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陛下何故造反 > 第269章 胜券在握

陛下何故造反 第269章 胜券在握

作者:竹杖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35:24

第269章 胜券在握

大凉军很快陷入全军的狂欢之中。

不仅是大本营,消息传至易秋娴的军中,襄阳之地也同样无比兴奋。

易秋娴的头脑远比一般的将领更加灵活,立即下令让手下在襄阳各城各乡镇之间,把前线大胜的消息广为传播。

易秋娴刚刚带领大军取下襄阳地区,对于这里的统治还不够稳固。

孙枭虽然只是个“义军”出身的诸侯,但治理襄阳也有数年时间,总有一定的受益者对他忠心,暗中策划着针对大凉军的阴谋,配合孙枭军夺回襄阳地区。

前线的战果传播开来,对于他们首先就是巨大的打击。

只要他们的脑子正常,就明白,没有孙枭主力大军的配合,单独想要对抗大凉军,无异于螳臂挡车,必败无疑。

通过这简单的一招,易秋娴就把许多可能的反叛先消除于无形。

虽然大凉军还是不能大意,不过压力已经小了许多。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震憾就更大了。

大凉王朝的官军杀回来了,重新将襄阳之地纳入朝廷的统治之下。

说来奇怪,他们过去对于大凉朝廷非常痛恨,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乱,让百姓们也“想开了”。

对于百姓来说,“乱离人不及太平犬”,不论如何,也希望先恢复秩序,不要再让诸侯打来打去,让他们想安生过日子都过不下去。

再说了,他们在荆州也听过传闻,说当今这位陛下,年纪虽轻,却有平天下之志,安天下之心。

之前的事情,都是那个奸相岳氏一族做的,陛下其实是位好皇帝,现在关中之地已经渡过战乱,全力恢复生产,百姓们对于朝廷新的政策都交口称赞的。

而汉中现在也落到朝廷的手中,朝廷并没有派官员在汉中作威作福,而是全力发展民生,经营工坊,现在也发展得极好,百姓们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

这些传闻自然也是大凉派出的秘密商队不断传播开的,让当地百姓对于大凉朝廷的统治,还是抱有一定期待的。

看到大凉军很“轻易”地将称王称霸多年的孙枭军打跑了,更使得百姓们在期待之余,心中也存了几分畏惧,更加不敢做出地激的反抗。

……

孙枭军退守樊城之后,他们的守城兵力只有三四万人,实力上其实依然胜过大凉军一倍。

可惜大凉军现在得到了吴镇江军的支持,哪怕真的正面野战,大凉军也不会惧怕于孙枭。

大凉军出征荆州之时,项阳亲自制定的目标,现在等于达成了,大凉朝廷成为了北部荆州的绝对霸主。

众将激动之余,本能地开始看扁敌军,纷纷请战,哪怕不能直接进攻樊城,至少也要对孙枭掌控的地盘开始不断袭扰,断绝其跟北方的交通联系。

孙枭军最大的弱点就是物资不足,不过他们之前为了进攻鲁真军,将大量的粮草运往北方,假如能把这些粮草运回来,说不定还能支撑一段时间。

项阳先劝住了众将的激进想法,下令让陆军与水军配合,沿着水路去袭扰敌军交通,无论如何,大军行动都不能远离水路和水军的掩护。

孙枭手下依然有接近四万之军,但是他们的水军是绝对无法与己方对抗,这才是孙枭军最大的弱点。

项阳得到大胜之后,指挥却越发稳健,不给孙枭军任何翻盘的机会。

同时,对于荆州北部地区的秩序维持就是重中之重了。

仗打到这个份上,再加上孙枭军还没有被彻底灭掉,所有人都明白,大凉军这次南征打到现在必须要休整一段时间了,之后再看要不要南下征讨的问题。

孙枭军被严重挤压,别说将兵力铺开,别说对大凉军展开反击,甚至连自己掌控的地盘上进行物资转运都有困难。

每十个南下的车队,至少有三队车队要受到袭击损失极大。

那些粮草现在都是孙枭的心头血啊!

孙枭只能被迫派出更多的军队护住中途道路,问题是派兵越多,对于兵粮的消耗也越大,更加难以坚持。

在孙枭军中,即使是傻子也能看得出来,这么多大军不能长久地在樊城一线呆下去了,否则就是龙死浅滩之局,再多的兵也没用。

襄阳既然夺不回来,孙枭只能被迫考虑“后路”问题。

他和军中的高层将领心中又是后悔又是无奈。

明明他们刚刚才把多年的死对头鲁真军灭掉啊,怎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若说他们的重心错了,不应该先灭鲁真军,可是大凉军同样优先对鲁真军出手,而且还在不可能的情况下强夺宛城,先后击退了岳虎军残军和鲁真军!凭什么他就不受影响?

罢了!

想不通,而且想通了也没用,孙枭只能放下心中的高傲,把目光投入东边和南边,寻找一方诸侯,或者与之结盟,或者半投效于对方,总要先为自己和将士争得一地栖身才行啊。

孙枭手中的四万大军就是最大的底牌。

当今乱世,这么多军队在任何一地都是足以影响势力消涨的,任何诸侯都不会等闲视之,必定给予不错的条件进行接纳。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别让孙枭把地盘给抢走了,甚至抢走自己的地位。

项阳隐约猜到了孙枭现在的心思,也有意“成全”对方。

对于孙枭军,他现在也没什么好办法。

假如孙枭军愿意自己死死困在樊城之内,那自然是好,坐等他们粮尽自溃即可。

不过,孙枭又不是傻子,肯定会另想办法,这支四万人的军队,就算最后能处理掉,也会占用大量的时间以及伤亡。

他们愿意自己走,也不失为两全的办法,让大凉军更快地稳固后方统治,然后开始针对南方!

没错,项阳从一开始的打算就是全取荆州,甚至更南方,绝不会停止于襄阳。

军中许多的高层将领包括吴镇江军,都以为凭他们的兵力,能打到现在的成果已经是意外之喜了,他们更想稳一点,慢慢等待机会直至取得荆州,假如没有机会的话,宁可放弃进攻。

若只是以争霸天下的想法,其实他们的思路也没有错。

项阳的目标比他们更大,他的着眼点在于,要把荆州之地利用好,一边军事征讨一边大力开发,将来他是要平定整个南方的,荆州将会成为最可靠的“后勤基地”,避免远程从关中与汉中调动物资的窘境。

所以,项阳的指挥只集中于断掉孙枭军南北的物资转运,对于东边与南边“撤离”的道路却并没有过多探查。

之后,大凉军中最重要的事情有两件。

其中之一,就是稳固内部,发展民生扩展商队。

这时,孙月影也带着一往文官赶到了荆州。

朝廷对于陛下征战的本领是绝对信任的,特别是他们已经抢先夺取襄阳,关中接到消息之后,立即就安排官员支援来荆州。

这时,项阳发现了他又面临的尴尬之地。

刚刚他才通过一系列政策,招来了不少的人才,勉强缓解了文官人才的不足。

但是现在接连夺取了宛城和襄阳,下一步甚至还要夺下整个荆州,那就意味着他手下的文官,又不足了!

别说临时培养了,哪怕是招募,也需要时间才行啊,项阳的扩张速度太过迅速,已经到了招募都来不及的地步。

因为要吸取之前大凉王朝在天下之间广“失”人心的教训,不论是项阳还是朝廷内对于挑选基层官吏都非常谨慎。

假如择之非良选,那么安排到地方之后,又开始祸害百姓,必定再失民心,重蹈覆辙。

项阳看到孙月影带来的人才数量,就感觉到头疼了。

“陛下何故露出这副表情,莫不是不想要让月影前来?”孙月影故意开玩笑地说道。

项阳苦笑道:“月影你真的是被秋娴带坏了,越来越没大没小。”

“你知道我早盼着你来,但是……唉,这事须怪不得你,是我大凉朝廷重建,对于人才的吸引不足啊。”

孙月影微笑道:“小女子正是知道陛下所忧,所以才为陛下献策的。”

项阳一愣,突然反应过来:“你所说的,莫不是要从荆州当地吸取人才?”

孙月影反倒吃了一惊:“陛下真是神算,你怎么知道我心中所想的?”

“莫非陛下您早就有此想法?”

项阳叹道:“的确想过,但你来之前,我还是抱着期望,指望着关中来的人才能填补大部分空缺,就算还缺一些编制也能坚持,现在看来,就算朕为大凉天子,也不能随心所欲呀。”

项阳有着皇帝的身份,还有着未来的眼光与经验,但是在大凉时代也不能为所欲为呀。

现在社会整体的受教育程度就是如此,有时候他是真的没得挑选的。

孙月影惭愧地道:“是我等无能,无法为陛下分忧。”

项阳摆手道:“我说这些话只是有感而发,又不是在责怪你们,只是有感而发罢了。”

项阳本能地避免过于倚重荆州当地的人才,一方面当地人才多依附于当地豪族,把他们直接吸收入朝廷,掌控荆州一地政务,很容易让豪族的势力死灰复燃,另一方面,也会暴露朝廷人才短缺的状况,消息流出,会被其他的诸侯注意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