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 第590章 墨门:我真的想平等的爱所有人。

第590章 墨门:我真的想平等的爱所有人。

第590章 墨门:我真的想平等的爱所有人。

在诸子百家里,孟子就很反感墨子。

墨子和孟子,他们两是同时代存在的人。

但是孟子曾经公然发表了很多言论专门攻击墨家。

对于孟氏之儒来说,看到墨家这样的学说灭亡,简直是心头一大快事。

所以孟氏儒门弟子后生听到掌门宗师这么说,就很生气。

“师尊,《孟子·滕文公下》中,孟子曾曰: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

“像墨家这样的学说,空谈仁义,毫无礼法等级秩序填充,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学说留存于世。那出现的将会是禽兽世界。”

早在孟子,他就敏锐地意识到了墨家这种极端平等、自由、仁爱的世界是很荒唐的。他已经在当时就无差别地攻击了某占据大半美洲大陆的国家。

“孟子曾直言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氏之儒的掌门听了弟子的看法就说,“善。”

早在他们之前的一百年,就已经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了。

“你真的理解了墨家和儒家的学说。墨子主张“兼爱”,是指对任何人都要有相同的爱;而孟子认为“亲亲,仁也”,爱自己的亲人,如爱父母长辈就是“仁”,而这与墨子所谓的兼爱是冲突的,因此孟子认为这“是无父也”。”

他们也认为君王、臣子、父亲、儿子,他们之间是没有伦理等级秩序的。

毕竟孟子穿着干净整齐的衣服坐在席位上和大家论道的时候,墨子戴着斗笠、卷起裤管带着弟子游走田间,帮助民众改造水渠,改进农械工具。

然后孟子就针对墨子的“兼爱”发起了激烈的攻击。

“就是啊。要是我们门派没通过,他会来做我们的领袖掌门吗?”

“而儒家讲究的是道德教化,是基于人性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教育逐步改进,而不是用外力强制去改变人。因而孟子厌恶墨子的兼爱思想,尤其是利用过于集权的行为和鬼神奖惩的方式来影响人的思想。”

所以大家都爱听墨子讲话,坚信墨子说的是对的!

只是这些孟氏之儒,都是比较耿直正派的弟子!

“太子这么做,不是公然作弊吗?”

三人议论着,回头就看到掌门坐在那边,脸色黑的似铁。

掌门给了每人头顶一戒尺,迈步离开了。

所以底层民众坚定不移地追随墨子。

这样的墨子,在当时天下人心目中简直酷毙了!

孟子老早就说,墨家理想真的被付诸实践“民主集中”很容易导致集体暴政。

“墨家学说一旦未来治理世界成功,将引发极端暴政!”

当时的民众,已经深受各种战乱和压迫啊!

不过,有一個人,他给墨家带来了新生的希望。

“孟子认为爱自己的父母亲人是基本人性规律,而墨子所说的“兼爱”是要求大家对所有人的做到一视同仁,无差别地对待一切人,抹杀了伦理、亲疏、等级、尊卑,是有悖于人性规律的,这样要求的结果很可能导致人人看似善良,但实则情感扭曲,人性的基本规律扭曲,容易走向极端。”

而相比于儒家,后来的法家反倒对墨家的实干精神表示同情。

弟子甲说着,“我看恒阳君是趁着这个机会,趁机收揽墨家。你们想,墨家本来是他父亲的,现在这么一闹,等于是他自己的了。也就是说,借着出公差的档口,把秦国的老班底给收了。”

然后集体暴政会演化出极权的,还带一点鬼神色彩的政体。

事实上,孟子这位大预言家说的一点也没错。

他们不相信儒家的那一套了。

因为对于底层的民众来说,他们更愿意接受墨子的兼爱平生,也就是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地位。

秦帝国的诞生,本身就是对墨家理想的终极实现!

没想到吧!看着暴虐的大秦,实际上是一群过去追求兼爱平生的狂热墨门信徒们铸就的。正是他们过去一百年间的点点滴滴作为,后来再有嬴政彻底灭了六国,最终把大秦推到了一个菌果主义国家文明高峰。

“若是恒阳君引领墨家,必要从兼爱改起!因为兼爱平生而得到民众拥护的墨家,却也因为兼爱平生而走向了极端。”

这两个预料,自然在后来全部都应验了!

所以墨子被孟子批判为禽兽,不仅仅是对墨家漠视等级礼制的批评,也有对墨家极端化倾向的担忧。

所以孟子固然说民贵君轻,坚持认为民众的生机才是最宝贵的。

“怎么说呢,恒阳君做我们掌门,师尊去哪里。”

见到了这些场景后,民众自然不会相信儒家。明明上面的人都做不好,你凭啥让我做好。我做好不就是我吃亏吗。

“但是墨家通过‘天志、明鬼’的影响来实现即有明确鬼神奖惩说,鬼神奖赏兼爱的人,惩罚不兼爱的人,从而引导人们的行为。”

这就是偶像的魅力所在。

可是,当孟子和墨子一同出现时,广大的下层民众却并没有追随孟子,而是更加喜欢墨子。

当时的禽兽不含道德辱骂的意思,尚书中有‘百兽率舞’之语,孟子这话中的‘禽兽’与‘百兽’相似,指与人类文明相对的自然动物界。

“无论是组织内部惩罚、还是明鬼奖赏惩罚,都是外力强迫。”

“精以刀者,必死于刀!精以枪者,必死于枪!”

“另一方面,墨子试图在“兼爱”的基础上使世人‘非攻’,和平然后‘尚贤’,创造出一个不需要暴力也能令人幸福的新天地。但是墨子主张的“兼爱“需要通过高度集权统一的政治形式来推进实现。”

但是!跟从孟子的民众还是少数。

“从墨家学说诞生之时,就注定了日后墨家会和秦国融为一体!墨家已经融入了秦国,秦国的太子自然会拼命维护墨家。”

这么一来,顿时就又理解了为什么秦国这样的国家,竟然是墨家和法家并存!

孟氏之儒对墨家进行了激烈的鞭挞,坚信墨家继续这么走下去,是没有未来的。

弟子乙:“嘿,经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的是这么一回事。”

弟子丙:“他不会是预谋的吧?”

弟子乙:“这怎么预谋,票是我们投的。这算……趁火打劫!”

弟子丙:“我突然感到很兴奋,未来恒阳君会怎么改墨家。其实我一直以来都很担心,我以为我们孟氏之儒会被秦国给趁机处理掉。可是没有,反而是子张氏之儒等处理了。”

“他真的是做事干净利落啊,说砍就砍了!那两个门派,只会毁坏祖师爷的声誉。”

弟子乙:“这说明他做事公道啊!”

弟子丙:“可是他给秦墨家撑腰啊。”

弟子甲无奈摇头,“那不正说明比赛是公平的吗,结果秦国自己都没料到。所以这次诸子百家集会的结果,将会使得天下人所信服。”

弟子乙道:“再说了,恒阳君能让我们留在这里说话,已经不错了。要不了多久,诸子大会里的每一件事都要被人传出去任人评头论足了。”

弟子甲说起,“恐怕孟子都没想到,我们蒙氏之学都竟然有朝一日成为了秦国的一份子。真不知道,未来是怎样一个时代。为往圣继绝学,他还真是……”

“真是什么?”

“胸怀天下大义。正符合墨家风范。”——

在诸子百家仍旧处在紧张激烈的氛围之中,试图让自己的门派得到秦国官府的认可,未来得以存续时。

扶苏也在琢磨,他要怎么推行墨家来治国。

那些儒生们的酒后议论、师生会谈,都落入了扶苏的耳中。

儒家的问题比墨家自身还多,玩这一套还不如法家来的实在,起码法家讲究法理,儒家却会走向道德绑架,道德压迫。

而秦法家在天下人心目中,却又是最毒的学说。没有人喜欢被人当做畜生一样奴役。

最优解就是墨家。

第一,秦国人内部不抵触墨家;

第二,天下六国人也都喜爱墨家学说;

第三,墨家的学说,非攻符合战后天下的心声;

第四,也是墨家学说自身的优势,尚同!目前来说只有秦法家和墨家明确提出过天下要为一家的学说,以秦法家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自然选墨家。

但这是一条很新的道路。

历史上从没有人这么做过。

也就是说,未来,扶苏将不再能使用已知历史资讯和信息了。

秦国的历史将走入一片真空空白区。

光是想想,扶苏都未来不可思议。因为现在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么做,未来的历史会变成什么样。

目前他已经改了无数人的生命轨迹,而现在又要给秦国的思想动刀做个大手术。

但是,总比过去好多了,扶苏一直在儒家和秦法家之间徘徊不定。最终他选择了墨家去解救秦国,逆天改命。

起码现在的扶苏,心中有了明确的方向。

不会再像过去感到迷茫,对未来如何接替秦始皇的政治遗产感到困惑。

邵平送来的消息,顿时让扶苏从暗室中走了出来,他仿佛获得了新的双眼,见到了新的光明!

“太子,要我说,这孟氏之儒批判表面上是在批判墨门,实际上是在指责秦国。我们秦墨家和秦国政体,一向是一体两面。只是因为秦墨家被我们的政治组织架构所吸收,在天下的名声渐渐小了,但是秦墨家就是秦国的政体根本。”

“他们指责秦墨家,这是在给太子施加压力啊。”

扶苏挑眉,“你为什么这么说呢?孟氏之儒,他们指责墨学的地方,都是很合理的啊。”

“你觉得你能做到平等的去爱每一个人吗?”

人当然做不到平等的爱每一个人。

邵平对曰,“法不容情。在法律面前,每个人都是一样的。秦国早就找到了这个问题的解法。”

“但是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的那样的问题。多年前,我和我的老师有过一次辩论。最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完美的制度,完美的政治架构,决定于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人!”

“所以说,再好的制度,再明确的法律,一旦人出了问题,再谈这些都是没有用的。”

“既然是人的问题,就要回到根本的人性上来。所以说,邵平,你能够做到平等的去爱每一个吗?”

邵平先是听得精神一振,被扶苏的气势所感染,当扶苏再次提出这个问题,他自然低下了头。

“没有人能做到。”

“所以说,要改变墨家学说,那就只能从最讨厌墨家的对手孟子之学中去寻找方法!”

“儒家和墨家,过去有什么恩怨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眼下这个档口,天下诸子百家要被重新整饬。倘若自己要立墨家为国学,以墨家的宗旨来治理天下,那将面临很多现实的拷问。”

“因为墨家的学说也有很多空洞的地方!”

“比如仁爱!”

“这一块内容是绝对空洞的。”

邵平一怔,“太子,您不会是想要通过儒家指责墨家的缺漏,然后用儒家的兼爱去填补墨家的学说吧。”

这件事的影响可太大了,邵平觉得自己的能力根本无法做出个判断更不要说决定。

而且这两家过去吵得那么凶……

扶苏反问,“伱不觉得这很合理吗?墨子的学说本来就很空洞,提了些大致的理念之后。墨子就去探索实践了。”

事实上墨子著作文章,留下的言论比起儒家的经典少之又少,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间劳作,在创造,在改变,在实践。

若说季布一生爱打抱不平,那墨子的一生就用四个字形容。

‘不服就干!’

墨子在看到了儒家让自己不满的地方,直接出去自立门派。

自立门派,可是也没功夫写多少学说文章,他提了关键的理念之后,直接拉了一帮农夫、工匠,对他们说,哥带着你们去开创不一样的人生,创造不一样的世界。

然后墨子就干了一辈子。

而这时候,孟子还在研究孔子的学说,完善儒家学说的理论。。。。

从一开始,墨家就是注重实践的学派,他的学说是可以拿来用的,那都是墨子在田间地头和劳动人民打交道摸索出来的经验,是以他们帮助商鞅给秦国设计基层管理模式是最实用的。

秦国的基层治理,那是七个诸侯国之中最有实效的。

只是很多人并不了解,当初商鞅变法吸收了很多墨家学说的底层组织模式!

当时的商鞅到了秦国后,肯定是和当时的墨家巨子乃至门徒有过密切交流。因为墨家的对民众基层管理的模式,正和商鞅变法的内容是契合的。

最经典的比如连坐制度和行伍制度。这些法规,竟然和墨门学说里的组织法是一样的!

而墨门的实用实干精神,也一直贯彻到了秦国人的血液之中。

他们不爱听那些叽叽歪歪的长篇大论,只要有用的,有实际效果的,能为他们带来实际好处的。

这些特质,其实是墨家传入秦国后带给他们的。

而儒家,因为它不实用、流于空谈的弊端和特性,所以造就了它独一无二的价值——教育。

儒家就是用来熏陶人的思想、规范人的言行举止的。

曾经有人说,儒家的思想,本来就是给社会上中上层的人使用的。

只有他们能够用得着这些东西。

对于庶民,说什么礼仪呢。饭都吃不饱,衣服没得穿。

当扶苏提出用儒家来弥补秦墨家学说后,邵平心中顿时萌发了巨大的落差感。

他觉得自己和扶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大王,会同意吗?”

扶苏感觉,自从韩非走后,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能够理解他的人了。

若非要说有的话,缭算一个,还有就是嬴政了。

嬴政很睿智一个人,但是嬴政不相信那么多的广大民众是可以被人救赎的,他坚信底层的庶民非常愚蠢。

只有对他们严苛约束,严刑峻法才能让他们听话。

很显然,嬴政已经在阻止民众变坏、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这件事上走向了一个极端。

扶苏自然是坚信,肯定有人是可以被教化的,不必通过严刑峻法约束他们。

“我回去会向君父说明这件大事的价值。一旦操作成功,秦国的历史将被改写。”

邵平没想到,扶苏竟然认为嬴政不是阻力。

邵平慢慢苏醒记忆,人家本来就是父子。

但是想了想秦国多年来的情况,邵平很无力地说,“恐怕希望渺茫。”

“我会拿利益打动他,并且说服秦国的高层。以墨家之术治理国家,用儒术伦理填充墨家兼爱理论中的空白。”

“那秦法家呢?”邵平在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

如果太子能够用利益说动大王,可是阻力还有秦法家呢。

法家背后代表的是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层的利益。

“这两者并不矛盾啊。我们谁能说商君是秦墨家的实践者又或者是秦法家的开创者呢。而且秦以墨门之学治理天下,这不是在为秦法推广到天下消除现实阻碍因素吗。”

邵平却已经满头大汗。本以为扶苏只是一个构想而已,没想到现在都已经到了商量如何使用墨家的地步了。

扶苏也是深受墨家精神影响,决定了就直接干。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