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陛下何故造反 > 第361章 大胆行动

陛下何故造反 第361章 大胆行动

作者:竹杖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35:24

第361章 大胆行动

不过易秋娴所担心的,也正是水军作战的麻烦之处,他们必须要沿途清点各处投石机台,不能给敌军从陆地上袭击他们的机会。

项阳登上帅舰与楚清清一起指挥,带着主力舰队靠南行驶,观察地形。

“陛下,秋娴姐的战术虽好,一旦成功战果也很诱人,但是对我军来说风险颇高啊。”

楚清清冷静地观察着大江与南洪江交汇之处,神色凝重。

她跟易秋娴的配合不多,虽然感情还算不错,但是互相之间的信任程度肯定无法与项阳相比。

项阳摸着下巴道:“你是说这里的河道口有些窄吗?”

楚清清点头道:“正是,这个南洪江里面的情形如何,连我也不太清楚,不过观其河道口的情况,怪不得不会引人注意。”

“若是我军的主力船队杀进去,最终交战不利,被迫要撤回大江,此时扬州水军再利用他们的兵力优势将河道口完全封锁,试问陛下我们要如何突围。”

“进攻那座大寨确实很有好处,但是风险却是我军主力船队可能全军覆没,我是觉得划不来的。”

大凉军最大的倚仗,就是船队中强悍的新式战船与火炮。

有此神器,大凉水军才有胆气无视两岸的各种设施,长驱直入。

但是,因为他们现在只有一艘新型战船,假如面对的是大量需要解决掉的敌人,只能一个一个地解决,消耗极长的时间,难以在紧急突围的时候起作用。

项阳摇头道:“我倒觉得这个险是值得冒的,若是我们无法与易秋娴的大军形成配合,此次远征很可能无功而返,扬州军这座大营就是针对着我们的反击而设的,若是不能把它给端了,建邺郡城将一直安如泰山,秋娴的大军甚至不敢轻易进攻任何一座小城池。”

楚清清暗叹一口气,明白项阳的思虑了。

她是作为一名水军将领来看这个战局,把她所看到的风险都提出来,不过项阳却需要为大局考虑,权衡风险与利益得失。

项阳金口一开,策略已定,后续只要看看该怎么解决眼前的麻烦以及隐患。

楚清清快速调整思路,提议道:“既是如此,我们的船队可以分为两支,由陛下亲率主力船队,而我带领一支分船队把守河口,再加上陈飞将军的策应,应该能不出意外了。”

项阳摇头道:“不,有陈飞在外接应足矣,别忘了,扬州军不会提前预料到我们会进攻这处大寨,而且前面开道需要更多的战船。”

“据易秋娴发回来的军情,我们的投石机也能将敌军大寨纳入射程,这部分火力有可能决定战役的胜负。”

“我们确实需要做出应对,那就是带上更多的运兵船,带上更多的战士,一旦大战打响,可以快速把兵力送上岸。”

楚清清惊讶地道:“但是,这样一来会让我军的规模更大,在大江之上更显眼啊,那不会提前暴露我们的意图吗?”

项阳笑道:“扬州水军岂能分得清我们的运输船里装的是什么?这些天我们每日都要从北岸往南岸运送东西,除非他们亲眼看到我们登船的码头。”

“扬州军自然能看到我们渡河的行动,但是只会以为我们是掩护大量的物资过河,等我们直接杀入南洪江,一切都来不及了。”

楚清清暗自苦笑一下,对她这位陛下的性子实在是太了解了。

除了各种奇思妙想之外,陛下最大的习惯就是一路猛攻,为此他会把一切做到极致。

谁敢在无法绝对保护后路的情况下还要填兵进入敌境?

陛下就敢!

可能这就跟陛下一路带着朝廷在逆境之中,直接打垮岳虎军的经历有关。

既是如此,那就拼一把好了!只要成功,易秋娴的大军将重创扬州军,即使没有水军的接应,她也能把敌境闹个天翻地覆。

他们很快就在军中挑选了两千敢战之士。

因为货运船是荆州原来数量最多的船只,不用加班加点地开工猛造就能凑出相当的数量。

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整备完成,同时易秋娴也准备完成,大战再次开场!

扬州水军果然对于大凉水军的动向警惕不足,以为他们是掩护后面的庞大船队,所以只派出一支船队远远地观望,情况只要不对他们就会逃走。

不过,大凉军摆明了有明确的进攻目标,一路都高速行驶,尽可能地减弱敌军反应的时间。

与此同时,易秋娴也已经在岸上展开行动了。

她早就分出小队伍,在主力的掩护之下,快速清掉了沿着江岸的一连串的岸防工事。

这时候的投石机其实是非常脆弱的,不但结构非常简单,而且全是易燃木质,只要能接近到一定的距离,就能将它们烧掉。

他们的前期工作非常重要,现在大凉军的船上火炮依然不太可靠,在进行远处的点射击时,有时候要看手气,需要不短的时间进行落点校准,不但耽误时间,而且浪费弹药。

不得不说,以物资来打败敌人也是有限定条件的,那就是只能以工坊可以大规模生产的武器,像第二代火炮,新式战船以及新式炮弹这种本时代的“高精尖”武器,即使是项阳也大方不起来呀。

当项阳亲自带领着船队驶入南洪江,已经看到沿岸有许多地方燃起了不同的狼烟,而且在某些岸上,还有人打出特殊的旗语。

那边是易秋娴派出的战士,选了相对比较安全的高处,只是为了给大凉军进行标示,让他们进入南洪江的第一时间,就能明白战场形势。

这种战术,也是项阳的发明。

由易秋娴派出来的,都是项阳一手训练的侦察兵,他们不但精于挑选地形,对战场的把握非常精深,而且还学会各种联络旗语,保证不会出错。

项阳站在甲板之上,远远地看到岸上的旗语,就能明白前方多少里处就会有敌人的投石台工事,以及河道之中的敌军船队情况。

“运气不错,刚刚进入河道就能遇到‘指路明灯’呀,继续全速向前行驶,前方四里处才会有敌军还没有被拔除的投石机!”

楚清清笑着附和道:“确是不错,但也是因为敌军不想引起我们的怀疑吧?假如这处河口处布满了投石机,必定会引起我们的注意。”

“说得不错,不过此战之后,扬州军一定会后悔他们的安排。”

“传令下去,让后方的船队离得稍远一点,分几艘战船保护,不要被前方高台处发现了他们。”

项阳已经下令让战士们好好隐藏在船舱之中,仅从外面其实是看不清里面到底装载着什么,不过小心无大错,尽量不要引起敌人的警觉。

大凉水军可以在江面上横着走,无人可敌,但是陆上的兵力依然处于劣势。

……

项阳等人都不知道,就在南洪江的西方,已经潜伏着一支数量多达三万人的军队。

而这支在扬州军中看起来规模不算大的军队,竟然是由徐凌风亲自统领!

徐凌风好歹也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地方诸侯,不会仅仅藏身在建邺城中等待大凉军杀上门儿,只要有合适的战机出现,他也会杀出来搏命的!

现在,大凉军正给了他们这样的机会。

徐凌风现在还没有想明白易秋娴的具体行动目标,毕竟他可不会疯狂到带领两万军队去强攻一座五万人以上守军的坚寨。

不过他本来就计划着包抄大凉军的后路,通过兵力优势进行围攻,迫使大凉军仓促撤退,然后他再通过抄后路的方式进行截杀。

因为大凉军过于专注在一片区域活动,使得他轻易带着麾下精锐渡过南洪江,出现在了西侧,也就是易秋娴主力与柴桑郡之间!

不但如此,徐凌风还命令水军掩护着一支大军从水路包抄过来,选择一处不起眼的江滩登陆,两方的大军一南一北,等于是两道闸门,已经是掐断了易秋娴的后路!

但是今天徐凌风却接到了一个让他无比震惊的消息。

大凉水军主力突然杀入南洪江中,而且一路都是高速行驶,显然有备而来,也让扬州军完全来不及反应。

徐凌风惊疑不定,他无法搞清楚,大凉军的举动,到底是发现了南洪江边的大寨还是发现了他的包抄行动,所以提前让水军前来接应。

“看起来,必是大凉军警觉到后路被包抄了呀!”

徐凌风与众将商议之后,还是认为大凉军不可能把目标对准安南大寨,那里的守军太多还有坚固的工事,大凉军若要硬碰硬的话,岂非自讨苦吃?

“不过,即使已经暴露,这么好的机会我们也不能错过,你们分几路传信,让各个方向上的军队开始全速前进!”

水军的事情,徐凌风现在也管不到了。

水军船队灵活,而且为了避开大凉军主力,他曾经许给众将临机处置之权,一时间无法掌握他们具体的位置。

但是大凉军如此大的行动,水军必有察觉,就看他们自己如何应对。

他的唯一目标,就是大凉军的两万远征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