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凶兵 > 第418章 杂事

明末凶兵 第418章 杂事

作者:怒江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33:47

第418章 杂事

第418章杂事

铁墨心里一直都很清楚,自己想在海贸上站稳脚跟,浙江这片地方就绝对不能出问题。表面上看,自己的敌人是杜福山为首的浙江官场,可实际上并非如此。杜福山这些人的根不在南直隶,不在北直隶,也不是东林清流,而是浙江这些土生土长的商贾士绅。

一个个浙江商贾,组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百余年来,他们通着官府,管着各行各业的营销,官盐、茶叶、瓷器、织造布匹,这些行业带来了无穷的利益。这些人通过浙江官员,向各方输血,以此来保证自家更多的利益。而浙江履任官员,也乐见其成,因为他们也需要向上边输血,来保证自己的仕途畅通无阻。长此以往,浙江就形成了一个非常特殊的利益结构。商贾士绅支撑着浙江官员,浙江官员连同着朝堂与下方。

可究其根本,利益的来源是浙江本土商贾们,他们要是不出血,那谁也别想拿到好处。浙江的利益,不是东林清流给予的,而是浙江本土自己经营出来的。也正因为如此,浙江官员换了一茬又一茬,旧人走,新人来,但从东林清流到江南商贾这条利益链从来没断过,甚至后来还有了传遍大明的“五人义士墓”。铁墨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不急着动杜福山那些人,动了杜福山也没用,就算找到理由拿下了杜福山以及翁同明,那些人照样会派张福山和李同明过来,干的还是前任干的事。

所以,绞尽脑汁对付杜福山等人,毫无意义。想要从根上解决浙江的问题,就要釜底抽薪,对那些世居于此的浙江商人动手。东海贸易商行就是自己走的第一步棋,这就是利益,利益动人心,只要有足够多的好处,就一定能将一部分浙江士绅拉过来。除了这一点,接下来就是强横的手腕了。

有道是胡萝卜加大棒,一样不能少,胡萝卜自己已经送出去了,可有些人依旧不识抬举,而起不识抬举的人还挺多。这个时候,自己就得好好教训下这些人了,告诉这些人,指望布政司是没戏的。只有让这些人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才会乖乖地跟东海贸易商行同乘一艘船。

不过,这已经不是官场的事情了,铁墨不适合直接插手,所以早早的就把这些事情派给了海兰珠等人。准确的说,这个任务是海兰珠、常闵月以及徐美菱主动要去的。铁墨也没多说什么,但心里大致能明白,这三个女人争执不下,是想通过这事分高下了。

浙江暗流涌动,郑芝龙那边也没了动静,在这种情况下,铁墨迎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崇祯四年五月十一,清晨一场小雨席卷杭州,绿意盎然的街头,散发着清新的气息。巳时,一匹矫健的白马轻盈而来,马背上一名女子看上去唯美动人。

看到来人,铁墨赶紧走上去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哎呀,大小姐,没想到你竟然会亲自前来,着实让铁某吃了一惊啊。”

“兹事体大,让文爵过来,家父也不放心,没办法,本小姐只能亲自走一趟了”徐芷欣翻身下马,一双美目似笑非笑,饶有兴致的打量着铁墨。也许是徐芷欣的眼神太过锐利了,看得铁墨有点毛毛的,摸摸脸颊,苦笑道:“大小姐,你如此盯着铁某看,可是铁某脸上长了花?”

“啧啧,长了花?差不多吧,本小姐就是想不通,就来浙江没几天,竟然多了一房媳妇。虽说那徐文海有所图谋,但那徐美菱能答应嫁给你,依旧是奇事一件了。”

徐芷欣不说还好,一提起此事,铁墨脑袋就有点大了。与徐芷欣也算熟悉,倒也不用太过拘谨,凑近一下,低声说道:“大小姐,你就别打趣铁某了,你以为这是好事?因为这破事儿,铁某已经好几天没睡个安稳觉了,哎,这事都是被逼的。”

铁墨挺不乐意的,徐芷欣一定是故意的,哪壶不开提哪壶。他铁某人纵横沙场,可以说天不怕地不怕,偏偏就是摆弄不了家里这几个女人,亏的阿琪格坐镇晋北,要是阿琪格也在,就徐美菱的破事,阿琪格还不得炸锅?

见铁墨脸色纠结,徐芷欣心中也有些过意不去,便岔开了话题。二人一边走着,一边说着最近的事情,说起正事,徐芷欣神色严肃了许多,“龙湾船厂那边数得着的匠人我都带来了,不过宝船图纸,我们找了许多人,也没能找到。据说,当年刘大夏一把火,把所有宝船资料都烧没了。龙湾船厂有些老匠人几代传下来的资料,但能不能重新造出宝船,都是未知数。还有,你说的铁甲舰,我问过那些老匠人,他们只做过一些小船,但做战船,甚至应用到宝船船身上去,估计难度会非常大。”

说话间,二人已经来到东湾码头,眼前一片忙碌的景象,在码头北边一坐坐船坞拔地而起,这边是以后的东湾船厂。不仅如此,铁墨还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在船厂东边建起了一座兵工厂,取名东湾军械所。以后这里就是东海贸易商行的老巢了,皇家水师想要纵横海上,船和火炮缺一不可。

新式火炮应用到战船上,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从陆地挪到船上。船身承载的冲击力有限,终究是不能跟陆地相比的,新式火炮的冲击力,稳定性等等,都必须做出新的改良,这些都要在东湾军械所完成。看着眼前的一切,铁墨总有种莫名的失落感。

如果闲杂还能造出宝船,将铁甲舰的技术应用到宝船之上,再加上新式火炮,大明朝的水师舰队将纵横大海,鲜有敌手。可是现在呢,除了新式火炮,一切仿佛都是从零开始。

似乎看出铁墨心中的落寞,徐芷欣抬起手,轻轻的拍了下对方的肩膀,“不要多想了,宝船做不出来,我们就先弄一些大型的福船,加上铁甲技术以及新式火炮,想来冲出东海,并没有什么难度。海贸上的事情,我们可不能有一点松懈,走到这一步,我们都没有回头路了,一旦东海贸易商行出问题,倒下的不仅仅是你铁墨。”

铁墨笑着点了点头,他岂能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建皇家水师,筹建东海贸易商行,不仅挑战了海禁祖制,更是挑战了整个大明官场。这个时候,成基命、王洽那些人可全盯着浙江呢,但凡有一点机会,这些人就会扑上来撕咬,到时候死的不是他铁墨一个人,魏国公府徐家以及千千万万的开海人都要陪葬。

政治,是无比残酷的,这里容不得半点仁慈与柔情。

“哎,这个道理我懂,我就是想不明白,就算有再多的争执,为什么非要毁了宝船呢?宝船何罪之有?”铁墨不知道那些人脑子里在想些什么,无论怎么想,都想不通毁了宝船有何用。不想出海,想要海禁,那不造宝船不就行行了,毁了资料干嘛?现在倒好,子孙后代需要宝船的时候,全都抓瞎了。

徐芷欣黛眉蹙起,美眸闪过一丝复杂之色,“人心,是最复杂的,也是最难以琢磨的。你永远不知道当时的人是怎么想的,或许,当时的人都在鼓掌叫好呢。在我们眼里,宝船是开海利器,是我大明海疆最锋锐的武器,可在某些人眼里,这些东西都是洪水猛兽。”

“好了,不谈这些了,你要的人我不都给你找来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不过浙江这边,我还是要提醒你一句,现在看似安稳,双方相安无事,但终究是埋着隐患的。现在中原一带局面日趋糜烂,袁崇焕终究成不了事的,很快就会调你入中原的,所以,有些事情你得抓紧时间才行。”

徐芷欣最担心的就是铁墨满足于现在的情况,看似风平浪静,实际上隐患很多,只要铁墨去中原剿匪,肯定要出问题的。所幸,铁墨深知其意,淡淡的笑道:“放心,铁某心中清楚,一定会将浙江的事情弄稳妥一些的。不过,中原那边很麻烦么?之前刚刚接到消息,说袁崇焕表现不错,还被提拔为三省巡抚呢。”

说实话,铁墨是真没将心思放到中原那边,所以,对中原战局的最新情况自然缺乏了足够的了解。徐芷欣嘴角上扬,略有些讥讽的笑道:“袁崇焕?他啊,刚到开封府后,倒真打了几个胜仗,把张献忠手底下几个小鱼虾给打跑了。不过,高迎祥一退回汝宁府,袁崇焕的日子可就到头了。”

“来之前,刚刚得到消息,李自成突然出兵西华镇,西华镇兵马只守了一刻钟,便被李自成打了个落花流水。袁崇焕反应还算快,当即命令大军在通许县集结,想要在通许跟李自成的兵马大战一场。可惜啊,李自成向北拿下扶沟后,直接往西,把许州打下来了,将许州抢了个一干二净。这下,袁崇焕才急眼了,连忙挥兵许州,结果到了许州,李自成早就率兵南下,退回到商水附近了。”

说到这里,徐芷欣神色有些失望的摇起了头,“总之啊,中原那边指望不上袁崇焕了,他啊,一条筋,死脑筋,真不是领兵打仗的料,尤其是碰上高迎祥、李自成这帮子人!”

徐芷欣真的对袁崇焕失望极了,本来指望着袁崇焕能在中原多撑一段时间的,这样魏国公府和铁墨就有充足的时间处理浙江的问题。可是,袁崇焕呢,被李自成耍的团团转。

听徐芷欣说完,铁墨也是一声长叹。当初鞑子扣关,袁崇焕为什么被问斩?怎么到现在袁崇焕还没明白问题所在?之前跟着满洲铁骑屁股后边吃灰,现在又跟在流寇后边吃灰。要说机动流窜,农民军可比后金兵马还厉害呢,流寇怎么可能按照你袁崇焕的想法来?说简单点,你官兵守哪里我就不打哪里,可是袁崇焕到现在都转不过这个弯来。

其实跟流寇交手,没那么多弯弯绕,只要揪住农民军的七寸打就行了。农民军的物资在哪你就打哪,农民军的头领在哪,你就打哪。总之,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千万别让流寇牵着鼻子走。总之,这些年,铁墨就是这么干的,而且屡试不爽。

可惜,这么简单的方法,袁崇焕就是看不透,还一心在那里琢磨兵法战略呢。

杭州城,最近真的很平静,本以为铁墨到来,会跟浙江本土的官员们有一场风波的,结果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杜福山与铁墨谈过了,可杜福山从来不觉得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双方看似各让了一步,可实际上这根弦一直紧紧地绷着呢。

看着坐在下边的翁同明、文来顺等人,杜福山锁着眉头说道:“最近让手底下的人打起精神来,虽说我们跟他谈妥了,可难保他不会背地里下手。”

翁同明等人神情严肃的点了点头,时至今日,没有人再敢小瞧铁墨这个外来户了。从插手盐务,到筹建东海贸易商行,一巴掌一巴掌拍过来,打的浙江官场头脑发胀,到现在都没回过味儿来呢。有时候,甚至怀疑铁墨到底是不是年轻人,其行事作风仿佛一个在官场摸爬滚打了五十年的老狐狸。

议事结束后,文来顺上了一顶轿子。坐在软垫上,他眯上眼睛,整个人放松了下来。自从琼花山庄出事后,文来顺就一直提心吊胆的,生怕自己会出问题。所幸,铁墨似乎没有盯着琼花山庄的事情不放,最终,他文来顺也平安无事了。

轿子缓缓向西,不久之后来到了西湖不远处。轿子落下,文来顺跟随从知会两声,迈步推开眼前的院门。院门并不大,墨黑色的门,简单地铜锁。从外边看,似乎很普通,可走进去,便可以发现院中别有洞天。

春暖花开的季节,院中青石路蜿蜒如蛇,两侧花圃团团,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几只蝴蝶翩翩起舞,悠然间,向远处飞去,带着阵阵馨香。一处小胡,一座典雅的阁楼。蝴蝶纷飞,绕着那座小楼,此时,正有悦耳的琴音缓缓传来。

看着那座小楼,文来顺那阴鸷的目光舒展开来,露出难得轻柔之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