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大相公 > 第一百二十六章 裁判和解说的考核

北宋大相公 第一百二十六章 裁判和解说的考核

作者:思梦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33:51

第一百二十六章 裁判和解说的考核

北宋大相公

陆府,餐厅。

在场的人当中,除去展昭和公孙策,其实对这一桌子菜应该说是垂涎欲滴的,苏轼和苏辙自不必都说,当时陆垚只用了一道东坡肉,就成功让苏轼下定决心要好好做好这个解说员的工作,可见陆垚厨艺的厉害。

包拯这边也是一样的,在没有尝过陆垚手艺之前,其实对于这汴梁城中的手艺,包拯不算太了解,而根据他之前的经验,这汴梁城中的美食,就属樊楼做的好吃了。所以,上次来到陆垚家的时候,包拯等三人本来想着是要快点办完事,然后去樊楼大吃一顿的,谁曾想这陆盱实在是太过于热情了,非要留包拯在自己家吃饭,这可苦了包拯。本来以为,自己没有办法吃到樊楼的菜肴了,谁能想到,这陆垚的手艺比起樊楼来说可以说是高出了一个等级。所以包拯就成为了最后赢家,以为自己在樊楼吃了好酒好菜的展昭和公孙策,此时还不明白陆垚做出来的菜跟樊楼有多少差距。

此时此刻,面对着这一桌子丰盛的菜肴,展昭和公孙策有些不知所措,甚至于他们一度怀疑这一桌子菜到底是不是陆垚做的,还是说是从外面樊楼直接买过来的。

在展昭和公孙策的印象当中,陆垚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会做饭的人。

陆垚看人眼光毒辣,一瞬间就看出了这两个人的担心。

“二位是不是对我做的饭有些不太敢相信?”陆垚笑着问道。

场面十分尴尬,展昭和公孙策连忙摇头,展昭说道:“不是不是,之时不成想,陆大人还精通厨艺啊。”

陆垚摆摆手,说道:“那倒没有,只是露两手罢了。”

说完这句,陆垚走到陆盱身旁,小声说道:“爹,我这做饭弄得一身油烟味,这么接待客人确实不太好,我打算去洗漱一番,然后再回来接待大家,我会很快回来的。”

说完,陆垚朝着大家微笑致意,随后就离开了现场。

众人一脸蒙圈,聪明的苏轼想着这陆垚是不是去拿考卷了,于是说道:“这陆大人,哦不,小陆大人,他不会是去拿考卷了吧。”

此言一出,包拯这边也十分惊讶,本来他就对于陆垚这种一边吃饭一边考察的方法不太满意,这一听说陆垚要拿卷子过来,更是有些不爽,说道:“这也太儿戏了,虽然这解说员和裁判员的事情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怎么说也是一个由皇上举办的正规比赛,怎么能一边吃饭一边做卷子呢?”

见众人讨论的越来越激烈,陆盱这边连忙摆手,向众人说出了原因。

“原来是这样,想不到小陆大人如此细心。”展昭说道,不过他的目光倒是一直看向桌子上的菜肴。

陆盱心里一想,应该不用等陆垚回来吧,毕竟陆垚不回来,现在进行的就是简单的吃饭而已,等陆垚一回来,真的改成了一边吃饭一边回答问题,到时候这些人不用说,肯定是不会再有心思吃饭了,特别是包拯这个性格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是一副一本正经的样子,到时候说不好根本一口东西都不会动。

如果是这样的话,还不如现在就让他们先吃饭,按照这个饭菜的好吃程度,说不定等陆垚那边回来的时候这桌子上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呢。

只是……陆盱这么想着,这直接让他们开始吃饭,自己儿子陆垚到时候没饭吃该怎么办?这家伙可是从来不会说做饭的时候留一些的,而且基本上陆垚做出来的饭菜也从来没有剩下的时候。这让他们开始吃饭之后,估计这桌子上除了盘子什么都不会剩下了吧。

自从陆盱和陆垚的关系改善之后,陆盱还是十分疼爱自己的这个儿子的,想到如果直接让大家开动会造成风卷残云的情况,这陆盱又犹豫了起来。

而在场的其他人呢?自然是不必多说,这做饭的人没有到场,陆盱这边也没有什么表示,自己肯定是不能动筷子的,这是最基本的礼数。其实放到现代来说,这个礼仪也一直保持着。

国外,大多数国家在吃饭之前,都会说一些什么,比如感谢XX给予我们的食物,又或者是,我开动了这些语言。

而在我国,也有类似的礼仪,那就是,一桌子吃饭的人,必须都到齐,然后再有主事人举杯,或者是说些什么,大家才可以动筷子,不然的话,是不允许人没到齐或者主事人没有发话之前就动筷子的。

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熊孩子因为提前动筷子而遭到家长们的训斥。

其实这个传统,在古代也有讲究,就拿现在来说,这陆垚现在不回来,谁敢动筷子虽然说不会被清出场去,不过这个人日后一定会让人看不起的。

于是,面对着一桌子美食的诱惑,局面竟然就僵在了这里。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每有说话,也没有动。

而准备迎接检查的保证三人组还有苏轼苏辙两兄弟,此时不仅仅是在忍耐着不去动桌子上的美食,他们更是一个个都同时在脑海中回忆着关于解说员还有裁判的规则知识,谁都不想一会儿当着陆垚还有其他人的面出丑。

古人,是要比现代人还要注重脸面问题的,一个人可以穷,但是不可以没有尊严和脸面,这是古代人经常会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本来,包拯三人组,还有苏家两兄弟,谁都不知道对方今天也会来到陆府接受检查。

如果只是自己小团队的人其实还好,因为如果自己回答不上来问题,最多就是被自己的好朋友,或者是兄弟戏弄一下,不过谁也不会放在心上,而且之后应该也不会提到这件事情。

对于包拯三人组还有苏家两兄弟来说,这突然出现的另一伙人,打乱了他们的计划。现在,这五个人围坐在一张饭桌之上,如果是这样的话,一旦自己出丑了,那么看自己笑话的人,除了自己的好友之外,还有其他队伍的人,说不定之后自己就会成为其他人口中的笑柄。对于这种情况,无论是一向趾高气昂的包拯,还是自命清高的苏轼,都是万万不能接受的,于是他们都开始回忆了起来。

陆盱这边,见所有人都没有动筷子,而且也没有来问自己的意思,自己这边倒是放下心来。这样的情况最好,等到陆垚回来,他一定有办法处理现在的这个局面的。

此时的陆垚呢?正在洗去自己身上的油烟味,另一边,他却是开始思考起来。

要用一个什么样的方法,来考察在场的这五个人呢?

如果像是初中高中生背诵课文一样,直接采用问答式的方法的话,按照这五个人的记忆力还有水平来说,应该绝对不存在什么问题。如果是这样的话,其实今天的考察就不会有什么意义了。

如果可以的话,陆垚是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真正的足球比赛来判断规则还有解说比赛的。只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自己势必要用到手机,陆垚的手机当中还是有一些足球比赛的录像的。

他们这些人,会不会对这个手机感兴趣呢?又会不会,暴露自己的身份?这是陆垚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番思索下来,陆垚还是觉得,应该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单单考察知识点背课文的话,这五个人都是无懈可击的,这蹴鞠比赛,本来考察的就应该要有裁判和解说的临场反应和发挥的能力,所以让他们直接实际上去操作一下,就当是给他们热身了,也不错。

至于手机的问题,自己只能再想办法去跟他们解释了。

陆垚心下是这么想的,只不过他没有想到,出于好面子还有胜负欲,其实在场的五个人更关心的是自己的成绩,因为陌生团队的出现,让大家的关注点都到了自己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上,根本没有人去在意手机的问题。

陆垚洗漱完毕后,回到自己房间取了手机,接着就朝着餐厅走去了。

等到陆垚到了餐厅,自己这边倒是大吃一惊,这五个今天来到自己家做客的人,此时竟然都在闭着眼睛,感觉像是在闭目养神,可是仔细一看,又都是在皱着眉头,口中好像还在念叨着什么。

而且更出乎意料的是,桌子上的饭菜,这些人竟然是一口都没动。

陆垚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做饭的时候忘记放了什么佐料,味道是不是不对,接着陆垚闻了闻,觉得没什么问题,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陆垚将目光看向陆盱,陆盱也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这样,只能苦笑一声。

陆垚赵了个空位坐了下去,说道:“你们大家,这是干嘛呢?”

众人瞬间像是如梦初醒一样,纷纷睁眼。

陆垚接着说道:“都别楞着了,这菜都凉了,抓紧吃吧,你们不吃我可吃了啊。”

说完,陆垚直接拿起筷子夹菜吃了起来。

众人一看,这陆垚终于是回来了,于是自己这边也纷纷开始动起了筷子。

果然,和陆盱之前想的一样,接下来就进入到了风卷残云的状态。

要说这五个人当中,吃的最欢的,就属公孙策和站着了。要知道,就在不久之前,这二位可是用了将近半个月的俸禄,在樊楼当中大吃了一顿,为此,他们内心当中多少还有些瞧不上在陆家留着吃饭的包拯。

因为不管怎么看,那陆垚都不像是会做饭的样子。结果现在自己终于吃到了陆垚做的饭菜之后,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小丑竟然是他们自己,这陆垚的手艺,可比樊楼要强上许多。

展昭问道:“小陆大人你这厨艺真是高超,这都堪比樊楼的大厨了。”

陆垚一听,就知道展昭和公孙策二人还不知道自己和樊楼的关系。

接着,本想解释一番的陆垚,却听到包拯那边开口说道:“你们还不知道

吧,樊楼的做菜的大厨,他现在的手艺都是跟着小陆大人学习的,就连那秘方和菜谱都是小陆大人提供的。”

陆垚有些惊讶的看向包拯,心说这今天来的是包拯么,他不是向来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么,怎么今天想起替自己说话来了。

这陆垚不知道的是,包拯这些日子早就憋着一股气呢,那日展昭和公孙策回到府中之后,到现在,都别提跟自己说起过多少次那天他们去樊楼吃饭时候的情景了。就算他们没有嘲笑包拯的意思,不过这包拯心里听了也是不好受,不过包拯倒也没有将陆垚的厨艺水平告诉这两个人,因为他知道,早晚这两个人会知道,到时候自己再说两句话刺激他们一下,效果会更好。

果然,听了包拯这么一说之后,展昭和公孙策先是十分惊讶,一番仔细回想之后,却又觉得合情合理。

瞬间二人就想通了,那天包拯为什么面对自己说的话,面无表情,反倒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合着包大人早就已经知道陆垚手艺的事情了,那是在看自己的笑话呢。

二人想明白之后,更觉得自己之前做的事情实在是有够好笑,于是闷头吃饭,也不说话了。

陆垚这边看向包拯,说道:“包大人,今天这饭菜可还可口?”

包拯连连点头,说道:“不错,感觉小陆大人的手艺,比上次还要精进许多了。”说到这里,包拯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不知道小陆大人今天想怎么考察我们几个人呢?”

这话问到了点子上,其他四个人也是纷纷抬头,放下了手中的筷子,将目光投向陆垚。

陆垚笑了笑,说道:“我倒是想先问问,你们五个人,刚才是在那里闭目养神,还是在做什么,我怎么感觉像是在背诵东西一样呢?”

五个人被陆垚说中了心事,一个个都开始掩饰了起来。

倒是苏轼这边心直口快,丝毫也不想隐瞒,直接说道:“其实如果我没猜错,各位都应该是在温习关于各自职位的东西吧,大家何必掩饰呢,其实我刚才也在做这样的事情。”

陆垚十分欣赏苏轼的直爽,不过她也能理解,身为官员,怎么可以直接说出这样尴尬的话来呢。所以,包拯三人组接着都是不约而同的咳嗽了几声,表示默认。

随后,陆垚说道:“其实之前的时候,我是有想过,一个一个,就在这饭桌之上,问一些关于裁判和解说员之间的问题,大家来进行一个回答。不过后来我考虑到,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其实检查不出大家的水平来,因为我相信,大家背东西都没什么问题。”

在场的五个人听的一头雾水,在他们的理解当中,如果是要考察,无非就是陆垚问一句,然后大家答一句,所以自己将那个文稿上面的东西都背下来,基本上通过陆垚的检查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就算不是这种问答形式,那应该就是试卷的那种形式,只要是应试的考试,基本上这五个人都觉得没什么难度。

只不过,现在听陆垚这么一说,大家心里都没底了,这陆垚看来是要找一种其他的方法来对大家进行检查,不过这也没什么值得以外的地方,毕竟陆垚向来都是不按套路出牌的人。

这次开口的是苏辙,他说道:“那不知,陆垚你……小陆大人想要用什么方法来测试我们呢?”

苏辙本来觉得自己跟陆垚很熟了,这陆垚也没什么架子,所以刚才自己说话的时候就脱口而出直接说陆垚的名字,就像是平时在和朋友聊天一样。

不过,一旁的苏轼连忙碰了他一下,随后给了他一个眼神,苏辙也比较聪明,立马反应过来。这如果今天到陆府来的之后自己还有苏轼两个人的话,自己直接这样称呼陆垚确实没什么问题,一口一个陆大人倒显得生分。

但是,不要忘了今天到场的还有三个人,而且是赫赫有名的开封府的三人组,这三个人是十分注重礼数的,就算是陆垚比包拯小上许多,包拯称呼陆垚的时候也不是叫名字,而是叫小陆大人。自己和苏轼被誉为才子,如果这点礼数都不懂,传出去真的着实要让人笑话。

所以,苏辙立刻反应过来,改口叫道小陆大人。

陆垚这边也知道这苏家两兄弟的性子,于是笑了笑,说道:“他们三个是官场上的人,对我称职务自然没什么问题,咱们三个是好友,你们直接叫我名字就可以了,免得生分。”

陆垚这一句话,就帮着苏轼苏辙两兄弟解了围。

随后,大家看到陆垚从衣服袖子当中拿出了一个黑黑的东西,看上去像是一块砖头,而且这砖头中间还发着光,不知道是什么物件。

这就是潘文没有在这里,如果潘文看到了,估计第一时间就会找到陆垚让他再给自己放一个电影了,到现在,其实潘文对于在陆垚手机当中看的那个大话西游还是记忆犹新。

陆垚接着看向苏家两兄弟,说道:“其实,无论是裁判员和解说员,理论知识,也就是我给你们发的那些文稿上面写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也是必须要了解的东西。但是到了赛场之上,因为比赛是持续在进行的,所以说你们要临场,即时的做出判断和反应来,这个才是重点,这要比你们把文稿上面的东西都背下来要困难多了,我要考察的,就是这方面的知识。”

大家都被陆垚的话语给吸引到了,基本没什么人再去注意陆垚拿出来的手机了。

作为几个人当中智商最高的苏轼想了想陆垚刚才说的话,随后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说真正到了比赛的时候才是检验我们掌握程度的时候。”

陆垚点头。

包拯那边说道:“可是现在,根本也没有比赛,如果真的等到比赛时候直接上场去做解说和裁判,恐怕要出错,但是在这里我们也没有办法进行练习啊。”

陆垚笑了笑,说道:“那倒未必。”

随后,他拿出手机,找到了一个视频,接着说道:“先对解说进行测试吧,我先给你们看一样东西,你们看一下,也掌握一下真正比赛时候解说该要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解说比赛。”

为了能够给这俩人一个深刻的印象,陆垚掏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视频。

2006年,足球世界杯,意大利对阵澳大利亚。

是的,那个夜晚,有一个男人站了出来,激情解说,黄健翔。

陆垚给苏轼和苏辙放的,就是黄健翔激情解说的这个片段。

虽说,老黄在这场比赛当中的解说有失偏颇,一个解说员,最重要的就是要站在中立的立场上解说一场比赛,而不是带入个人情绪,因为自己是哪个队的球迷就去偏袒哪个队伍,这是解说的基本要求。对于这一点,陆垚对苏轼苏辙两兄弟倒是十分放心,毕竟这八支队伍可能现在包拯三人组还有这两兄弟都没有认全,只能到了比赛当中,才能慢慢认识每个球队的队员,到时候可能还真的会出现更喜欢的队伍,不过那都是后话。现在的这俩人根本不会存在这个问题。

所以,陆垚想要让这两个人通过这个视频来学习的是什么呢?是激情的态度,还有解说时候该拥有的情绪以及说话的语速。

其实,古代人说话的语速是很慢的,若是用古代人的语速去解说蹴鞠比赛,那肯定是不行的。再一个就是语态,说话时候,如果就和白开水一样,毫无波澜起伏,也不太行。

所以,陆垚思来想去,只有这个视频才能真正给她们两个刺激,告诉他们该用怎样一种态度去解说比赛。

苏轼和苏辙紧紧的盯着屏幕,生怕漏看了任何一个细节,尽管他们不知道,陆垚这东西是什么,从哪里弄到的。

“亚昆塔,点球!点球!点球!格罗索立功了,格罗索立功了!不要给澳大利亚队任何的机会.伟大的意大利的左后卫!他继承了意大利的光荣的传统。法切蒂、卡布里尼、马尔蒂尼在这一刻灵魂附体!格罗索一个人他代表了意大利足球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托蒂,面对这个点球。他面对的全世界意大利球迷的目光和期待。施瓦泽曾经在世界杯预选赛的附加赛中扑出过两个点球,托蒂应该深知这一点,他还能够微笑着面对他面前的这个人吗?10秒钟以后他会是怎样的表情?

球进啦!比赛结束了!意大利队获得了胜利,淘汰了澳大利亚队。他们没有再一次倒在希丁克的球队面前,伟大的意大利!伟大的意大利的左后卫!马尔蒂尼今天生日快乐!意大利万岁!这个点球是一个绝对理论上的决杀。绝对的死角,意大利队进入了八强!

胜利属于意大利,属于格罗索,属于卡纳瓦罗,属于赞布罗塔,属于布冯,属于马尔蒂尼,属于所有热爱意大利足球的人!

澳大利亚队也许会后悔的,希丁克,他在下半时多一人的情况下打得太保守、太沉稳了,他失去了自己的勇气,面对意大利悠久的历史,他没有再拿出他在小组赛中那种猛扑猛打的作风,他终于自食其果。他们该回家了,他们不用回遥远的澳大利亚,他们不用回家,他们大多数人都在欧洲生活,再见!”

一连串炮弹轰击一样的话语不断从手机的听筒当中发出,这兄弟二人真的是一脸蒙圈,一方面是有些跟不上这人的语速,一方面,他们还要消化这些解说词,因为毕竟除去声音之外,还要配合着视频当中的画面去一同观看。

后来,苏轼以语速太快为理由,接着以0.5倍速的速度又看了这个视频一遍。

等到二人完全消化掉这个视频之后,陆垚看向的,倒是刚才一直看向这边的包拯三人组。

“你们且说说,

听完刚才这段话语,感觉如何?”

没想到,陆垚先问的,却是包拯他们。

展昭率先开口:“虽然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可是听的我倒是热血沸腾的。”

“同感。”公孙策也说出这两个字。

“那么,为什么你们会有这种感觉呢?”陆垚继续问道。

包拯想了想,说道:“或许,是因为我们被这个解说员的情绪给带动了,仿佛我们就在亲身观看这场比赛一样。”

听包拯这么一说,陆垚拍了下手,随后看向了苏家两兄弟,说道:“包大人说的一点都没错。这才是我要考察你们的东西,其实理论上的知识点,有的时候一场比赛根本用不全,如何调动在场的观众的积极性,让他们也能感受到在场的球员的那种情绪,怎么样去打动他们,对解说员来说才是更关键的。可以说,解说比赛,知识层面和感情方面占比也就是三七开,所以说,你们如果想着毫无感情解说完一场比赛,时不时地去给观众们灌输一些知识点,那就大错特错了。”

“原来如此。”苏轼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陆垚接着又是找到了一段视频,也是一场自己非常喜欢的比赛,不过这次,他只放了十分钟的视频,而且只有画面,没有声音。

“我给你们一刻钟的时间去准备,想想该如何解说刚才那个片段,一会儿到时间了由你们来解说,如果成功打动了包拯他们三个人,就算你们考核过关。”

其实陆垚给的这个片段十分简单,就是一个球员带球到禁区,造成了对方犯规,获得了点球机会,不过这十分钟发生在比赛的最后阶段,通过这个点球,一支球队直接取得了胜利,看似简单,但是实际解说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苏轼和苏辙这边立刻开始商量了起来,该如何解说这个片段。

此时的陆垚,将焦点重新回到了包拯三人组的身上。

因为观看过了刚才两个视频,还有陆垚对于苏轼苏辙的考查方式,包拯这边,对于陆垚给到自己三人的考查方法多少心里还是有些明白的,怎么说也是明年要当上相公的人,这点道理怎么可能不明白。

“小陆大人,你是想也给我们看一些片段,然后来询问我们这些队员都有什么犯规吧?”包拯试探性的问道。

陆垚微笑说道:“不愧是包大人,因为对比解说员来说,裁判员的测试应该比较简单一些,我这里也准备了一些视频,让你们观看一下。”

毕竟陆垚手上准备的视频,大多数都是一些经典比赛的足球比赛视频,而在这当中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毕竟是比赛回放,出现犯规的时候,基本上裁判员的哨声或者是小旗子就已经举起来了,所以相比起需要声情并茂解说比赛的苏轼和苏辙二人来说,包拯三人组的测试难度就要少上许多。

陆垚在比赛回放的过程当中,一旦出现犯规情况,就会暂停比赛画面,然后再去问这三个人,刚才存在了什么样的犯规动作。当然,边裁方面也是如此,不过这样一来,造成了对于展昭提问的次数比起包拯和公孙策来要多上许多。不过,既然已经决定让展昭来做这个主裁判,陆垚对他还是充满着信心的。

果不其然,连续询问了很多问题,展昭都能对答如流,虽说包拯和公孙策对于边裁的问题也回答的很快,不过包拯的脸上还是出现了一丝不开心的神情。

陆垚自然是知道为什么,他想着包拯应该觉得如果展昭发挥不好,他就借机会把主裁判的位置给要回来,只不过,展昭没给他这个机会。

为了让包拯在之后做裁判的过程中不带情绪,陆垚还特意给包拯说起了关于主裁判和边裁判在一场比赛当中的奔跑距离的区别。

这自然没有要取笑包拯身材的意思,陆垚说这些,当然最终目的是要让包拯知难而退。

果然,在听陆垚详细介绍,并且结合着手机当中的视频看上一会儿之后,包拯看了看自己略微有些隆起的腹部,也知道了陆垚为何不让自己做主裁判的真正原因,于是脸上的不悦神色少了许多。

这一刻中,陆垚等于说是直接将包拯三人组的测试都做完了,那边苏轼和苏辙完全没有注意到这边在进行的事情,他们还在想着如何解说刚才的那十分钟的比赛。

包拯三人组这边,测试顺利完成,三个人心中的一件大事可算是搞定了,神情也都轻松了不少。

随后,陆垚更是给这三位倒上了一杯酸梅汤。

三人相视而笑,一饮而尽,随后大呼好喝。

包拯看了看一旁的苏轼和苏辙,就算是大才子苏轼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些紧张的神情,接着,就将展昭和公孙策叫到一边,小声商议了一些什么。

十五分钟的准备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到了考核的时候,陆垚再一次放出了那个片段,苏轼和苏辙的解说测试就这样开始了。

看来,这两兄弟果然是已经分工明确了,由苏轼作为主解说员,而苏辙作为辅助,时不时插上一句话,颇有些画龙点睛之笔,而且根据二人看到的比赛细节,陆垚分析出,这苏辙的观察力说不好还在苏轼之上,他总能找到一些苏轼没有办法发现的细节点。

而伴随着点球罚进,比赛结果尘埃落定后,二人的反应虽然说算不上多好,但是也可以说十分稳定,他们并没有让场面随着裁判员的一声哨响而结束,反而是继续维持着气氛。

视频播放完成之后,苏轼和苏辙二人都将目光看向包拯那里。

包拯三人组中,包拯从座位上起身,带头鼓掌,口中阵阵叫好,一旁的展昭和公孙策也是起立,表示这二位解说的非常好。

苏轼和苏辙十分紧张,看向陆垚,陆垚说道:“我刚才已经说了,其实真正考核你们的,是这三个人,既然他们都说好,那这个测试,就算你过去了。”

苏轼放下心来,随后立刻用筷子夹了一块盘子里仅剩的那一块东坡肉,放进了嘴里。

陆垚看向包拯,二人对视一笑。看来这包拯已经从刚才苏轼准备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这当着这么多人面解说比赛,肯定是会发挥失常或者说是难以达到最好的状态,而这一次又是苏轼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解说,如果一旦受到了不好的评价,对他的自信心是一种很大的打击,而且,影响到的不仅仅是解说员这个职位,马上要到来的科举考试,可能苏轼都会因为今天的这件事情而出现问题。

所以,包拯才会将公孙策和展昭叫到一旁,小声嘱咐那二人,说是一会儿无论苏轼苏辙解说的怎么样,都要高声叫好,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这次测试。

展昭和公孙策哪里会有包拯想的这么多,他们想的不过就是,包大人这是想要趁着这次机会卖苏轼和苏辙一个面子,作为下属的他们自然是要听话了。

“陆兄,有酒么?”苏轼这边吃了一口肉过后,问道。

确实,今天为了让大家在这次测试当中保持一个比较好的状态,陆垚准备的是酸梅汤,而并没有上酒。

看来苏轼是对于自己刚才解说的表现十分满意啊,而且看上去他十分高兴,现在和包拯他们也能打成一片,所以也就不在拘谨,想要喝上那么一杯。

陆垚接着看向了包拯,说道:“包大人意下如何?”

包拯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想着上次在陆府吃饭的时候,虽说品尝了陆垚的手艺,但是陆垚亲自弄出来的五十度的美酒自己倒是没有品尝过,这件事情还是陆盱后来告诉他的,不然他都不知道这陆垚在酿酒方面也有一手。

“嗯,测试结束,我想我们可以喝上几杯。”

包拯竟然主动提出要喝酒?这可是把一旁的陆盱给惊讶到了,心说这陆垚到底有什么本事,能够让包拯主动提出要喝上一杯不过惊讶之余,陆盱也是感到十分高兴,连忙让福伯去到厨房,拿出酒中仙的五十度白酒过来。

“可不要喝多,明天还有公事呢。”包拯朝身旁早已就已经跃跃欲试的展昭和公孙策说道。

二人自然是连连点头,不过看那样子,定然是要好好喝上一顿。

美酒端至,一番觥筹交错下来,这包拯和苏轼的关系可以说是更上一层楼,这二人像是多年的好友一样,一杯接着一杯,那包拯的黑脸,竟然也有些喝的微微泛红了。

陆垚此时突然对着苏轼说道:“如此良辰美景,苏兄何不作诗一首?”

苏轼此时借着酒劲,也不含糊,看样子马上就要作上一首诗。

陆垚这边连忙吩咐棠溪准备好纸笔。

其实这并不是陆垚第一次看到苏轼作诗,想来第一次还是在青楼那种烟花之地当中,不过这次,就在自己家里,用着自己的纸笔,由苏东坡亲自作一首诗给自己,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陆兄你不妨出个题目?”苏轼问了一句。

陆垚想了想,说道:“时光苦短,情感不为人知,不知这个题目如何?”

苏轼点点头。

不得不说,苏轼创作能力真的不是盖的,片刻之后,他说了一句“既然如此,我就写一首,关于春景的诗词吧。”

说完,苏轼拿过纸笔,开始纵情挥洒,一边创作,一边将那首诗印送了出来。

-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好!好一个天涯何处无芳草!”在场的人当中,最为激动的,就是陆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