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五胡十六国之燕鸣初啼 > 第二十六回 计定谋攻宇文部

第二十六回 计定谋攻宇文部

燕国都城此时一片寂静,天上没有一丝光亮,冬夜仿佛一张无形的大网,吞没这棘城的一切。

夜已深了,都城的街道上都空空荡荡的,除了巡夜打更之人偶尔经过,更复无一人。只有数声寒鸦啼叫,似乎还能在这冬夜里偶尔让人觉得有一丝生气。

“驾驾,驾。”一个信使飞快的疾驰在朱雀大街上,“边关急报,边关急报。”

只见那人翻身下马直入宫门,宫人宦官接过军报,径直穿过一片漆黑的王城,直向内庭而去,那内庭之中,有一寝宫,灯火通透,那是燕王的寝宫。

“大王,已经看了一宿了,这军报今夜也不急于一时,是否明日……”身边的平伯自燕王潜邸之时就跟随其左右,此时也上了年纪,有点撑不住。

“这封军报赶紧拿来。”燕王看了一下平伯,“平伯,你也侍奉我多年,这些事情叫下面人去做吧,你早些歇息。”

“燕王,日理万机,老奴不忍啊。自那日得知慕容军擅自出征,燕王已经两宿没合眼了,就是铁打的也扛不住呀。”那平伯伏身拜道,深深的把头埋下,不肯再起来。

言至此那燕王也沉默不语,此刻国势尚艰,也无心休息。

言语之间,却见段后在寝宫之外,平伯甚有眼色,退了出去。燕王却是疑虑,没有好气的说道,“段后,孤未曾宣你,为何擅进?”

却见段后扑通一声跪下道:“臣妾为后宫之首,照理每月必有到臣妾处坐坐,从今岁入冬起,王上再无召见。”

“孤,知道了。”燕王也不为所动,随她跪下。

“大王,臣妾观大王连日劳碌,身旁也甚无人照应,臣妾自大王潜邸之时便跟随大王,心无二念,实欲为大王分忧。”只见那段王后竟满脸泪痕。

燕王看着他的段后,此时心中甚是不悦,却有不好发作,毕竟多年的夫妻了。对段后心中五味杂陈。其一,后宫不得干预政事,古之陈例,她如何得知孤此中政事繁忙;其二,到底也是段王后,地位尊崇无比。自段部攻灭之后,燕王本欲像泥菩萨一般敬着,但却每月十五必同枕而眠,想到这里心中竟有一丝愠怒。若不是碍于世子的情面,废其后位也未可知。想到此燕王原本烦闷的思绪更加不宁。

“禀大王,高诩、刘佩、慕容翰、慕容恪、慕容霸、慕舆根已在前厅外候旨觐见。”只闻平伯进来通报。

燕王听闻此言,已如接到上谕般那样释怀,忙说道:“段后此意,孤心甚慰,然孤今夜欲与众臣商谈,你且退下吧。”说完示意旁边内侍扶段后出寝宫而出,段后无奈只得告退。

随即燕王命人速宣众人入内,于内室前堂下升座。

众人在堂下分成两列而坐,燕王居中。

“今日早朝之际群臣纷扰,众意未决,然自古谋定大事者不过二三人尔。孤今夜想听听我朝中领军大臣的意见。”燕王望向左列上座的高诩,问道,“高大人世居平州,素知宇文形势,且善天文。且问你,孤欲发兵灭宇文,卿之意则何如?”

高诩拱手道:“宇文强盛,今不取,必为国患。然臣夜观天象,岁在燕分,宇文暗弱,攻之必克,然……”

燕王语气威严言道:“高内史不必疑虑,且畅所欲言”

“然最近高句丽新平,燕主已许辽东戍守将士返乡团聚,原意等一两年之期将过再重整旗鼓,待其国中有变再行攻伐,然慕容军此举打草惊蛇。”

“大王,众位,吾自玄菟边城而来,众人皆扶老携幼,感慨我王之仁德,我辽东边民自慕容仁之乱后,如今终可休矣。”刘佩向燕王,众人拱手说道。

慕容恪也拱手道:“父王,高大人、刘大人之意却是属实。现如今高句丽新平,辽东士卒疲弊,我都中燕军刚将石赵击退,外人皆侧目我燕军之盛。然我领军将领深知,将士多疲劳,正欲休整,以胜势促宇文,石赵分别向我请和,分化此二贼,定能取得优势,此乃我燕国欲行远交近攻之时。以后再徐徐图之,待我军将士休整完备,再行出击,到时宇文石赵皆不在话下。然现因慕容军之事,我军骤而暴起,宇文忧惧,必促其两家合谋攻我燕国,国势堪忧。”

那慕舆根听得不耐烦的说道:“燕王这有何难,将那些军士再召回来就是了,臣不信区区几个小卒敢抗命不成。”

“折冲将军,君无戏言,岂是儿戏。燕之东境饱经战乱多年,难得修养生息,岂能耗我军力过甚。”慕容皝不悦,燕王谋划全局,岂不知从少府侯官处已多方获悉,与高句丽所接边城驻军,已尽皆疲弊,民多沸腾,皆因边民无甚去处,很多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若不压制,早晚出事。

“大王体恤军民,我燕国之幸。”慕容翰拜服道,“然臣谋划,我军若只西部边军和都城守军之军力也尚有一战之力。”

“哦,建威将军向在军中有人望,且听汝之有何计?”慕舆根直其身子向其问道。

“一者,我都城驻军数量虽少,然俱为精锐,以一当十,且我军素来军纪严明,攻守有方。宇文兵虽盛,只知冲杀,军阵素无章法,擒其敌首,军自溃;二者,也最为切要。赵国虽有中原十州之地,地广人稠,甲士百万。然其四邻俱为敌国,分散到我幽平之境驻军已然不多,且其国政不修,民多怨言,从其邺城之处发兵蓟城,再到宇文,所费时间,路程乃我距宇文部三倍有余。如若能在赵兵援军将至前将宇文部击败,我燕军则无后顾之忧矣。加之现如今与凉州张氏交恶,再北伐我部,恐也无余力。”慕容翰细细详谈,众人俱竖耳悉听。

“王兄所言不错,此为今夜军报。”言罢燕王将案上之军报传阅众将,“宇文部已遣使和段兰同往赵国邺城,觐见赵天王石虎,其盟已成,若不早做图谋,我国忧矣。”

传阅此报,众人皆言要早做谋划,若在其援兵到来之前,攻灭宇文,大事可定。

看完军报,慕容翰上前谏言:“凡事有利有弊,我军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宇文部乃以逸待劳,其马上战力胜我燕军一筹,此为其一;其二,我军将士出国远征,未有承天景命,解民倒悬之举。若逢恶战,恐将士畏惧,此为隐忧啊。”

“建威将军这几年想必在宇文呆久了,怕了不是。我燕国之战法兵刃于此北境无敌,休说是宇文,就是石赵起倾国大军,我慕舆根第一个带兵冲杀。”慕舆根气呼呼的道。

“慕與将军好大的口气。”慕容霸起身向众人燕王拱手道,“岂知商君有言:‘兵者,必刚斗其意,斗则力尽,力尽则备,是故无敌于海内。’今我燕军战意不坚,将士咸有思归,未战先料胜败,古之良训,岂能无妄使之。”

“你小子,才领军多久。”慕舆根大恼,竟欲起身向慕容霸冲上去。

“坐下!”燕王大怒,慕舆根惶恐只低头服罪。燕王安抚道:“慕舆根,霸儿所虑甚为是,商君之说乃富国强兵之法,此中之说实为吾等后起之邦尊崇之。”

“父王所言甚是。外儒内法,礼为表,法为里,大争之世两不偏废方能自立。”慕容恪向众人说道。

“孤,初继位用法急切,幸得皇甫真言,改弦更张。然使兄长出奔他国,到底是孤之过也。”燕王缓缓注视着慕容翰。

“王上,不要再说了,但使我燕国能富国强兵就好。幸赖燕王,我燕国如今方能四海安定,国泰民安,臣只愿做一帐下士卒,为我王分忧才是。”慕容翰不忍直视燕王的眼睛,伏在地上好久。

“王伯,事情都过去了。”慕容霸起身扶起慕容翰入座,“你我皆为燕王臣子,然汝亦为父王之兄,比之臣子更多一分血亲,王伯不要生份了。”

“今若平宇文,平州大定。孤定以宽仁为本,息兵休战,与民生息,还我燕国百姓一清平之世。”燕王扬手款款而道。

“燕王宽仁,燕国之幸。”众人皆道。

“霸弟刚才所言之商君之法,吾亦多读之,其战法有云:‘若敌强兵弱,将贤则胜,将不如则败。若其政出庙算者,将贤亦胜,将不如亦胜。持胜术者,必强至王。若民服而听上,则国富而兵胜。行是久,必王。’。”言至此,慕容恪眼神明亮,观在座诸位说道,“我燕王,乃明君雄主,非宇文逸豆归一酋首所能比也。且我燕之朝堂上将帅人才济济:王伯豪雄超迈,远近咸服,威震四邻;刘佩将军,棘城之役,身先士卒,万夫莫当;折冲将军,才堪大任,有勇略;加之我后辈人秀慕容霸,已能独掌一军;更兼高内史谋划周祥,所虑深远。昔汉祖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禽。然我燕军岂止于智胜。谋胜,势胜,将胜不一而足也。”

慕容恪起身站立庭室中央慨然而谈:“宇文只有涉夜干一莽将,其余人何足道哉。余昔闻郭奉孝言曹公之十胜十败论,今之我燕国与宇文相比,宇文只有兵多可道其一,余者我燕国皆胜之多矣。”

燕主大喜道:“恪儿之谋深远流长,岂是一‘鬼才’之号所能述。”

“多谢父王赞誉,然为其如此只有一事可忧。”慕容恪稍稍收敛了情绪。

“何也?”

“恐不利于将也?”

此一言出,众人皆叹默。此战非将帅奋勇不能取胜。

“父王,儿愿为前锋先驱,为燕军驱使。”慕容霸慨然上前。

“这……”燕王沉寂。

“燕王,此中事该由老臣披挂上阵了。”说罢慕容翰挺起他健硕浑厚的胸膛,这燕国朝堂之上,此刻该是他最挺拔的姿态。

“王伯,此中之事,霸儿有把握,何劳王伯出马,快快坐下。”只见慕容霸正欲和他争辩。

“霸儿,你尚且稚嫩,宇文部听我的名头就气矮一截。黄忠年欲七十尚能斩夏侯,老夫与之想必已是后生晚辈,你休要言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燕王,恳请臣为建威将军之副将,伴其左右。”刘佩也起身出列说道。

“大王臣也愿做随军参将,为其出谋划策,以克敌军。”高诩也起身应道。

“这慕容霸一说,列位将军倒竞相奋勇杀敌了”慕舆根阴阳怪气。

“折冲将军住口!”燕王见他屡有妄言,直欲将他轰走,言道,“燕国上下一心,岂容你说三道四,此三人皆为忠贞干臣,休要顾一家之私,坏我军国大事,岂不知你有无二心。”

慕舆根平素被燕王维护惯了,那听闻如此之言,当即扑倒在地上,只谢罪道:“燕王在上,臣就是万死,也万万不敢有二心。”许久不敢抬头。

“众位将军,我自领后军,为众人所驱使。”燕王被堂上三人的勇略感染,此刻也离开王位,与此三人拱手而道。

“父王,列位将军,容臣再禀一言。”慕容恪拱手作揖了好久,终于说了出来,“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军国大事,系于一,出以大军正面迎击,必置偏师以邀击”

“恪儿此言甚合孤意,既如此这偏师由谁领军?”燕王向堂下发问道。

却见慕容恪紧缩眉头,欲言又止,此种神情却被却被燕王捕捉到了。

“恪儿岂有难言之隐,可一并说出。”

“父王,列位将军,此战我燕军兵少,勉力正攻已属不易,若再分兵以作偏师,吾恐三位将军不利啊。”慕容恪跪下了双膝,深深的低头,似有无限悔意。

慕容翰仰天大笑道:“哈哈,吾不在燕国已届十年,原定料想此身会终老于他国。去国怀乡,不被燕王见弃已然是吾之幸。如今更是复得爵位,过誉至此,诚惶诚恐。复入燕之际,吾已立誓,吾之命属燕不属己。”回头对慕容恪、慕容霸说道,“我已是死过一次的人了,更不惜死。”

“将军义薄云天,末将钦佩,臣愿听将军驱使。”刘佩跪道

“臣亦愿听将军号令。”高诩也跪道。

燕王扶其那三人,紧紧握住,四人的手紧紧握住。

“我慕容皝,平生素不服人,今之见三位,顿觉气小量微。”燕王深深的俯身拱手,“卿以国士报我燕国,孤必以国士报之,若今有幸,复见三位,必许封公爵,以国事相托,若逢不幸”燕王顿了顿,道:“必入我燕国宗庙,配享香火,树碑立传,述其功绩,子孙皆得拔擢。”言罢燕王向此三人再拜道。

燕王回到王座上向众臣宣道:“命慕容翰为前锋大将,刘佩为副,高诩为随军军师,三人领大军为我军前驱”

三人拱手上前道:“末将领命。”

“慕容恪、慕舆根为左路偏师,慕容霸。”燕王停住了,缓缓道,“那右路偏师就由慕容霸独领,此两路偏师夹击宇文。”

“臣领命”庭下众人齐声领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