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陛下何故造反 > 第68章 西方的商路

陛下何故造反 第68章 西方的商路

作者:竹杖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35:24

第68章 西方的商路

项阳现在已经有途径连接西域,这给了项阳某种启发。

他记得,中原之地的玻璃似乎就是从西域传来的。

但是,玻璃并非西域的原产之物,这东西即使在西域商人那里,也意味着极高的利润。

而且,玻璃的烧制配方并不麻烦,只是受到工艺影响,对于质量的影响比较大。

但,哪怕是因为工艺问题杂质较多,同样会产生各种神妙的图案与色彩,也能作为高价值商品出售。

再者,玻璃这东西说白点儿就是烧沙子,它不会受到地域和气象的问题影响,在任何地方都能设立制作工坊!

也就是说,只要原料管够,人口不缺,那他们就能无限地设置玻璃工坊。

当然了,这种高利润的东西,产出越多,利润也会越低,不过短时间内,项阳.根本不需要担心市场能否消化的问题。

项阳立即根据他记忆中玻璃的粗制配方型开始试验。

就如项阳预料到的,玻璃的试制最终成功,只不过因为工艺并不稳定,所以还有很多的“副产品”,好在这些副产品色泽晶莹,同样可以卖出极高的价值。

更进一步的工艺改进,即使是项阳也没有办法,只能依靠着工匠们慢慢摸索,这是个长期的过程。

既然玻璃烧制工坊已经搞起来了,那陶瓷也别客气了,一起搞起来,这样多种产品共同开花,不但可以活跃商路,甚至有机会让关中之地成为手工业发展最好的地区。

中原王朝对于陶瓷本来就有极好的基础,虽然关中之土比起蜀中和江东某些地方的土质有差距,不是最有利于烧制瓷器的地方,但是这东西跟玻璃一样,只要工艺过关了,怎么都能生产。

即使因为土质的原因,质量达不到最顶级,但对于西域的商队,都是最值得交易的目标,只是无法交易到荆州等内地。

那些地方现在能烧制的陶器与瓷器并不会输给关中。

因为项阳对于技术的重视,特别是突围的时候,有意识地带走了长安之中,大凉王朝最顶级的工匠们,所以现在成立了一个当世最强的工匠队伍。

虽然因为技术的差距,他们很难实现项阳头脑中所有的神奇想法,不过在这个时代,他们已经足够出色了。

这段时间,易安和易秋娴除了要防备岳虎军再次来犯,还挖掘了许多不错的人才。

他们并不是奇谋之士,但却精通于庶务,有着不错的政务处理经验。

这些人才正是现在的大凉王朝急需的。

许多的文臣随着大军自长安突围,但是他们对于地方的处理经验是有些欠缺的。

项阳将刚刚提拔起来的文臣与现有的乾臣们结合起来,同时发挥他们的经验优势以及对关中之地的了解,很快就能上手,顺利地处理政务。

项阳为了更好地发展关中,让饱经战乱的百姓们得到了更好的生活,直接作出了极有魄力的一个决定。

今年,他们掌握的关中区域,百姓税赋减为五分之一!

这个决定一出,易安等重量级老臣也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态度。

“陛下,您的仁爱之心,臣等佩服,但是此决定万万不可!”

“我们这么奋力地维护关中形势,让百姓们有安定的环境耕种,甚至还派出官员进行指导,目的为何?还不是希望等秋收之时,能有一波大的收获,充实我们的府库吗?”

“确是如此,我们还要肩负着与岳虎军的军事压力,后勤保障是绝对不能出问题了,陛下,您看是不是等我们行有余力之后再行此策?”

项阳摆手道:“我并不是说要把税赋全部取消,只是让百姓稍得宽免,让他们能休养生息。”

“你们是担心粮食若是少收大可不必,我军虽然急需粮食,但是只要有保持一定的军粮,再多撑一年还是足够的,但是这一年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

易安等奖领闻言苦笑。

这一年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他们大凉军来说何尝不是如此?

谁能想到,到现在为止还背着“昏君”之名的陛下,竟然如此爱民如子。

不过作为一个君主,爱民如子毕竟是非常好的品质,他们也不能多说什么。

好在看项阳的样子,是非常“清醒”的,并不是因为一时的热血而做出的决定,那么陛下应该对于后勤的困难有所认知。

新的工坊不断地建立起来,而且他们已经把各种工坊从山上移到了山下的乡镇。

虽然乡镇之间,许多物资交易并不便利,但是他们已经部分掌控着渭水可以利用水运的方便解决这些困难。

同时,项阳将新的税赋政策公布出去,得到了百姓们的一致称赞和支持。

因为知道今年会有极好的收成,而且大凉王朝征收的税粮不多,大家也敢于拿出粮食,一村一镇地成立工坊,把农闲时的小伙子们集中起来,在王朝工匠的帮助下开始劳作。

之后,项阳终于等回了霍飞勇和鲁鹰。

在他带领大军回关中的时候,他们二人还带着秘密商队在凉州活动,而且分别肩负着重要的任务。

张何已经对大凉王朝表明了态度,他们是绝对不会服从大凉王朝的旨意的。

这点并不意外,张何当了这么久的土皇帝,谁会乐意给自己的头顶上再找来一个“真皇帝”?

不过,张何也没有真正把现在的大凉王朝视作是威胁。

凉州各个大诸侯似乎都有一种奇怪的“信心”,哪怕他们已经见识过了玄甲精骑的惊人战力,但是过去百年间,大凉王朝都没能平定凉州之乱,现在也肯定做不到。

思维的惯性蒙蔽了他们的双眼,但这却是项阳正希望看到的结果。

张何从自己的实际利益出发,决定可以跟大凉王朝保持着商队往来,他们会对在武威交易或者经过武威郡的商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张何不像项阳一样拥有过人的眼光,但是,他在实际统治武威郡的时候,从商贸往来之中得到了巨大的利益。

他们之所以限制东西凉州的商队,只是要显示自己的权威而已。

只要经过这里的商队愿意直接上交给武威郡足够的好处,他们其实并不会过度干涉商队往来。

对大凉王朝的商队,这同样是个好处。

因为张何的要求,所以只有那些带着极高利润商品的商队,才能交得起他们要的“过路费”。

而现在大凉王朝主营的商品,就是玻璃,琉璃还有瓷器等物什,利润方面绝对不需要担心,只要能顺利带回西域,那绝对能带来百倍的利润!

对于他们带回的这则消息,项阳已经感到非常满意了。

至于魏无忌,果然因为赵泉之事非常愤怒,扬言一定要让大凉王朝和三大家族付出代价。

他自己的精锐骑兵还没有动作,不过那些亲附于魏无忌的马匪们,有很多扩大了活动范围,开始将南部的某些区域划为他们的打劫区域。

一方面,他们是吃准了傅宏连战连败,势力已经大不如前,根本无力阻止这些马匪的南下,借此机会扩展好处。

另一方面,则是试探大凉军与三大家族的反应。

魏无忌的军队很少南下作战,他们更加不想步上祖战军的后路,所以想多做些准备,探听好天水到关中一带的情报,然后才能精准出击。

不过,项阳对于魏无忌的反应也早就有过预料了,他们做足了防备。

当魏无忌的军队南下之后就会发现,他们可以出击的路途是非常短的,而且这片路途上,也经常有三大家族与大凉军来回巡视。

自玄甲精骑退回关中之后,靠着这点儿兵力当然不可能跟魏无忌的军队正面对抗,哪怕魏无忌只会派出小股骑兵。

但是,他们的骑兵只要出现在这片地域“踩点”,就一定会被发现。

到时候,三大家族会立即通知大凉军,两方都提高警惕。

只要关中之内无战事,项阳就可以派出玄甲精骑,给予随时会出现的敌方精骑迎头痛击!

恐怕凉州诸雄都不会想到,明明东部凉州有很多诸侯,但在这里行事无忌,可以四处出击的反而是作为外来势力的大凉军。

换作另外的环境下,大凉军如此行事,必定会激起凉州各个诸侯的同仇敌恺,形成联军共同对付大凉军。

这时就要感谢祖战了。

他之前的表现太过强势,把傅宏打得太惨,这下子就结下了死分。

傅宏的领地在东部凉州三郡的中间,隔开了祖战和魏无忌,使得两大诸侯无法联手。

而且傅宏的态度非常坚决,他们固然看着大凉军这些外人不爽,但更是将祖战神为死敌!凡事宁愿便宜了大凉军和汉民,也不能让祖战喘息过来。

项阳.根据实际的形势,也灵活进行策略变通。

比如说,他们的商队以后会大量经过东部凉州再抵达武威,所以除了三大家族之外,最好再拉上一个大诸侯进行路途的保障。

而傅宏就是个不错的临时“伙伴”。

傅宏对于大凉王朝的确还有敌意,不过他受到祖战军的打击,更需要利益来恢复实力,大凉的商队经过,对他是极为有利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