一模一样了。

“嘿——看你问的这话。什么叫天下人皆苦秦啊?一听就文绉绉的,大白天吃饱了饭没事干瞎溜达,琢磨这种事。可不是家里有钱所以闲得慌吗。”

“你看看你,这一身衣服这么新,身上一点臭味没有。老实告诉我吧,你家里到底有多少钱?给兄弟透个底呗。”

监门反复套路扶苏,扶苏就是不肯说。

监门就问,“你家里,起码有五十亩田吧?”

扶苏苦笑,“我要是真的有这么多地就好了,那我可就轻松了。可是我永远都做不到。”

“那就是四十亩?”监门追问,但是扶苏已经没有心思再留下去了。

他手头有的地,比寿春百姓的地加起来还多。

只是和不曾交换姓名的监门聊过后,扶苏发现大家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为人处世法则。

似乎并不需要有个人来做救世主。

而实际上楚人们对秦人他们也没有那么多憎恨。

因为他们的精力都拿去想办法让自己吃饱穿暖了,哪里来的精力和秦人做什么思想斗争。怨恨秦国不能让他们吃饱肚子,只有劳动才行。

虽然他们没有学识,很多人不认识字,但是也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思想,几个农民的言语甚至让扶苏感到惊讶。庶民之中有许多有智慧的人。

而智慧和知识从来都不能划等号。

楚地的乡民们都很勤劳善良,也没有什么过大的**。

至少在言语上,他们没有对大秦表现出激烈的对抗,更不要提造反。

妇女洗衣服的手已经泡得起了白皮,冬日甚至可能皲裂,但还是笑意盈盈的交谈;佣耕者们在田里收秧,晒得脸色黝黑通红,固然有时候勾心斗角,很多时候也还是互相帮助。

总之,寿春一带的百姓,他们的戾气和怨恨没有秦韩赵关中腹地那么重。

大家的生活总体来说很安静祥和。

扶苏走在寿春的街道上,心里很高兴。因为他发现了自己理想的国土应该是什么样子。

重点还是在人上。

只要人的**在合理范围之内,那么这个人就是偶尔做点错事,犯个糊涂,也让人觉得可以接受,甚至长得好看的犯下小错可以用可爱来形容。

但是一旦人的**超出合理的范围之中,那他的作为必然超出常理,经常会做出为了自己私利而刻意伤害他人的事情,其面目也十分可憎。即便长得貌美,无论男人女人,做下坏事也终归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让人倍感憎恶。

要想在未来推行寿春百姓们的这种心态,让全体秦朝子民的**恢复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首先就得换一个像样的领袖出来。

嬴政是绝对不行的。

在楚国寿春溜达了好几天,王贲等人也和扶苏正式把事情谈妥。

答应百年之期的要求,这在扶苏意料之中。

毫无悬念。

因为他们并没有更好的选择。

扶苏把陈平介绍给了三人,“以后有事,我就派陈平和诸位商议了。”

三人对扶苏此举心知肚明,一个个不由得心潮澎湃起来。

他们又将创造历史,只是这次是嬴政的儿子发起的。

之后其他三人也分别和扶苏详细交代了日后他们如何联系扶苏的细节。

随后他们和扶苏一起置办了规模很大的祭祀,朝着山川遥遥祭拜了皇后。随后他们才陆续低调返回了自己的驻地。

而扶苏也快速起行离开了寿春。临走时,皇后生前的楚人戍卫们被老乡带话说,希望他们可以转告扶苏。让扶苏向始皇帝陛下求情,不要再动不动打仗了。

他们听从始皇帝的命令修驰道;成年男子服兵役、徭役;可是他们还是动不动就因为小事违法犯罪被处罚但是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成本却非常高;除此之外就是要学习新的文字、适应新的货币、度量衡。

大家都过得很累了。

他们希望始皇帝可以不要再打仗了,每次一打仗,就要加征赋税,还要让他们做工赶制武器。

扶苏知道,他们之所以让自己母亲的戍卫传话给自己,那是信任自己。

但是他没有办法劝服嬴政。

但是扶苏另有办法满足他们的心愿。——

八天之后,扶苏就抵达了他的封地——颍川郡。

在新郑城中,扶苏又一次被昌平君接待。

只是这一次,昌平君穿着白色的衣服。

皇后可是昌平君的同父异母的亲妹妹。

结果皇后先走了,只留下两鬓微白的熊启。

“你母亲走的太突然了,让我很伤感。”熊启没有哭天喊地,只是很平静地说。“她甚至都没有白发,就走了。”

扶苏不想把时间再花在悲伤上了。

“不说这个。时间紧迫。我来是想看看矿场怎么样了?十几万楚国降卒都在叔公麾下,为我看顾封地不说,还要看管这么多人,叔公可费力?”

熊启听着扶苏意味深长的话,微微笑了笑,随后感慨说:

“伱给我的那两个人。一个刘季,一个季布,都是非凡之才啊。我已经告诉他们了,你回来了。他们应该马上就能回来见你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