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陛下何故造反 > 第126章 接头联系

陛下何故造反 第126章 接头联系

作者:竹杖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35:24

第126章 接头联系

陛下何故造反

“玄甲军……交由赵泉统领,游荡于太原郡,只要太原城中敢轻举妄动,你们就与易秋娴配合,直接给予迎头痛击,记住,一定要把他们打疼了!”

人将不由得惊呼起来。

“陛下,玄甲军乃是我大凉军最强战力,无论如何也应该守卫在陛下身边啊。”

“不错,陛下这次深入敌军境内,后果难料,若是遇到敌人大军包围,您要如何应对,有一支顶级骑兵,到时候也能打破敌人的重围啊。”

所有将领都知道,项阳是将最危险的任务抗在了自己身上,他所带领的“南路军”,仅仅看地图就知道会面临着多么巨大的风险。

虽然凭着项阳的用兵,他们已经把王仁青的军队压在太原城内,不过,谁也不知道王仁青何时会反应过来,会不会一次性压上全部的兵力。

若是太原城精锐尽出,就算是靠着外围的易秋娴与赵泉手中的兵力,也是无法撼动敌人的,而只要项阳本人有所闪失,大凉军是绝对承受不起的!

项阳摆手打断了他们:“我之所以自己南下,是因为这一战形势复杂,只有我自己才能把握得住,而且想要在这种局面下有所建树,也不能仅仅依靠着正面战力。”

“大家就按我的计划行动,必定能将王仁青玩弄于鼓掌之间,再者说,五天之内雁门军援军必至,那时我们的兵力就宽裕得多了。”

霍南雁其实还有心想劝,不过她突然发现一旁的大凉军将士反而不再拿急,似乎默认了陛下的说辞。

她不知道的是,之前大凉军最危急的关头,项阳曾经亲自领兵冒的风险比这次更大,那时候整个大凉军都是把脑袋悬起来打仗的。

大凉军的将领在习惯之后,现在倒也不觉得项阳的决策有多么离谱了。

霍南雁更加没有反对的立场,只要先做好她的事情再说吧。

项阳离军离开之后,赵泉同样带领着玄甲军离城而去。

这次,除了项阳本人之外,可以说,赵泉的担子是最重的。

项阳、霍南雁等人主要防备的,其实是并州外围郡县的大军,而赵泉主要面对的,则是太原城内已经集结起来的近十万大军。

只要太原城有所动作,赵泉都必须有所回应,他不但要打败打退敌人,更要打得坚决,每一战都要将太原军的胆气给打掉,让王仁青老老实实地缩在城内。

这更是赵泉少有的独当一面的机会。

不过,项阳识人的眼光是不需要怀疑的,既然他对赵泉委以重任,那就代表着现在赵泉的进步,绝对能担得起这样的重任。

赵泉对于自己同样有极高的自信,所以接到项阳的命令之后,他并没有丝毫忐忑,脑海中转得飞快,提前思考着太原出兵后的各种因应之道。

……

项阳领军南下,他现在身边甚至没有以往用惯的最得意将领。

不过也没关系,经过了关中之战后,他们不但完全改变了大凉王朝的处境,更重要的是苦战练兵,练将。

只只要是经历过那连续大战的将领,即使当时的地位还低,也有着极大的进步,足以应对绝大时候艰难的战局。

这次,跟随在项阳身边的是两位新提拔的大将胡.平德、韩靖。

他们两人都不是易秋娴那种天纵其材的将才,不过为人更加踏实可靠,对于项阳的命令可以不打丝毫折损地执行,而且他们的武艺是绝对靠得住的,就算是项阳想要拿下他们也要费一番功夫。

他们所带之军,足有两万之众,不过一路偃旗息鼓,不露声色。

项阳南下的第一战,要打一场心理之战。

王仁青军虽然现在的军情收集受到遏制,但他们也不至于对并州的形势一无所知。

各地的王仁青军必定知道,太原城现在正处于大凉军与雁门军的围攻之中,而且交通阻断,他们越是收不到太原城的消息,心里就会越急躁。

项阳等的就是一个“有缘人”。

王仁青之前给各地下的军令,是要让他们把兵力向太原方向集结,现在太原城又被隔绝了信息,他们无法准确得知太原城的情况,必定会有人按捺不住急切,领兵“解救”太原城。

那部分兵力,绝对不可能想到,他们只要动起来,那就会成为大凉军的靶子。

项阳手下的亲卫把两名文士迎到了项阳的军帐之前。

因为他们是低调行军,就连扎营也非常简便,没有特别的“中军大帐”,所以项阳的营帐之中也是不适合见客的。

“上党南仁、海青柏拜见陛下。”两位文士见到项阳,在亲卫的介绍之下,知道这位就是大凉王朝皇帝陛下,激动得跪拜行礼。

项阳客气地道:“二位不必多礼,请起。”

“你们坚守于并州,这么长时间不论局势多么艰险都未与贼军同流合污,可见对朝廷的忠诚,朕心甚慰。”

原来他们都是并州本地郡守派来的使者。

项阳在进兵并州之时,自然会想到利用王仁青没有灭掉的当地郡守。

他们既然身陷于义军掌控的地盘之中,依然未改弦易帜,那么知道朝廷大军临境并州,必定会与朝廷配合。

项阳并不担心他们的忠诚是伪装的,因为他并没指望这些郡守提供兵力作战。

只要他们能在本土活动,稍稍扩大一些活动的区域,就足以牵制不少的兵力,同时,他们都是地头蛇,对于地形和当地军情的了解不会弱于王仁青的部下,只要他们能及时提供情报,战场作战之事,大凉军自可包办。

项阳对于南仁和海青柏温言抚慰,让两位文士更加激动,单看他们的态度,几位郡守对于朝廷的忠诚倒是有一定的可信度。

而他们的身份自然不是一般的文士,二人皆是并州本土名士,受到征辟成为上党郡太守黄耀兴的重要幕僚,也是黄耀兴最重要的心腹。

南仁等人稍稍平静之后,立即对项阳劝道:“陛下亲领朝廷天军来此,我等皆感振奋,但是陛下此举是否有些冒失了,这里到底还是王仁青的地盘,他那三

十万大军可不是说笑的。”

项阳微笑道:“众人皆畏惧于王仁青的大军,岂不知我在关中面对岳虎的大军,比起王仁青数量更多,战力更强?朕照样将之杀败,勇夺河东,直接杀到了并州来。”

“莫非二位还对我朝廷大军的战力心存疑虑?”

项阳直接通过与岳虎军的对比,显摆一下自家战力,也安定他们的心。

而且,项阳所说的并不是吹牛,而是他与大凉军实打实的战绩。

南仁与海青柏自然也听说了关中的形势变故,甚至是河东之战,眼中射出尴尬的神色。

“岂敢岂敢,陛下之英武乃是天授,臣等绝不敢怀疑,刚刚所言,不过是为了陛下的安全着想。”

项阳笑道:“朕并没有怪你们,现在我军新入并州,还有许多事情要倚仗你们呢。”

南仁赶紧道:“不论任何事情,陛下下令便是,上党郡与周围八座城池,皆奉朝廷号令行事,便是让我们现在就跟王仁青拼了,臣等也绝对没有二话!”

“你们都是朝廷忠义之士,朝廷岂会将你们陷入死地,我只需要你们提供南部并州的军情动向,指引道路,剩下的事情,朝廷之军自可解决!”

项阳也不再跟他们客套,直接说出自己的要求。

而南仁和海青柏则是长松了一口气。

他们对于朝廷的忠诚,那是必须要表示的,但是如果陛下真的“顺水推舟”,要求他们倾城之兵出击,与王仁青军决一死战,只怕他们就要打退堂鼓了。

还好,陛下果然英明,没有做出强人所难的决策,如果只是提供情报等支持,他们可是一百个乐意啊。

这倒不是说他们对于朝廷不忠,怀有私心,而是这世上本就没有绝对的忠诚。

哪怕是正常的朝廷运作,大臣们对于“乱命”也有质疑和趋利避害的权利,上党诸城主或许是忠诚的,狡诈的,但至少他们肯定是不想白白送死的。

南仁和海青柏似是有备而来。

在知道朝廷大军杀到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有意识地加强对于周围军情的收集,更何况王仁青军军心惶惶,一日三惊,只要有动作就会更加明显。

项阳从南仁二人的口中得知了最近就有一股王仁青军离山下来,准备向太原郡支援,其数量多达两万之数,正好与项阳的大军数量相等。

“呵呵,算他们倒霉吧,就是他们了!”

南仁与海柏青听到陛下竟然要拿这支大军开刀,全都精神一振。

其实到这时为止,他们依然不知道,项阳带领的大军实力到底如何,虽然他们在正面战场上,竟能把王仁青压制,但据说是得到了雁门军之助,而且有可能只是打了王仁青一个措手不及。

现在,看到项阳信心十足地要攻击这支多达两万人的贼军,那陛下所带之军岂不是至少有四万之众?

再算上他留在太原的兵力……

南仁和海柏青根本没想过,他们的想法已经走到歧路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