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大相公 > 第六十一章 薄利多销才能赚钱

北宋大相公 第六十一章 薄利多销才能赚钱

作者:思梦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33:51

第六十一章 薄利多销才能赚钱

对于水泥墙的好奇,文臣们上前挤开一些武将,上前去对着水泥墙一阵敲打。通读圣贤书的文科生哪里懂得理科生的浪漫,他们还是想不明白沙石仅仅加上一些水泥,恁的变得这般坚固,简直如神迹一般。赵祯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肯定要关心一些细节上面的问题,“陆垚,不知道你说的水泥造价几何?它虽然质地坚固,若是造价过高的话,还是不能选它作为建筑城墙的材料。”赵祯当了几十年的皇帝,对于财政这一块比任何一个朝臣都要熟悉,包括三司使。每年都会有税收收入的奏章呈现在他的面前,大约每年有多少税收他心中有一个数字,还有每年其他的地方支出他也有个大概的了解,能留给修建城墙的钱财并不多。陆垚说过这种修建城墙的方式要比之前夯土法要省钱,不过他是有些不信的。一个上位者不能完全听取臣子的话,他必须有自己的判断。一个宛若神迹的材料怎么可能比从地里挖出来的黏土建城还要便宜?如果用水泥的价格过高,即使它再好赵祯也要考虑一下用不用它。一个国家总不能为了修建更坚固的城墙而弄得百姓怨声载道,而且现在的城墙同样能抵挡住辽军。“官家如果不信的话,可以随我一起去看一下水泥是怎样炼成的如何?其中价值究竟多少,官家一看便知。”陆垚早就明白想要将水泥给推出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想要闷声发大财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水泥的用处很多,需要的量很多,薄利多销才是它的出路。比如水泥出价五贯一吨,那只有富人能用起。建筑出来的房屋就会很少,毕竟富人的人数是很少的。如果水泥卖五百文一吨呢?这个价格对于一个贫困之家来说也不是一个小的数目,但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加上砖石,河沙这些建房的建材,建上一个小平房花费不了多少,努努力攒个两年的钱也是能付得起的。一个房子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根,谁都希望自己的家庭有一个茁壮的根茎,让自己的父母子女住得舒适一些。这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一些近在眼前的东西。就问这样你会不会去新建房屋。这就是陆垚的策略,整个大宋有多少个贫苦的穷人,又有多少个穷苦的百姓。一家建上一间房屋那又得是多少,这难道不比价高卖给富人们挣钱多了。再说水泥价格便宜,一些路就要换成水泥来建。官家也是一个聪明人,他不可能放弃又便宜又坚固的方法而去选择用数万民夫夯土修路。而这些水泥肯定都是从陆垚这里卖出去的,即使他一吨水泥只挣个二十文钱,那么他也能挣个盆满钵满。“朕早就有了这样的想法,还是眼见为实的好。”赵祯命百官们在原地等候,他只带着一个信任的内侍和陆垚一同走上了后山矿场。赵祯这么做主要是为了百官们不要看见水泥的制造过程,这种秘密他也知道他的重要性,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石灰矿在后山的另一面,陆垚带着赵祯在山脚绕上了一圈,那里用水泥修建了通往山上的台阶,走起来会比较省力。为了方便,陆垚将水泥加工厂放在了半山腰,这样既能让山顶的石灰石好拿下来,也可以让工人方便将成品水泥运送下山。这个时候可没有蛇皮袋,也没有化学基础能造出蛇皮袋的原料聚酯塑料来,陆垚只能用苎麻和亚麻编制成麻袋来装水泥。不过陆垚只卖里面的水泥可不卖麻袋,等到水泥运到买家之后陆垚都会让人记好麻袋的数量,等到一些时日过去再让人将那些麻袋给收回来,毕竟麻袋的造价也不低,他本来挣的钱就不多,还有搭个麻袋进去那真的是在做亏本生意了。要是买家把麻袋弄丢了,那只能赔偿陆垚的损失,收的也不多五文钱一个麻袋,童叟无欺的价格。来到半山腰之后,赵祯就看见了两个巨大类似锅炉的东西,不少工人往里面添加石炭,燃烧产生的热浪向着四周蔓延,还未到春天,赵祯便感觉到了夏季的炎热,大部分干活的工人都是光着膀子。陆垚在工头的手上,接过一顶藤帽和一把铁制的雨伞。藤帽是他自己戴着,把铁伞交给了内侍。赵祯贵为天子,除了王冠之外不能随意佩戴其他帽子。这铁雨伞就是陆垚想出来的办法,这样同样能起到安全帽的效果。不过赵祯对着新奇玩意感起了兴趣,随即问道:“陆垚你这个藤蔓编制的帽子和朕头顶的这把铁伞是何作用?”陆垚便和赵祯说了那天砸苹果的事情。赵祯听完哈哈大笑:“还是你聪明啊!大宋多少座矿场,这般做的你还是第一人。”赵祯又指着那些红布上的宣传语说道:“你悬挂的这些红布也是这样的意图吧。”陆垚点点头道:“官家明察,我正是此意。这种工人的命也是命,既然他们选择来我陆垚的矿场那我就要尽力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以人为本’的这个理念是我一直坚持的想法。”“魏征曾经说过‘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便与你这个‘以人为本’的想法相吻合,没想到陆垚你小小年纪就能悟出这种想法来,确实令人惊讶。”“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赵祯细念了两遍,越来越觉得这四个字中蕴含着治世的含义,“很好,朕会将这四个字牢记在心中,今日还要多谢陆垚你带我上山一趟,才让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以人为本。”赵祯又想起了一件事情,问道:“你矿场两日前塌方死了两个人,你有没有按你这个以人为本的理念给处理好。”“这……”陆垚无奈地挠挠头,“事情肯定是处理好了,不知道这个消息官家从何处得知的。”“你弄的汴梁日报很有趣,朕明日必看,昨日的报纸中就有写,你这个做东家的会不知道?”陆垚咬牙切齿,他这几天太忙了一些,居然将这件事情给忘了,他得好好和报纸的几个编辑谈谈心,自家的事情能这么就写出来吗?你要写些好的也行啊,怎么写的都是这一些坏事。赵祯又说道:“能实事求是地将事情说出来是一件好事,没必要报喜不报忧,这世上也并不是全都是好事。如果你创办的报纸整日歌功颂德,我倒要考虑考虑要不要将它停止,看到你能将这件事刊登上去就知道了这个报纸是个好东西,以后好好干。”陆垚愣了!这些编辑的一通胡乱操作还能将报纸从危机中救了回来,自己回头要不要给编辑们发些奖金?他想了想还是不了,不能助长了编辑们的嚣张气焰。“多谢官家。”陆垚作揖道。“时间不早了,朕还要去回宫中处理一些事务,你先带着朕去看一下你是怎么把水泥给弄出来的。朕再去看一下那两名死者的家属,看看是否如你所说的那样。”陆垚带着赵祯走到水泥加工厂,不过没有离烧炉很近,远远的也能将加工步骤给看清楚。只见那些工人将石灰石敲成粉碎,又在里面加上了一些黏土,又加了一些材料就放到烧炉中去烧。烧炉陆垚特意建的很大,一次性可以烧制个几千斤。烧个半个时辰,将烧炉中的粉末倒出来便是成品水泥。“水泥就这般简单?”赵祯不可思议地问道。陆垚点头说道:“正是因为这么简单我才敢说它修建城墙的成本要比之前要低,就算算上运往边境的运输费用还是要比夯土地低上一些。”“可能保证其品质和水泥路一样?”赵祯又问道。陆垚没有回答,而是差人取了一些沙石和冷却下来的水泥。在赵祯的面前将他们用水搅拌在一起,最后把它们放在一个长方形的模具之中。这个模具本是陆垚用来做水泥砖用的。放置平整之后把这个模具放到内侍手中,说道:“这是用刚刚出炉的水泥所致,官家你将此物带回宫中,等待明日便有结果出现。”“好,那么朕拭目以待。”赵祯看着陆垚有如此信心,竟然有些安心。他又说道:“既然水泥已经看完,陆垚你再带朕去那两家看看。”为了让这些矿场工人上山方便,陆垚将他们就近安置在了山脚下。由于铁矿和石灰矿的位置不同,陆垚将他们分到了两个不同的山脚下。陆垚要带赵祯去的是铁矿山下的住宅区。赵祯看着一片连绵不断的木棚,这些木棚很简易,不能称之为住所,仅仅只能挡风挡雨,有些连个门都没有。赵祯看向陆垚,似乎在说,这就是你让我看的以人为本,这些人的住所和牛马又有什么区别,这也是人能住的地方吗?他想他要在理想上好好教育一番陆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