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凶兵 > 第252章 粉碎

明末凶兵 第252章 粉碎

作者:怒江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0:33:47

第252章 粉碎

明末凶兵正文卷第252章粉碎第252章粉碎

京城郊外,旌旗蔽日,女真人以及蒙古人四面围城,虽然不断有勤王兵马赶到,因为战力比不上边军,全被后金兵马挡在了外边。

各路勤王兵马也是焦躁得很,其中有一支兵马更是寒碜的很。一共两千多人,穿的衣服也是五花八门,手里的武器就更别提了。这其中有压抑捕快,有巡检司老爷兵,甚至还有胡子半拉的老头。能把这么一群人组织起来,跑到京城勤王,这领头之人也算有点能耐了。

这支兵马来自大名府,而领兵前来的正是当地知府卢象升。卢象升也算是个奇人了,明明正统科举出身,却酷爱练武,有着万夫不当之勇。说起来可笑,卢象升从小到大的梦想,不是书香传世,而是征战沙场,建功立业。

以前没什么机会,这次鞑子扣关,卢象升总算逮住机会了,当即组织起大名府青壮,着急忙慌的赶到了京城。由于队伍人员结构复杂,素质参差不齐,行军速度自然慢了许多。赶到京城的时候,鞑子已经把京城围起来了。勤王兵马不少,却一个个各怀心机,一时之间竟让鞑子挡在了外围。

卢象升的脾气一向不怎么样,他早就有些受不了了,决定发动夜袭,从永定河方向杀出一道缺口来。

入夜,卢象升没有理会其他人的劝阻,毅然决然的带着自己的人马朝永定河奔去。而此时,驻守永定河附近的正是阿济格。

永定河并不是什么好地方,没东西抢,也没有功劳捞,顶多就是打退一下那群乌合之众。后金贝勒们可没人愿意来永定河吹凉风,阿济格从前线到永定河,几乎等于被踢出局了。

皇太极的意思表达得很明确,既然你阿济格出工不出力,那你就去后方吹凉风吧,接下来的事情跟你没关系了。可以说,从现在开始,后金国扣关所得利益和功劳,与阿济格的关系不大了。可是,阿济格并没有生气,尤其是得知云府铁骑攻破庆州的消息后,他就更加安心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么重要的事情隐瞒不了多久的,自己人不说,汉人也不说么?当得知真相后,各部兵马定然会混乱不堪,士气一泻千里,尤其是喀喇沁和科尔沁的人,估计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去。那种情况下,匆忙撤退之下,很容易出岔子的。

大明朝的将军们也不是傻子,一定会出城追杀,尽力拖延,那时,顶在前线的人可就要倒霉了。而且阿济格昨日已经收到了多尔衮的私信,心中也多了另一层打算。

大明不希望皇太极迅速撤回辽东,多尔衮同样也不希望皇太极迅速赶回去。这段时间,多尔衮施展手腕,或许诺或威逼,已经笼络了不少权贵。总之,皇太极赶回去的速度越慢,多尔衮捞到的好处就越多。

当然,云府铁骑有可能会打下沈阳,对大金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但多尔衮觉得这种可能性非常小,除非那个铁墨真的豁出自己的性命不要。

云府铁骑肆虐沈阳西北,同样会对大金国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可多尔衮不在乎,喀喇沁也好,科尔沁也罢,那都是皇太极的地盘。多尔衮想的很清楚,只要云府铁骑不来打沈阳,任他们折腾,反正到时候心疼的是皇太极。

阿济格靠在一棵柳树下,喝着烈酒,看着满天繁星,心情也舒畅了不少。虽然对多尔衮这个弟弟不怎么亲近,可不得不佩服多尔衮的才智,如果不是多尔衮谋划,三兄弟恐怕早就被皇太极压制的喘不过气来了。

远处传来仓促的脚步声,一名镶红旗士兵走到近前,有些匆忙的说道:“贝勒爷,刚刚有一支汉人兵马过了桥,很快就会与我们接触,都统大人想问问你该怎么打!”

“嗯?那些汉人什么时候这么大的胆子了?竟然敢夜里过河!”阿济格顿时惊奇不已,跟那些乌合之众已经交手过几次了,对那些人的本事,可是有些了解的。没想到,这群废物里边竟然冒出个胆大包天的狠人,领兵过河,不怕跟大金国勇士拼命?

捏着下巴想了想,阿济格眼中闪过一丝诡异的笑容,“打什么打?告诉纪都统,把路让开,就当没看见。”

“啊?贝勒爷,这样做能行么?大汗本来就对咱们有意见,咱们再把这支汉人兵马让过去......”

“嗯?”阿济格脸色一寒,目光如刀子一般在这名士兵脸上划过,“你就这么想打仗?打仗可是会死人的,你明白吗?”

士兵冷不丁的打了个寒蝉,再没敢多说一句话。他知道,再说下去的话,阿济格就要杀人了。自己也够蠢的,大汗与阿济格三兄弟之间的关系,秃头的虱子明摆着的,怎么自己还说那番话?

.......

夜深,冰凉如水,背着满天星辰,卢象升小心翼翼的前行,可让他倍感意外的是,意料中的恶战没有遇到,这一路反而畅通无阻,除了惊动几只野鸟,连鞑子的人影都没看到。

这是什么情况?鞑子防守这么松懈?

就这样,卢象升稀里糊涂的赶到了通州城下,随后过通州城,来到京城外围最残酷的德胜门战场。

卢象升整个人有点懵,一路走来,太过顺利了,顺利的让人没法相信。可不管怎样,既然进来了,那就不能白来。寅时,正是睡意正酣的时候,卢象升悄悄地摸到了一处营地外。

“记住,进去之后就放火,尽量制造混乱,大家不要恋战,一刻钟后全部往里边冲,跟德胜门的守军汇合!”

“晓得了,知府大人,动手吧,咱们大名府的爷们不会给你丢脸的!”

“好!”

卢象升打个手势,两名青壮悄悄地摸过去,迅速解决了门口两名守卫。不得不说,女真人真的是太自大了,他们觉得外围有人守着,再加上那些勤王兵马大都是些乌合之众,根本没防着夜袭的事情,所以夜里的戒备情况松懈了许多。

大名府兵马进了营地,立刻四处放火,点燃了不少营帐和房屋。初冬时节,天干物燥,最怕起火,再加上冷风助威,大火很快就席卷了半个营地。

大火中,卢象升带人四下散开,到处闹事,搞得女真人焦头烂额,一时间弄不清楚攻进来的兵马有多少。

豪格睡梦中被惊醒,火急火燎的冲了出来,“怎么回事儿?是不是侯世禄那个老家伙带人杀过来了?”

“不是啊.....敌人是从南边杀过来的”岳讬黑着脸,一边走一边匆忙穿着甲胄。

“南边?”豪格脸色扭曲,低声骂了一句,“狗娘养的阿济格。”

被一只乌合之众摸了营地,豪格心里相当的不痛快,“岳讬,你去堵住门口,一定要把这群汉狗留下来,否则,咱们就成笑话了。”

岳讬脸色也不好看,虽说有阿济格暗中使坏的原因,可是让一群乌合之众把大营搞成这个样子,着实丢脸得很。若是把这群汉狗留下来,还能找回点脸面。

当女真人反应过来后,双方战斗素养的差距就显现了出来,在女真兵马合力绞杀下,大名府兵马损失越来越重。好在,该放火的地方都放火了,卢象升带着人开始往北边冲。

豪格杀得兴起,片刻后,就看到火光中一员中年男子挥舞着青龙偃月刀,一身甲胄,威风赫赫。此人必是领头之人,豪格大吼一声,挥刀冲了过来。转眼间,二人便斗在了一起。

一开始,豪格还信心满满的,可是交手两个回合,才发现自己小觑了眼前的男子。那把青龙偃月刀重若千钧,一刀一式,看似笨拙,却是招招致命。

卢象升可没心思跟豪格缠斗,看准机会,青龙刀重重的砸下,将豪格砍的往后退了好几步。豪格面色大怒,卢象升却是笑道:“哈哈,鞑子,老子去也,下次见面,老子定取你项上人头!”

“你.....汉人,告诉我,你的名字.....”

“记住了,你家爷爷叫卢象升!”

卢象升撇下这句话,倒拖长刀,翻身骑上一匹快马,朝着北方冲去。而此时,大名府残兵大部分已经杀到外围,更让卢象升高兴的是,侯世禄见鞑子大营起火,也派人前来,双方合兵一处,慢慢往德胜门退,吃了个闷亏的豪格,忌惮宣府精兵的战力,也没敢继续追下去。

.......

德胜门外,借着火把亮光,侯世禄才看清楚来人的样子。仔细端详一番,居然还是熟人。

“卢大人,竟然是你!”

“哈哈,侯总兵,怎么样,本官杀起鞑子来,不比你差吧!”卢象升豪爽一笑,朝着侯世禄拱了拱手。

侯世禄摇头苦笑,这个卢疯子,当初考什么科举啊,他就该去考武状元。头一次见带兵冲锋陷阵的文官,偏偏这家伙还如此彪悍。

世上的事情,就是如此玄妙,有的人双喜临门,有的**不单行。侯世禄不仅迎来了卢象升,还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卢象升狼吞虎咽的吃着面条,见侯世禄面露喜色,他不禁好奇道:“侯总兵,可是有什么好事儿?”

“是的,刚刚陛下派人送来消息,铁守备已经率两万大军攻破庆州城,挥兵科尔沁。现在,该轮到鞑子头疼了,我大明可不是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能走的!”

“哦,竟有此事?侯总兵,你说的这人可是云府守备铁墨?”

“正是此人!”

另一边,皇太极脸上仿佛布满了寒霜,此时,他已经没心思追究阿济格的过错了,更没心思因为大营被袭而生豪格的气。

不久前,汉人攻破庆州的消息被人传了出去,消息迅速蔓延开来,此时各路兵马全知道了这个消息。这下子可就闹翻天了,兀良哈最是心急,第一个站出来要回去。这也不怪兀良哈,汉人攻破庆州,那喀喇沁部肯定遭殃了,要是再不回去,鬼知道喀喇沁部会被汉人毁成什么样子?更要命的是,林丹汗会放过这个捞好处的机会么?

兀良哈必须赶回去,他怕再不回去,喀喇沁的美女和牛羊,就全被汉人和林丹汗抢干净了。

科尔沁的布尔噶图紧随其后,庆州城已经失陷,科尔沁还能躲得过去?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也就顾不得皇太极怎么想的了。

仅仅半天的时间,许多部落都统全都跑来请命回家,事情闹到这个程度,皇太极也没什么好办法了。就算不回去,各部士气低落,兵无战心,留下来也是危险重重。撤兵,迫在眉睫,于是如何撤兵成了最头疼的事情。

这个时候,派谁挡在后边谁都不会乐意。早知道有今日局面,当初就不把阿济格调到永定河了。

皇太极想撤,可明军却反而发动了主动进攻,明军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拖延后金各部的撤退脚步。

崇祯二年十一月二十四,皇太极以豪格、岳讬、莽古尔泰为后军,将大明兵马拦截于运河沿岸。岳讬、豪格等人领两黄旗与正红旗精锐力战侯世禄与袁崇焕精锐大军,这场恶战持续了一天的时间,明军最终也没能突破运河防线。

十一月二十五,完成了殿后任务的豪格等人挥兵撤退,而这条撤退之路,也成了死亡之路。为了阻挡明军的追击,豪格等人麾下兵马损失惨重,如今后撤,那更是给了明军衔尾追杀的机会。

当日,宣府参将李嘉盛、大同府参将娄大集以及辽东总兵祖大寿以及何可纲,率宣府骑兵以及关宁铁骑共两万余人,一路追杀至蓟州北面。

此役,明军伤亡六千余人,而对方也没讨到好处,两黄旗以及正红旗折损四千余人,尤其是两黄旗,精锐几乎折损殆尽。

十一月二十六,明军一路追杀,收复三河、香河、蓟州以及遵化等地,至此,皇太极谋划已久的扣关行动彻底被粉碎。

这一次扣关,不仅比历史上短了许多,由于仓促撤退的原因,一路上有一半的物资被明军截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