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 第569章 战争之后(求追订!月票!)

第569章 战争之后(求追订!月票!)

第569章 战争之后(求追订!月票!)

五日后——东郡

咸阳城中,正是夜夜笙歌,香粉脂膏遍地。

可是东郡之地,秋末冬初,草木萧条,黄河滚滚,向东流逝。

山风在天地间呼啸着,万物凋落,天地一片惨淡景色。秋雨过后的山川,像是被人强力蹂躏摧残之后奄奄一息的妇人,随后被人果断地丢弃在外,任凭风吹雨敲,由着它在外静静死去。

比起草木萧瑟,还有着更为凄惨的景象。

四野里,到处都是断壁残垣。昔日黄土打造的城墙,如今在日晒风吹雨淋之下,又归于黄土。昔日高耸的城墙,如今已经变成了一条长长的土堆。

大王好危险啊,只是仔细想想,就算大王冷静下来,派人来又能做什么呢?

“他们创造出来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军事战役,一场又一场阴谋盛宴,个个都波澜壮阔,扣人心弦。”

“这里,就是濮城啊!”

像是被人长久地困在笼子里的狮子。

天下只剩下了一个国家,再也不需要爆发战乱了。

几人听了,都热情澎湃起来。

眼下扶苏他们看到的,只是春秋时代的古战场罢了。可光是这样的古战场,也多如牛毛,走几步就是。

往往就是这些被人杀害死在了隐蔽之所的人,因为连尸骨都找不到,所以生死无从证明,让家里的母亲和妻等一辈子。

蒙毅吞了吞喉哽。他们出发前,咸阳城里还一片喜庆,热闹非凡。

“固然战争之后活着的人占据大多数,可是谁也别想逃过战争的余波。”

众人一脸茫然。

这和秦国各地庶民几乎人人都穿着曲裾深衣差异甚大。

怀胎十月生下的儿子,在家中一把屎一把尿,把和刚生下和猫、猴一样大的小婴儿,养成健壮高大的男人。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别说君王不把人的生命当回事,就是很多人自己都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

“前人给他们创造的时代就是这样,他们能在这混乱的时代里做什么呢。”

可如果真的为了安定天下,那恐怕还要做很多事。

只是在有地图的情况下,走的比较快,十几天就到了。若是在有地图,有马的情况下,五天就到了。

“我在想,持续了七百年的战争,真的就结束了吗?”

这里曾经爆发过非常大的战役——城濮之战。

路上见到尸骨,也都要先查询身上是否有身份遗留的证明,有名字的,就为他用木牌写个碑。

“什么叫做让六国人感受秦国的诚意?”——

当天下午开始,随行车队五千人这就开始在濮城周边的地方收敛尸骨。

土块、石头,四散着。

人死了,业还在,怨恨还在。

因为战争炊饭时丢弃的锅具旁,已经长了一圈圈麦,还有黍。秋雨到了,它们的籽粒又被冲刷了下去。

蒙毅忽然意识到,秦国人好像只会打仗,**。

别忘了,在秦将天下局势从多雄并立的情况扭转为一超多强的局势之前,濮城属于当时天下中原的中心地带。

嬴政结束了一个巨大的烂摊子,但是春秋战国乃至秦一统天下造就的烂摊子,已经越来越大,不可收拾了。

“难怪方才见到的那些小孩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持有武器。原来是从这里取的啊。”

更让蒙毅感到害怕的是,还有十万十万的壮丁从各地被拉过来做苦力,无数的财富都被拉到咸阳城。

水塘里的鱼儿、青蛙,也全部四散而逃。

这就是大一统的意义所在。

“循环往复,众生共业。”

可是他们长大后,却冲向战场,被人用剑砍下躯干,用箭射中心脏。

邵平捋须,“在城濮之战前,楚国的势力差不多已经蹂躏了整個中原,黄河下游的大国,如齐如宋都被楚所侵略,鲁、卫、郑、陈、蔡等国都已投降了楚人。”

虽然简单,可是在世人的眼中,这是给那些回不到家的灵魂安了家。

冯敬望着蒙毅,只是摇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据统计,春秋战国期间,一共发生了四百多次战役。也就是说,在这段时期,平均一年就要发生一次多的战役。

至于之前的战壕,破坏的城墙,在秦国这些汉子手下,不出几个时辰,立刻就把昔日残酷的战争场面给收拾妥当了。

这样的人,是绝对的智者。

“太子说过,有形的战争结束了,无形的战争却还在继续。人心纷乱,未来天下还会有战争。”

蒙毅大为惊愕,冯敬居然敢和他这么说话。

“在人们的家园旁边,不出百里,必定有一处战争遗址。而伴随着战争遗址的并列的,就是一座座土堆坟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蒙毅笑道,“当然结束了啊。您都来整饬诸子百家了。”

“那些士人们在后方苦心孤诣,频出阴谋诡计,双方都竭尽才智,谁比谁更高明。”

人们都崇拜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将军。

众人都沉寂下来。没有人再站在死人的尸体上嬉皮笑脸了。

邵平拉了拉蒙毅,“大王和群臣正在庆功。你若是你这个时候送信过去,你觉得大王还能高兴的起来吗?”

所以在人死后,为人收敛骸骨,入土安葬,就等于是让在外漂泊的孤魂野鬼有一个安息的地方。

在秦朝初建的时代,其实殷商时代迷信鬼神,信奉灵魂的思想仍旧深入人心。

“信守诺言的君王,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被人残忍的杀害。薄情寡义的君王,在这个时代摘取胜利的果实,却又挑起更多的战争。”

“因为战争失去了亲人的一部分人,他们不愿意看到其他人家里其乐融融。会用其他的方式想方设法让其他人也不得安宁。所以谣言肆虐,丑闻不断。”

“……城濮一战,楚军败绩,南夷的势力即退出了中原,北狄的势力也渐渐衰微下去,华夏国家和文化这才维持下来。”

虽然队伍里多出了一个奇怪的东西。某个嬴政的信徒莫名就加入了扶苏的臣子嗨起来。

扶苏下了马车,捡起一块石头,丢在了一边的潭水里。

这就是太子启用了那么多六国庶人的原因。

扶苏只是冷声道,“不但还会有战争,恐怕还是不小的战争。”

“太子,那我们要怎么做呢。”

“未来的天下,第一,犯罪激增。第二,家庭失和。第三,民生凋敝。第四,百业萧条。”

蒙毅闻言又开始迷茫起来。

他们看到秦人时,有的畏惧,有的愤怒,有的迷茫,有的冷漠。

刘季也觉得扶苏这个人不可思议。他是怎么做到年仅十九,竟然有着像一个耄耋老者一样的智慧。他的智慧好像是泉水一样,取之不尽。

富饶,成了这片土地的原罪。

“何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六国的人,在看到秦国一统天下之后,何尝不是都是惊讶,震撼,却又陷入深深的迷惘。

黄土之中,暴雨洗刷过后,一具具灰白的尸骨裸露出来。

四面都是房屋,只是早就已经废弃,房屋破败不堪。井口处的栏杆早就已经腐朽掉落,但是周边的草木却异常茂盛。

之后更有大大小小的战役,在这里爆发。

灌夫看到这些场景,自然坚定了要推行秦制到各地的想法。

蒙毅望着这些六国人,对扶苏从原先的不理解,一瞬间转成佩服。再看刘季、夏侯婴、曹参、吕泽几个人时,蒙毅也没有了那么多的抵触。

“一面狄兵也曾攻入王畿,逼得周天子蒙尘。”

当然怀念家乡的最属刘季、夏侯婴、曹参等人了。

这就是战国!

每一具静静躺在地上的尸骨,千里之外,都有一个母亲疼的撕心裂肺,又或者明知道回不来了,还要坐在家中院子里等待他。

“当然不!”

扶苏却摇摇头,“可惜,在那场大战爆发之后,迎来的却是越来越多的战役。楚国退出了中原,但是中原的诸侯国却开始互相残杀。”

“战争中造就的孽债,战争之后毒害才刚刚开始波及!”

只是远处看去,还隐隐约约有城墙的样子。

只是他这个人还真是矛盾啊。一边有着那么愚蠢的理想,想要通过教化来使得天下人人都精神升华,提高做人的档次;一边却又清醒地让人发寒,理智地让人胆颤。

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沾满了泥土,可是却又发自内心的喜悦。

晋国击破了弥漫中原荆楚入侵势力,压迫其退回原有之桐柏山以南之地,使中原复呈安定之象。于是中原诸侯之逼于威势而附楚者,鲁、曹、卫、陈、郑等国皆脱离楚国复回至中原集团,听从晋国之领导。”

傍晚的时候,秦国的士卒望着这些被他们打扫清理,彻底‘毁尸灭迹’的战场。

扶苏站在战车上,忧心忡忡地望着战争留下的疮痍。他的黑色长袍在风中飘扬着。

嬴政统一了天下,但是这个方式非常暴力。

“让六国人看到我秦国力图使得天下太平,让所有庶人都过上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诚意。随后就是等待六国庶人配合我秦国,接受我秦国的律法,文书,大一统思想。”

其实在扶苏带领下的秦士,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慢慢地往好的方向转变了。

虽然但是,这一路过来,看到的都是这样的景色。

“太子,您真的是这么看待天下局势的吗?”

人与人之间不敢再互相信任,人与人之间也不敢再言爱。也可能是,生下来就不知道爱和信任是什么。

但是绝不会比过去几百年春秋战国剔除掉秦国互相征战的次数多。

单父都在东南了,沛县也就在不远处啊。

“在别人拳打脚踢下长大的儿女,又凭什么要求他们做个正人君子,作奸犯科,基本上都是这么来的。女儿无人保护,更不要说约束教养。所以女闾里出现了更多吃人不吐骨头的美女。”

当他想明白这一点后,顿时感觉那些堵塞淤积了许多年的沟槽忽然间就畅通了。

“可是,大王灭掉了六国,天下已经太平了啊。”对蒙毅来说,他永远也无法体会庶民的疾苦。所以他所看到的,永远都只是世界美好的那一面。

“失去了母亲的儿子,难道乐意看到其他的母亲每天都和他的儿子其乐融融吗?”

给一百年都流离失所,无处可归的鬼魂们安个家,好像比赚得军功回家更有意义。

蒙毅顿时感到大王很危险。

这里土地肥沃,靠近大河,田亩数多,人丁兴旺。北上又有牧场,盛产骏马。

战场上断裂的武器也被泥土冲刷洗出,断裂的戈,折断的箭,被折断掉落的箭头,腐朽的木质车轮,铜钉在一边散落着……

蒙毅的祖父还是齐国人,但是到了他这辈,可就自认为自己是地地道道的秦国人。他厌恶一切指责秦国的声音。

“我这就书信一份,告知大王这里的情况。让大王加派人手,前来……”

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些将军们的威名,自然远远超过了君王!

而濮城这个地方,是当时的天下人,人人都耳熟能详的地方。

明明站立在天地之间,可是神色却又痛苦不堪。

防御工事所用的铁蒺藜余料,也丢弃在一旁。

可怜当时天下母亲的心啊!

两人争执,倒也有方寸,不过目光凛然而已。不至于像街边的妇女吵架,弄得脸红脖子粗。

尤其是刘季,他就知道,老天生他就是来让他来做大事的。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腾起不一样的情愫。

他们这一路过来,见到了无数战争遗址。

在一个秦国家庭里,苦确实是苦。但是一个女孩平均一年能有三件衣服穿。在当时的战国末年,秦国人人均是相当富庶的。

战壕里秋雨汇成沟渠,哗哗地流着。

此举意义非常。

灌夫望着这一望无际的断壁残垣,忍不住感慨。

但是上一次楚国战场上,扶苏做了同样的事情,已经足够让那些非议他的人被打脸。

这一路上过去,扶苏更是带着所有随行军士收拾所有途径的战场遗址。

“按照太子的说法,未来天下还有战争。”刘季忍不住站出来问。扶苏这个人,果然和传说里的深谋远虑。

只是桃树上的桃子又大又红,却没有人采摘。只是由着大桃子烂熟了落在地上。

这位少年也曾上过战场,他知道战争的惨烈。

这是第一次当着他们的面说这些事。

就是灌夫也跟着高兴,虽然那些事情全部都在他的职责范围之外。

“在泥潭里挣扎?只会陷得更深罢了。”

“这个时代的人,不畏惧死亡,只怕活着没有意义。”

邵平觉得扶苏这个人很厉害。

“在大人们毫不夸张的描述下,每个孩子从小内心就树立了一个志向——做个英雄。”

是的,这是在给扶苏收揽下的臣子定未来定方针了。

一众秦国人都开始面面相觑。

而刘季、夏侯婴、曹参、邵平,这些人也是第一次听扶苏主动分析天下局势。

“之后,晋国举办“践土之盟”。此次盟会,周襄王策命晋文公为“侯伯”,并给了晋文公“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的任务,晋拥有了代表周王室行使征伐大权的“尚方宝剑”。”

“疆场上的战役结束了,你以为这些就结束了吗。”

这样一片城郭前,房屋众多,可见当初战役来之前,家里人都走空了。而战役发生过程中,多少楚人、晋人又死在这里。

吕泽骑着骏马望着濮城,忍不住怀念起他的家乡单父县。他的家乡就在濮城东南方,两天的路程就能赶到。

只是论实际情况,这十几年来秦国和赵韩齐魏四个国家爆发的战争规模更庞大,战争场面比之过去更加惨烈。

在人家居处,几乎看不到成年的壮丁男性,大多数都是妇女小孩。

“没有父亲庇护的儿女,难道不会被有父亲庇护的儿女欺辱吗。”

庶民们有的地方贫苦至极,穿着不合身的衣服,这样的雨季,身上还穿着夏天才穿的葛衣。

“战争之后,前一段孽刚造完,可是像波浪似地,仇恨和伤害被传递给更多人。仇恨酿造更多的孽债,然后孽债继续创造仇恨。”

失去了儿子的母亲,自然满心的怨恨。

荆棘早就开满在一旁的土丘上,丛中掉落着许多已经干枯了的荆棘花。

“几百年刀光剑影,可是就从没有出现过一个可以让四海宾从的王者。也许每个人心中,都在期待着一个能够真正使得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的君王。”

如果说扶苏第一次做打扫战场,收敛尸骨的事情让众人感到假惺惺,是在政治作秀。

顿时,整座潭水都起了变化。水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潭水底部的泥尘全部飘了上来。

冯敬双手环胸,他们这次前去的任务,可大可小。如果是为了完成任务的话,教训教训诸子百家就是了。

现在秦国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庶民小儿女,都沉浸在天下一统的喜悦之中。可是太子却一反常态,十分冷静不说,甚至还忧心忡忡的。

这是一座古战场,很多战壕都遗留着,废弃着,兵戈散乱,有的尸骨没有被当时打扫战场的人找到,一直留在草窝里,又或者是石头后面。

周边长满了高大的桃树、李树。

蒙毅自然惊诧,“这怎么会呢?我秦军百万之兵,谁敢不服!?”

“在这个时代,每个孩子从小时候起,他们听的可不是什么狐狸和鸡的寓言故事长大,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他们听到的就是数之不尽的战争故事。”

“那些诸侯王如何深谋远虑制定国策,谁是英明睿智,谁是蠢笨如猪。”

此前扶苏虽然招揽了他们,但是从没有说过让他们报答的话。

大王接连开设宴席,和功臣名将们庆贺。

“太子,您在想什么呢?”蒙毅忍不住去问。

“那些将军们在战场上临危受命,随机应变,谁笑到了最后,谁兵败潜逃,谁又自杀殉国。”

他可是曾经两次大破楚军的男人,秦国的荣耀。

有了扶苏的带领,秦国士卒眼里渐渐地有了其他东西,比如守护、帮助,不再是过去一昧的老三样杀伐、掠夺、军功。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