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五胡十六国之燕鸣初啼 > 第三十八回 燕主尽收辽东地

第三十八回 燕主尽收辽东地

“叔父,叔父。”只见崔涛一个箭步上前,将崔毖揽入怀。

“侄儿啊。”崔毖强打起精神望着他,眼神余光瞟到高瞻,终于吐出一口气,说道,“子前兄,到底让你言中了,慕容家过了河。”说完仰头侧倒在一旁。

崔涛赶紧将叔父抬入府中内室,命人速寻郎中医治。

经此情形,这歌舞也俱散了,众人心里俱是惶惶不安。趁着崔毖诊治期间,府中众臣传阅军报,大意为:慕容氏大破三家合攻,如今正厉兵秣马,不日将向襄平杀来。如今之势,襄平城必不保。

“高大人,这慕容氏到底是坐大了,这三家都没有攻破棘城,这辽东之地终陷于他家之手。”韩桓忧心忡忡道。

“强弱异势,华夷理殊。这慕容家倾心慕华数十载,引中原流民世族纷纷归附,其势日彰。我主崔刺史虽为清河崔氏之后,素有人望。原意不愁归附之人,怎奈昏聩无能,政事不明,不恤百姓,方才有今日之危局。”高瞻长叹一声,“古云:夷狄之有君不如华夏之亡也。非我中州之士不能明礼乐文教,然慕容家自先祖开始追随司马宣王讨公孙渊有功,到如今尊晋勤王可谓占尽道义之要地。吾曾力劝我主切莫兴兵挑衅,如今大错已成,落人口实,悔之晚矣。”

“先生之言谬矣”只见崔涛从内室出来,见众人议论纷纷,闻听高子前有如此之论,甚为不满,说道:“这三家攻棘城与我何干,又无书信,不落人口实。我等只管去庆贺才是。至于先前之密谋,权当不知。”

“小子无知,权当别人是三岁小儿。”高瞻忧心忡忡道,“吉光片羽,燕过留声,我襄平危矣。”

“众大人皆为小矣,做便是做了需要遮掩做甚?”众人循声望去,原是一小女子在此,有识得她的人,此女子为公孙氏族中人,唤为公孙菀。

这辽东之地自公孙渊割据以来,虽被司马宣王攻灭,奈何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族势大,总有漏网之鱼,如今公孙家渐渐竟也变成这辽东豪族。这公孙菀的姐姐嫁于崔毖,这公孙小姐也不日常到这襄平入府游玩,没成想竟遇到此中之事。

崔涛没好气的说道:“军国大事,小女子务必多言。”说完便命人将她架出去。

那崔涛主意已定,以恭贺慕容家力破三家合攻为名,选定美玉珍宝,并财货文书,到棘城一探虚实。

棘城慕容王宫

“臣等愿与慕容单于永结盟好。”高句丽,宇文,段部使者齐聚棘城。此刻四家正欲缔结盟书,以为秦晋之好。

这次三家围攻棘城,虽然慕容部在所部军士力战之下棘城得保。然兵连祸结,耗损亦大,其他三家也损失巨大。

战后,慕容王城大朝,军谘祭酒封弈上前道:“单于,如今天下纷乱,群雄皆欲外连诸侯,内立法度,务耕织。如今我慕容氏方胜,可趁势与其他各家修好,积蓄实力,以图后效。”

“封忌酒所言谬矣,慕容军所向披靡,又逢新胜,当并吞段部、宇文所部。”只见慕容评愤然而道。

“封忌酒所言甚是。贤弟,如今我士卒皆疲惫,今我慕容所部已误农事,今岁来年,军资财货已堪烦忧,奈何兴兵攻伐,唯有息兵养民方为上计。”却见嫡子慕容皝少有的冷静,确是所虑深远。

单于慕容廆闻听此言,幽幽思索一番,的确诚如斯言。慕容军虽有新胜之威,本欲乘胜追击。奈何国穷民贫,力不能支,如此趁胜谋和,获利也菲。于是命封裕草拟文书,延请三部使者入棘城商议。

这三部合力却被慕容之军击退,国内已是人心浮动。其各部单于首领皆欲征伐其民,以备再战。忽闻慕容部有邀请缔约之意皆呼以外。于是皆派出得力干臣王公等出使慕容部。

却闻慕容单于慕容廆开诚布公,坦诚相待,与众使臣历数战乱之苦,黎民征伐之累,其余三家皆感同身受。三家感怀,皆后悔受平州刺史崔毖之挑唆,此为北境部族之不幸,而成其崔毖一家之利。由是感愤,加之如今中原石赵日益强大,北境各部皆欲自保。皆同意罢兵休战,以养黎民。

这日恰逢三家使者皆至棘城,却闻得内侍禀告,崔毖遣其兄子崔涛携礼物,庆贺慕容所部击退三家围攻,特来庆贺。

慕容廆转念一想,且看其葫芦里卖什么药,对众使臣说道:“列位,吾等听听这崔刺史可有何言辞。”

慕容廆命三家使者往偏殿歇息,然大殿之上言语皆可耳闻。

“传平州刺史使臣。”侍者传令,只见崔涛款款向堂中走来,随即躬身拱手致礼道:“臣奉叔叔之命特来向单于贺,单于如今大破三家合攻,兵威正盛,一时无二。今我北境沦丧,四海不统。如今元帝承制,拜慕容单于假节、散骑常侍、都督辽左杂夷流人诸军事,本就有廓清四夷之志。”只见崔涛复立站定说道,“单于,如今三家皆不能敌于你,何不趁势攻伐,以守我晋之北境,今后封侯称王还不是迟早的事情”

随即转身命人将所献珍宝美器都抬上来,命随从奉先清单给慕容廆。

只见慕容廆挥手拒绝其所献之清单,脸上甚无喜色。

那崔涛却是大疑,“单于,难道是嫌礼不够丰厚。若有缺短,吾等可来日补足,万望单于先行收下。”

却见慕容评站起身来,“今我慕容部,迁居棘城数载,屡有劫难。想我慕容部落本就勤王仗义,奉晋室以诏,解民于倒悬。奈何引人嫉恨,欲灭之而后快。”

那崔涛听闻此言,忙辩解道:“此等妄言,何人谣传,吾等皆要割他的舌头。”

只见单于慕容廆缓缓起身,击掌,那三家使臣皆从偏殿缓缓而出。

崔涛见此不由大囧,一时愣在那里,渐渐身体瑟瑟发抖,话都说不出来。

只见一使臣说道:“攻慕容非我本意也,崔平州教我尔。”另一使臣说道:“崔平州许诺若灭慕容平分其地。”再一使臣附和道:“崔毖言称,慕容部,借晋室之名,欲行吞并之事,你们事成之后,吾向晋室奏表,定保无碍。”

只见单于随手将那礼物清单摔于堂下,怒道:“汝叔父教三家灭我,何以诈来贺我乎?”说罢,缓缓起身往堂下走去,便走便说道:“今中州沦丧,四海飘零,正是尔等晋臣欲行大义之际。吾之所见皆为使奸使诈之小人行径。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你家崔毖其身不正,其行不端,其信不立。吾虽欲有保全之意,然其恶性昭彰,是可忍,孰不可忍。”

崔涛瘫坐在堂上,无力的支撑着,瘫坐堂下。

慕容廆见此,甩袖而走。众人皆退出,只有嫡子在堂上。

随后嫡子慕容皝上前,背手伏身说道:“回去告诉你的叔父,降者上策,走者下策。我慕容大军已经磨刀霍霍,你崔毖若要保全辽东百姓,还是早点降了吧。”

“你,你。”崔涛指着他的鼻子说道,“说我们使奸使诈,想来你们慕容家觊觎我襄平日久了吧。”

慕容皝脸色阴沉一言不发。“好,好,成王败寇,我自当劝我叔父,你们慕容部族,终要有托晋自立的一天吧。”崔涛无力的甩出话来。

“崔大人,毋须烦忧,这晋室在一日,便有在一日的用处,你且献城自保。”慕容皝依然一字一句的缓缓而道。

往辽东的官道上队伍延绵数里。崔涛回去复命的队伍走在最前头,慕容大军以慕容翰为前锋大将领军前驱,慕容廆并嫡子慕容皝领大军,紧随其后十里缓缓推进。另遣偏师慕容仁进攻平郭。

崔毖已然得报,知崔涛已被慕容家要挟献城投降,但崔毖乃晋室所册命之平州刺史,有守城之责,加之其素与辽东诸部交好,心存侥幸遣使入宇文、段部、高句丽皆欲班救兵。

崔毖坐在府衙之内寝食难安,焦急等待各路使者的消息。

“大人,崔涛书信。”堂下一人上前执书信而报。

“给我扔出去,”崔毖拍案而起,不由大怒,“自古臣守其节,不失其土。吾虽不能扫平戎狄,但我这襄平之城岂是白白能献出去。”

崔毖余怒未消,见堂下谋臣,韩桓、高瞻、石琮等皆三缄其口,不发一言,便不由神情败坏道:“吾待众人皆不薄,唯今之际,卿等皆不发一言,岂非庸碌?”

“大人,”高瞻忍不住说道,“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辽东之地唯守臣节,虚怀引纳,政修清明,无出慕容部者。崔刺史,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奈何怨慕容部而不求己。”

“来人拖出去。”崔毖大为气愤,“给我枭首示众”。

“大人不可,子前兄乃辽东望族高氏中人,未战先砍世族领袖之头,军心浮动。”石琮慌忙上前劝阻。

“大人,高瞻乃辽东读书人之文胆,斩之尽失士心。”韩桓也劝道。

“也罢,给我拉下去,杖四十,余下等我破了慕容军再收拾。”崔毖摆手命人拖下杖打。

“姐夫,不可,这是在打读书人的脸面。”却见公孙菀突然跑出来,直言道。

“你这小妮子懂什么,这叫明正典刑。”说罢示意手下行刑。

堂下众人皆为高瞻叹息,辱没斯文,心中忧惧。

慕容大军已渐渐合围襄平,站在高处,慕容廆远眺在大辽河畔的襄平城,如今这辽东重镇已是慕容家的掌中之物。

“启禀单于,已截获往襄平城中的使者,截获文书可知:宇文、段部、高句丽皆不愿派兵相救。”帐下一军士向慕容廆禀报。

“看来你叔这次是在劫难逃。”慕容廆转头对着崔涛说道,“你回去,告诉你叔叔,他若愿意开城,纳土而降,我保全襄平万民。不然就是兵戎相见,生灵涂炭。”

“单于这是要放我回去。”崔涛似有不信。

“崔贤侄,你我素无恩怨,祸首为这崔毖。只那襄平,吾非取不可,他若不给,我便强攻,余下皆可自便。”

“单于心胸,下臣感佩。”崔涛深深拜服,起身上马往襄平而去。

府邸侍从通报,“崔大人,崔涛求见。”

“他,他怎么会回来,不,他应该是死了。”崔毖大疑。

“千真万确。”侍从毫不犹豫。

若是死了,皆好了,奈何其竟能全身而还,崔毖这心中五味杂陈。

“命他到内室相谈。”

崔涛在侍从的引领下,往府中一处偏僻的别室而去。崔毖已然坐在那里,脸色严峻,等到崔涛刚刚落座,便言道:“若为慕容廆说客而来,汝自去。”

崔涛倒是不言语,僵持之间,却见一侍者急匆匆赶来递上军报,崔毖匆匆阅过,重重的拍在桌子上,说道:“慕容欺我太甚,这平郭也被他夺取,如今我晋土只剩襄平一隅。”

崔涛见此忙说道:“叔父,事已至此,大事已崩,吾从慕容军中前来,叔父之前跑出去向宇文、段部、高句丽的使者皆无功而返。如今襄平陷入重围是迟早的事,进围之前,尚可逃命。”

那崔毖摇头叹息道:“吾在襄平九年,无恩德以加百姓。连年攻伐,政事不修,皆吾之过也。”崔毖深深的看了着崔涛,说道,“吾为晋臣,终不食慕容之禄,汝尚年轻,你与府中书吏及众谋臣皆自个寻出路去吧。”

“叔父,保重”崔涛此时明知大事已去,诸事不可违。但这辽东最后的晋土终落入慕容家之手,心中还是不免感怀。

那天夜里,崔毖说罢挂冠封印,只携少量亲从投奔高句丽去了。

第二日,太阳照常升起,赶早市的人群只看到襄平四处城门大开,在朝阳之下,慕容的大军款款进入襄平,这城内的官府、市集、民宅皆与往日别无二致,只是这城头象征晋朝金德的白旗已然换成慕容家的黑纛旗。

那崔涛已携众人如韩桓、石琮、高瞻等皆在东夷校尉府门口处等候,这襄平换了主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