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大相公 > 第四十二章 上朝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北宋大相公 第四十二章 上朝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作者:思梦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33:51

第四十二章 上朝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从初二到初六,陆垚几乎都在走亲戚,不是去这个叔叔家便是去了另一个叔叔家,他还抽空去了一趟韩府,毕竟和韩韫玉重新拟定了婚约,自己做未来的女婿总是要给老丈人拜年的。初七四更,陆垚睡下还没有两个时辰,就被福伯的敲门声给吵醒。陆垚撑着疲惫,打开了房门,打着哈欠问道:“福伯这么早敲门干嘛,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福伯急道:“今日可是初七,大朝会就在今天早上。”陆垚摸了摸眼角问道:“大朝会那是我父亲的事情,你喊我起床干什么?”“怎么不关二郎的事情,二郎如今可是县子,也算是五品。平日朝会可以不用参加可是这新年而来的第一次朝会京中七品以上的官都要上朝的。”陆垚听见这话,瞬间就惊醒了,“什么?我要上朝,这件事我怎么不知道,也没有人告诉我啊!”“这件事人人都知啊!难道二郎没想起来。”知道什么,陆垚可不懂宋朝的官级制度。他也是今日才知道自己的这个县子原来是五品。“那还等什么?快点将我县子的衣服拿来。”“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二郎你起床了。”福伯召唤一声,身后的几位丫环捧着红色的官袍和白色的牙朝笏出现,丫环细心帮陆垚更好衣服之后,陆垚在铜镜前照了一下,虽然看得不是很真切,从气质角度来说还是很俊俏的,难怪这么多人想要当官呢,这官服一穿感觉就不一样。“我父亲呢?”陆垚问道。“老爷已经在正厅等着你呢。”宋朝上朝的时间在五更,像陆垚这种四更起床的算是很晚了,有些朝臣住在外城一般二更就要起床,因为陆府住在内城离皇城不是很远,就算是四更起床时间也还是够的。等陆垚来到正厅没有看见陆盱的身影,下人说陆盱已经去府门外了。陆垚又匆匆赶到府门看见门外有辆马车。陆垚进了马车,看见陆盱正在闭目养神,他同样穿着一件红色的官袍,实在是陆盱侍郎的官职品级和县子相差不大。“来了,走吧。”陆盱轻声说了一句,马车被下人牵动,缓缓向着皇城走去。陆垚不禁感叹在古代当官可是个累人的职业,五点就要准时去上朝,好在常朝不是每天都有,不然会把人逼疯不可。马车摇晃了半个时辰之后,终于停住。陆盱和陆垚同时从小憩中醒来。陆垚学着陆盱用手搓了几下脸之后下了马车。他们来得不算是最早的,一些身着紫袍的人已经早早地站在待漏院,不知道在聊些什么,他肯定是绝对是和今日早朝有关。忽然陆垚闻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转头一看,早就有一些人在待漏院外摆摊了,果然早点这个中华的优良传统自古就有。还有一些官员在摊子面前站着,都是在买早餐的,品类不是很多,只有羊汤烧饼包子之类的。反正宣德门还有半个时辰才开门,陆垚兴致冲冲地跑到一个摊贩前。几位身穿青袍和蓝袍的六七品官员看到一个红袍走来立刻躬身行礼,不过他们并不认识这个身着红袍的年轻人。朝中什么人当什么官他们还是很了解,京中何时多出来一个五品官,而且还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不过并不耽误他们行礼,就算是一个一岁孩童穿着红袍在他们面前,他们同样也需要行礼,这无关年龄,只关品阶。“要不大人先请?”一位身穿青袍的官员问道。陆垚摇头说道:“凡是讲究一个先来后到,既然是你们先来那就你们先买。”那几人拿了早餐之后就离去,他们不认识陆垚也不愿意和他过多攀谈。陆垚买了两份早餐,每人四个羊肉包子,还有两碗羊汤。不得不说宋朝的经济真是发达,现在就有一次性杯子出现了,都是由一个个竹节简单加工而成,不是很麻烦,不过陆垚还是觉得有点浪费,竹子造纸不好吗?他打算将一次性纸杯给造出来,绝对大卖。还有就是现在的早餐太过单调,什么鸡蛋饼,馅饼,炒面,炒饭都没有,他得赶紧弄出来,差点人也在待漏院外来卖,绝对受欢迎。这待漏院外的早餐可不便宜,两份要了陆垚二十文钱。陆垚刚刚来到陆盱身边,把一份早餐交到他的手中就听见一阵大笑:“我说怎么找不到你小子了,原来是买吃食去了。”陆垚抬头一看,正是多日不见的曹国舅。“见过曹国舅!”“陆小子这是你给我买的吃食吗?”曹佾也不管陆垚同意不同意,直接将陆垚手中的早餐抢了过来,一口直接啃下了一半的包子。他终于知道了自己父亲为什么说曹佾是扣货了,连一个早点都要抢。又听旁边传来一声冷哼。韩永合也到了,刚才的冷哼是对于曹佾的不满。陆垚恭敬行礼道:“韩伯父可吃了,小侄给你也买一份来。”韩永合‘嗯’了一声,自己未来女婿孝敬自己没有什么不对的。然后一个穿着紫袍微胖的中年走来,大笑道:“陆贤弟,别来无恙啊。”众人早就被他们的几个笑声给吸引住了视线,看到来人是欧阳修,他们也不觉得奇怪,欧阳修本来性格就如此。这一声陆贤弟,大家都以为是在喊陆盱,没想到欧阳修拍着的是陆垚的肩膀。不少人都觉得是不是自己还没有睡醒,揉了揉眼睛发现自己没有看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连下巴都惊掉了好不,欧阳修居然喊陆垚为贤弟,这可是爆炸性的新闻。前面的几个紫袍也转头来看。陆垚发现全都是熟人。文彦博,富弼,曾公亮三人站在一起,包拯一个人站在一旁。韩永合也很惊讶地看着陆垚,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他们连一点消息都没有。陆垚笑道:“欧阳兄也没吃吧,小弟给你也买一份吃食来。”“去吧去吧。”欧阳修点头说道。陆垚又屁颠地跑回去继续买早点。这次他买的可不是三份而是七份,包拯他们也要买一份吧。当早点放到文彦博手上时,他们直接笑着接受了,还说了几句夸赞陆垚的话,包拯而是犹豫了一会,看了一眼文彦博吃得正香,也将早点拿在了手上,告诫道:“下次切不可再如此,免得受人诟病。”包拯的这句话也算是关心之语,别看现在送了早点给他们这些中枢大臣没事,等到后面你犯了事弹劾你的时候,送早点会被他们那些言官说成是勾结大臣。包拯作为言官的代表人物,自然了解这一套,也顺便提醒陆垚一下。陆垚称是之后便退下。早点终于送完了,他已经饿得前胸贴肚皮,可算能吃上一口。陆垚刚吃完一个包子,便听见钟声响起。有宦官喊道:“上朝!”“这么快?”陆垚连忙喝了两口羊汤咽下包子,连嘴都来不及擦。陆垚也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准备站到他父亲的后面,哪知道被陆盱一把推出。陆盱小声的说道:“去红袍最末站着。”陆垚向后跑去,插队到红袍和青袍中间的位置。本来是排在红袍末尾的官员诧异地看了陆垚一眼。陆垚只能尴尬地赔笑。官员的队伍缓缓移动,走过宣德门、大庆门和巨大的大庆殿前门广场,终于来到大庆殿。这还是陆垚第一次来到早朝的地方。后世都说北宋的皇城小,可是陆垚看到的大庆殿可不比以后的太和殿小。北宋皇帝并不是不想扩建皇城,他们是迫切地想要扩大皇城的面积。宋真宗几次提议扩建皇城都被文臣们以各种理由拒绝了。宋真宗很想说,你们这些大臣都住那么大的屋子,你看我一个皇帝住得这么憋屈,这样合理吗?文臣们统一说合理。宋仁宗也想扩建,文臣一看这不行,你父亲都干不成的事情,你这个当儿子也休想干成。不过北宋的每一任皇帝都没有放弃这个理想。反正扩建皇城的事情每年都在提,每年文臣都不同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城周边的拆迁费用很贵,皇帝的内帑估计是付不起这个费用。皇帝家也没有余粮啊。众臣站立好之后,宋仁宗赵祯才走入到大庆殿。今日作为新年的第一朝,赵祯穿上了一身龙袍,平日常朝他会和官员们一样都穿着一身红袍。赵祯坐好之后,说了一些新年祝福之语后问道:“众卿家可有事情有奏。”事情肯定是有的,还不在少数。文彦博握着笏板向前走了一步,他启禀的是关于嘉祐元年黄河决堤一事,现在灾民遍地,便是汴梁也出现了大量的灾民,关于灾后重建一事从去年谈到了今年,都没有解决,主要还是一个原因。那就是国库没钱。宋仁宗叹息一声,“三司使何在。”时任三司使的张方平,擦干了额头汗水走出队列。“张卿家配合好文相处理灾民一事。”“臣遵命。”张方平也没有办法,国库里没钱只能从别的地方扣一些钱财出来解决灾民的事情。接下来就是有朝臣因赵祯去年暴疾一事,再提立嗣一事。几乎所有的朝臣都附议此事,太子乃是国本,早点立嗣才能让这些朝臣们放心,赵祯身体不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谁知道哪天赵祯发了大病之后就没了。这种事情越早越好。赵祯很头疼这件事情,他的几个儿子都早夭,膝下没有一个儿子,想要立嗣只能从皇亲国戚那里过继一个儿子过来,最适合的当属汝南郡王赵允让的十三子赵宗实。要说赵允让一家也很悲催,赵允让从小就被养在宫中,他以为他将要当皇帝的时候赵祯出生了,没办法赵祯当了皇帝,他被送出了宫去,他儿子赵宗实自小也被养在了宫中,当作下一任皇帝来培养,可是赵祯又生了一个儿子出来,赵宗实又被送出了宫去,但是赵祯的这个儿子没有活多长便死了。之后也没有再将赵宗实接进宫来。谁都想让自己的亲儿子当皇帝,赵祯也是一样,他一直就想生个儿子,到现在他也还在坚持,可惜他天天努力,儿子没有一个,女儿倒是生了不少。这些朝臣的提议他当然不能接受,或许我明年就能生个儿子出来呢。“此事容后再议!”赵祯一句话就将这些朝臣给打发了。除非自己快要到油尽灯枯的时候,不然这件事情没得商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