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陛下何故造反 > 第394章 进入伏击点

陛下何故造反 第394章 进入伏击点

作者:竹杖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35:24

第394章 进入伏击点

袁立以为陈恢只是担忧南家寨会在大战之时从后突袭。

他们以前没少跟南家寨交手,凭他们那点儿兵力,也只能袭击一下探马队和运输队,根本无法与徐州军正面抗衡,每次都把他们赶了回去。

若非腾不出手,袁立早就把徐州境内的各路山匪全部清剿一遍了。

大凉军可能是趁着他们聚集兵力的时候,搞了一些小动作,但是这么短的时间,他们又能有何作为?只是收买一两家小规模山匪,无碍大局。

“至于说到我们对广陵的军情不足,呵,陈公就真是说笑了。”

“有一件事情我还是要告诉诸位的。”

袁立特意清了清嗓子:“徐凌风早就已经派使者前来回应,他们主动派出了水军出击,与我们策应,同时从水陆两路进攻大凉军!”

“当然了,扬州水军也无法击败大凉的主力船队,不过他们可以凭借数量优势,监控着大江上的动静。”

“据扬州军所说,这段时间大凉军虽然往广陵之地运送了不少的物资,但是他们却没有明显的增军迹象,最多能运过去两三千人的军队而已,也就是说,我们的对手最多只有一万五千人而已。”

“这点儿兵力,他们也只能死守广陵,我们真正要担心的,其实是大凉会让水军进入支流,在我们全力攻城的时候,从后面截断我们的补给!”

众多将领和谋士都点了点头,主公的认识还是很清醒的嘛。

袁立肃容道:“但不要忘记,我们是准备对广陵采用急攻之法的,因为其他的防线耽误不起时间。只要能在短时间内攻克广陵,又何惧被大凉军切断水路补给?”

“至于广陵的地形,呵呵,那里以前可是我们的地盘,我徐州军对广陵的一草一木比起大凉军更加了解,这还需要临时派探马探查吗?”

说完,袁立冷眼看向陈恢:“陈公,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军情需要探查的吗?”

陈恢暗叹一声,不再言语退了回来。

他承认,主公所说的都有道理,但是他的心里依然有极大的不安。

在徐州军与扬州军联盟之时,他曾经仔细研读所有能收集到的大凉军战报,发现大凉军擅长以险制胜,经常会有出人意料的战术。

他之所以强调探马对战场的掌控,并不是因为“不了解”广陵的地形,而是尽可能地排除意外因素。

可惜这些话说出来也不足以动人心,大部分将领都已经深信他们必定是最后的赢家。

似袁英袁成二位将军,他们固然年轻勇猛,但作为袁氏嫡系,他们更是无利不起早!如果不是判断此战必胜,他们未必会急着站出来抢夺先锋之位。

人心如此,如之奈何?

袁立其实还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隐患,而且这个隐患还是他一手制造出来的。

因为自忖必胜,所以他不再倚重于外姓将领们的才能,认为凭着袁氏子弟就能夺得最后的胜利,各种大军的主将全都委派给了袁氏子弟。

这样的举动且不说浪费了许多不错的人才,更是让外姓将领离心离德,他们也懒得为主公贡献心力,哪怕是看出了什么问题,也没有及时提醒。

袁氏诸将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是配合着主公积极进行战前布置。

整个徐州军兵马分为三部分。

因为他们决定沿着大道直奔广陵,因此也就没必要分出左右两翼的军队,只分成前中后三军,而且平均分配兵力,每军各有五万人,相隔在五六里之间。

若有遇敌……那就直接让先锋击败好了!他们每一部的兵力同样远胜过大凉军,根本没有主动策应的必要。

当然了,互相之间的联络是必不可少的。

袁立也想过,或许大凉军会在半途之中设下一些陷阱和埋伏,给他们造成一定的伤亡。

还是那句话,他们的兵力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一点点兵力的损失根本无关大局,难不成,大凉军的伏击还能把他们全部歼灭不成?

……

当徐州军刚刚从下邳出发之时,项阳就已经接到了消息。

南家寨的消息非常肯定地判断,徐州军这次是要全军出动,他们反攻的时间到了。

项阳也立即召集诸将,开始分派。

首先是大江之上的水军主力立即出动。

广陵城离江岸不远,在天气很好的情况下,扬州水军在江面上依然能看到广陵城的情况,绝不能在这方面露出破绽。

扬州水军虽然也帮着监控广陵城的动向,但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牵制大凉水军。

所以,陈飞和楚清清刚带着水军行动,就惊得他们立即远离。

现在在扬州军中,没有任何人想领教那种可怕的火炮的威力。

扬州水军着急避开大凉的战船,也就没有闲暇再关注岸上的动静。

大凉军这时已经从广陵城另一侧出击。

他们已经提前“踩点”,各将领带着兵士快速进入指定位置。

下邳到广陵之间还是有段距离的,再加上徐州军多达十五万,行军非常麻烦,所以他们不可能在一两天之内“飞速”赶到,大凉军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埋伏。

当然了,他们需要提前赶到然后隐藏自己。

哪怕徐州军再大意,也会多少派点儿探子在他们的大军周围警戒。

此时,南家姐弟的帮助就体现出来了。

大凉军没有派出更多的探子增加暴露的风险,他们就按照之前南明月提供的信息,预判着徐州军的进军路程和休整地点,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布局。

在徐州军南下进军的第四天,终于来到了预定的埋伏地点。

因为大凉军的埋伏全靠着预判,这四天的时间还是出现了一定的误差,不过项阳早有准备。

在徐州军接近到一天的路程之后,他果断地派出小股军队进行袭扰。

这点儿军队自然不可能真的对徐州军造成多大的威胁。不过徐州军一路行来无惊无险,突然出现这一队大凉战士,自然让他们紧张了一下。

袁英与袁成一商议,一边向着后方中军报告一边带着骑兵杀了上去,同时他们也下令大军先停下,看看动静再说!

大凉军自然兴地在这样的情况下跟他们决战,袭扰一下,看到敌军骑兵追过来也就撤了,但是这样的袭击延缓了敌军的行动时间,让他们的进军速度回归“正轨”。

……

“陛下,今天太阳落山之前,敌军就能赶到此处了,据南姑娘所说,前方二里处就是最适合让徐州军进行扎营的地方。”

项阳找到一处难得的高坡观察远处。

此时徐州军还没有进入他们的视野,但已经能看到少量的探马沿着大道来回飞奔。

“很好,等徐州军来到这里,应该没有多少反击的力量,我们的进攻可以打得更加奔放一些。”

项阳没有等到敌军扎下大营,或者入夜之后才发起突袭,他是故意在敌军可能的扎营地点更靠前一段距离设伏的。

首先,这里的地形更有利于伏击与埋设诡雷。

其次,敌军到这里的时候,必定已经经过了大半天的赶路,体力消耗非常巨大。

第三,如果他们估算的徐州军扎营地点无误的话,徐州军再赶二里路就能扎营休整。对于这些又累又饿的徐州军将士来说,诱惑太大了,这时他们必定会产生懈怠的心理,都想着赶紧赶到地点休整,警惕之心会降到最低。

只看徐州军那些探马的反应就知道。

他们现在的状态完全是虚应故事,根本没有用心地搜寻周边地点,只是在大道上跑两圈就当是“探查”过了,让后面的大军放心大胆地行军。

最后嘛,此时太阳已经快要落山,当大凉军完全发起进攻之后,过不了多久,整个天色都会渐渐黑下来。

哪怕徐州军的中军和后军接到消息,想趁着夜路赶来支援也会耽误非常多的时间,夜色不但是伏击突袭最好的掩护,同时也会大大削弱敌军之间的接应能力。

项阳下令,让旗手打出旗号,各军隐伏,不可露出破绽,之后,他们把中军大旗也放倒。

徐州军果然没有发现异常!

袁英和袁成兄弟大摇大摆地骑着马,领军前行。

五万大军浩浩荡荡,气势确实很惊人。

只不过他们在大道之上不敢展开,摆出一字长蛇阵,真正遇袭的时候,处处都是破绽。

徐州军身陷险境而不自知,只管着奋力赶路,想早早地赶到扎营地点再行休整。

就在这时,震天的巨响接连响起,十数发炮弹直接砸入人群,轰得他们人仰马翻,其他没有直接受到轰击的将士也惊疑不定。

巨大的火炮声音来回回荡,竟然让徐州军无法在第一时间判断出炮弹是从哪儿发出来的,而且听到炮声,早早埋伏好的大凉军也喊杀而去,更加影响了徐州军的判断。

“当了!中伏了!”

袁英和袁成此时大脑也是蒙的,不过他们两个作为全军主将,自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单看大凉军杀出来的声势,就知道这里埋伏的绝对不是小股军队,而是敌军主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