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凶兵 > 第362章 昏招不断

明末凶兵 第362章 昏招不断

作者:怒江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33:47

第362章 昏招不断

第362章昏招不断

顾同恩等人能做的,只有赶紧筹集银子,把尾款补齐了。最近南京城气氛明显不一样,各衙门人员动作频繁,下半年税银全都送到了户部暂时存放。各衙门动作频繁,身在南京的商贾们也不平静。

几天前他们去了暖馨阁,说尽好话,却是连两位夫人的面都没见到。

不过今天,商贾们早早地就来到了暖馨阁,因为传出消息,今日两位夫人在暖馨阁约见大家。这一天,暖馨阁被包了下来,临近午时,在众人忐忑的等待中,海兰珠和常闵月一身盛装,缓缓来到楼下。二女相貌艳丽,各有千秋,哪怕这些见惯了美女的富商们,也是眼前一亮。不过,他们可不敢有什么想法,这可是铁督师的女人。如今整个南直隶都求着人家呢,惹恼了这两个女人,那是绝对没什么好下场的。

来到厅中,二女面带歉意的施了一礼。其实,她们并没想拖这么久的,不过由于要处理那几百万两银子,不得不拖延一下了。不过拖一拖,也未必是坏事,至少这些人压力很大,不会再讨价还价了。落座之后,海兰珠莞尔一笑,平和地说道:“对不住诸位了,前些日子要处理些要事,便耽搁了。”

“无妨,无妨,大事要紧嘛”萧振麟等人众口一词,面带微笑。即使心中有些不满,又能怎样呢?而且,有些事情大家也知道一些。最近朝廷运送军饷的事情可不是什么秘密,其中大部分银子经铜陵又运回了南京,这些银子多半落到了海兰珠和常闵月手里。银子回南京,大家也有所感觉了,这笔银子多半是用来打开江南局面的。由此可见,铁督师驻兵不前,可不仅仅是要军饷那么简单,这是要配合晋商,打开南直隶市场啊。

萧家、徐家等南直隶世家自然不喜欢有另一方势力进来分蛋糕的,但眼下这情况,晋商入南直隶已经势不可挡。既然如此,那便不拦着了,与其阻拦,不如设法合作。于是,徐乐借着机会,拱手说道:“兰夫人,想必你也晓得我等的来意。最近流寇肆虐浙江,官盐已经基本运不过来了。如今各地盐价飞涨,百姓苦不堪言,可否劳烦夫人帮忙言语一声,请督师大人发精锐兵马夺回嘉兴府,只要夺回盐场,恢复官盐供应,我等当感激不尽。”

海兰珠轻轻点了点头,抬手端着茶杯,黛眉微蹙,似乎在思考。那一双美目婉转流动,眼角余光与常闵月交流一番。常闵月与海兰珠虽然暗地里斗个不停,但是在外人看来,二人却是相处融洽。就像现在,海兰珠佯装思索,常闵月便接下话题,“徐老爷说笑了,我们姐妹都是妇道人家,军中之事,从来不插手的。而且,大军开拔,打什么地方,调向何处,可不能随意改变的。”

“虽说小妹不通军务,却也知道杭州府与嘉兴府有多重要,嘉兴府更是有着官盐大多数盐场,流寇必然是重兵布控,发兵嘉兴府,恐怕代价不小呢!”

徐乐眉头狂跳,不自觉的看了一眼对面的萧振麟。海兰珠和常闵月你一言我一语,其中意思再明显不过了,想让宣府大军夺回嘉兴府,就必须给足够的好处,否则宣府大军凭什么听你们的?这番话乍听上去很有道理,可仔细一分析,就会觉得很没道理。作为朝廷兵马,替百姓解困不是应该的么?而且,就算缺军饷,之前南京小朝廷也已经筹措银两送过去了啊。

哎,铁督师这是想借机会吃双份好处啊。按说,这样做颇有点贪得无厌了,但徐乐等人也没法说什么。这份好处要是不给,京营以及宣府兵马搞不好啥时候打嘉兴府呢。若是拖上俩月再动嘉兴府,那他们这些江南盐商们还不得哭死?

既然来到暖馨阁,大家已经准备好被人宰一刀了,所以哪怕心中不满,脸上依旧乐呵呵的。大盐商杨振雄更是笑道:“夫人所言极是,我等确实有些强人所难了。不过我们也不会让督师白忙活,只要督师肯发兵嘉兴府,我等愿奉上五百万两白银做军资。”

海兰珠的手轻轻地颤了下,可是仔细一想,又不怎么吃惊了。五百万两乍听上去很唬人,可是这些钱平摊到二十多个大盐商身上,每家也不过二十多万两罢了。二十几万两银子,对这些江南盐商们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更何况,那些小盐商也要出一部分力的,这么算下来,每家真正拿出来的银子,估计连二十万两都不到。

虽说如此,但海兰珠还是笑着点了点头。五百万两,已经足够了,本来就是顺便刮的油水。如果要的太多,引的这些盐商不满,反而不美。盐商不是南直隶官员,跟这些人并非不可融合的,以后说不得还要跟其中一些人合作呢,这个时候要是把关系弄僵了,对晋商在南方的发展可没有一丝好处。

“五百万两?这可如何使得?不如这样.....我们姐妹会修书一封送给督师,只是督师会不会发兵嘉兴府,我们就不敢保证了。至于这五百万两军姿,我们姐妹是断然不敢收的.....”

海兰珠摆摆手,似有难色。萧振麟等人心中暗叹口气,他们可没把海兰珠的话当真,于是,徐乐站起身,拱手施了一礼,认真道:“夫人切莫如此,我等深知大军调动,耗费甚广,此次本就是替我等解忧,岂能让督师白忙一场?这些军姿,还往二位夫人无论如何也要收下,否则,我等心中难安啊。”

徐乐这番话可谓是一语双关,他说心中难安,可不是说心里过意不去,而是想说不放心。只有二位夫人收了钱,大家才能放下心来。有道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这钱要是不拿,终究是放不下心的。

萧振麟适时地说道:“二位夫人,这是我等一番心意。其实前些日子便已经想这样做了,只是未见到夫人的面,我等又跟督师没什么交集,这才拖到了现在。督师率军征战南直隶,劳苦功高,于情于理,我等都该代表南直隶千万百姓感谢督师才是。所以啊,这笔军资,夫人就放心收下吧,莫不是夫人觉得军资太少?若是如此,我等再筹措一番,保证让夫人满意。”

萧振麟神情严肃,甚至语声有些着急。至少在外人看来,一切都像是真的。海兰珠这才站起身,对着众人福了一礼,“诸位盛情难却,既如此,那奴家就替拙夫做主,收下这笔军资了。至于嘉兴府一事,一切还得看督师的决断。”

话虽如此,但萧振麟等人却长长松了一口气。只要收了钱,还怕铁墨不办事儿?真要是惹恼了大家,海兰珠和常闵月想要吧生意做到南直隶,那就是痴心妄想了。

最重要的事情谈了下来,大家的心情好了许多,不多时,侍女们将一份份美味佳肴送到桌上,众人放开心情,饮酒一番。赏着歌舞,喝着美酒,说不出的轻松。已经有很久没有这么轻松过了,自从流寇肆虐南直隶后,身上的担子每日剧增,直到官盐被流寇控制后,更是生不如死了。

酒过三巡,海兰珠持着酒杯,温尔文雅的来到徐乐桌前。徐乐赶紧起身,微微举起酒杯,笑道:“夫人,徐某先干为敬。”

“慢着.....倒是有件事情想请徐老爷帮忙呢,听说这暖馨阁乃是徐家产业,正好,我们姐妹对这暖馨阁很感兴趣,不知徐老爷可否割爱。徐老爷放心,价钱绝对让你满意,总之不会让你亏了的”海兰珠轻声说道。

徐乐只觉得嘴角发苦,就知道海兰珠和常闵月这俩女人藏着别的心思,未曾想这第一刀砍的竟然是他徐某人。暖馨阁虽然地段重要,生意火爆,但说到底也就是一家生意不错的酒楼,徐家没了这家酒楼也没什么的。可就怕这只是一个开始,这次是收酒楼,那下次呢?

常闵月也算是商场奇女子了,见徐乐面色犹豫,便猜出了一二分。来到海兰珠身旁,她嫣然一笑,“徐老爷莫要担心,我们姐妹初来乍到,缺少一处立足之地,恰巧看上了这暖馨阁。不过你放心,我们不会白要暖馨阁的,市价收购,而且,我们商行毛皮生意不错,若徐老爷有意,我们不妨一起合作。我们商行的毛皮,加上徐家的绸缎,想来会不错呢。”

徐乐不禁有些心动了,晋商手里的毛皮,那可都是好货,到了南边,更是抢手的紧俏货。近些年,晋商越来越团结,进一步垄断了北方皮贸,这就导致了毛皮价钱步步攀升,运到南边,利润就更足了。与晋商合作,绝对是有利无害,而且,晋商手里不仅仅只有毛皮。据说现在北边出现了一种叫做肥皂的物件,还有叫做香水的东西,深受达官贵人喜欢,大有取代胭脂水粉的趋势。从毛皮入手,合作越来越深,一旦触及到酿酒以及香水生意,那就是暴利了。

跟晋商合作,颇有种背叛南直隶商人的意思。不过,眼下这情况,晋商入南直隶势不可挡,跟晋商合作,不是早晚的事情么?心中思索一番,徐乐暗自咬了咬牙,既然如此,那自己干嘛不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想通之后,举起酒杯,徐乐一饮而尽,很是豪迈道:“既然二位夫人如此说,那徐某就不矫情了。十万两银子,暖馨阁便是二位夫人的了。在此,徐某恭祝我们今后合作愉快!”

暖馨阁处在秦淮河大街最黄金的地段,在这个寸土寸金的秦淮河畔,暖馨阁可以说是日进斗金,一个月的流水就有十万两了。十万两白银,几乎等于半卖半送了。这是人情,海兰珠和常闵月心中有数,出生感谢一番,这桩买卖算是达成了。

萧振麟等人暗自苦笑,他们可不觉得徐乐吃了亏。一家暖馨阁而已,跟后边得到的利益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徐乐下手够快的,不过,若是自己是徐乐,也会是一样的选择。

既然挡不住晋商,那就合作,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在这方面,江南商人与南直隶官员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

暖馨阁发生的事情,对于有心人来说不是什么秘密,尤其是五百万两军资的事情,更是传的大街小巷尽人皆知。消息传到顾同恩等人耳朵里,众人的反应可想而知。费扬有种被人背叛的感觉,萧振麟等人拿出这五百万两白银,就意味着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排斥晋商了。同样,也意味着南直隶官员与南方商人不再是铁板一块。

对这些吃里扒外的商人,费扬等人可不会客气。治不了铁墨,还治不了这些人么?他们也不想想,能有如此大家业,靠的是谁?司房内,顾同恩捧着热气腾腾的香茗,眉头皱做一团,“这些人果然是靠不住啊,前些日子还嘱咐周鹤龄敲打敲打这些人,未曾想,这些人还是认栽了。”

费扬一脸怒色的点了点头:“事情已经到了如此地步,说什么都没用了。接下来该动一动那些人了,否则他们已经忘了端的是谁的饭碗了。”

顾同恩等人商量着接下来的计划,可他们从未想过,商人们也都是被逼的。只能说南直隶官员太傲慢了,长期身居高位,掌控一切,让他们容不得被人挑战。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有些人已经不听话了,那就扶另一批人上来,江南盐务、织造等全在南直隶六部握着,自然是一切都是六部说了算。

两天之后,南京城内就多了一份公文,公文中明确地说明鉴于特殊时期,明年将调换盐商名额,并且织造商也将更换。其中徐家手里的织造、官盐份额将被全面收回,也就是说,从明年开始,徐家将不再是织造商和盐商了。

此事在南京城引起了不小的骚动,要知道,徐家可是和萧家一样,从前隋一直延续至今。徐家以湖州丝绸起家,经营布匹生意至今,织造商的身份也从来没变过。朝廷突然收了徐家的织造商和盐商身份,很明显是对南直隶商人们动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