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陛下何故造反 > 第428章 求才之道

陛下何故造反 第428章 求才之道

作者:竹杖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35:24

第428章 求才之道

虽然那些渔船体型不大,而且也没什么作战能力,可是操舟的必定是对海况非常熟悉的老渔民。

若要让大凉海船队追着他们满东海地跑,那还不把他们先给累死了?而且古天海大可将计就计,派出部分“可疑”的渔船,引着他们进入伏击圈。

论起对海上岛礁的熟悉程度,大凉军是远不能跟古天海相比的。

易秋娴叹道:“你们就不要为难陛下了,其实陛下的精力也是有限的,现在中原之地风云突变,没有人能预料到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可惜我们没有提早布局,现在只能当一个看客。”

楚清清愕然道:“中原之地能发生什么事情?莫不是又有哪路诸侯组成联盟对抗朝廷?”

公平地说,徐凌风的联盟虽然失败了,但也给大凉军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拖延了他们一统天下的进程。

若是中原那几个大诸侯再次形成强大的联盟,对于大凉军还是个不小的麻烦。

如果把“中原”看作是一股势力的话,从地图上就能发现两者间的交界线有多么长,兵力越少的一方,对于这么长的防线就会越吃力。

项阳笑道:“那倒没有,不过是冀州白广琪突然发威了,哎呀,那可真是大手笔呢。”

“陛下,您现在还开玩笑呢?若真的被白广琪趁我们南下之机一统中原,可真不好对付了,哪怕经过多年战乱,中原之地的人口规模还有人才都不可小视。”

易秋娴现在总负责荆州至广陵一线的防务,压力是最大的。这段时间幸好有项阳在此坐镇帮她分担一下,否则的话易秋娴都不知道该从何着手布置防务,监控中原动向。

项阳却摆了摆手笑道:“也不至于如此夸大,古来相争中原确实是主战场,但那只是因为中原的发展程度非常高。”

“首先,我们掌握的关中等地,也是历来的肥沃之地,再加上荆州北部与河东,只要拓宽交通,战争潜力是不会弱于中原之地。”

“再加上我们大力鼓励民间恢复活力,对比中原连年战乱,此涨彼消,不必对中原之地太过在意。”

易秋娴与楚清清等将领同时赞道:“还是陛下有远见。”

项阳失笑道:“这算什么远见,不过是很明白的道理,而且史书上对于中原大乱之时的描述也很多的。”

“中原的撕杀比起边角之地更加激烈,经常闹得十室九空,人口要么流亡要么死亡,有家有室还有余力的,也会被迫举家迁走……咦?”

项阳说到这里,自己也愣了一下。

“陛下,您想到什么了?”

项阳摸着下巴道:“白广琪带领冀州军南下,完全打破了中原平衡,加剧了中原的混乱,你们说,那些世家大族还有名儒大家们还能呆得住吗?”

“我可是听说,那些当世大儒们身边子弟成千上百,那都是我大凉的知识阶层呀!”

项阳在关中与荆州求才,没少见识这些大儒的“名士风采”。他们的弟子也是真的忠诚,师傅不管去哪儿,弟子都不离不弃。

可以说,一个所谓的“大儒”“名士”就代表着一整个知识团队呀。

即使项阳对于这些大儒们不太看在眼里,可是这个时代的识字阶层实在是太难得了。

楚清清自己就是祖上南迁至荆州的,算是有一定的了解:“白广琪本身也出身世家,必定能得到士族的欢迎。”

“但,士族之中同样划分派系,彼此间的较劲非常激烈,高位者想永远霸占自己的地位,居于下位者则想要爬得更高。”

“所以,那些被白广琪势力笼络的世族,必定会排斥后来者以及跟他们不对付的世族,要么逼迫其无立身之地,要么直接赶尽杀绝!”

项阳拍着桌案道:“那我们的动作慢了呀,白广琪已经发动,说不定人都在路上了,我们连前期准备工作都没做呢。”

楚清清听得头大:“陛下,中原现在到底是何局势?人来了我们接着就是了,又需要做什么准备呀。”

项阳“痛心疾首”:“你们还是太缺乏人才意识了,面对这么好的机会,岂能只是坐等而已,必须要想办法争夺人才呀。”

“若是我早想到这一点,应该先让秘密商队在中原散播消息,让大家都知道荆州关中之地已经稳定安乐,远离战乱,然后还要派出军队打通一条安全通道,保证他们在路上不要出意外。”

易秋娴连忙道:“就算现在做也不晚呀,我大凉王朝到底还是天下正统,对于某些士族有着不错的吸引力。”

“白广琪渡河南下,插入到青、兖、豫、徐四州之间,首先要面对极度复杂的形势,本土诸侯虽说比不过他这个冀州的白蛟,但也不会坐以待毙的。”

“我料他们不会优先阻挡各个世家与大儒们离开中原避难,接下来,他们除非一路往北,绕到幽州或者青州,否则不管往哪儿跑,都不出我们的地盘啊。”

项阳一想也是。

他们积极南下,极大地拉开了战线,几乎对中原形成一个“半包围”的架式。

若是大儒们离开中原避难,除非远避塞外,否则大概率一头扎进大凉王朝的地盘。

再者,就是对于大凉王朝的认知问题。

不论某些反朝廷的士族如何自圆其说,如何力证大凉王朝已失天命,后来人可取而代之,可是就连最强硬的士人也不敢否定大凉王朝的正统地位。

这就是整个儒家赖以立世之基,而且非常多的老学究们,打从心底是这么坚持的。

大凉王朝重新崛起之后的作风,想必已经传到中原之地了。

不管那些诸侯们再怎么禁止给大凉王朝说好话,只要民间还有交流,都不可能阻挡大凉的“口碑”回升。

项阳通过朝廷施行的政策,虽然有许多在世人看来怪异之处,不过大体上也是“仁政”的范围,必定能入得了大儒们的法眼。

而且,项阳的目标,其实不仅仅是大儒罢了。

哪怕是当代大儒,学问再高,也不可能顶十个人用吧?项阳现在最需要的是能处理庶政的人才呀。

大儒的作用,其实只是吸引年轻学子之用。

由朝廷收容这些大儒和门生们,然后借着他们的“明星效应”,吸引各地的士子前来。

只要进了朝廷之手,后面的事情就好谈了呀。

项阳想及此,不禁露出了“猥琐”的笑容。

若能吸引到近万士子,那么他们底层胥吏的问题就能解决大半呀,而且还能让朝廷打好根底,哪怕之后再一统中原,也能依靠着强悍的班底扩展官员体系。

“陛下,您想什么坏事儿呢?”

看到项阳的笑容,易秋娴和楚清清不由得升起一阵恶寒,她们没有想过能从陛下的脸上看到这种表情。

项阳从畅想中回过神儿来,尴尬地道:“没什么,我觉得你们说得很对,晚做也比不做得好,立即开始布置,趁着中原大乱之时进行宣传。”

“不但要告诉他们朝廷控制的地区现在是乱世的世外桃源,更要让年轻士子们知道,只要他们能来到朝廷,必定有让他们一展抱负的舞台!”

项阳是很会拿捏人的心思的。

他知道,年轻士子才有那种热血,他们学得一身本事学问自然想要得到展示能力的舞台。

不过正常情况下,朝廷职位全都是由世家大族与高官门生把持着,很少有能让寒门士子施展能力的机会。

白广琪的手段魄力确实不错,但是像他这种出身世家的高门子弟,眼里只有名门大儒,不太会把寒门士子放在心上,更加不会主动给他们机会。

他们正商议着如何快速把各处的士子吸引至关中和荆州,门外有亲卫禀报。

现在快要到入夜时分,亲卫会来打扰项阳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有紧急军情送到。

项阳从亲卫手中接过小短布条,摊开一看,脸色也不由得变了。

“陛下,上面是关于中原之战的情报吗?白广琪打到何种程度了?”

楚清清也极为好奇。

她与陈飞带领船队出海作战,到现在还不到一个月,不知道这些中原诸侯中的人才能做到什么程度。

项阳叹道:“冀州军已经全取兖州,完全掌控了大河南北两岸,而且灭掉霍家军,与徐州袁氏连为一片了。”

“若我猜得没错,这本就是冀州军的战前目标,通过这一战,他们得到非常多呀。”

“白广琪,好手段!”

……

就在大凉军全力灭掉徐凌风之时,白广琪也在中原提前发动。

袁氏与白广琪结盟之事,还没有在中原传开。所以当徐州军快速突袭小沛之时,直接把霍家军打蒙了。

本来他们接到的消息是,袁氏在大凉官军面前吃了大亏,损失惨重,怎么可能紧接着就对小沛城发起进攻?

往常霍家军确实打不过袁家军,现在的背景下那就不一定了!

可是,徐州军的行动只是幌子而已。袁立成功地将大部分中原诸侯的目光都吸引到他身上,为白广琪创造了最好的出兵时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