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陛下何故造反 > 第97章 快速反击

陛下何故造反 第97章 快速反击

作者:竹杖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35:24

第97章 快速反击

余满最后的举动,反而让他走向了末路。

因为余满的动作非常显眼,其他人都在拼命作战,只有他想要逃走,所以在场的大凉军将士认出了他很可能就是汉中军的大人物。

那怎么能让他跑得掉。

余满的亲卫作战能力非常强,竟然一时挡住了大凉军的将士。

不过,大凉军士太多,除了最前面的人要跟余满的亲卫硬拼,后面还有兵士,他们直接对准了余满,弯弓搭箭,数道箭同时射出,其中两支箭矢,正中余满的后背。

余满一声惨叫直接栽倒在地,血流满地。

等到大凉军将这些余满的亲卫打败或杀或擒,余满也早就已经失血过多而亡了。

大凉军仔细审问了这些亲卫之后,才知道刚刚射杀的竟然就是自封为“汉中王”的余满。

可惜,他们若是早知道的话,应该尽全力生擒余满才对,那样还可以将利用他的身份,做更多的事情。

不过,项阳自然不会因此责怪手下将士,能将余满射杀,依然是大功一件。

随着城内死守在几个关键据点的汉中军将士都知道自家主公已经身死,士气瞬间崩溃,要么自己就选择投降了,要么就等待着大凉军将他们的防线击溃。

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项阳总算是领大军平复整个汉中城内的抵抗,现在完全掌控了汉中城。

当项阳刚刚下令大军进军汉中之时,何人能想象得到,仅仅几天时间,他们就能取得如此战果。

从理论上来说,现在项阳等于已经为大凉王朝收复汉中。

当然,实际上他们还未能成功。

汉中被攻克的消息传播开来,震动周围所有的城池。

不过,这些地方官吏却并没有直接投降,而是紧闭城门死守不出,他们都在等待。

等待着张越率大军回援!

汉中之地因为四周都是敌人,而且四面都有险要关隘防守,所以大量兵力都在四边的险关之中。

比如说冬陵关拥兵足足两万余,但是汉中城内却只有一万守军,而且并非精锐。

张越虽然进攻荆州遭遇大失败,手头上能凑起来八万大军,他在上庸留下两万,赶紧领着六万大军向着汉中杀过来。

从汉中的溃兵那里,他已经知道了大战的大体过程。

敌军既然是自冬陵关攻过来,很有可能就是关中的势力。

岳虎军与他有些联系,应该不会突然对汉中军翻脸,那么这些敌军很可能就是残存的大凉王朝。

真是没想到啊,大凉王朝的实力竟然恢复到这种地步了。

之前他曾经听说,在关中战场上,岳虎军纵然掌控着八十万大军,竟然还是在大凉残军的手上接连吃亏,反而丢掉了小半个关中地盘。

看起来,大凉军是真的已经站稳脚跟了。

即使如此,他们能派来汉中的军队数量也有限,从他们攻取冬陵关与汉中的某些细节也能得到印证。

这就是张越军的机会!

敌军的进攻非常唬人,但是抛开表面的震惊,冷静进行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大凉军存在着极大的破绽。

首先他们急袭汉中,一路没有停歇,立足不稳。

其次,他们的兵力不足,又要分守两地。

汉中现在还没有城池向他们投诚,也就意味着冬陵关和汉中城两处等于两座孤城,不但无法策应,还分散了敌军的兵力!

对于汉中军来说,虽然有些地方都接到了消息,但是大家还处于最初的震惊之中,同时对于张越的大军还有着极高的期待。

只要张越能把握机会,快速领军收复汉中与冬陵城,那么就能快速安抚人心,汉中虽然受到重创,依然能稳固自守,恢复元气。

想到这里,张越信心非常充足。

可惜的是,张越最大的弱点就在于时间,拖得越久,越会动摇人心,而且据说大凉军已经得到了许伯安的投靠,那么久拖必生变。

汉中之内,许伯安的门生故吏不知多少,本来他们就心向着这个汉中的“叛徒”,很可能被许伯安说动出现异心。

更不必说此刻敌军竟然把汉中攻下来。

后勤方面,汉中也极度依靠汉中城附近的良田。

四面险关都地处于山势之间,根本不可能大规模种粮,他们只能依靠着原来的军粮硬撑,时间拖得久了,必定缺粮,即使勉力支撑,也会影响到大军士气。

所以,张越不可能把上庸等地的大型器械运过来。

汉中城的险要还比不过上庸城,但是这到底也是汉中之郡城,有着高大的城墙与防守器械,冬陵关就更不用说了,它是倚山而建,而且山道险要,哪怕从冬陵关南边想要攻破也不容易。

张越立即将手下大将集中起来,现在他们必须要立即决定主攻哪路。

为了防止攻城一个方向时,背后会被另一路敌军偷袭,所以张越肯定需要分兵同时进攻汉中和冬陵关。

这就需要分清主次,汉中城与冬陵关,到底进攻哪里。

其实张越大军根本没得选。

若是他们可以打得贪心一点儿,那自然能进攻冬陵关,收回冬陵关之后,整个汉中通往外面的道路全部被封住,他们可以全力攻打汉中城,再多的敌军也跑不掉了。

问题是,张越军必须要立即收复汉中才能稳定民心军心,他们若是先攻冬陵关,白白把士气消耗在了险关之下,若是伤亡过大,更加不堪设想。

几位大将都是同样的意思,无论如何也要先打回汉中,冬陵关持续掌控在敌军手中,的确是个大问题,但只能等拿回汉中城,稳定军心之再才考虑了。

张越却有些不甘心:“汉中城乃我军要害,但是我已经收到消息,大王在城破之日就已经身死,所以就算打回汉中城我们也救不回大王了。”

“我军现在必须要先进攻汉中城,敌人未必没有料到这种想法,所以,我料定敌军的兵力分布,必定是汉中城人多,冬陵关人少。”

其他将领稍作思索,也认同了张越将军的看法。

大凉军最新的行动就是攻下汉中城,所以,他们在此战之中必须投入重兵,之后,没有收到任何他们进行大规模兵力调动的报告。

那么,现在敌军主力必定还在汉中城。

张越续道:“我们完全放弃进攻冬陵城还是太可惜了,我有意分兵两万进攻冬陵关,剩余三万之众进攻汉中城,大家以为如何?”

本来,很多将领都倾向于分出一万兵力到冬陵关的方向。

这一万兵力当然不可能用来攻城,就逄牙只有数千人稳守,也不会被攻破。

一万人,只能建立起防线,避免被冬陵关的敌军偷袭到汉中攻城部队。

但是,若有两万之军,再加上周围的县城派出役夫,那就有真正威胁冬陵关的实力了。

张越看了看众将,最后把这个重任交到了汉中大将王平手中。

王平其实并非张越的心腹部将,从资历上来说,王平也是最早跟随着余满的汉中大将,几乎可以与张越平起平坐。

以在军中的势力而论,王平曾经甚至称得上张越的对手。

若在平时,张越是不太想动用王平这位大将的。

但是,他之前领军出征,手下亲信的将领表现都很差,根本难以负担起独当一面的责任,现在他只能倚仗这位老将。

而且张越知道只有以王平的资历才能弹压得住手下诸将,不会被许伯安有机可乘,劝服某些将领背叛。

王平雄壮的身体站了出来:“末将必定不辱使命!”

王平知道此时关系到汉中军的危机存亡,不会再挑张越的麻烦。

而且他们的心里很清楚,余满已死,接下来能接汉中王位置的,很可能就是张越,王平就算再不识相,这时也要给张越面子。

张越满意地点了点头,好言抚慰鼓励王平。

两方分兵,张越亲自带着四万大军兵围汉中城!

……

项阳攻克汉中城之后,立即就转为防守。

他手头上只有一万多兵力,又要防备城内的意外反叛,又要进行守城,按理说这点儿兵力是绝对不够的。

但是项阳头脑清楚,把防备张越大军的反扑摆在第一位,

项阳的办法是,根本不给城内的大家族反叛的机会。

他直接在几条主要的大街巷外面堆满了引火之物,然后各埋下一队将士。

这样的态度就是摆给那几个可能拥有私兵的大家族看的。

若是他们敢在防守汉中的大战时轻举妄动,那么这些街道直接会先被烧掉,别说他们的家业毁于一旦,这些人根本就冲不出街巷,自然不可能冲到城墙下捣乱。

之后,项阳心安理得地将大部分将士调到城墙之上,不再担心城内的状况。

那些摆在道路上的引火之物其实只是第一层措施,也是为了威慑住心有异心的家族,真正隐在后面的还有两层杀招!

第一层,是许伯安提供的人脉。

项阳在攻克汉中的第一时间,就跟几个家族的家主见面,通过许伯安的书信引见,与他们达成协议,必将保障这几个大家族的利益,但是他们非但不会反抗大凉朝廷,还要秘密监控着其他的家族。

第二层,则是埋于主道上的炸药。

若是敢于反抗的家族把注意力都放到摆出来的引火之物,那么他们必定会踏中隐埋的炸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